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国内目前高职行业英语工学结合模式研究的相关实践活动和研究成果,总结出高职行业英语工学结合模式的研究现状——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具体工作流程为主线、以真实工作场景为依托、以养成职业能力为目标,并就其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见解,尤其强调高职行业英语“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位一体”的观点,以便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关键词:行业英语 英语工学结合模式 职业能力
课 题:本研究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2012年院级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名称:《建筑类行业英语工学结合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Y-SK-12-06。
高职行业英语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相关行业基本操作技能”,能熟练使用英语完成相关工作岗位所涉及的基本工作。如今,具备一定的行业英语知识和能力已经突破了“交流工具”的范畴,成为学生必备的职业素质之一。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实现英语教学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
一、行业英语工学结合模式研究现状
1.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
任何一个行业所涉及的英语知识和技能都是繁琐而庞杂的,即使是高职学生将要从事的初级工作岗位,也需要找到其符合“实用”和“够用”原则的核心语言信息内容,掌握从事某一行业或某种工作的典型工作任务所涉及的语言内容和交流能力,成为行业英语实践模式的导向和切入点。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是高职行业英语工学结合的基点。目前进行的商务英语、文秘英语、旅游英语等工学结合实践模式,都是围绕岗位工作的“典型工作任务”而展开的。
以广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OEPG-centered商务英语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为例,该模式“主要是从主办方、参展商和采购商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详细调研和了解,并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总结归纳出人才需求类型和需求标准,制定出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不同的学习领域”。即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设计语言实践模式的基点,构建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及实践教学的方法、途径、手段等等,最终形成有效的工学结合模式。
2.以具体工作流程为主线
把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完全融入并贯穿行业职业能力培养的全过程,达到二者双赢,这就要求依据具体的工作流程把典型工作任务有机地串联起来,把无序的、零散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组合成为完整的、循序渐进的工学结合系统,最终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例如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英语”精品课程,确定了以汽车基础、汽车流通流程和汽车基本构造为语料,以工作流程为模板的课程综合实训,即“3 1”教学内容,把零散的学习任务通过“实训教学”予以串联,形成以行动为导向、以工作流程为主线的工学结合的实训体系。
3.以真实工作场景为依托
能力的形成必须以练习和应用为前提,并在不断练习和应用的过程中得到强化和提高。只有在“使用语言做事”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和使用语言,最终形成语言能力。例如,订单式培养,就是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创设模拟的或真实的工作环境,把语言学习融入到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做事”之中,通过反复的“学、练、做”,形成和提高语言能力。
行业英语工学结合的具体实践,是在尽可能仿真的或者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的,否则也做不到“工学结合”。语言学习和具体的专业实训、企业实习等实践活动的结合,成为必然。
例如,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了解决相对固定的学校教学周期与旅游业淡季和旺季的需求差异,实行“旅游英语弹性实践教学”学习模式,让学生通过“顶岗实训”,获得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以及可能的就业岗位,同时搭建了校企双赢的合作平台。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外语系更是把模拟实训和真实实习结合起来,把对外签证工作和企业所需的英语编辑工作纳入自身的语言实训体系,学生所做的事情既是实践学习,也是实际工作。
4.以养成职业能力为目标
“高职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工作问题、完成工作任务。这也是从业者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获得职业提升的重要职业能力之一。
例如,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项目驱动任务教学法,把各个商务环节的任务模块化、项目化,通过情景训练课程从简到繁各个突破,再加以综合实训使之串联和整合。沧州职业技术学院“3学 1工 1学 1工”的模式,理论学习和工作时间交替进行,最后再通过一学期综合实习,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学生通过模拟和实训,获得了职业所需的语言能力,能够顺利接手外贸公司的业务,顺利完成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
二、行业英语工学结合模式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行业英语要服务于学生所学的专业、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学生个人和职业的后续发展,更宽范围和更高层次的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势在必行。
1.拓展研究领域
正如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驾驶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成为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必需一样,随着国际交流合作以及竞争的日趋充分,广大的基层技术人员甚至一线工人也参与其中,英语不再只是高级人才的特权,而成为每个人职业成长之必需。
另外,除了传统上对英语能力需求较多的领域,诸如商务、旅游、会展、文秘、外贸、物流等,其他行业,如机械、电子、生物、食品、建筑、农业等,也需要大量的具有一定英语能力的一线技术人员,而目前相关研究较为滞后,有待拓展。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既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又具有一定英语能力的一线技术人员,是促进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力量。这也决定着各个行业人才构成的基本素质。因此,开展不同领域的行业英语工学结合模式研究是大势所趋。 2.保持一定的前瞻性研究
语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对于一些目前英语需求还不太显现或者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行业,需关注并分析行业的发展前景,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例如,从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角度来看,国内建筑市场似乎对行业英语能力的需求不大,仅集中在建筑机械和材料进出口及国际会展方面,但从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来看,建筑材料、机械制造、建筑设计、外包工程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深刻和广泛,很快就会迎来对于具备一定行业英语能力的一线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高峰。在这一方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英语”精品课程,把行业英语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习得并行起来,走在了行业英语工学结合模式研究与实践的前列。
