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爱上摄影已经有40多年了,我拍的照片里几乎都有人。在我看来,画面里有了人,才有“生气”。人在构图中是色彩的搭配,是均衡的要素,也是景和物的比例尺,更是新闻摄影、纪实摄影不可或缺的主体和主题。除极特殊的情况外,我都是在“有人”的创作思路下来拍照的。这也是我40多年来大量作品发表及获奖的经验和体会。
人山人海是特定瞬间中的瞬间
摄影是瞬间的艺术,这个“瞬间”可以是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也可以是时间和空间里的某一特定部分。我喜歡拍人多,尤其是喜爱拍“人山人海”,那什么时间能有呢?只有节假日。节假日是一年之中寥寥无几的特定“瞬间”,人山人海又是这几个瞬间中的瞬间。所以每年这个时间段我最忙。通常情况下,人少的时候多,人多的时候少,“人山人海”的时候更少,所以我不能放过这种机遇。
拍摄“人山人海”最重要的是要有高角度。平日里绝大部分的照片都是站在平地上拍摄的,你的角度高一点儿,视觉效果就大不一样,它也能够反映出现场的“纵深感”来。所以我在拍摄现场第一件事就是搜寻可利用的高角度。野外主要是找山坡、矮墙或者树,市区里则是靠楼房、梯子或者是车辆,实在没有也就只好使用自拍杆和凳子了。
在拍摄现场,初见大场面时很激动,一阵狂拍后可千万别着急走,回家再发现问题时就晚了,有时候虽然明天还能来拍,但是天气、人群都是在变化的,也许很难再达到那天你看到的理想效果了,这时需要静下心,对着刚刚拍完的照片想一想,看一看画面中还有什么问题。例如我拍的《十万游客涌故宫》就是这样:场面中的人海虽壮观,但大多数时间总是有露出的地面,我在城楼上一直看着人海的变化,前后足足拍摄了一个多小时,直到随身带的存储卡全拍满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这也是“有人的照片”较难被“克隆”的原因之一。
有些画面已经不复存在
我有一套专业级的单反相机主要是室内拍照用和室外暗光时用,也有一套业余级的无反相机主要是室外用,这几年倒是懒得背那又大又重的单反相机了,业余级的小相机成为我使用率最高的器材。一幅作品,没人关心你是拿什么相机拍的,大家只关心你是怎么拍的、拍的是什么。
我平时主要拍摄纪实与新闻,有些照片当时倒没觉得有什么,但多年过去了,它就会成为历史影像资料。例如,我的这组“人山人海”的照片中,因为故宫后来实行分流、限流,限定了每日最多接待游客的数量,而厂甸庙会则是搬进了公园,所以《十万游客涌故宫》《昔日的厂甸庙会》就成为不复存在的历史画面了,这就是纪实摄影的价值所在吧。
现在想来,摄影这么多年,我也曾错失过许多精彩的画面:1976年,北京大街小巷的防震棚我没拍;80年代春节时家家户户窗户外挂着的冷冻年货我没拍……都怪那时没有相关的“摄影眼”。
彩色胶卷的普及使摄影从“小众”真正走向“大众”,手机摄影又将摄影从“大众”推向“全民”。拍摄的人数多了,“趋同”的作品也必然增多,拍摄“人山人海”最大的难处也是“推陈出新”。画面起码要有地标性建筑在其中,不能单单是“远看一堆人,近看人一堆”。有的时候画面不理想,就要边拍边等,也许以后能出现满意的镜头,也许一直就没有,但坚持下去是很重要的。
人山人海是特定瞬间中的瞬间
摄影是瞬间的艺术,这个“瞬间”可以是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也可以是时间和空间里的某一特定部分。我喜歡拍人多,尤其是喜爱拍“人山人海”,那什么时间能有呢?只有节假日。节假日是一年之中寥寥无几的特定“瞬间”,人山人海又是这几个瞬间中的瞬间。所以每年这个时间段我最忙。通常情况下,人少的时候多,人多的时候少,“人山人海”的时候更少,所以我不能放过这种机遇。
拍摄“人山人海”最重要的是要有高角度。平日里绝大部分的照片都是站在平地上拍摄的,你的角度高一点儿,视觉效果就大不一样,它也能够反映出现场的“纵深感”来。所以我在拍摄现场第一件事就是搜寻可利用的高角度。野外主要是找山坡、矮墙或者树,市区里则是靠楼房、梯子或者是车辆,实在没有也就只好使用自拍杆和凳子了。
在拍摄现场,初见大场面时很激动,一阵狂拍后可千万别着急走,回家再发现问题时就晚了,有时候虽然明天还能来拍,但是天气、人群都是在变化的,也许很难再达到那天你看到的理想效果了,这时需要静下心,对着刚刚拍完的照片想一想,看一看画面中还有什么问题。例如我拍的《十万游客涌故宫》就是这样:场面中的人海虽壮观,但大多数时间总是有露出的地面,我在城楼上一直看着人海的变化,前后足足拍摄了一个多小时,直到随身带的存储卡全拍满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这也是“有人的照片”较难被“克隆”的原因之一。
有些画面已经不复存在
我有一套专业级的单反相机主要是室内拍照用和室外暗光时用,也有一套业余级的无反相机主要是室外用,这几年倒是懒得背那又大又重的单反相机了,业余级的小相机成为我使用率最高的器材。一幅作品,没人关心你是拿什么相机拍的,大家只关心你是怎么拍的、拍的是什么。
我平时主要拍摄纪实与新闻,有些照片当时倒没觉得有什么,但多年过去了,它就会成为历史影像资料。例如,我的这组“人山人海”的照片中,因为故宫后来实行分流、限流,限定了每日最多接待游客的数量,而厂甸庙会则是搬进了公园,所以《十万游客涌故宫》《昔日的厂甸庙会》就成为不复存在的历史画面了,这就是纪实摄影的价值所在吧。
现在想来,摄影这么多年,我也曾错失过许多精彩的画面:1976年,北京大街小巷的防震棚我没拍;80年代春节时家家户户窗户外挂着的冷冻年货我没拍……都怪那时没有相关的“摄影眼”。
彩色胶卷的普及使摄影从“小众”真正走向“大众”,手机摄影又将摄影从“大众”推向“全民”。拍摄的人数多了,“趋同”的作品也必然增多,拍摄“人山人海”最大的难处也是“推陈出新”。画面起码要有地标性建筑在其中,不能单单是“远看一堆人,近看人一堆”。有的时候画面不理想,就要边拍边等,也许以后能出现满意的镜头,也许一直就没有,但坚持下去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