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州的自然景致算不得出众,人文景观却颇有看头,而最为吸引笔者的,还是当地那极富特色的风味饮食。
笔者上回去徐州,虽未品尝到羊方藏鱼、霸王别姬、鼋汁狗肉等一干彭城名菜,但那里丰富多姿的早点,仍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啥汤、烙馍、壮馍、烧饼夹狗肉……皆各有特色,但要说到分布最广,也最受徐州人欢迎的,非辣汤莫属。
因为从来没有在住地用餐的习惯,笔者一早起来,便外出找食。徐州的清晨,是很热闹的,闲走在街头,到处是川流不息的人潮。沿着故黄河边一路朝南走,下面流淌着浑浑的河水,上面则是绿荫荫的树叶覆盖的河堤。走着走着,于一小巷口看到一家不起眼的早点店,牌子上写“包子辣汤”,店外摆着一口熬汤的大铁锅,看其生意不错,便一头扎了进去,点了一碗辣汤外加二两蒸包。
等到汤端上桌一看,是黑兮兮、黏糊糊的一碗,卖相上实在不讨人喜欢。但既然点了,总不能浪费。遂学着其他食客的模样,往汤里添上一小勺鲜醋,再滴些许麻油,孰知顷刻间,那颜色深褐,质地黏稠的汤便香气四溢起来。
用勺舀一下,汤里的内容还挺丰富。除了汤面上漂着的那层奶黄色鸡蛋花和数片面筋,我居然还发现了几根细长的黄鳝段和两小团拆骨肉。尝上一口,辣乎乎、酸溜溜,胡椒的芬芳,生姜的辛辣,鳝鱼、鸡丝的鲜美,大骨的醇厚共同交织出来的滋味,别具一格。最特别的是它的“辣”,绝非辣椒般的热辣,也不是大蒜那种涩辣,而是一种麻酥酥、香喷喷的辣,与原料的鲜美辅助得恰到好处,让人越喝越上瘾。待得一碗热汤加数个蒸包酣畅淋漓地落肚,整个世界都变得温暖起来。
用餐时,听旁边“老徐州”介绍,辣汤好喝,关键在于底汤,只有经过仔细熬制加以上好的原料,做出来的辣汤才够味。
徐州辣汤,多是用大铁锅烧的(据说旧时有用木桶的)。锅越大,口味越好。而辣汤的熬制过程极为复杂,至于配方,那是不外传的秘方,有些店家为了保密,甚至选在夜深时不开灯熬制。但大体上,会以当地肥嫩的母鸡为主料,加上大汤骨、桂皮、大茴等十几味香料和中草药熬上一整夜,当母鸡熬得呈丝状,汤现奶白色之时,投入大量的生姜接着煮,汤内便融进了生姜的辛辣味道,这也是辣汤的核心内容——“辣”的来源。
熬汤的时候,还需准备好另两样重要配料:面筋和鳝丝。先把高筋面粉掺水和成面团,入清水中反复揉洗出面筋,再将洗好的面筋在温水中醒透,使原先海绵状的面筋表面变得光滑而有弹性。随后,将之撕成小片下锅,并用筷子徐徐搅成又薄又细,如鸡蛋絮般的条状。
接着,将筷子般粗的黄鳝去内脏洗净,入沸水烫熟捞出,去骨成丝,轻轻滑入汤锅熬煮一段时间,打上鸡蛋后,再熬一会儿,起锅时勾以薄芡,调入盐、味精、黑胡椒粉和葱花,一锅美味的辣汤就算大功告成了。
貌不惊人的徐州辣汤,虽不中看,却很中吃。它没有胡辣汤那样响亮的名气,也不似清粥小菜般养眼,更不像羊肉汤一样的火热。却以其悠长的回味,成了徐州人的心头好。
寒风袭人的初冬清晨,坐在卖辣汤的小店中,面朝故黄河,嚼着蒸包,喝着汤,片刻小坐之后,起身离开,回味着辣汤的余香,一天有滋有味的生活便从这碗辣汤开始了。
