王小慧:艺术家要用艺术提出问题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ersonKK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家应当用他的艺术表达对人生的思考,那怕仅仅是提出问题。我曾说过,在艺术中真比美更为重要,那些仅仅用技巧来制造美的人,在我眼里不是艺术家,他可能只是一个高超的手工艺匠人。也就是指作品的内涵是第一位的,如果内涵贫乏,所谓美就只是技艺罢了。有次洪晃请我为大众汽车做讲座,讲德国的设计。我说,德国设计师眼里,真正好的设计一定要实用的,首先要实用,不实用的设计再漂亮也没有用。功能永远第一,这是德国的设计方式。有人虽说也把审美也看做是设计的功能的一部分,但它被划分为“精神功能”。
  德国设计并不反对精神功能,但是原则是不能妨碍基本的实用功能。如果精神功能和实用功能是有矛盾的,则一定不要牺牲实用功能,能附加上精神功能当然更好。所以那天我讲座时就举例说,洪晃的衣服胸前有朵大胸花,花是装饰,装饰就属于精神功能,有了花衣服就好看嘛。但是如果有了花不好穿、不好坐,假如屁股后面都是花,坐也不能坐,那就很不实用,就不能算好设计,哪怕它再好看。同样道理,如果一个艺术只有美,只有高超的工艺,缺少内涵和表达的话,也至多只是一个精湛的工艺品而非艺术品。可惜现今工匠很多,艺术家太少了。
  在中国好多人比较重视工艺性的劳动,比如说油画可以卖很高的价格,因为油画可能要画几个月,摄影就是很快拍出来的东西。很多人把“工”看得很重。可是,好多大师的作品,可能就是一个线条,你说那个线条多少时间画出来的?更有甚者,也许是个现成品。最著名的“现成品艺术”的开山鼻祖杜尚用一个小便池作为他的艺术品展出,现在这个小便池价值连城,你说那里有他任何手工在里面吗?他的“工”不是手工,而是脑力劳动,是颠覆性的思维方式,是他在艺术史上不可磨灭的革命性的一步。这些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靠手工而提高价值的充其量是工艺品。就像好的设计品甚至艺术品可能用便宜的材料甚至是废品做的,在西方价格仍然可以卖得很贵。因为好的设计不是在卖材料,是卖创意。材料的价格和成品的价格之间相差越悬殊,设计应当是更好的。
  周国平曾说:艺术中真与美的关系,实际上涉及哲学与艺术的关系问题。尼采有一个观点,他认为哲学家和艺术家的使命是一样的。大自然为什么要产生哲学家和艺术家?因为在大自然本身的过程中,人类的生存是没有意义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这是重大的缺陷,所以需要产生出哲学家和艺术家,来为人类也为大自然创造一种意义。哲学家是从理论上来解释和证明这个意义,艺术家不是这样,他创造出另外一个世界,一个有意义的世界。所以尼采说:艺术是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不过,艺术家这样做不是有意识的,只是结果,他的作品阐述了生命的意义。真正的艺术大师往往都有一种哲学性质的冲动,只是自己未必意识到。文学家可能意识到,因为他的手段是文字,和哲学家比较接近,画家、摄影家、音乐家就不会明确地意识到。
  通常,艺术家是很直觉地,很感性地,而不是理性地去思考哲学的问题。但艺术家起码他在无意识中有对生命意义的一种关切。哲学无非是两大问题,一个是灵和肉的关系,一个是生和死的关系,其实所有的哲学和宗教说到底都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有时候艺术家不是有意识地去解释哲学问题,是在无意中反映了哲学问题,或者说碰撞到了哲学问题。一个好的艺术家本身就有哲学的直觉,对那些有哲学意味的现象、场景、细节,他会有一种敏感,不是思考,是直觉一下子触到了本质。
  好的艺术作品都是在提出问题。艺术家没有必要在作品之外去讨论这些问题,那是批评家的事情。
其他文献
美国著名社会分析家尼尔森·W·奥尔德里奇的畅销书《老钱》中,将依靠自身奋斗而挣得的财富视为“新钱”,继承而得的财富称作“老钱”,拥有“新钱”者被视作财富新贵,而拥有“老钱”者才可称为上层阶级。“老钱”骨子里的高贵气质与生活品位是“新钱”孜孜以求的目标。  陈丹燕在《上海的金枝玉叶》里,描述暮年的郭四小姐:三个年轻女孩和老太太走在一起时,像是三个男士陪着一个美女。“老钱”与生俱来的气质不会随着岁月流
期刊
从几百年前开始使用机械运转计时器“钟”到后来手表成为流行,及至当下各种电子计时设备的普及,人类对时间的计量手段逐渐丰富。现在许多年轻族群不再使用腕表,而是以各种数码产品代替了它。那么说,手表已经out了么?No way! 世界各地的成功人士们仍然钟情于佩戴和收藏好表,因为这时候,表的意义不再局限于实用,而是抬起手腕时收获的一片艳羡目光以及保有与收藏珍品之快乐。  当然,这些进入收藏级别的珍贵腕表,
