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弗洛伊德开始,许多心理学流派对“自我”都有不同的研究和看法,如弗洛伊德从意识角度出发,认为“自我”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协调个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荣格则更重视“自我”这个概念,认为它就是人格的核心,协调精神中其他各部分的结构。其作用是为了达到人格的均衡、协调和整合,引导个体达到自我现实化的境界田;阿德勒和埃里克森两位心理学家,前者将自己的理论命名为“个体心理学”,目的就是强调自我潜能和自我塑造、自我实现的人格动力观点;而后者的学说就称为“自我心理学”,更是突出了“自我”的重要性,认为自我能保证个人适应环境,健康成长,并且是个人的自我意识和统一性的源泉;班杜拉作为社会学习理论的创立者从社会适应的角度得出“自我强化”,指出“自我强化”是个体根据内在的行为标准对环境强化的预期进行自我称赞或自我责备,以调整自己的行为。但无论他们的观点如何千差万别,他们都非常强调“自我”对个人毕生发展,对集体或社会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都强调“自我”无论在人格结构中还是在人格的发展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那么,依据这些理论,作为新世纪新课改背景下的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该如何实现自我发展呢?按照一般的思考,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第二、充分备好课。第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第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第五、加强理论学习,经常反思,提高教科研素养。
而今天,我将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探讨青年教师的自我发展。人际交往是每一个作为社会的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的必要条件。它是指人们之间直接地相互交流或共事。对于一线的教师而言,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是人际交往中最主要的,而与学生家长关系和与自己家庭关系也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教师的自我发展。
一、师生关系和自我发展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中,通过相互的认知、情感和交往而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基本关系,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师生人际关系还存在与新课程格格不入的诸多表现,如个别青年教师能与学生平等相待,可是却过了头,忘记自己还有教师的身份;或者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只有批评而没有教育了,甚至会出现变相处罚的现象;或者学生在学习时,个别青年教师提出强制性的要求而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而导致师生关系十分紧张。
而且当互联网走进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每个人都提供大量的信息时,教师与学生同等享有这些信息,甚至有时学生比教师知道得更全面或更透彻,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革新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也是实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的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必须明确师生关系的教育性、社会性、双向性、平等性和发展性这五个特征。只有在明白这五个特征的前提下,我们才能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观和教育思想,反思我们教学活动中的具体策略。从而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使自我意识沿著教师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同事关系和自我发展
同事关系是指处在同一部门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的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它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当人类分工出现时,同事关系就可以说是已确立。同事关系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正是产生于同事关系中的合作和感情共鸣使教师自身获得了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如果没有与同事进行平等的交往,将不能提高自身的交往技能。同时同事关系也是满足社会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
我们教师十分辛苦,总渴望被人理解和欣赏,当我们知道团队中的其他同事对自己进行肯定时,我想我们教师是愿意与其他同事共享群体的规范,取得群体的认可。处在学校这个环境中的教师与其他领域的工作者相比较而言,这种同事关系似乎是比较单纯一些的。但实际上,也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我们当中许多青年教师对工作十分热忱,只要是空课时,就会主动去给学生教学,甚至请求班主任给帮忙找一些时间,以致教师与教师之间出现撞车现象。由于高考制度的存在,学校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因而对于教师而言,必须提高教学质量,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可是极个别青年教师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则不愿协同作战,而是我行我素,以致最后同事关系较为紧张。当然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情形,不一而足。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要处处替他人着想,切忌自我中心,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和谐共处,资源共享。从教师的专业成长而言,同事关系比起师生关系来更为重要一些。因为师生关系只是积累教师的教学经验,而同事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传承与提升以及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升华与完善。正是在自己与其他同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更好的看清自我,从而促进自身人格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三、师家关系和自我发展
师家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家长在进行沟通和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关系。这样的人际关系是在学生进入校园时就开始了。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育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原有的“单线”的学校教育已经转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的教育网络。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交往过程中,由于双方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不同,教育素养水平不同、教育观念、态度与教育方式也不尽一致。因此对学生出现问题的认识不同,理解也不同。
对于担任班主任的青年教师而言,这种关系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实中我们有些青年教师只要学生一犯什么错,就会请家长来校进行协同教育,但由于家长时间紧迫,匆匆而来,匆匆而回,收效甚微。或者家长会时,请学生家长来共同面对学生的问题,但最终却成了一个人在那里独自演讲。由此看来,我们青年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明确学生家长的社会化策略会影响到孩子在同学之间的地位;学生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在与其他同学如何交往时有明确的指导;家长在对孩子的生活管理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我们应向家长主动介绍情况,搭建感情的桥梁;尊重每一位学生家长,与之平等协商;抵制不正之风,不要谋求私利;加强自身修养,不与个别苛刻家长置气。只有将这些理念牢记心中,并在与家长沟通时付诸行动,才能有利于教师自我潜能的发挥和自我人格的塑造。
四、家庭关系和自我发展
家庭关系主要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和夫妻关系及亲子关系。我们许多年轻一线教师都一致希望家庭和事业是人生的两个方面,最好不要互相影响,尤其是不利方面的。但现实是,良好的家庭关系会促进我们教师的教学更进一步,反之亦然。不少同事都有这样不得已的苦衷:很想静下心来写论文,读一些教育教学论文,但由于本身在校时间较多,回家之后又要忙于家中琐事,处理与家人关系,根本无法实现他们的心中所想。对于这样的现实,我只能祈愿我们的青年教师能实践鲁迅先生的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同时,我相信,只要真诚对待父母、爱人、孩子,他们会全力支持我们工作,让我们在“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下,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理论修养,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起点和必经之路。人只要活着,不管你愿意或自觉与否,都必须与人进行交往。简而言之,生活的目的就是自我发展。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但在关键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徐特立曾说:“青年需要向各方面发展,应该保持他天真活泼进取的态度永远不衰。”青年需要建设,青年也是未完的工程,可以称它是蕴藏着无限可能性的未知数。对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而言,在学习新课程前提下,在经常反思自身教育教学的基础上,深谙人际交往的道理,将有助于实现个性化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助于让自己逐步成为教育行业中的专业人员,成为学生和家长所信服的、与时俱进的教师,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那么,依据这些理论,作为新世纪新课改背景下的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该如何实现自我发展呢?按照一般的思考,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第二、充分备好课。第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第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第五、加强理论学习,经常反思,提高教科研素养。