3.加强相关行业英语之间的系统性研究
目前,国内各职业院校对于行业英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尚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有机联系、相对科学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以商务英语为例。着眼于会展英语的OEPG-centered商务英语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依循贸易与商务工作流程中典型工作任务的项目驱动实践教学,而理论-实践“双循环”模式则直接面向就业单位的需求等,其研究现状呈现出各攻一点、自成体系的特点。
任何事物都有其共性和个性,加强相关行业英语研究之间的联系、合作和交流,并开展必要的系统性研究,有利于找到其共同点和一般规律,为后续的深入及广泛研究,构建科学完整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4.重视行业英语的“素质”功能
无论是从行业发展的需求,还是从学生的职业发展来看,英语能力的应用在客观上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并不能像其他职业技能一样,做到即学即用。如果仅仅局限于掌握“做事”或者“就业”的“工具”,这种带有一定“功利”色彩的目的,无疑不利于行业英语的研究发展,也不利于开发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获得职业能力和就业并不是行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终点,而是起点。换言之,具备一定的行业英语能力,有助于学生在职场中的后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英语能力,是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准备和更高素质,不仅帮助学生走入职场,而且还肩负着让他们走得更远、更高的责任。工学结合的行业英语实践模式,不仅是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能力,成为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或者就业的“工具”,更是实现他们个人可持续发展和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开展行业英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是社会各方面,尤其是经济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渗透行业英语“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位一体的理念,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进行实践和研究,让学生不仅通过用语言具体“做事”,肯定自己的职业能力,而且通过了解和感知国际范围的行业和职业发展趋势和需求,对自己个人的发展和职业发展有更高的期许,进而提高自己的价值定位和职业定位,由此,帮助他们建立更高的自信和自尊,从而获得更大的积极性和动力,努力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黛琳.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刘颖.“汽车英语”精品课程特色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3).
[3]老青.高职工学结合英语实训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8).
[4]齐迹.“以岗位为导向”探索建设高职铁路院校英语实训课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5]王春香.OEPG-centered商务英语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构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
[6]宋丽萍,王莉.高职旅游英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2).
[7]姚永华,尹璐.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2).
(作者单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关键词:行业英语 英语工学结合模式 职业能力
课 题:本研究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2012年院级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名称:《建筑类行业英语工学结合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Y-SK-12-06。
高职行业英语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相关行业基本操作技能”,能熟练使用英语完成相关工作岗位所涉及的基本工作。如今,具备一定的行业英语知识和能力已经突破了“交流工具”的范畴,成为学生必备的职业素质之一。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实现英语教学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
一、行业英语工学结合模式研究现状
1.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
任何一个行业所涉及的英语知识和技能都是繁琐而庞杂的,即使是高职学生将要从事的初级工作岗位,也需要找到其符合“实用”和“够用”原则的核心语言信息内容,掌握从事某一行业或某种工作的典型工作任务所涉及的语言内容和交流能力,成为行业英语实践模式的导向和切入点。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是高职行业英语工学结合的基点。目前进行的商务英语、文秘英语、旅游英语等工学结合实践模式,都是围绕岗位工作的“典型工作任务”而展开的。
以广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OEPG-centered商务英语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为例,该模式“主要是从主办方、参展商和采购商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详细调研和了解,并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总结归纳出人才需求类型和需求标准,制定出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不同的学习领域”。即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设计语言实践模式的基点,构建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及实践教学的方法、途径、手段等等,最终形成有效的工学结合模式。
2.以具体工作流程为主线
把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完全融入并贯穿行业职业能力培养的全过程,达到二者双赢,这就要求依据具体的工作流程把典型工作任务有机地串联起来,把无序的、零散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组合成为完整的、循序渐进的工学结合系统,最终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例如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英语”精品课程,确定了以汽车基础、汽车流通流程和汽车基本构造为语料,以工作流程为模板的课程综合实训,即“3 1”教学内容,把零散的学习任务通过“实训教学”予以串联,形成以行动为导向、以工作流程为主线的工学结合的实训体系。
3.以真实工作场景为依托
能力的形成必须以练习和应用为前提,并在不断练习和应用的过程中得到强化和提高。只有在“使用语言做事”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和使用语言,最终形成语言能力。例如,订单式培养,就是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创设模拟的或真实的工作环境,把语言学习融入到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做事”之中,通过反复的“学、练、做”,形成和提高语言能力。
行业英语工学结合的具体实践,是在尽可能仿真的或者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的,否则也做不到“工学结合”。语言学习和具体的专业实训、企业实习等实践活动的结合,成为必然。