期刊
浦东陆家嘴吴昌硕纪念馆,这是原本约好的访谈地点。可不巧有人拜访吴超工作室,于是应约来到静安寺万航渡路一幢高层内。缶丁庐,也就是吴超先生的工作室。作为海派书画大家吴昌硕的曾孙,过去的这个甲午年,吴超忙得有些应接不暇,难得有时间坐下与人聊聊天。  “去年,是曾祖父170周年诞辰,官方的、非官方的纪念活动太多,一年到头没有停过。从开春就开始,最早是日本京都的一个纪念活动,后来包括中国美术馆也搞过吴昌硕纪
期刊
《草间弥生——我的一个梦》亚洲巡展上海站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开幕以来,人气一直很旺。即便在匆匆忙忙的工作日,我看到临近中午时,排队等待入场的观众还是络绎不绝,场内的观众也有数百人,甚至连一些学龄前的孩子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底楼几个大型装置艺术前,还有不少观众在排队,准备体验一把由草间弥生营造出来的梦幻世界。对这一盛况你感到意外吗?  龚明光:有点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准备这个展览时,老实说我并不太有
期刊
事后诸葛的口头禅是:“我早就知道一定会这样。”证券市场中不乏事后诸葛,特别是广泛露面于各类媒体的股评家,他们往往能在市场下跌后找到下跌的理由,在市场上涨后找到上涨的理由。艺术市场亦然。目前业内的艺术品市场分析可谓铺天盖地,在空间上大至一个艺术品类,中及一个艺术家群体,小至一件拍品;在时间上短至一位买家举牌的眼神,中及年度或拍季大势,长至几十上百年的市场沉浮。几乎所有的分析,都能在事后为发生的一切找
期刊
看完前篇艺术作品里表达的爱情,人们也许会好奇,艺术家生活里的爱会是什么样子。笔者采访到了艺术家夫妻王向明与金莉莉,看看他们相伴几十年的爱情之路。  他是幽默的水瓶,她是优雅的天秤;他偏重具象创作,她迷恋抽象表达;他的作品颜色饱满,她的画作黑白简洁;他梳理艺术史,理性地回望经典作品在历史上的转折;她发现生活美,感性地运用简洁点线、日常絮语表达精神中的流动。你甚至会疑惑,为什么两个人从相爱到牵手,能如
期刊
今天,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阵营、形态、现象、趣味、市场等都在迅速地分化。随着各种艺术基金、大的艺术机构、超级画廊的出现,这种分化在未来几年里还会愈演愈烈。面对市场和资本的冲击,以及画廊业内部的竞争与吞并,似乎能与由资本和拍卖所统辖的艺术市场相对抗的就是美术馆和双年展了。2013年的当代艺术市场曾出现了诸多“乱象”,但“新宠”和拔得头筹的似乎应属“新水墨”和“新工笔”。不过,在众声喧哗的表象下,装置并
期刊
2013年,是国内艺术圈颇有“故事”的一年。这一年,被寄予“爱国情结”的青铜鼠首兔首终于得以“回家”,中国几大城市没有“满城尽带黄金甲”,变成了满城尽是“大黄鸭”;这一年,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为艺术品的保税带来了福音,中国艺术市场的潜力也因国际拍卖巨头苏富比佳士得的落户得到进一步肯定;这一年,艺术作品在市场拍出的惊人高价让人惊呼“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亿元时代”,尽管中国艺术项目集体扎堆威尼斯双年展,还是让
期刊
东坡法帖,是真是假?国宝回归,名不副实?短短数月,沧海桑田,才以五千万高价『国宝』身份回归祖国的苏东坡《功甫帖》,旋即引来强烈质疑。一方面是上海博物馆的三位资深专家,一方面是声名赫赫的纽约苏富比拍卖行,夹在中间的则是近年来收藏界的大红人,孰是孰非,令人咋舌。个中玄机,扑朔迷离。  纽约当地时间2013年9月19日,正值中国的中秋之夜,在纽约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精品”拍卖会上,著名中国收藏家刘益谦通
期刊
总有某些记忆被丝带绑在你内心的某个角落,某天抽开那个蝴蝶结,记忆中的画面就像礼物盒子里的五彩纸片一样纷纷散开。然后看见一个身影固执地带着自己回到幽远的往日,那是我的奶奶。  童年里,每年小雪过后,她会亲自酿甜酒,我每天都期待着那口褐色的大缸里发酵而成的酸酸甜甜。待到糯米中间形成一个小小的水塘,她会用筷子沾一点甜酒在我的舌头上,问我可好?我总是眯起眼睛假装大人喝完酒后陶醉的样子,然后长长地哈一口气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