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水而上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147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燕草方生,秦桑低绿时,故乡的小河,细银链子一样闪亮,低回,蜿蜒,一边是山脚、田垅,一边临小路。它不紧不慢地轻淌,叮咚细奏流入镇上的大河。
  我还是个发辫扎红绸的小孩,斜挎着小书包走进学校,无论我走前门还是侧门,最后与我告别的都是一座小青石板桥,桥下是一条清澈透亮的河。小山坡上的学校高出田野半棵杉树,小河环绕着它的左侧和操场。
  很羡慕教室外的小河,可以晒一整天的太阳,闪着鳞片波纹和风捉迷藏,揣着碎米花的紫与天空的蓝,将顺流逆流自由游弋在水草卵石的小鱼染成蓝紫色。到了傍晚,它也不需要回屋,洒满月光的山岗、稻田、柳林,都是它任性低吟浅唱的家。
  当然羡慕只有一时情绪,那时乡村的孩子放学后和周末谁还不是满田垅地疯,比一条河更信马由缰。风回竹语、蝶传花音的夏季,小孩子们不管,心里惦记最多的就是一条河。一条河,自然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欢乐等着我们去打捞。无法想象,一个人的童年、少年没有与一脉水、一条河共涨落,共狂野。
  即便在我记忆中流淌了几十年的河在外人看来,实在称不上是一条河。它太窄。多窄?宽的地段不足两米,窄的地方不足两尺。它没有名字,我的故乡人只叫它“浚”(音),不知是哪个字。后来查词典,“浚”是个动词,疏通、挖深之意,组词“浚河”,这就对了嘛,到底还是与水关联。故乡人认知中,太窄的流水就叫浚。我的笔触,只能以最通俗的名号——河,去适应最大众的语境,去抵达拍落往事的尘封灰烬、十指还可自由泛舟的地方。
  小河来自哪里?孩子的我认为小河的源头就是地势最高的锦红家门口的渠道,因为过了她家就是外队了。锦红是我小时候玩得最亲的同学加闺蜜,她家里里外外每一个角落我都熟知。全队,也只有她家真正的靠水而居,窗户临渠才几米。夏天她家门口如她的名,一团锦红。灿烂若云霞的金针花排成排,你可以说它们是红色也可以说它们是金色,开在修长的碧叶间,修饰着两边渠岸,热闹热烈,明艳生辉。水满满地绿着,我们采摘金针花,圆形大竹筛一会儿就被铺满。在阳光的照晒下,润泽的落香不出半日就风干成汤羹美食材了。蝉声在杉林,翠鸟泊水边,眼前,几羽蜻蜓在水上花间小飞机似的嗡嗡起落。我的齐刘海,锦红长长的麻花辫,烟火般绚烂的花朵,被棉线吊着脚怎么振翅欲飞也飞不出我们的小手心的红蜻蜓,全都落在一渠清水,落在流向更远的河。
  渠道,就是小河最宽处的河道,可惜只有短短的百来米。河前行,穿行在田垄中央,灌溉着一片稻田。河无名无姓,每一丘田却都有自己的昵称,月亮丘、弯丘、亩丘、蛇丘、盼丘、斗盏、三担三、一亩七、禾霸、牛眼珠、桥头上、井丘………承载着祖祖辈辈庄稼人使命的稻田,在一代又一代的荷锄守望中,以形状、以大小、以量产、以位置,被亲切唤得如他们的孩子。水稻水稻,离不开的就是水。一条河,绝对是一片稻田安身立命并托起厚望的主动脉。干旱时,故乡人为争挖缺口分流一线水而口角红眼的事常有。但总是不过收割季,大家在小河中洗刷裹腿的泥巴時,又呵呵一笑泯恩仇。毕竟都是在同一块贫瘠的土地上挣温饱的人,水路有多长,情谊便有多远。
  小河,淌过稻田,拐经山脚,钻进山林,又做了小桥人家的流水。
