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降低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频率重在预防,文章通过分析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研究体育课堂中有效进行体育安全教育的策略,通过锻炼习惯、动作技能、健康知识和心理调节四个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知识,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保障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利益,并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体育伤害事故;原因分析;体育安全教育
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调节紧张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体育运动是由身体练习和身体活动构成的,但锻炼的同时又伴随着运动风险,学生因参加体育活动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中学生自身生理和心理发育未完全成熟,导致他们对危险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学校体育要重点促进体育安全的教育。
一、体育伤害事故原因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发生体育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本人做了有关体育伤害事故的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经过统计,其中粗心大意、体育基础薄弱、注意力不集中、冒险行为这四个原因占了所列举原因的49%,具体分布如下图。
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各种因素的综合。这其中包含了安全意识、生理健康知识、合理锻炼等知识的缺乏。
二、教师利用体育课进行安全教育的策略
一名日本小学校长就这样说过:“孩子的安全不僅是在校期间的安全,还是一辈子的安全,让孩子学会规避危险的知识,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以增强他们抗危险和保安全的能力才是最根本的。”
(1)良好习惯与体育安全。良好的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体育课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括穿戴的物品、器械的检查等,这些在体育课中都是常规教育,所以常规教育要有持续性,使之成为习惯。
(2)体育技能与体育安全。体育课堂就是身体素质的练习和体育锻炼技能的培养。掌握良好的运动技能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通过技能学习和练习提高运动能力,让学生了解自身差异,学会合理安排锻炼的运动难度,不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做出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动作。教师要讲解传授保护注意事项和保护的位置、动作,增强学生的互助意识。
(3)健康知识教育与体育安全。体育课是体育与健康课,包括了科学锻炼、生理、解剖等健康知识。教师要给学生讲解一些生理卫生知识,科学锻炼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对于特异性体质的学生,要安排对他们身体有益无害的运动,并教育他们学会自己合理安排课外锻炼,避免伤害身体。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盲目节食和禁食,更不能暴饮暴食,要控制糖分的摄入。有研究表明,糖分摄入过多会引起肥胖等健康问题,也会影响钙等元素的吸收,甚至导致骨折的发生。
(4)心理教育与体育安全。体育技能的学习由易到难,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能提高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运用体育教学中的游戏环节,恰当地设计游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变能力,激发学生心理潜能,培养学生良好个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避免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
体育教师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情绪,避免学生因为争强好胜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冲突,并及时处理,安抚并调节学生情绪。
体育活动是个动态过程,体育安全意识需要贯穿学生整个运动过程,教师在体育课中要时刻关注安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自我评估、预测风险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安全地参加体育锻炼,避免人为的伤害。
参考文献:
[1]赵子建,李 捷.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规避与应对策略[J]. 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2(3):18-21,50.
[2]毛振明,赖天德. 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十大关系⑥——论“体育教学”与“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2005(4):54-56.
[3]毛振明,赖天德.体育教学中的安全和安全教育[J].中国学校体育,2006(6):24-26.
[4]姬上兵,冯要辉,张朋炬.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12):64-65,72.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关键词:体育伤害事故;原因分析;体育安全教育
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调节紧张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体育运动是由身体练习和身体活动构成的,但锻炼的同时又伴随着运动风险,学生因参加体育活动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中学生自身生理和心理发育未完全成熟,导致他们对危险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学校体育要重点促进体育安全的教育。
一、体育伤害事故原因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发生体育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本人做了有关体育伤害事故的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经过统计,其中粗心大意、体育基础薄弱、注意力不集中、冒险行为这四个原因占了所列举原因的49%,具体分布如下图。
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各种因素的综合。这其中包含了安全意识、生理健康知识、合理锻炼等知识的缺乏。
二、教师利用体育课进行安全教育的策略
一名日本小学校长就这样说过:“孩子的安全不僅是在校期间的安全,还是一辈子的安全,让孩子学会规避危险的知识,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以增强他们抗危险和保安全的能力才是最根本的。”
(1)良好习惯与体育安全。良好的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体育课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括穿戴的物品、器械的检查等,这些在体育课中都是常规教育,所以常规教育要有持续性,使之成为习惯。
(2)体育技能与体育安全。体育课堂就是身体素质的练习和体育锻炼技能的培养。掌握良好的运动技能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通过技能学习和练习提高运动能力,让学生了解自身差异,学会合理安排锻炼的运动难度,不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做出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动作。教师要讲解传授保护注意事项和保护的位置、动作,增强学生的互助意识。
(3)健康知识教育与体育安全。体育课是体育与健康课,包括了科学锻炼、生理、解剖等健康知识。教师要给学生讲解一些生理卫生知识,科学锻炼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对于特异性体质的学生,要安排对他们身体有益无害的运动,并教育他们学会自己合理安排课外锻炼,避免伤害身体。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盲目节食和禁食,更不能暴饮暴食,要控制糖分的摄入。有研究表明,糖分摄入过多会引起肥胖等健康问题,也会影响钙等元素的吸收,甚至导致骨折的发生。
(4)心理教育与体育安全。体育技能的学习由易到难,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能提高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运用体育教学中的游戏环节,恰当地设计游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变能力,激发学生心理潜能,培养学生良好个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避免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
体育教师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情绪,避免学生因为争强好胜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冲突,并及时处理,安抚并调节学生情绪。
体育活动是个动态过程,体育安全意识需要贯穿学生整个运动过程,教师在体育课中要时刻关注安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自我评估、预测风险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安全地参加体育锻炼,避免人为的伤害。
参考文献:
[1]赵子建,李 捷.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规避与应对策略[J]. 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2(3):18-21,50.
[2]毛振明,赖天德. 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十大关系⑥——论“体育教学”与“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2005(4):54-56.
[3]毛振明,赖天德.体育教学中的安全和安全教育[J].中国学校体育,2006(6):24-26.
[4]姬上兵,冯要辉,张朋炬.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12):64-65,72.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