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成效与思考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y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平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总面积为1089.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18.3万亩,总人口86.72万人,农村人口76.39万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和粮食生产大县,是河南省和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小麦、玉米是该县两大优势作物, 2012年底,被农业部列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试点县。
  一、培育试点工作成效
  1. 组织与制度建设。为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西平县成立了分管县长任组长,县农业局、财政局、畜牧局、农村信用社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西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分类制定了实施方案和目标任务。建立了第一堂课制度、组织领导制度、目标责任制度、台账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档案管理等一系列制度。2013年,西平县计划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0人,举办培训班四批,分三期进行;至目前已招生143人,共培训了三批,每批培训时间为5天。今年已招收中专学员63人。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大专、本科人员31人。
  2. 学员遴选与培训安排。西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由县农广校对学员进行遴选,并经过领导小组和全县21个乡镇、产业集聚区和管委会的农业服务中心把关。要求学员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年龄60岁以下、积极好学、能确保时间等基本条件,农业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和农广校学员优先。培训前,县农广校通过问卷调查,按需设置课程,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授课教师、培训内容。培训教师按照相关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做好教学课件,同时,向学员统一发放省统编教材2本、自编教材11本、圆珠笔1支、学习笔记3本、书包一个和300元左右物化技术补贴。
  3. 培训与管理方式。开班的第一堂课,解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政策,提出培训要求。为提高学员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在教学方式上采取“四结合”的方法。一是本地老师与省市专家授课相结合;二是灌输教学与有奖互动相结合;三是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现场观摩相结合;四是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结业时,坚持全员书面考试和实训测试,以检验培训效果。在培训管理中,凡是录入台账的学员,要求确保按时参加培训学习,坚持定位入座、上下课点名、迟到早退补课、学习笔记检查评比等教学管理制度,坚持奖惩制,县农广校对每期培训班都评出5%左右的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对于中途缺席、换人的,给予补课或者剔除,杜绝胡乱凑数,以保障学习时间和培训效果。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办公室负责监管、指导、协调和上下联系等工作,重点落实第一堂课制度,同时还通过学员满意度调查、训中检查、结业回查、半月调度、月度通报、季度小评、半年考核、年终验收总评等办法对培训实行全程监管。
  4. 培训成效。一是发挥了培训的技术指导作用。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结合起来,积极推广小麦规范化种植技术、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玉米晚收增产技术等多项农业新技术,为农民群众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如2013年推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达98万亩,每亩节约肥料成本8.5元,共节约肥料投资833万元;推广玉米晚收技术90万亩,平均每亩增产50公斤,全县共增产4500万公斤;推广秸秆还田技术85万亩,减少使用氮肥1275万公斤,节省2295万元。二是推进了全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实施,围绕当地主导产业的需求,特别是针对农民的需要,推广了一批先进的实用技术,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生猪的饲养管理技术等,解决了农民群众生产中的技术疑问,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已经形成,年种植蔬菜8.5万亩,年产蔬菜52.8万吨,产值达4.5亿元。三是为农村培养了一批学以致用的种养大户。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辅导员,大多为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他们在科技培训和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二传手”的作用,在实用技术与农民之间搭建起了一座稳固而又通畅的桥梁,使参加培训的学员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种植、养殖生产的技术水平。调研中,种养大户带头人、食用菌生产加工合作社与农机生产合作社的主要负责人等大都是农广校的学员。
