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眉军首领:目光短浅,难免被诛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k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后实行残酷统治,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百姓负担日益沉重。加上连年征战、灾荒频繁,到天凤元年(公元14年)竟出现了“缘边大饥,人相食”的现象。在这样的惨状下,农民起义如雨后春笋般爆发。先是某山东人氏聚众数万人起兵,接着以湖北人王凤为首的“绿林军”起义,然后琅邪(今属山东潍坊)农民樊崇率百余人起兵……在这些队伍中,樊崇的势力最小,但由于他作战英勇、有号召力,不足一年时间队伍就发展到数万人。
  樊崇的队伍在与官军交战中,屡战屡胜,让王莽很是头疼。王莽派出十万大军围剿,均以失败告终。当然樊崇的队伍中也有死伤。樊崇从中总结出,双方混战之际根本分不清敌我,兄弟们杀红了眼,常常造成误杀,这对军队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损失。樊崇于是开创了美容界新时尚:让所有士兵都把眉毛染成红色。这样一来,红眉毛的就是兄弟,反之就是敌兵,再也不会发生误杀的事件了,他们也因此得了个“赤眉军”的名号。
  就在赤眉军发展得如火如荼之际,另一支农民起义军绿林军已经从打打杀杀的初级阶段向更高层次跨越:全力推举西汉宗室刘玄在洛阳称帝,即更始帝。更始元年(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新朝灭亡。更始三年,绿林军受赤眉军等夹击,最终宣告覆灭。更始帝上台后想做大做强,立即派人收编赤眉军。
  其实,凭借樊崇此时的势力,他完全可以弄块封地以巩固势力,保障军队的后勤力量。可惜他虽在冲锋陷阵中能以一当十,但面对打了胜仗后的安定日子,却不知该如何经营,最后干脆率二十多名心腹投降了更始帝,自己受封列侯。
  此后,赤眉军虽然也与更始官军联合作战,连获大捷,兵力发展到30营、30多万人。但是,随着政权的不断稳固,更始帝开始背叛拥其为帝的农民起义军,并派兵袭击赤眉军后方。樊崇怎能忍得下这口气?决定与更始政权决裂。
  不过在打之前,樊崇要给自己安个名分,得名正言顺才行。樊崇拉出一个15岁的放牛娃刘盆子——刘盆子和西汉皇室沾点儿远亲,勉强算皇室血统。樊崇不管这个放牛娃愿不愿意,也不管他是不是那块料,硬是逼着他当傀儡皇帝,自号建世。有了刘盆子这个“皇帝”支撑,樊崇顿时有了主心骨,带领兄弟们攻下长安,处死了更始帝,自封为御史大夫。
  这时候樊崇的部队已经发展到十万之众,如果他稍微有点儿头脑,完全可以趁此机会带领自己的部队更上一层楼,或者好好辅佐刘盆子,还百姓一个安稳的天下。然而樊崇目光短浅,脑子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天下、百姓、治国这些概念,他的眼里只有享受。
  随着捷报频传,樊崇的匪性也越来越严重。最开始拉队伍的时候,他还给部队定了一条铁律:“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虽然这条规定没有落实到白纸黑字上,也无章无印,但这个口头规定最起码体现了樊崇治军严谨的作风、为百姓着想的出发点。
  如今樊崇带领赤眉军攻下长安后,却不整顿军队,不安抚百姓,也不为下一步做打算,而是忙着吃喝玩乐、花天酒地。酒喝多了自然纠纷多。他们在一起大呼小叫,一言不合就群殴互斗。京城有些旧官僚想讨好赤眉军,纷纷进贡。而樊崇的手下连起码的礼节都没有,看到礼品就一哄而抢,抢完地主抢百姓,走到哪儿抢到哪儿。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樊崇和手下人在宫里庆祝节日时,竟然因一句话引发械斗,他们互相残杀,死了上百人……皇帝劉盆子根本无力制止这一切,干脆自己找个角落,龙冠一摘,偷偷抹泪去了。刘盆子的哥哥觉得赤眉军这么干早晚得玩儿完,坚决要求弟弟脱离樊崇。
  樊崇得知后死活不同意,说刘盆子是自己一手扶持的,坚决不能退位。他还发了很多毒誓,说会好好听刘盆子的话,刘盆子这才勉强留下来。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老实了不到一个月,樊崇部下又开始烧杀抢掠。为了筹措军饷,樊崇带领士兵烧皇宫、挖皇陵,把汉武帝的墓弄得七零八落,只为找点儿古董卖钱。后来城里断粮,樊崇干脆放弃了长安城,将弄到的金银财宝装车后率部离开。由于没有固定居所,整日风餐露宿,在外面晃悠了一段时间,他们又回到了长安。
  不过此时的情况已发生了巨大改变。几乎与赤眉军建立政权的同时,汉宗室、南阳豪族刘秀也建立了东汉王朝,称光武帝。他联合地主、贵族势力开始分化、削弱农民起义队伍。再加上樊崇从领兵开始,就没有屯粮的习惯,粮食吃完了就去抢,抢不到就转移。在这种境地,他的赤眉军终于被刘秀手下大将打得落花流水。最后,樊崇不得不投降刘秀,后被诛杀,走完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