责任编辑/刘洋
笔者上回去徐州,虽未品尝到羊方藏鱼、霸王别姬、鼋汁狗肉等一干彭城名菜,但那里丰富多姿的早点,仍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啥汤、烙馍、壮馍、烧饼夹狗肉……皆各有特色,但要说到分布最广,也最受徐州人欢迎的,非辣汤莫属。
因为从来没有在住地用餐的习惯,笔者一早起来,便外出找食。徐州的清晨,是很热闹的,闲走在街头,到处是川流不息的人潮。沿着故黄河边一路朝南走,下面流淌着浑浑的河水,上面则是绿荫荫的树叶覆盖的河堤。走着走着,于一小巷口看到一家不起眼的早点店,牌子上写“包子辣汤”,店外摆着一口熬汤的大铁锅,看其生意不错,便一头扎了进去,点了一碗辣汤外加二两蒸包。
等到汤端上桌一看,是黑兮兮、黏糊糊的一碗,卖相上实在不讨人喜欢。但既然点了,总不能浪费。遂学着其他食客的模样,往汤里添上一小勺鲜醋,再滴些许麻油,孰知顷刻间,那颜色深褐,质地黏稠的汤便香气四溢起来。
用勺舀一下,汤里的内容还挺丰富。除了汤面上漂着的那层奶黄色鸡蛋花和数片面筋,我居然还发现了几根细长的黄鳝段和两小团拆骨肉。尝上一口,辣乎乎、酸溜溜,胡椒的芬芳,生姜的辛辣,鳝鱼、鸡丝的鲜美,大骨的醇厚共同交织出来的滋味,别具一格。最特别的是它的“辣”,绝非辣椒般的热辣,也不是大蒜那种涩辣,而是一种麻酥酥、香喷喷的辣,与原料的鲜美辅助得恰到好处,让人越喝越上瘾。待得一碗热汤加数个蒸包酣畅淋漓地落肚,整个世界都变得温暖起来。
用餐时,听旁边“老徐州”介绍,辣汤好喝,关键在于底汤,只有经过仔细熬制加以上好的原料,做出来的辣汤才够味。
徐州辣汤,多是用大铁锅烧的(据说旧时有用木桶的)。锅越大,口味越好。而辣汤的熬制过程极为复杂,至于配方,那是不外传的秘方,有些店家为了保密,甚至选在夜深时不开灯熬制。但大体上,会以当地肥嫩的母鸡为主料,加上大汤骨、桂皮、大茴等十几味香料和中草药熬上一整夜,当母鸡熬得呈丝状,汤现奶白色之时,投入大量的生姜接着煮,汤内便融进了生姜的辛辣味道,这也是辣汤的核心内容——“辣”的来源。
熬汤的时候,还需准备好另两样重要配料:面筋和鳝丝。先把高筋面粉掺水和成面团,入清水中反复揉洗出面筋,再将洗好的面筋在温水中醒透,使原先海绵状的面筋表面变得光滑而有弹性。随后,将之撕成小片下锅,并用筷子徐徐搅成又薄又细,如鸡蛋絮般的条状。
接着,将筷子般粗的黄鳝去内脏洗净,入沸水烫熟捞出,去骨成丝,轻轻滑入汤锅熬煮一段时间,打上鸡蛋后,再熬一会儿,起锅时勾以薄芡,调入盐、味精、黑胡椒粉和葱花,一锅美味的辣汤就算大功告成了。
貌不惊人的徐州辣汤,虽不中看,却很中吃。它没有胡辣汤那样响亮的名气,也不似清粥小菜般养眼,更不像羊肉汤一样的火热。却以其悠长的回味,成了徐州人的心头好。
寒风袭人的初冬清晨,坐在卖辣汤的小店中,面朝故黄河,嚼着蒸包,喝着汤,片刻小坐之后,起身离开,回味着辣汤的余香,一天有滋有味的生活便从这碗辣汤开始了。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