  河水流经一处人家密集点的地方,就会有个蓄积和停顿。我的故乡人会挖出一处较深较大的坑池,方便洗猪草,洗衣服,舀水掺到粪桶去浇淋菜地。河的形态,河的潺潺,原来并不能如云游僧似的一路悲喜念诵,它的野趣柔骨,大人们完全不在乎,他们心中,灌浇洗浣才是一条河的本分。而小河赠予小孩的一切,都贮存进记忆特区,随时晶晶亮。
  我家的老屋三面环山,小河在五十米外的主路边流过。大人挖就的坑池不大,池边的一棵苦楝子树的树荫正好盖得住,于我们算很深,能淹了我和妹妹的小腿小胳膊。水满的夏季午后,我们站上路边,“扑通”一声跳入水里,水花飞溅,乱游乱划一会,又站上来,花布衣裳湿漉漉地贴紧身上,乌黑的短发湿漉地贴紧小脑瓜,再跳,乐此不疲。直到家的方向传来奶奶的呼唤,我们才会和被我们闹腾得有些泛黄的水说再见,赤脚水淋淋地跑回去。暮光初临,身后的小河和屋顶的炊烟一样,悠然细响消弭在村庄无边的安静。
  一条河带给孩子的最大乐趣还是捉鱼。有鱼游荡捕捞的一脉水,让童年的记忆瞬间就充满了成就感。开春插秧后的夜晚,月朗星稀,田野灯火游走,那是大人们提着玻璃油灯、腰别竹篓在叉鳝鱼、泥鳅。小孩子热衷于白天的捞鱼捉虾。我家有两把手捞网,竹把,绿色尼龙网线兜,俗称鱼捞子,那是我和妹妹暑假的抢手货。
  大热天,瞅着中午大人都午睡了,连家里的大黄狗也侧卧在厅屋的一角不管外头的动静,我们便偷偷拎着鱼捞子和铁桶出门了。瓦蓝瓦蓝的天空,明晃晃的白日头晒烫了弯曲的小土路,晒焉了山脚菜畦的菜叶菜花。只有那条小河,清凉依旧,鱼儿依旧。
  河里的水草总是长得比庄稼油光水滑。李子草绛红的茎、蓝色的花,铜钱草就好比是池塘的荷叶,有种小青鱼最爱躲在它圆润的叶片下,通体透明的虾则更爱黏着柔绿细绒的雪花草,还有叶条细长的水蕴,有点像窜高的秧苗,最阻鱼捞子了,我们会先扫除障碍,拔掉。
  看准了阳光水波下闪过黛色的影,迅速下捞子,追着鱼逃窜的方向猛推一气,感觉肯定捞着了,起捞。一般这个技术活是妹妹干,她比我灵活敏捷。但小鱼们更机警滑溜,或潜或藏或远游,大多成了漏网之鱼。密密的网兜里,不过几只虾几只黄蔽子(肚腹带黄色的扁扁的小鱼)几只青皮弄(草鱼的加小版)。我们当然不会心甘,明明看见有鲫鱼、麻家婆、道士鱼的。于是,我们踩水的脚步子和鱼捞子顺水而下。
  确定有鱼又很窄的水段,我们会果断地围剿。盘来稻田的泥巴作坝,截流,阻上拦下。然后两个人在小水坝里转圈乱踩,就要搅浑一滩水,搅晕一坝鱼。源头活水,鱼才喜欢。果然,水成泥巴色时,水面浮出几尾鱼,白肚皮朝上。翻白了!我们叫着笑着,迅速轻轻一捞,鱼们顺利入网兜,再翻倒入盛着浅水的桶子。一会,晕了脑壳的鱼就清醒过来,恢复活蹦乱跳。我和妹妹击掌而笑,前额的汗珠子将齐刘海黏住。大约小孩子在玩兴中是不知道冷热的,提着鱼捞子怀着猎获的快乐走向自己的下一个渔场。
  牧羊人认指他的羊群,我们追逐我们的鱼群,沿着一条细细的河道,从自己家门口出发,一个中午,就捞到渡槽口。出了渡槽口,就是外村了。外村,是外村孩子的乐土。常常,满载而归的我们蹑手蹑脚地推开腰门进屋,与午觉醒来的大人撞个正着。奶奶责怪,哟得了,又溜出去了,毒日头下会中暑的,看看小脸晒的,等着脱层皮吧!哎,快喝一碗凉茶。然后,她会接过我们的桶,烧一灶火,滴了半勺子油的锅迅速烧红,倒入鱼,盖上木锅盖。这叫泌鱼干。一次捞的小鱼,各色各样,泌成鱼干不过小小一碗。
  一条河,多年后打捞的记忆还是鱼跃般激动,鱼腥般的鲜活。我的小河,或满盈或枯瘦,弯弯曲曲地延伸,外村,镇口,汇合,终单刀直入将自身交付于一种流向。时光的堤岸,映着一步步远离我的河岸。岸边的春日花,夏日草,我都很久没有染指。河,还有小鱼伴着,日复一日地清歌吗?
