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的要求是改变传统教学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的主动性,中学阶段的学生的特点是爱玩,如何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服务于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 新课改 和谐教育 兴趣教学
新课改的中心议题是既改变教师的行为角色,也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其中,主张学生个性的张扬已摆在了重要地位。所以,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非智力因素影响的作用,充分激发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巩固教学效果。
据国家教育部的一份调查显示,全国各地都有高达20%以上的中学生厌学,至少存在各种厌学情绪但还没有成为厌学的人数则更多。学生厌学的主要根源,仍然在于灌输式教学,新课改已经开展好几年了,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结果学生仍然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下学习知识。加上中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处于一种转轨的时期,自我控制力较差,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在学习上。而人为的学习时间的延长,学习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另外以少数“尖子”为中心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中学生天性活泼、爱“玩”,又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总想探个究竟。众所周知,一个生理和心理发展正常的学生,只要具有自尊和自信,加上正确的引导,是不难掌握教学内容的。所以,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提供实际的帮助。心理学研究表明,“玩”乃是人类的天性,孩子们往往是在“玩”中成长。那么,如何利用学生爱“玩”这一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变枯燥的数学公式、定理、定律、推论等为有趣的现象,使他们愿学、乐学、善学。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考虑知识的可“玩”性。如何用“玩”包装数学知识呢?
一、课前“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基础学科。新课改更加突出知识的生活性。要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构建数学知识框架,建立数学模型,就必须要教师创设丰富的、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情景、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件中理解数学、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达到对数学产生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的目的。因此,教师应根据新课的需求提前布置一些有意识的观察等活动,让学生课前“玩”,积累生活素材。如我在讲七年级“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节时,课前我让学生收集自己家的立体图形有哪些,分别属于哪一类,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到校后与同学交流。又如“有趣的七巧板”,我让学生用一块12cm×12cm的硬纸扳制作一副七巧板,然后利用它们拼出两个不同的图案:(1)你的拼图用了什么形状的板?你想表现什么?(2)在你拼出的图案中能找出几组相互平行或垂直的线段?(3)在你拼出的图案中能找出几个锐角、直角、钝角?使学生在课前在玩的同时对要学的知识就有了感性认识。
二、课中“玩”,体验探索知识的乐趣
教学是一对矛盾运动的过程:流畅与停滞,有序与无序,平衡与矛盾,简单与复杂,交替出现并相互作用。有时候,学生没有经过真正的主动积极的思维,也可以呈现出一种流畅有序的平衡的课堂局面,但这只能说是一种惰性的平衡,一种低层次的和谐。那么,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有人说:“会玩才会学。”从某种意义上说,“玩”的过程就是探索的过程,发现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中学生爱玩的天性,只要教师能正确看待和认识,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就能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枯燥地被动接受为对知识的探究的热爱。
学生常常把自己当作是或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因此,在教学中应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会大大推动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如我在讲“截一个几何体”时,只点明“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出的平面叫截面”,然后引导“如果用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截面可能是什么形状?”让学生用自带的萝卜块等材料自己去切,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索,我只巡视指导他们的活动。结果,孩子们“玩”得很兴奋,他们不仅截出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面,而且还知道了正方体为什么截不出七边形的面。学生“玩”出了花样。“玩”出了知识,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就连平时调皮捣蛋的孩子也积极地投入到那火热地活动中了。
三、课后“玩”,继续激发其积极性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精辟地阐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只学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囫囵吞枣,不辨真伪,也就不会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孤陋寡闻,才疏学浅,也就不能做到博观约取,标新立异。那么,如何让学生学而思,思而学呢?新课改的中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走向生活,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所以,为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就需教師在课后继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活动,把学生从周围熟悉的环境中学到的数学变理解为应用,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不仅会感到自己特棒,而且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于是他们就会潜意识地去学数学,学有用的数学。所以,数学教师不妨在课后再给学生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继续去“玩”。如我在讲完“展开与折叠”一节后,就给学生安排了这样一个课下活动:现在有一块正方形白铁,你能设计一个四棱锥吗?再如,我在讲完“概率”后,设置了这样三个课下作业:1、小明和小利做如下游戏:任意掷出两枚均匀的硬币,若朝上的面相同,则小明获胜;若朝上的面不同,则小利获胜。小利认为:朝上的面相同有“两个正面”和“两个反面”两种情况;而朝上的面不同只有“一正一反”一种情况,因此游戏对双方不公平,你认为呢?2、小强用瓶盖设计了一个游戏:任意掷出一个瓶盖,如果盖面着地则甲胜,如果盖面朝上则乙胜,你认为游戏对甲、乙双方公平吗?先想一想,再做一做。3、调查当地某项抽奖活动,试着计算获奖者获奖的概率,并通过计算结果思考:抽奖活动对谁有利?如果抽奖活动中的大奖被抽奖者抽走,那么举办者赔吗?这样,学生“玩”了,在“玩”的过程中不但分享了学习数学知识所带来的快乐,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了数学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样,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掌握数学、应用数学。
所以,用“玩”包装数学,无疑是把学生“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引入学生的学习中去,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建构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日常思维向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
总之,当今素质教育下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变革带动了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创新。而用“玩”包装数学知识无疑是变过去教师一言堂为今天师生互动的大课堂,变过去以知识为中心为今天的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现代教学改革的中心和任务。既可以减轻教师在课堂上的繁重工作,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可谓“一石三鸟”。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魏庄镇第三初级中学)
[关键词]素质教育 新课改 和谐教育 兴趣教学
新课改的中心议题是既改变教师的行为角色,也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其中,主张学生个性的张扬已摆在了重要地位。所以,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非智力因素影响的作用,充分激发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巩固教学效果。
据国家教育部的一份调查显示,全国各地都有高达20%以上的中学生厌学,至少存在各种厌学情绪但还没有成为厌学的人数则更多。学生厌学的主要根源,仍然在于灌输式教学,新课改已经开展好几年了,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结果学生仍然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下学习知识。加上中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处于一种转轨的时期,自我控制力较差,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在学习上。而人为的学习时间的延长,学习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另外以少数“尖子”为中心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中学生天性活泼、爱“玩”,又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总想探个究竟。众所周知,一个生理和心理发展正常的学生,只要具有自尊和自信,加上正确的引导,是不难掌握教学内容的。所以,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提供实际的帮助。心理学研究表明,“玩”乃是人类的天性,孩子们往往是在“玩”中成长。那么,如何利用学生爱“玩”这一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变枯燥的数学公式、定理、定律、推论等为有趣的现象,使他们愿学、乐学、善学。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考虑知识的可“玩”性。如何用“玩”包装数学知识呢?