而今天,我将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探讨青年教师的自我发展。人际交往是每一个作为社会的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的必要条件。它是指人们之间直接地相互交流或共事。对于一线的教师而言,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是人际交往中最主要的,而与学生家长关系和与自己家庭关系也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教师的自我发展。
一、师生关系和自我发展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中,通过相互的认知、情感和交往而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基本关系,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师生人际关系还存在与新课程格格不入的诸多表现,如个别青年教师能与学生平等相待,可是却过了头,忘记自己还有教师的身份;或者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只有批评而没有教育了,甚至会出现变相处罚的现象;或者学生在学习时,个别青年教师提出强制性的要求而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而导致师生关系十分紧张。
而且当互联网走进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每个人都提供大量的信息时,教师与学生同等享有这些信息,甚至有时学生比教师知道得更全面或更透彻,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革新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也是实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的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必须明确师生关系的教育性、社会性、双向性、平等性和发展性这五个特征。只有在明白这五个特征的前提下,我们才能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观和教育思想,反思我们教学活动中的具体策略。从而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使自我意识沿著教师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同事关系和自我发展
同事关系是指处在同一部门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的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它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当人类分工出现时,同事关系就可以说是已确立。同事关系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正是产生于同事关系中的合作和感情共鸣使教师自身获得了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如果没有与同事进行平等的交往,将不能提高自身的交往技能。同时同事关系也是满足社会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
我们教师十分辛苦,总渴望被人理解和欣赏,当我们知道团队中的其他同事对自己进行肯定时,我想我们教师是愿意与其他同事共享群体的规范,取得群体的认可。处在学校这个环境中的教师与其他领域的工作者相比较而言,这种同事关系似乎是比较单纯一些的。但实际上,也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我们当中许多青年教师对工作十分热忱,只要是空课时,就会主动去给学生教学,甚至请求班主任给帮忙找一些时间,以致教师与教师之间出现撞车现象。由于高考制度的存在,学校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因而对于教师而言,必须提高教学质量,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可是极个别青年教师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则不愿协同作战,而是我行我素,以致最后同事关系较为紧张。当然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情形,不一而足。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要处处替他人着想,切忌自我中心,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和谐共处,资源共享。从教师的专业成长而言,同事关系比起师生关系来更为重要一些。因为师生关系只是积累教师的教学经验,而同事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传承与提升以及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升华与完善。正是在自己与其他同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更好的看清自我,从而促进自身人格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三、师家关系和自我发展
师家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家长在进行沟通和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关系。这样的人际关系是在学生进入校园时就开始了。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育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原有的“单线”的学校教育已经转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的教育网络。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交往过程中,由于双方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不同,教育素养水平不同、教育观念、态度与教育方式也不尽一致。因此对学生出现问题的认识不同,理解也不同。
对于担任班主任的青年教师而言,这种关系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实中我们有些青年教师只要学生一犯什么错,就会请家长来校进行协同教育,但由于家长时间紧迫,匆匆而来,匆匆而回,收效甚微。或者家长会时,请学生家长来共同面对学生的问题,但最终却成了一个人在那里独自演讲。由此看来,我们青年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明确学生家长的社会化策略会影响到孩子在同学之间的地位;学生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在与其他同学如何交往时有明确的指导;家长在对孩子的生活管理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我们应向家长主动介绍情况,搭建感情的桥梁;尊重每一位学生家长,与之平等协商;抵制不正之风,不要谋求私利;加强自身修养,不与个别苛刻家长置气。只有将这些理念牢记心中,并在与家长沟通时付诸行动,才能有利于教师自我潜能的发挥和自我人格的塑造。
四、家庭关系和自我发展
家庭关系主要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和夫妻关系及亲子关系。我们许多年轻一线教师都一致希望家庭和事业是人生的两个方面,最好不要互相影响,尤其是不利方面的。但现实是,良好的家庭关系会促进我们教师的教学更进一步,反之亦然。不少同事都有这样不得已的苦衷:很想静下心来写论文,读一些教育教学论文,但由于本身在校时间较多,回家之后又要忙于家中琐事,处理与家人关系,根本无法实现他们的心中所想。对于这样的现实,我只能祈愿我们的青年教师能实践鲁迅先生的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同时,我相信,只要真诚对待父母、爱人、孩子,他们会全力支持我们工作,让我们在“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下,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理论修养,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起点和必经之路。人只要活着,不管你愿意或自觉与否,都必须与人进行交往。简而言之,生活的目的就是自我发展。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但在关键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徐特立曾说:“青年需要向各方面发展,应该保持他天真活泼进取的态度永远不衰。”青年需要建设,青年也是未完的工程,可以称它是蕴藏着无限可能性的未知数。对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而言,在学习新课程前提下,在经常反思自身教育教学的基础上,深谙人际交往的道理,将有助于实现个性化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助于让自己逐步成为教育行业中的专业人员,成为学生和家长所信服的、与时俱进的教师,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