  直到有一天,最疼爱我的奶奶过世,沿用故乡的土葬。我赶到老屋门口时,父亲已跪倒在小河边,请水。听掌管祭祀的人说,请水的意思是请河水带走一家人的泪水和苦难,护佑安宁,百病消灾。一条河,还是那脉细流,守护神一样,保佑着一方水土,静静地流向深秋。很长一段时间,故乡的小河弯弯绕绕,绕进我梦中,蘸湿我的双目。
  后来,父亲执意重建了老屋,我也偶尔随他去住一日,沿河走一程。学校废弃了,锦红的家搬到了小河中段。小河仍为浚,却鲜有人疏通、梳理,水面愈显窄浅、孤独。我溯河而上,任水重抟我为故乡的稚子……
  一粒种子与土地的关系,从萌芽到开花,以果实为证。如果要问我,今生与故土相依的证据,我会指一株最茂盛的水草。因为,它常常绾结着故乡的阳光风霜在我的心河招摇,招摇。
其他文献
徐威,江西龙南人,1991年生,中山大学文学博士,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评论文章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当代文坛》《南方文坛》《四川戏剧》《创作与评论》《星星·诗歌理论》《中国艺术报》等报刊。  吴霞霞(黎子)的短篇小说《耻骨》讲述了一个并不算特别新鲜与惊艳的乡土故事。父亲断了腿,只能躺在炕上;无止尽的雨水之中母亲骂骂咧咧;一双女儿对于父母所知甚少却照样有自己的欢喜与悲伤。乡土小说中的许多经
期刊
黄花草木樨  把一种事物,当成另一种事物  并不是值得羞愧之事。比如  喜欢和爱,活着和生活  它们就是魔方的两面,稍不留神  就会迷失在人为的迷宫里  黄花草木樨,总是被我误认为  童年的苜蓿。醇正的草香  脉络清晰的复叶,细碎的黄色花  这些已经足够。足够让我编织  虚构和想象。直到某一年  某一天,某一刻,在瑶池  迎风飘曳的黄色枝条,拂过  我的面颊、发梢。我细细打量  看它慢慢褪去想象的
期刊
在墓下村的公路边看伐木  腰缠绳索和砍刀的老年男人A  在云杉的颈脖处实施着捆绑术之前  几只鸟儿已经逃离了树巅  在路边四层楼高的位置  他扔下的绳头  由地面的两个男人B和C捡好,拉紧  没有人说话的清晨寂静得像一个鸡蛋壳  似乎任意一辆路过的汽车的喇叭  都可以将其击碎  之后叼着香烟的中年男人D上场了  他手提电锯不动声色  之后一阵阵旋转钢牙的嚎叫中清烟四起  大树只微微颤栗,伤口处木屑
期刊
雨中  中午下起了细雨  几栋白色青瓦的矮楼  弹起雨点,静静被湿润  世界轻盈了起来  即使它们四周  堆满了高高的石头  一样压抑的住宅楼  我不喜欢这些建筑  但所有的城市都被占领了  所有的街道都像  被我走了无数次  所有的景区,山和树  都带着人工的痕迹  陨石坑  忽然发现  手机的保护套上  被剜去了一小块  像一个小小的陨石坑  露出深蓝色的坑底  不知什么时候碰的  也不知它碰
期刊