  二、存在的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展缓慢,缺少有效推进。西平县新型职业农民尚处于培育阶段,关于认定、管理、扶持还没有开展相应的工作,整体工作进展比较缓慢。究其原因,一是扶持政策跟进滞缓,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大,比较效益低,而国家现有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中,缺少具体的专门针对种养大户等新型职业农民生产主体的扶持政策。西平县作为农业大县同时也是财政小县,县财政没有足够的财力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扶持,严重制约了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二是后续措施不到位,具体工作缺少规范的操作指导。面对出现的新问题,没有相应的政策依据,难以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法,造成工作力度不够,工作流于表面化。如有部分非农业人口,因资金充足、了解政策,率先一步承包了部分土地,但不具有农民身份,没有资格参加目前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如果相关政策不够完善,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势必会带来诸多影响和矛盾。
  三、思考与建议
  1. 加大宣传,进一步营造农民教育培训的利好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和基层一线农民教育培训课堂,大力宣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意义和相关做法,让农民群众更好地了解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提高新形势下对自我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积极营造社会关注、政府支持、农民广泛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形成合力,促进事业发展。
  2. 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模式。分产业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能力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围绕产前、产中和产后发展关键环节进行教育培训课程设计时,既要摆脱传统教育培训中刻板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又要避免单一的一事一训的培训思路;既要体现短期的实用效应和速成效应,又要着眼于受训者职业规划中长效发展所需的系统性和拓展性;既要从基层一线的微观培训环节入手做好按需施教,又要从整个体系乃至社会的政策调节、资源共享等宏观调配上予以切实的支持与帮助。就“科学施肥”技术培训来说,针对的是目前农业生产中盲目施肥、用量超标问题,发挥了较好的应用效应和速成效应,对于深层次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就要通过长效的、有计划的培训来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提升认识,逐步提高生产质量。另外,示范户和生产能手都希望加大基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服务指导,统筹规划和调配,有计划地组织各地的优秀示范学员定向观摩学习、经验交流与拓展培训,开眼界、见世面、促成长,整体提升,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3. 求真务实,全方位贴近农民教育培训的现实需求。目前,我们的培训一是要帮助和引导农民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让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为农民的生产致富和生活品质改观带来直接的受益和欣喜,把学习化为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去享受和推崇。二是要切实围绕农民的真实需求开展培训,要为农民群众提供缺失的、需要的、乐于接受的、对生产生活会产生直接或间接受益的培训,而不是为了完成培训任务而组织培训,这是农业教育工作者需要直面和突破的重大问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应当更加贴近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种养大户的生产实际与运作模式。在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抓手的基础上,对以往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培训也需要全方位的总结、调整和拓展。普通生产农户、农业产业工人、乡镇务工劳动者、或农村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都是新农村的建设者、见证者和享受者,这些不同群体的素质提升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密不可分,不容忽视。我们可以按照需求进行分类培训指导,内容可以进行一定的扩展,涵盖创业技能、科技知识、卫生保健、社会风尚、家庭教育、法律咨询等多个方面。这将对培训体系构建、培训职能设定和培训运作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把基层的培训课程设置得合理、丰富而规范,农民群众可以自愿报名、自主选择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项目的培训,这样可以像测土配方施肥那样,将理念、知识和技能补到我们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自身不足的短板。
  4. 加快节奏,及时制定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和后续管理办法。一是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出台。要根据产业发展水平和生产要求,制定包括知识技能水平、产业发展规模、生产经营效益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明确责任主体。二是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支持体系,将国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现有农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如土地流转、生产补贴、技术服务、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等)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加大支持力度。三是积极应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出现的新问题,完善机制,规范管理,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沿着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推进。
