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油气集输的发展历史,通过油气集输方法介绍和对比研究,深入分析各种方式的优缺点,根据各地的不同特点,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油气集输方案,在油田的开发中,能够最大化地利用资源,并油田的发展和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能源支持。
【关键词】油气集输工艺 采油技术 设计原则
1 油气集输地位与历史
油气集输即将各油井生产的原油和天然气进行收集、计量、输送和初加工的全过程的顺序。
1.1 油气集输的地位
当油气的开采价值和地点确定下来,在油田地面上需建设各种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以满足油气开采和储运的要求。建设工程量和投资一般占整个地面工程的40%-50%,是整个地面工程的核心和龙头。它能保持油气开采与销售之间的平衡,使原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汽油产品质量合格。油田所采用的油气集输流程及工程建设规模及总体布局,都会对油田的可靠生产、建设水平、生产效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1.2 发展历史
油气集输和储运技术随着油气的开发应运而生。早在中国汉代,蜀中人民就采用当地盛产的竹子为原料,去节打通,外用麻布缠绕涂以桐油,连接成“笕”,就是我们现在铺设的输气管线。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四川地区的这些管线总长达二三百里,专门从事管道建设的工人就有一万多人。在当时的自流井地区,绵延交织的管线翻越丘陵,穿过沟涧,形成输气网络,使天然气的应用从井的附近延伸到远距离的盐灶,推动了气田的开发,使当时的天然气年产达到7000多万立方米。直到20世纪末期,各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采油期,各油田在开采的同时开始注意节能降耗的问题,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效节能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相继研发成功,使我国在油气集输方面进入了高效时期。
2 油气集输系统的工作内容与分类:
2.1 油气集输工作步骤
(1) 油井计量;
(2)集油、集气;
(3)将井流分离成原油、天然气、采出水;
(4)脱除原油内易挥发成分,使原油饱和蒸汽压等于或低于商品原油规定的标准;将符合商品原油标准的原油储存在矿场原油库中,以调节原油生产和销售间的不平衡;
(5)天然气净化,对分离出的天然气进行进一步的脱水,脱酸,脱氢等处理。使其符合商品天然气中含量指标的严格规定;
(6)含油污水处理
2.2 油气集输流程分类
(1)按不同加热方式:不加热、井场加热、热水伴随、蒸汽伴随、掺稀油、掺热水、掺活性水、掺蒸汽集油流程。
(2)按通往油井的管线数目:单管、双管和三管集油流程。
(3)按集油管网形态:米字型、环型、树状和串联管网集油流程。
(4)按油气集输系统布站级数:油井和原油库之间集输站场级数;
一级布站集油流程:只有集中处理站;
二级布站集油流程:计量站和集中处理站;
三级布站集油流程:计量站、接转站(增压)和集中处理站;
(5)集输系统密闭程度:开式和密闭流程
3 油气集输流程设计原则
油气集输整个流程的设计工艺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油田开发的特征、油气物性、产品方案和井场实际条件。通过优化选择,得出性价比相对最高的一种生产工艺设计。其相关原则如下:
(1)根据不同油田的油气特质和实际地质特征,采取适当工艺措施,适度提高并控制整个流程系统内部的运作压力,尽量减少采油的中间环节,以此来减少中间环节的能耗。
(2)努力维持整个生产系统的的采输平衡,定期检查保证集输泵站和储油库的储油能力。
(3)流程密闭,最大化利用地层能量,降低在运输的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油气损耗;
(4)充分收集和利用油气资源,生产合格产品,净化原油,净化油田气、液化气、天然汽油和净化污水(符合回注油层或排放要求);
(5)便于管理,实现自动化,在生产环节中减少人工操作环节,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6)合理布局生产工艺流程,能够满足“三脱”、“三回收”等要求。
4 国内外在油气输送流程上的现状
4.1 加热集输
由于中国多数油田目前产油为“三高”原油(含蜡量高、凝固点高、粘度高),为使集输过程中油、气、水不凝,达到低粘度,安全输送,从油井井口至计量站或接转站间,一般采用加热集输。主要方法有:
(1)井口设置水套加热炉,加热油气或者用蒸汽或热水伴热;
(2)从井口掺入热水或热油等;
但加热输送缺点是:一是低输量受到热力条件的制约,二是一旦发生事故停输,必须立即抢修,及时恢复运行,较长时间的停输会酿成凝管事故。
4.2 不加热集输
北美国家的输油管道多是输送低凝点、低粘度的原油,所以多为不加热输送。
通过对原油流变性的研究,在一些油田集输管道中添加化学降凝剂后使用常温输送技术。因为实际生产需要和常温输送的工艺优越性,促使此项技术日趋成熟。近年来,我国有部分管道应用此技术,取得的技术成果和经济效益是十分明显的。
4.3 密闭输送工艺
现代社会对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的依赖,使长距离的油气集输成为必然,目前常用的有两种:
(1)旁接油罐:优点是有缓冲过程,允许调节的时间长,对自动化水平要求低。
(2)从泵到泵:不再使用中间站进旁接罐的开式运行方式,而把全线制造成一个水力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上站压力,节约能耗和中间站储运设备投资,而且也避免了油气蒸发损耗。密闭输油工艺取决于设备的可靠性、自动化水平和水击问题的解决。
4.4 优化运行技术
优化运行技术是国外多采取的运行方式,在SCADA(数字采集与监控系统)中基本上都装有优化运行控制软件,它可在不考虑调速的基础上,对管道的运行方案进行优化,使管道在最经济的状态下运行,减小低输量时的不匹配性,减少乃至消除节流损失。
5 结论
油气矿场的开采集输工艺流程的选择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合理优化调整地面工程的各个系统,提高各系统的负荷率及运行效率是当前油田所面临的关键,利用已建设施的现状进行合理的优化整合;并且能够使用成熟的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是油田节能降耗、挖潜增效、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合适的集输工艺流程可以提高我国油气集输方面整体实力,为我国工业发展和整体国力的提高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袁宗明.天然气集输管网系统最优规划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2
[2] 刘瑞,苗放,叶成名.基于数字地球平台的油气工程技术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
【关键词】油气集输工艺 采油技术 设计原则
1 油气集输地位与历史
油气集输即将各油井生产的原油和天然气进行收集、计量、输送和初加工的全过程的顺序。
1.1 油气集输的地位
当油气的开采价值和地点确定下来,在油田地面上需建设各种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以满足油气开采和储运的要求。建设工程量和投资一般占整个地面工程的40%-50%,是整个地面工程的核心和龙头。它能保持油气开采与销售之间的平衡,使原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汽油产品质量合格。油田所采用的油气集输流程及工程建设规模及总体布局,都会对油田的可靠生产、建设水平、生产效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1.2 发展历史
油气集输和储运技术随着油气的开发应运而生。早在中国汉代,蜀中人民就采用当地盛产的竹子为原料,去节打通,外用麻布缠绕涂以桐油,连接成“笕”,就是我们现在铺设的输气管线。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四川地区的这些管线总长达二三百里,专门从事管道建设的工人就有一万多人。在当时的自流井地区,绵延交织的管线翻越丘陵,穿过沟涧,形成输气网络,使天然气的应用从井的附近延伸到远距离的盐灶,推动了气田的开发,使当时的天然气年产达到7000多万立方米。直到20世纪末期,各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采油期,各油田在开采的同时开始注意节能降耗的问题,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效节能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相继研发成功,使我国在油气集输方面进入了高效时期。
2 油气集输系统的工作内容与分类:
2.1 油气集输工作步骤
(1) 油井计量;
(2)集油、集气;
(3)将井流分离成原油、天然气、采出水;
