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浙、鹏等地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可圈可点

来源 :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msli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启动实施以来,上海市在创新区域教育内涵发展机制、促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多样发展、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整体规划大中小德育课程、探索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江苏省南京市在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和开展“小班化”教育方面成效明显;浙江省和广东省深圳市在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总的来说,各试点地区和单位高度重视,各试点项目有序推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重视和解决。 最近,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组顾明远、张民生、程津培、韦钰、王渝生、詹福瑞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组王本中、保障体制机制改革组王蓉、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组胡瑞文等9位咨询委员赴上海市和江苏省开展素质教育调研活动。在上海集中听取了上海、江苏南京、浙江、广东深圳四地8个改革试点项目的情况介绍,对上海市和江苏省南京市的相关试点单位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摘登如下:
  一、上海市推进素质教育取得积极进展
  (一)认识水平上升到新高度
  上海市共承担了5项素质教育方面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上海提出该市基础教育已经到了需要重大战略突破的攻坚阶段,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基础教育发展最核心的衡量指标。为此,上海市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形成了三个基本判断:一是尽管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仍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促进内涵发展和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二是尽管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业成绩仍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学生的实际付出;三是尽管资源的均等配置仍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教育的新诉求。
  (二)“创新区域教育内涵发展机制”取得成效
  1.启动实施“新优质学校”建设项目。以“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为目标,重点研究和探索使一批名不见经传的学校走向优质,积极回应教育热点难点。“新优质学校”不再把学业成绩、分数排名作为衡量学校优质与否的唯一标准,取而代之的是回归教育的原点——真正关注到人的发展,关注如何让教育过程更丰富、师生关系更和谐、多样化学习更加充分,让家长和社会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中,看到实实在在的教育进步,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利益。目前,有40余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进入“新优质学校”项目,她们以关照学生全面成长为宗旨,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提炼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特色,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例如,洵阳路小学有40%的外来务工子弟和60%的生活在最底层的本地子女,经过新优质校建设,已成为一所老百姓向往的学校;普陀区江宁学校提出了“不是第一,但是唯一”,杨浦区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提出“不一样的生命一样的精彩”,虹口区实验中学提出“把百姓的孩子高高举起”,闵行区平南小学提出“一个都不放弃,把每个都教好”等富有个性特色的培养理念。
  2.积极开展“减负增效”实践。静安区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强调学生学习知行合一,不仅从外显的作业时间、睡眠时间上为学生进行减负,还注意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同时,注意增强学生学习的愉悦体验,拓展成长空间,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目前,该区已初步构建学业效能的双维度(即学业质量和生活质量)评价框架。学业质量的高低从学生是否更加想学、是否更加会学、是否学得更多、是否学得更有价值四个侧面考察,生活质量的高低从睡眠与体育锻炼时间是否充足、作业与考试负担是否减轻、活动资源是否丰富、校内外成长环境是否和谐等四个角度考察。
  (三)促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多样发展
  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加强分类指导,三管齐下,促进全市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多样发展:一小部分学校利用自身办学优势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一部分学校(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研究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一部分高中(以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为主)探索特色办学。
  作为高中优质多样特色发展试点项目区,长宁区指导区域内8所高中基于自身办学基础和优势,聚焦多样化的课程,通过推进高中“主题轴”综合课程建设,打造学校办学特色;杨浦区注重提升高中办学品质,坚持高中教育的公益性和多样化,并以“国家创新实践区”为契机,探索依托高校合作办学,着力破除制度壁垒,建立高中高校联动机制,使高中教育呈现“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可选择”的发展格局,让每个学生享有适合自己成长的高中教育。
  (四)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
  信息化作为基础教育突破的重要手段,努力打破传统班级授课制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模式高度同一的状态。成立“电子书包”工作领导小组,在试点学校中应用“电子书包”,实现学生自主、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同时强调,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并不是只把纸质教科书搬到平板电脑上,而是要通过数字化课程环境的营造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变革。
  (五)整体规划大中小德育课程,努力探索德育改革新路径
  早在2005年,上海就出台了学校德育“十一五”发展规划(这也是全国首个针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五年规划),把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作为重要任务。这次启动实施“整体规划大中小幼德育课程”改革试点,主要是基于两个想法:一是如何把德育贯穿于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生身心发展的全过程,并有效遵循各个学段的学生发展和成长规律开展德育;二是德育不仅仅是德育课堂上的内容,应深入扩大到学科德育的发展上,把发展学科德育作为营造全方位育人环境的有效抓手。为此,上海市颁布了《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简称“两纲”),对全市大中小学生的发展状况开展持续调研,深入分析不同学段学生的行为养成规律和道德认知特点,确立德育的内容和实施意见。着眼于“整体规划”,既考虑大学、中学、小学三个子系统的相互衔接,又考虑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分系统的相互作用,通过顶层设计,体现系统性、层次性和渐进性,进而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   (六)率先推出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绿色指标”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评价改革”作为重点内容贯穿教育的诸多领域,强调“建立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和监测体系,实施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目前,该市已初步探索构建了以学业水平为基础结合学习经历与学习过程评价的综合评价办法,简称为“绿色指标体系”,包括: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生学业负担指数、师生关系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学生品德行为指数、身心健康指数和跨年度进步指数。