初见开封  落脚在宋门外  头顶着宋代遗风  我的身份是今人  在清明上河园  我扫去老旧灰尘,搬来北宋人声鼎沸  宋词的豪放、婉约和东京的繁华  以秋天彩绘一座城  菊花注定对开封情有独钟  今天的御河不愿再细说前朝往事  偏偏我在开封喜欢谈古论今  玉带桥上仔细辨认  才找出当初的汴京  原来,宋朝在这里死去活来  鼓楼  我是夜晚来看你的  在没有战乱、饥荒和洪灾之时  吃火烧夹羊肉、黄焖鱼
期刊
山的高度不在于仰望,而在于攀登。  山在我的生命里是一种宿命,就像它在远古先民的情感里寄托了某种永恒的意志。山在我的情感中亦混杂着对立的两面,一方面,它在我不断地攀登中拓展了生命的意义与高度;另一方面,它却又静而不语,似乎早已在永恒与凝止中完成了对我最好的指引。在古时,山意味着遥远,意味着曲折与闭塞的宿命,所以愚公移山的壮举才显得如此石破天惊。但山同样也给了人世沉浮一个窗口,给了命运多舛的心一份洒
期刊
格尔木之歌  前面才到青藏高原  回去就是日常生活  我没有继续往前走  我是一个软弱的可怜人  我欠着自己一笔永远的债务  巍巍昆仑山  杳无人烟的可可西里  我只在地图上找到藏羚羊  我放弃了低处,却不敢高原上喝醉  我想在格尔木保持着警惕  但身体依然不适  我不敢向神靠近  矛盾和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  我的心也曾藏着暴风雪  我的身体登上了高原  我的灵魂却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我的骨子里
期刊
去年除夕  父亲走了之后  母亲和我们一起,在城里居住了多年  每年除夕,我们都要陪母亲回到乡下  每一次回到家里,母亲都很忙碌  去年除夕,也一样  母亲忙着打扫屋里屋外,和墙上的尘埃  小心翼翼地擦拭父亲遗像上的  灰尘。母亲叮嘱我们放几挂鞭炮  贴几幅对联,在堂屋的香火跟前  给祖先烧纸钱,让孩子们磕头  作揖。母亲让我们  带上孩子,去给父亲和祖先上坟  请他们回家,过年  一阵叮嘱后,母
期刊
面皮子  都看重面子,哪怕是面的皮子  不看僧面看佛面,是另一种浅显  故乡的面皮子,源于生活的哲理  美食,总让人垂涎,更想它的初始味道  水乳交融般洗面粉,之后静静地等待  沉下了日子,漂浮的是时光  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岁月就分为两层  如水淡然的年华,倾倒在蒸屉里  嫩白的面子留在浅盆,蒸汽浴过后  肤如凝脂的永昌女子降生了  浅黄浅薄的一层,叫面皮子  同时出笼的,海绵似的面筋  油泼了
期刊
廉沟村的村口有一棵老楝树,据传是当年建村时第一任村长种下的。廉沟村人全姓廉,当年因为战乱迁到这里,一驻就驻了几百年。村长换了一任又一任,这棵老楝树却成了廉沟村一道不变的风景。  “老廉,走了!”门外的小蔺催促着老廉。小蔺是廉沟村的上门女婿,是老廉的工友。  前两年,村子附近勘探出了储量丰富的煤炭矿床,经过各方协商谈判,煤矿很快就正式开采了。村长当时也参与了谈判,不仅给村上争取了些补偿款,还帮村民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