其他文献
【致富金点子】空旷的山涧田野处处弥漫着油菜花香,养蜂人饶猛良正准备从蜂箱中提取蜂蜜。进入初夏,双江镇青山村一带的田野里、高山上,漫山遍野的乌桕、金菊、油菜花竞相齐放,对于养蜂的农民们来说,也迎来了一年当中收获最大的一季。“ 我们的蜂蜜不愁销路,许多顾客是闻香寻来。”说起自己的养蜂事业,饶猛良一脸“甜蜜”。    百箱蜜蜂一年收入可达10万元  饶猛良的蜂场位于双江口的山林中,驱车绕过蜿蜒盘旋的山路
锅厂农民工。铸好的锅必须打磨光滑。多余的铁水从铸模中挤压出来火花四溅。每口锅都要检查没有瑕疵才能出厂。黑糊糊的铸锅汉子。罗坊打谷岭乡手艺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偏僻的赣中小镇罗坊打谷岭,我来到紧邻清萍公路的一个小院。这个很普通的院落没有任何标识,推开门可见几排简易平房,到处堆放着废铁、焦碳,里面机器轰鸣,一根大烟囱时不时往外冒着黑烟。别看不起眼,这里却是一家有着几十年历史的乡村铸锅厂。在这个外人没
“只要农广事业需要,我不管干什么都可以,再苦再累也心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新征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激活了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热情。为适应农民群众的新期盼,1980年12月12日,国家农委、中国科协、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央广播事业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农业部、农垦部、中国农学会联合发文,成立了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决定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
五月浅夏,绿海麦浪喜人眼,一批别样的农民正活跃在安徽桐城的田野间。从播种到田间管理,从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机械化劳作、专业化服务,农业生产发生了一场变革。3年前将自家5亩田转租给农业企业的老王有了固定职业,他每天到公司上班,岗位是驾驶大型农机进行田间管理,收入也由一年三四千元,增加到五六万元。老王觉得从此再不用面朝黄土背靠天了。  农民也要上班了,这情形并非桐城独有。种地有了专业分工,有的“拿工资”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黄俊平是北京市农广校延庆分校的一名优秀教师。几年来,她从音乐专职教师迅速成长为优秀的农民教育工作者,黄俊平说:“服务于农民,我无比幸福;传承文化,是我的职责;探索工作,我更会孜孜不倦。”  黄俊平既是一名乐理课教师,又是延庆农广校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组组长。作为专业教师,黄俊平制定了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并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调整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模式,逐步将实践
他们,被称为“无根的一代”,在农村长大却对生长的土地没有太多的眷恋,在城市拼搏却总感觉不被城市所接纳,缺乏归属感;他们,比父辈受过更多的教育,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有着更高的要求。然而,经过现实的“撞击”后,挫败感也比父辈要来得更加直接和猛烈;他们,就是所谓的新生代农民工。  这个“80后”和“90后”的群体约有1亿,占农民工总数的60%左右。游离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和迷茫,“城市边
在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茶的浪潮中,科技与信息成为新时代、新农业的强音。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还处在科技推广普及程度不足、辐射带动能力较弱的环境中,随着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于信息的渴求在不断增强,对于技术知识和市场讯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针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实效性、实用性信息技术产品还不是非常健全。这就需要创新农业技术和农业信息的传播方式及手段。依托大众普及的、能够被用户普遍接受
为大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江苏省农广校及所属分校坚持“服务产业、农学结合、实用开放、方便农民、科学规范”的原则,做好涉农专业中专学历教育教学工作。在办学过程中,克服农广校办学条件参差不齐的不足,全省采取“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即在充分发挥各级分校自主性、积极性、主动性“分散办学”的基础上,坚持做到六个“统一”。  1. 统一招生。为确保涉农办学的持续、规范、健康开展,多年来,省校一直坚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肥料田间试验、土壤测试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测土配方施肥是有效解决农民盲目施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收入、减少生态污染的根本途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采取科学的办法和措施。  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方法步骤  一是测土。即取土样对土壤中的有效养分进行
盛产黄豆的吉林省延吉市依兰镇九龙村,有制作和储存大酱的习俗。村民崔英子做的自然发酵大酱,不仅口感纯正,还可长期保存。她一年做近100吨大酱,还不够卖,每年可纯赚20万元以上。  大酱通常是在秋季制作。用清水煮好黄豆,沥干水分后全部碾碎;再把豆泥揉制成扁圆形的豆饼,并拿到阴凉处晾干;然后,用稻草把干豆饼扎成串,吊挂在木桩上风干。大概15天后,风干的豆饼便能用来发酵制作大酱了。  正宗的大酱大约需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