  二、江苏省南京市在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和“小班化”教育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一)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
  南京市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着重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建设,建成一批富有鲜明办学特色的普通高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足于体制机制创新,实施普通高中综合改革。例如,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着力于办学体制、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的创新,建立班级指导小组取代班主任制度,探索学生自主选课、自主排课,实行跑班分层教学。
  2.立足于学科特色创新,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例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陵中学、第一中学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发课程,实施“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准博士后工程”、“明天科学家计划”等项目,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3.立足于普职融通,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例如,南京市高淳县湖滨高级中学与高淳职教中心联合培养学生,实行学分互认,双学籍制管理,既有利于普通高中学生的发展,也为职业高中的学生发展提供条件和平台。
  4.立足于国际教育交流,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例如,南京外国语学校以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为目标,以多元国际课程建设为重点,在办好已有中加国际课程的同时,开设国际文凭课程,为学生海外升学提供更多选择。
  (二)深入开展“小班化”教育
  为了缓解优质教育的供需矛盾,南京市从2001年开始在14所小学实行“小班化”教育试点,规定小学每班人数控制在28人以内。到2005年,“小班化”教育从小学延伸到初中,初中每班控制在36人以内。目前,南京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小学有100所,初中有30所。根据新出台的《南京市小班教育行动计划(2012-2015)》的规定:“小班教育”小学平均每年增加20所,初中平均每年增加8所。预计到2015年,全市“小班教育”小学将达到170所以上,占总量的50%,初中达到64所,占比达40%。
  南京在推进“小班化”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由规模扩大转向品质提升。小班化课堂在教学环境、课程设置等很多方面都能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和特质,最大限度地包容每个学生的个性、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这也是推动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方式。
  三、浙江省、深圳市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浙江省在深化高中课程改革中取得一定成效
  为了促进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浙江省从2006年开始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2010年,浙江省教育厅提出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即“减总量、调结构、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
  在高中课程改革中,浙江省调整优化课程结构,适当减少必修课,进一步扩大学校课程自主权。加强选修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全面实施选课制和弹性学制。同时配套学业水平考试制度、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等的跟进。经过几年努力,新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课程改革同时成为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学校的课程意识大大增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正在形成。
  (二)深圳市中小学课程改革试点有序推进
  深圳是首批国家课程改革试验区,也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深圳市教育局认识到转变教学方式是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为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深圳市规划了一批“草根”课题,引导广大教师在岗位中研究,在实践中深化,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团队合作、自主学习和快乐学习。在开齐国家课程、推进地方课程的同时,深圳市努力建设一批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类型多样、特点鲜明,涉及德育、科技、艺术、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校本课程,有力促进了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下一步,深圳将在继续完善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增强学校课改活力、激发教师课改动力、强化教改科研等方面进行攻坚,推进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总的来说,各试点地区和单位都高度重视素质教育推进工作,在理念更新、制度设计、机制改进、经费投入等方面付出了积极努力。各试点项目在推进过程中,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这一点应该予以肯定并感到欣慰。同时,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或不足,值得思考和重视。
  1.目前高考自主招生制度改革缺乏整体设计,难以对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尤其是高中多样化办学产生有效的引领作用。换言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深层次矛盾仍然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瓶颈。
  2.中小学课程改革仍然面临困难与挑战。比如深圳市提出当前在课程改革中校长队伍对课程改革的领导力还不够强,教师队伍投身课程改革的内在动力和实施能力还不足,教研科研对课程改革的专业指导和服务还缺乏有效性,课程和教材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还不适应学生个性需求,很多制度和政策也还不配套。
  3.中小学生大量参加课外学习培训的状况没有得到改观,学生的学业负担总体而言并没有减轻,甚至加重。教育部门、学校、社会和家长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工作合力。
  4.“电子书包”在带来学习方式变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质疑,它会不会影响孩子的视力?使用了以后孩子还会书写吗?类似这样的问题需要在“电子书包”的推广应用中进一步论证。