例如,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了解决相对固定的学校教学周期与旅游业淡季和旺季的需求差异,实行“旅游英语弹性实践教学”学习模式,让学生通过“顶岗实训”,获得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以及可能的就业岗位,同时搭建了校企双赢的合作平台。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外语系更是把模拟实训和真实实习结合起来,把对外签证工作和企业所需的英语编辑工作纳入自身的语言实训体系,学生所做的事情既是实践学习,也是实际工作。
4.以养成职业能力为目标
“高职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工作问题、完成工作任务。这也是从业者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获得职业提升的重要职业能力之一。
例如,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项目驱动任务教学法,把各个商务环节的任务模块化、项目化,通过情景训练课程从简到繁各个突破,再加以综合实训使之串联和整合。沧州职业技术学院“3学 1工 1学 1工”的模式,理论学习和工作时间交替进行,最后再通过一学期综合实习,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学生通过模拟和实训,获得了职业所需的语言能力,能够顺利接手外贸公司的业务,顺利完成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
二、行业英语工学结合模式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行业英语要服务于学生所学的专业、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学生个人和职业的后续发展,更宽范围和更高层次的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势在必行。
1.拓展研究领域
正如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驾驶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成为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必需一样,随着国际交流合作以及竞争的日趋充分,广大的基层技术人员甚至一线工人也参与其中,英语不再只是高级人才的特权,而成为每个人职业成长之必需。
另外,除了传统上对英语能力需求较多的领域,诸如商务、旅游、会展、文秘、外贸、物流等,其他行业,如机械、电子、生物、食品、建筑、农业等,也需要大量的具有一定英语能力的一线技术人员,而目前相关研究较为滞后,有待拓展。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既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又具有一定英语能力的一线技术人员,是促进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力量。这也决定着各个行业人才构成的基本素质。因此,开展不同领域的行业英语工学结合模式研究是大势所趋。 2.保持一定的前瞻性研究
语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对于一些目前英语需求还不太显现或者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行业,需关注并分析行业的发展前景,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例如,从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角度来看,国内建筑市场似乎对行业英语能力的需求不大,仅集中在建筑机械和材料进出口及国际会展方面,但从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来看,建筑材料、机械制造、建筑设计、外包工程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深刻和广泛,很快就会迎来对于具备一定行业英语能力的一线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高峰。在这一方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英语”精品课程,把行业英语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习得并行起来,走在了行业英语工学结合模式研究与实践的前列。
3.加强相关行业英语之间的系统性研究
目前,国内各职业院校对于行业英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尚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有机联系、相对科学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以商务英语为例。着眼于会展英语的OEPG-centered商务英语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依循贸易与商务工作流程中典型工作任务的项目驱动实践教学,而理论-实践“双循环”模式则直接面向就业单位的需求等,其研究现状呈现出各攻一点、自成体系的特点。
任何事物都有其共性和个性,加强相关行业英语研究之间的联系、合作和交流,并开展必要的系统性研究,有利于找到其共同点和一般规律,为后续的深入及广泛研究,构建科学完整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4.重视行业英语的“素质”功能
无论是从行业发展的需求,还是从学生的职业发展来看,英语能力的应用在客观上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并不能像其他职业技能一样,做到即学即用。如果仅仅局限于掌握“做事”或者“就业”的“工具”,这种带有一定“功利”色彩的目的,无疑不利于行业英语的研究发展,也不利于开发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获得职业能力和就业并不是行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终点,而是起点。换言之,具备一定的行业英语能力,有助于学生在职场中的后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英语能力,是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准备和更高素质,不仅帮助学生走入职场,而且还肩负着让他们走得更远、更高的责任。工学结合的行业英语实践模式,不仅是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能力,成为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或者就业的“工具”,更是实现他们个人可持续发展和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开展行业英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是社会各方面,尤其是经济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渗透行业英语“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位一体的理念,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进行实践和研究,让学生不仅通过用语言具体“做事”,肯定自己的职业能力,而且通过了解和感知国际范围的行业和职业发展趋势和需求,对自己个人的发展和职业发展有更高的期许,进而提高自己的价值定位和职业定位,由此,帮助他们建立更高的自信和自尊,从而获得更大的积极性和动力,努力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黛琳.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刘颖.“汽车英语”精品课程特色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3).
[3]老青.高职工学结合英语实训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8).
[4]齐迹.“以岗位为导向”探索建设高职铁路院校英语实训课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5]王春香.OEPG-centered商务英语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构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
[6]宋丽萍,王莉.高职旅游英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2).
[7]姚永华,尹璐.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2).
(作者单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