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2000多年前古罗马城的现代元素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wang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千多年前的罗马城已经成为世界超级都市,无论人口还是规模,抑或城市建设,世界上唯一可以与之媲美的就只有中国汉朝的都城长安了。
  诸位朋友能想象得到么?公共浴室、公共厕所、自来水供应、穷人免费领取粮食、贫困儿童有补助金……这些完全是现代城市拥有的元素,竟然会出现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城市。这个城市就是一一罗马城!
  两千多年前的罗马城已经成为世界超级都市,无论人口还是规模,抑或城市建设,世界上唯一可以与之媲美的就只有中国汉朝的都城长安了。
  这个神奇的都市充满了太多现代的元素,以至于人们觉得不可思议。首先说罗马的公共浴室。对古罗马人而言,公共浴室不仅是洗澡的地方,更是非常好的社交和休闲场所。公元五世纪之初,罗马城内的公共浴室数量已经达到了856個。最大的是戴克里先大浴室,可以同时容纳三千多人!这个浴室是罗马皇帝戴克里先投资修建的。
  公共浴室作为一项社会公益设施,收费是非常低的。军人、奴隶以及儿童都是免费的,男性收费一个quadrans,女性加倍,而quadrans是罗马货币里面币值最小的单位。
  中午1点到两点半,通常是罗马人最休闲的时刻,大部分人会选择呆在公共浴室。一个设施完善的公共浴室通常包括会客室、图书馆、健身房、餐厅、花园以及商店。浴室的角楼通常会用作图书馆和展览室,柱廊围墙的庭院内是健身房,有的浴室甚至在室外花园放置孔雀供人观赏。这些设施完备的浴室其实是包括了浴室、围墙、角楼、庭院和沿街的商店共同组成的多体建筑,也可以每个大型浴室就是一个城中之城,怪不得罗马人那么喜欢逛浴室了。
  公共浴室的水箱和浴池是相连的。通过加热水箱内的冷水,让热水流入浴池,然后冷水下沉再次回到水箱,被二次加热,就这样循环利用。浴室地板下方是空心的,火炉产生的热气从地板下面经过,热气再顺着墙壁内安装的瓦管上升到屋顶,最终排出室外。如此一来,地板、墙壁、天花板都得到了加热,整间屋子变成了蒸汽浴室。地板设计的厚度是足以防止洗浴人脚被烫伤的。
  标准的罗马式洗浴过程是这样的:先进入更衣室脱衣,全身涂上香油,再到健身室运动一会儿,进入温水池泡澡。然后进入热室,坐在椅子上熏蒸汽,进入热水池,由奴隶或者自己动手,用金属刮板把全身污垢刮一遍。最后进入冷水池冲洗。
  公共浴室有各色人等。奴隶、市民、商人、政客、军人,甚至皇帝!据说有一次哈德良皇帝来到公共浴室洗浴,无意中听到几个退伍老兵的抱怨,说退休金太低,以至于雇不起浴室里的奴隶帮着自己刮身了。哈德良回去之后,就跟元老院商讨,提高了退伍老兵的待遇。看,公共浴室还是皇帝体验民情的好去处!即使你身为奴隶,一文不名,也有可能在浴室里看到皇帝的全身像哦。
  我们再来看看罗马城的公共厕所。罗马帝国后期,罗马城大概有144个公厕,它们基本建在了公共浴室旁边,是为了方便使用浴室的脏水冲洗。进入公厕,首先需要映入眼帘的是装饰考究的宽阔大厅,设有壁龛和雕像。地面上有用于清洁冲洗的自来水渠。跟现在卫生间不同,公共厕所里没有挡板、没有隔间,只是一排排外形像钥匙孔一样的“联排坐便器”。
  善于交际的罗马人把公厕也当成了社交场所。于是经常会有这样壮观的场面,公厕里面一个挨一个坐在茅坑上的罗马人在谈天说地,政治、天气、时尚甚至美食,尽管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异味。
  公厕内的坐便坑前有便后洗手的水沟,还有一根根小木头,前段包裹着海绵,这就是当时的“厕纸”了。不过先别急着作呕,这些海绵是一次性的,用过后可以更换新的。有些设施豪华的公共厕所甚至备有地热系统,冬天如厕时,足以给人以无限暖意了。
  因为建在公共浴室附近,公厕内的排泄物有大量浴室排出的脏水冲洗,这一点也保证了罗马城的卫生状况。对比一下中世纪的城市,我们就知道这一点有多少重要:随地大小便的行人和骡马,几乎把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变成了一个天然大粪坑,而巴黎城外堆积的粪便和垃圾,据说跟城墙齐高!