  五、调研组的意见建议
  1.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试点要经过至少一个周期才能总结经验,不能急于两三年就出成果。
  2.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推进改革受到制度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试点工作要扎扎实实,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能摆架子、做文章。
  3.在中小学中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高考、中考等各类考试制度的配套改革,否则素质教育不能得到根本的改进。
  4.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提得最多但收效并不显著。德育工作的改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要有科学实验基础,同时要借鉴一些国外好的做法。
  5.素质教育的推进与教师队伍的优化密不可分。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吸引最优秀的人做教师。要给教师创造最优的工作生活环境,让教师愉快地工作。
  6.在促进高中多样化办学、开发校本课程、加强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中要防止增加学生负担。同时,要防止将高中办成大学的预科,不要盲目地请高校教授到中学做专家,高校的教师不一定适合中学教育。
  7.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虽已生根,但是“根”不够深。在教育改革设计中,要避免统得过死,应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给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条件。
  8.在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中要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才。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教学作为小学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后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本文笔者从目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环境着手,依据自身的经验和相应的理论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引探;理论;教学质量  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小学的数学教学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就农村
期刊
这是一个永载史册的日子。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庄严宣告,“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4%始终牵动人心,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共同关心,这一目标的实现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是教育优先发展新的里程碑,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对于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办好人
期刊
摘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抓住初中语文自身的特点以及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努力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积极地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逐步发展。  关键词:转变;学习方式;素养  如火如荼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新世纪的基础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景象,也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期刊
一、对话式教学的内涵  对话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学关系,它是由对话者之间的话语投入作为特征的,并由互动和交流的整合来构成。对话式教学其实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融合了知识观和教学方法理论的教育哲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首先,对话式教学和独白式教学方式相比,教学的内容不再是预设的,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并不是灌输式的,而是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教师和同学之间进行对话交流而生成的。其次
期刊
众所周知,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地理概念和原理是对地理信息的一种抽象。地理概念是地理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关键。高中地理综合性强、涉及面大,课本中出现的概念多,特别是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多,学生学习难度大。  地理信息的呈现是互交叠加的,获得知识的过程首先是建立概念的过程,是对纷繁“无序”信息程序化的抽象过程,是一种学
期刊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而写作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现对如何做好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引言  “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技巧提出了如下要求:能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材料和话题,写出结构完整、语句精彩、意思与语言流畅、语法准确,符合逻辑的短文;至少使用两种时态,用80个以上单词。为了落实“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写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了许多只有特殊身份的人才能单独构成的犯罪。《刑法》总则中也规定了共同犯罪,即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是共同犯罪。如果是相同身份者共同实施有身份之罪,这种情况属于一般的有身份共同犯罪,在理论和实务中并无异议。但是,以下情形却在理论及实务上争议很大:有身份者与无特定身份者相互配合共同实施《刑法》分则中规定只有特定身份的人才能实施的犯罪行为、不同身份者利用各自的职权进行共
期刊
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过去由于高考的压力,逼迫学生为了升学必须去死背枯燥的知识。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至于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往往考虑甚少。我们的教学过程往
期刊
本报乌鲁木齐3月9日电(记者王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日前下发通知,要求新疆各级教育培训机构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严禁将奥赛等学科竞赛成绩与升学挂钩。  自查内容包括:各小学组织开展学科奥赛或开设与奥赛相关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情况;初中学校组织与招生入学挂钩的各类学科知识考试,并将学生学科知识考试成绩、奥赛等知识竞赛成绩与招生入学挂钩情况;小学或小学在职教师组织、强迫、暗示学生参与学科奥赛有关的各类
期刊
摘要:加强中学法制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加强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养成良好道德品质。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法制教育  加强中学法制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