  纵观樊崇的一生,论打仗,樊崇英勇善战,基本上每战必胜,尤其在推翻王莽政权中战功赫赫,基本上消灭了王莽在华东、中原的主力部队,为推翻王莽立下头功。可这样一个战争英雄,流血流汗却让刘秀趁机成功建立了东汉。而他打了多年仗,居然以悲剧收场,实在可悲可叹。不过这也不奇怪,谁让他一开始就目光短浅,不懂得及时调整战略,更没有家国胸怀呢?像樊崇这样的人再能干,到头来也只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编辑/夏涵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中期,随着经濟形势的转变,欧洲主妇们更加注重健康,她们常常一边做家务,一边利用手中的工具健身,堪称多面手主妇。
王建是唐代中后期诗人,一生只做过秘书郎、县尉、太常寺丞等小官,因而了解民生疾苦,写了大量乐府诗。  王建和大宦官王守澄是同宗,两人还颇有交情。王建当渭南县尉时,曾到王守澄处喝酒。酒喝多了,话就说偏了,王建居然在王守澄面前说起东汉灵帝信任宦官,兴起关、杀正直大臣之风,最后造成了东汉的覆亡。王守澄听后非常生气,认为他这是在讽刺、映射自己,就想找机会害王建。  于是王守澄说:“老弟你写了大量的宫词,天下
电影《倩女幽魂》里,聂小倩和宁采臣没能在一起,小倩去投胎,宁采臣继续收账,实在悲摧。原著《聂小倩》则要欢喜得多,蒲松龄给了他们一场美好的大团圆。尤其是宁采臣带聂小倩回家后,苦尽甘来的家庭关系让人羡慕、引人反思。  原著中的宁采臣很硬气,是一枚钢铁直男,经常把“生平无二色”挂在嘴上,不纳妾、不蓄婢、不嫖娼。在兰若寺,他完全不受诱惑,由于没有和被妖怪控制的小倩发生关系,最终保了一命。后来,在小倩的请求
“皇上有旨,刀下留人!”公元559年一个炎热的夏日,一骑如飞闯入胶州城(今属山东潍坊),特使一路挥舞着特赦令高喊。可惜晚了一步,胶州市长杜弼已经被先到的钦差奉诏以谋反罪诛杀。  杜弼出身于北魏低级官吏家庭,“家贫无书”,12岁才争取到去公立学校读书的机会。小杜天性聪敏,勤学苦思,能举一反三,被老师视为奇才。几年后,教育局局长到校考查学生学业,面对局长所抛出的问题,不少同学支支吾吾不知所云,唯独小杜
1561年,28岁的奥兰治亲王威廉(即威廉一世,荷兰奥兰治王朝的开国执政)与17岁的安娜缔结良缘。这桩婚姻备受当时欧洲上流社会的瞩目,因为安娜是萨克森选侯(萨克森一維腾堡公国的君主继承者)唯一的孩子,是欧洲最显赫最富有的女继承人之一。威廉的出身虽然和安娜相去甚远,但他是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最喜爱的青年才俊,是查理五世眼前的红人。  因为威廉结过一次婚,其妻子亡故,安娜的监护人——她的叔叔一开始不太赞
现代人爱穿满身logo的高定来体现高贵的身份,古代人也爱规定什么阶层穿什么衣服,以体现身份,比如皇帝。  古代的帝王们受《周易》的影响,崇尚“九五之尊”,《易·乾》中说:“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意思是说这条龙已经飞上天了,表示达到了最高境界。所以皇帝的龙袍上一般都绣九条龙,而且无论从前还是从后看,龙的数量都是五条,正好象征着“九五之尊”。不过也有超过九条的,嘉靖的“燕弁服”仅领子和袖子上的龙
卖药广告酷毙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湖广和云贵地区出现了可怕的疟疾,而特效药奎宁丸還未普遍使用。边远地区的百姓多用乞求仙婆施法驱邪,或请巫医服符水来治病,因此死亡率甚高。广州名医梁培基以他特有的眼光,大胆地推出了一种自制的治疟疾药物,疗效显著。为了让老百姓尽快了解并接受这一新生事物,梁培基动了不少脑筋。  不久,在广西、贵州、云南的一些地方出现了一批行迹独特的人,他们专在闹市的醒目位置的墙上书写
1939年,二战开始没多久,德国高层就着手谋划研制原子弹,用以夺取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为了尽快研制出原子弹,德国成立了一支由众多诺贝尔奖得主组成的庞大专家团队,还让著名的诺贝尔奖得主、量子物理學的主要创始人沃纳·卡尔·海森堡担任首席专家。  为了完成任务,海森堡带领专家团队,没日没夜地泡在研究室,一遍又一遍地演算公式,计算原子弹的各种成分、用量。  尽管如此,原子弹的研制却始终没有重大突破,一直卡在
西汉时,汉朝北方疆域常年受匈奴骚扰,双方战事不断。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秋,汉武帝派贰师将军领兵讨伐匈奴,另派一人为其押运辎重。这人便是“飞将军”李广之孙一一李陵。  习得李家传世弓法的李陵一心想要建功立业、光耀门楣,自然不屑于只做后勤工作。于是,李陵上奏折说:“我的兵士都是力大无比、剑术优良的勇士,只做后勤是不是有点儿大材小用?”但汉武帝的态度很坚定,说精兵好马都派给主战场了,实在没有多余的兵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浙江钱塘,袁枚呱呱坠地,给家人带来了无限欢乐和希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袁枚逐渐展现出“幼有异禀”的天赋,人生如开挂一般:12岁考取秀才,23岁金榜题名,先是供奉翰林,然后外调做官。  跟所有文学青年一样,袁枚初入官场时也立志要“致君尧舜上”,一心一意做官。为官期间,他更是秉公办事,颇有政绩,努力践行着“此去好修《循吏传》”的志向。  但官场毕竟是官场,免不了互相倾轧。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