  罗马城外有很多像高架桥一样的雄伟建筑,这些其实就是延伸到罗马城内的引水渠。十一条引水渠通往城内,它们将罗马城外清清的山泉水通过引水渠内的铅制水管引入城内,供应这个百万人口的超级都市每天的饮用、洗浴、洗涤和城市消防用水。由于有便利的自来水供应,在整个罗马帝国时期,每个罗马人每天可以享用1100升的水,而现在一般居民用水每人每天仅为200-300升。经过分水系统处理的自来水供应城市的各个角落。举例来说,喷泉内的水会被用于清洗道路。为了防止喷泉水溢到街道上影响路人行走,罗马城内遍布帮助人们跨越街道的三维斑马线。罗马人也以他们发达的城市供水系统为骄傲,他们嘲笑埃及人把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建造无用的金字塔。
  罗马有先进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政策。共和国晚期开始,罗马城内的贫民可以买到低于市价一半的粮食。到了公元前58年,更是实现了免费供给。奥古斯都开始把这作为一项固定的救济制度。公元前5年,有32万个成年男子领取了每月一发的供给粮。那时发的是小麦,直到图拉真时代,开始以面包代替。免费粮发放贫民的政策一直延续到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公元98年上任的皇帝图拉真更是出台了一项惊人的福利政策一一贫儿福利金。这个补助金是资助全国各地贫困儿童和孤儿,为他们提供金钱和食品补贴以及受教育机会。这项福利是很多古代国家难以企及的。
  罗马帝国已经消亡,可是作为一个曾经辉煌的文明时代,它的城市建设依然值得后人借鉴。
其他文献
“天下行书之二”的《祭侄文稿》,写成于1260年前的大唐758年,那个戊戌年,从颜真卿淋漓的墨迹之中,人们看到的却是“盛唐乱象”。  在距今1260年前的大唐,那一年是公元758年,唐肃宗李亨即位的第二年,乾元元年,同时也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三年,长安失而复得,一片残破之相。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  中国人对于盛唐总有着无限的向往,究其所以,大抵上是因为盛唐强盛的国力,四夷来朝的荣耀,以及繁荣发达的文化
期刊
讲述者:廖文武成都慈善总会常务副秘书长  整理者:成豫  讲述时间:2018年5月8日  我个人认为,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经历,至少把我国的慈善事业向前推进了10年,已经从无意识的输血式慈善向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式慈善转变了。  2007年,我从部队回到地方,进入成都慈善总会任副秘书长。那个时候,成都慈善总会一共只有5个人。  在部队的时候,我经历过地震,去过小金县、松潘县救灾,虽然震级不大,但是知道地
期刊
我在乔大壮原墓所在的荒地上徘徊,心里反复在念着钱谦益“埋没英雄芳草地.耗磨岁序夕阳天”这句诗。时光回逝,场景重现,1948年3月的台湾大学,钱锺书和乔大壮那一场以诗以酒的见面,我以灵魂穿越的方式,得以候教在场。  资料料和个人自署的“四川华阳”人乔大壮祖地让我很有一番好找,一因晚清及民国早期的华阳属地和今日的华阳属地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是乔大壮自1948年7月3日自沉后,距今已近70年,乔大
期刊