(4)脱除原油内易挥发成分,使原油饱和蒸汽压等于或低于商品原油规定的标准;将符合商品原油标准的原油储存在矿场原油库中,以调节原油生产和销售间的不平衡;
(5)天然气净化,对分离出的天然气进行进一步的脱水,脱酸,脱氢等处理。使其符合商品天然气中含量指标的严格规定;
(6)含油污水处理
2.2 油气集输流程分类
(1)按不同加热方式:不加热、井场加热、热水伴随、蒸汽伴随、掺稀油、掺热水、掺活性水、掺蒸汽集油流程。
(2)按通往油井的管线数目:单管、双管和三管集油流程。
(3)按集油管网形态:米字型、环型、树状和串联管网集油流程。
(4)按油气集输系统布站级数:油井和原油库之间集输站场级数;
一级布站集油流程:只有集中处理站;
二级布站集油流程:计量站和集中处理站;
三级布站集油流程:计量站、接转站(增压)和集中处理站;
(5)集输系统密闭程度:开式和密闭流程
3 油气集输流程设计原则
油气集输整个流程的设计工艺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油田开发的特征、油气物性、产品方案和井场实际条件。通过优化选择,得出性价比相对最高的一种生产工艺设计。其相关原则如下:
(1)根据不同油田的油气特质和实际地质特征,采取适当工艺措施,适度提高并控制整个流程系统内部的运作压力,尽量减少采油的中间环节,以此来减少中间环节的能耗。
(2)努力维持整个生产系统的的采输平衡,定期检查保证集输泵站和储油库的储油能力。
(3)流程密闭,最大化利用地层能量,降低在运输的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油气损耗;
(4)充分收集和利用油气资源,生产合格产品,净化原油,净化油田气、液化气、天然汽油和净化污水(符合回注油层或排放要求);
(5)便于管理,实现自动化,在生产环节中减少人工操作环节,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6)合理布局生产工艺流程,能够满足“三脱”、“三回收”等要求。
4 国内外在油气输送流程上的现状
4.1 加热集输
由于中国多数油田目前产油为“三高”原油(含蜡量高、凝固点高、粘度高),为使集输过程中油、气、水不凝,达到低粘度,安全输送,从油井井口至计量站或接转站间,一般采用加热集输。主要方法有:
(1)井口设置水套加热炉,加热油气或者用蒸汽或热水伴热;
(2)从井口掺入热水或热油等;
但加热输送缺点是:一是低输量受到热力条件的制约,二是一旦发生事故停输,必须立即抢修,及时恢复运行,较长时间的停输会酿成凝管事故。
4.2 不加热集输
北美国家的输油管道多是输送低凝点、低粘度的原油,所以多为不加热输送。
通过对原油流变性的研究,在一些油田集输管道中添加化学降凝剂后使用常温输送技术。因为实际生产需要和常温输送的工艺优越性,促使此项技术日趋成熟。近年来,我国有部分管道应用此技术,取得的技术成果和经济效益是十分明显的。
4.3 密闭输送工艺
现代社会对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的依赖,使长距离的油气集输成为必然,目前常用的有两种:
(1)旁接油罐:优点是有缓冲过程,允许调节的时间长,对自动化水平要求低。
(2)从泵到泵:不再使用中间站进旁接罐的开式运行方式,而把全线制造成一个水力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上站压力,节约能耗和中间站储运设备投资,而且也避免了油气蒸发损耗。密闭输油工艺取决于设备的可靠性、自动化水平和水击问题的解决。
4.4 优化运行技术
优化运行技术是国外多采取的运行方式,在SCADA(数字采集与监控系统)中基本上都装有优化运行控制软件,它可在不考虑调速的基础上,对管道的运行方案进行优化,使管道在最经济的状态下运行,减小低输量时的不匹配性,减少乃至消除节流损失。
5 结论
油气矿场的开采集输工艺流程的选择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合理优化调整地面工程的各个系统,提高各系统的负荷率及运行效率是当前油田所面临的关键,利用已建设施的现状进行合理的优化整合;并且能够使用成熟的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是油田节能降耗、挖潜增效、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合适的集输工艺流程可以提高我国油气集输方面整体实力,为我国工业发展和整体国力的提高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袁宗明.天然气集输管网系统最优规划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2
[2] 刘瑞,苗放,叶成名.基于数字地球平台的油气工程技术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