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课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6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教学环境,既指物理环境,也指教学双方的关系。“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与境和谐统一方为情境。
  研究性学习是现阶段出现在中学教学中的新事物,它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以往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我觉得研究性学习并不是空穴来风,它是对传统教学方法中情境式教学的发展。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研究性学习还不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下面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政治课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一、创设情境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必要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创设教学情境,其本质在于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积极化的状态。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学生的需要是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动力。在课堂上,学生感到有需要才愿意学,感到有迫切的需要,才能认真学、主动学,真正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为使学生“需之切” ,教师就得做到“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语)。这话的主旨是要把学生带入教学的情境中,实行情境教学。具体地讲,就是教师依循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层层设疑,环环扣紧学生的心弦,时时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情、学生情、教师情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不断激发起新的学习冲动,从而以热烈而高涨的情绪投入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也是一种认识活动。认识的一般规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没有象故事那样曲折离奇的情节,也不象影视剧那样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有的只是较多抽象的、理性的概括。尽管也具有一定的逻辑美和理性美,但对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中学生来说,要一下子理解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就是用可感知的东西诉诸学生的感官,引起想象,进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实现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然后再用理性认识去分析社会现象,指导社会生活。
  
  二、创设情境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策略
  
  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多种多样,它因人因时而异,同时也要依靠教师的经验和教学规律来择定。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
  课外阅读法。我认为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更加不能忽视课外情境的创设。对我的做法主要是为学生搜集时政材料(注意材料的针对性和可读性),对每个热点问题给出一到两个提示问题(联系所学知识),定期印发给学生课后阅读。这种情境创设的特点是不需要教师的直接参与,既节约了课堂时间,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的效率。
  问题法。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好奇之火。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他们就会感到发现问题的快乐,解决问题的喜悦。
  主题讨论法。这是创设教学情境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是教师事先确定一个主题,组织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定向式讨论;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有争议的中心论题进行自由式讨论,以获得多样、独特、合乎条件的答案;也可以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针锋相对的论辩式讨论;还可以围绕一个中心,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以社会调查的结果作为论据进行调研式交流讨论。总之,通过这类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领会教材知识点的内涵,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了。
  
  三、创设情境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要求
  
  创设情境对于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要求,除了一般课堂教学的要求以外,我觉得着重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利用情境解决问题时要注重学生思维变通性的训练。近年来,内容灵活、取材广泛、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的试题,成为高考命题的主旋律。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的品质就是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其中变通性是学生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重要思维品质之一,它是指思维能变化多端、不拘常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品质。当我们创设一种情境时,教师要能举一反三,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概念和原理,并把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应用于不同的情境中,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只有当学生明确了一个概念或原理后,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这一概念或原理,才可以说他们是真正掌握了。
  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机智之光的闪耀,出人意料的教学创造,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就政治课的情境创设而言,我觉得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知识。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社会知识,才能及时地捕捉社会热点,游刃有余地提供丰富的情境材料,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关注国际、国内社会的发展变化情况。教师也只有具备了广博的专业知识,看待问题才有深度,才能看得准、看得远,而这也正是学生所崇敬的地方。
  
  综上所述,教学情境绝非仅仅是为了博得学生的掌声、笑声。它旨在追求知识与情感两者结合的美妙境界,使知识的吸附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种制胜的力量,从而唤起学生追求真理、向往崇高、探索未来的热情。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创造出更多的情境教学的新经验。
其他文献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减少失误和纰漏,多年以来,反思是我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反思和与同事探讨的过程之中,我发现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其一,对教学工作的困难认识不足,没有耐心;其二,对学生的了解不够,缺少爱心;其三,对数学教学的特点把握不好,不够细心;其四,对数学教学的目的理解不清,不务本。因此,我认为,高中数学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数学教学
期刊
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出于对这一科的好奇和兴趣,很愿意学这一科。由于在学习上遇到一些具体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以致问题成堆、积重难返,天长日久,便由喜欢到畏惧到厌恶以至最后放弃这一科的学习。  现在的初中生,无论是学习优秀的学生或学困生,学习策略意识都比较薄弱。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习计划,不能从语言的规律并运用语言规律举一反三,不去反思,很少或从不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学习体会,很少或从不通过影像
期刊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人与人之间交往,要说话,要写文章,都必须表达得准确、流利,才能使听者读者容易明白。说话容易,但要把所说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可就不容易了,除了要能够把意思准确表达出来以外,还要正确使用权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最易写的一种记号。“,”、“。”、“?”、“!”一目了然,易认易记。相信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也能把大部分的标点符号名称说出来。但认归认。要真正能把标点符
期刊
写字是书法的前身和基础,而书法它本身是一门艺术,所以在写字教学中应该把对学生艺术情操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站在教师的角度,任何训练课程都必须依赖于欣赏的支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一直深信这一点,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身为书画爱好者的父亲就是用培养我的兴趣来引导我走上学书之路的。  欣赏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萌发。如果学生没有对历代书法名作及名家的崇拜与热爱,则任何技法训练都毫无意义。兴趣、喜欢、崇拜、热爱
期刊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智力潜能。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一、教师的全情投入,在课堂洋溢着“情感的活力”    走进新课程,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改变的,但是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唯一的或常规的角色,教师应成为研究者、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学生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一种活生生的力
期刊
面对21世纪人才的培养,应着重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着手。以此反思小学作文教学,迫使我们不得不以新的教学观念,探索作文教学新方法、新思路,特别是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加强。  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要依赖于“语文课本提供的素材”和“学生实际生活的感受”,让学生从这些“事实”中寻求新的关系,找出新答案,这有一个思维过程,其中蕴含着创新思维过程。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
期刊
高效用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但仅研究教学法是不够的。教师应该换一下位置,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研究一下“学法”,即“教会学生学习”。讲一个问题之前,先假设我是学生,该从什么角度去理解?如何才能透彻掌握?能否多方位巩固?教师研究学法,相对学生而言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相当的优势,所以教师不妨暂且充当一下“两面派”,体会一下教学中的辩证法。在教学实践中,我归纳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并有意识地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本次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系教师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校园生活的质量,关系到年轻一代能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强弱。为了使用新课程改革新形势,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我曾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上课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每个人的优势潜能各不相同,不必关注一个学生是否聪明,应更多关注他在哪方面聪明。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按照科学地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开发学生潜能,要给他们创设表现自己的均等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一、面向全体 分层教学    1、全面了解学生,学生分
期刊
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当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者。用真爱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走进学生心灵,成为学生心灵上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感情共鸣 心灵    现代医学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其心理封闭性也越来越重,由于学生的心理状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