清代康熙年间,翰林院里一帮文人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期间话题突然转到了各自家乡特产上。广东人最先开口,说他们那儿出产稀有的象牙犀角;陕西人不甘示弱,陕西有狐裘毛毡;我们湖北盛产优质木材,湖北人抢道……平时温文尔雅的翰林们此时此刻显得十分亢奋,唯独苏州府籍的汪琬显得十分平静,一言不发。于是,翰林院的同事们开始给他下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汪先生是苏州人,怎么对于苏州的特产一点也不知道?莫非苏州虚有其名
期刊
鸟粪时代的繁荣,使一个不受约束的政府大量扩充机构,大笔借债,盲目投资。随着鸟粪的断绝和氮肥的出现,整个国家都陷入困境。可以说,没有技术创新的资源经济是极其脆弱的,也不可能持久。  早在一亿多年前的恐龙时代,鸟类就已经飞翔在天空。作为卵生动物,鸟类在陆地上有许多天敌,这样一来,远离大陆的海岛往往就成为鸟类栖息的天堂。亿万年以来,这些海岛几乎完全成为鸟岛,上面覆盖着一层厚厚鸟粪。  地理大发现以后,许
期刊
讲述者:傅艳,“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负责人  整理者:陈娟  口述时间:2018年4月27日  曾女士给遇难女儿的亲笔信里这样写道:“亲爱的婷婷你好……这些年妈妈没有失言,一直遵守你我之间的那个约定!你给我介绍的那个高高的、黑黑的‘男朋友’,我已经和他和好了,也就是你过去、现在、永远的爸爸。”  今天,成都档案馆与“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共同举行仪式,接收了17位汶川地震遇难学生家长捐赠的孩子遗
期刊
皇帝让“无欲”的亲信宦官们干预帝国经济贸易  的初衷是想让他们为皇室经营财产,实际上,他 们在财富上的“欲望”却相当强。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几个朝代的宦官势力很大,甚至影响了历史发展轨迹,作为特殊群体,明代宦官权势更属空前绝后。明代宦官之所以被皇帝倚重,跟明朝初年设定的政治统治架构密切相关,为了让宦官势力与文官集团互相制约,明朝宦官们不仅在政治、军事上被委以重任,而且还逐渐把持了国家经济命脉。  
期刊
苏轼在他的诗中曾为茶农发声,而苏辙更是连上奏疏,屡屡为蜀茶与茶农鼓与呼。  元祐元年(1086年),苏轼还朝,初为起居舍人,也就是“掌记天子言行,制诰德音,四时气候,四方符瑞。”(《宋史·职官志》),过起了“上樽日日泻黄封,赐茗时时开小凤”的生活,常常有皇帝和太后的赏赐,喝的茶越发精致。  但苏轼在诗里仍然不是很开心,反而有一种莫名的忧郁:“双猊蟠础龙缠栋,金井辘轳鸣晓瓮。小殿垂帘白玉钩,大宛立仗
期刊
遇到温庭筠,既是鱼幼薇的大幸,也是鱼幼薇的大不幸。  彼时,她11岁,他43岁,32岁的年龄差距,即便用今天的标准来看,也隔了两代人。在开明开放的唐代,这种虽是私人授受的师徒关系,也还是被市井愉快接受。温庭筠在决定承担起师者责任之初,对于她更多的是对其才情的赏识和际遇的怜悯。喜欢,或者,爱,还是后来的事情。他没有料到,自己在点醒了她的诗情的同时,也点醒了她的爱情。  或許,诗情泛滥的女子,本身也是
期刊
美剧《老友记》某集,钱德勒和罗斯互相揭短。前者控诉罗斯在大学里和人约会时,仍然不停地谈“爱尔兰马铃薯饥荒”(Irish potato famine)。剧里发出了背景笑声,表示罗斯的话题之于约会有多么不合时宜。  对于爱尔兰人而言,这显然并不可笑。相反,这是爱尔兰历史中最为黑暗的部分。19世纪中叶马铃薯饥荒,导致大批爱尔兰人被迫迁徙,其中很多人移民到了美国。在大饥荒发生前,移民就早已开始了。但是从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