一、课前“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基础学科。新课改更加突出知识的生活性。要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构建数学知识框架,建立数学模型,就必须要教师创设丰富的、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情景、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件中理解数学、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达到对数学产生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的目的。因此,教师应根据新课的需求提前布置一些有意识的观察等活动,让学生课前“玩”,积累生活素材。如我在讲七年级“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节时,课前我让学生收集自己家的立体图形有哪些,分别属于哪一类,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到校后与同学交流。又如“有趣的七巧板”,我让学生用一块12cm×12cm的硬纸扳制作一副七巧板,然后利用它们拼出两个不同的图案:(1)你的拼图用了什么形状的板?你想表现什么?(2)在你拼出的图案中能找出几组相互平行或垂直的线段?(3)在你拼出的图案中能找出几个锐角、直角、钝角?使学生在课前在玩的同时对要学的知识就有了感性认识。
二、课中“玩”,体验探索知识的乐趣
教学是一对矛盾运动的过程:流畅与停滞,有序与无序,平衡与矛盾,简单与复杂,交替出现并相互作用。有时候,学生没有经过真正的主动积极的思维,也可以呈现出一种流畅有序的平衡的课堂局面,但这只能说是一种惰性的平衡,一种低层次的和谐。那么,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有人说:“会玩才会学。”从某种意义上说,“玩”的过程就是探索的过程,发现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中学生爱玩的天性,只要教师能正确看待和认识,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就能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枯燥地被动接受为对知识的探究的热爱。
学生常常把自己当作是或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因此,在教学中应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会大大推动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如我在讲“截一个几何体”时,只点明“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出的平面叫截面”,然后引导“如果用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截面可能是什么形状?”让学生用自带的萝卜块等材料自己去切,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索,我只巡视指导他们的活动。结果,孩子们“玩”得很兴奋,他们不仅截出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面,而且还知道了正方体为什么截不出七边形的面。学生“玩”出了花样。“玩”出了知识,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就连平时调皮捣蛋的孩子也积极地投入到那火热地活动中了。
三、课后“玩”,继续激发其积极性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精辟地阐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只学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囫囵吞枣,不辨真伪,也就不会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孤陋寡闻,才疏学浅,也就不能做到博观约取,标新立异。那么,如何让学生学而思,思而学呢?新课改的中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走向生活,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所以,为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就需教師在课后继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活动,把学生从周围熟悉的环境中学到的数学变理解为应用,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不仅会感到自己特棒,而且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于是他们就会潜意识地去学数学,学有用的数学。所以,数学教师不妨在课后再给学生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继续去“玩”。如我在讲完“展开与折叠”一节后,就给学生安排了这样一个课下活动:现在有一块正方形白铁,你能设计一个四棱锥吗?再如,我在讲完“概率”后,设置了这样三个课下作业:1、小明和小利做如下游戏:任意掷出两枚均匀的硬币,若朝上的面相同,则小明获胜;若朝上的面不同,则小利获胜。小利认为:朝上的面相同有“两个正面”和“两个反面”两种情况;而朝上的面不同只有“一正一反”一种情况,因此游戏对双方不公平,你认为呢?2、小强用瓶盖设计了一个游戏:任意掷出一个瓶盖,如果盖面着地则甲胜,如果盖面朝上则乙胜,你认为游戏对甲、乙双方公平吗?先想一想,再做一做。3、调查当地某项抽奖活动,试着计算获奖者获奖的概率,并通过计算结果思考:抽奖活动对谁有利?如果抽奖活动中的大奖被抽奖者抽走,那么举办者赔吗?这样,学生“玩”了,在“玩”的过程中不但分享了学习数学知识所带来的快乐,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了数学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样,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掌握数学、应用数学。
所以,用“玩”包装数学,无疑是把学生“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引入学生的学习中去,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建构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日常思维向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
总之,当今素质教育下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变革带动了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创新。而用“玩”包装数学知识无疑是变过去教师一言堂为今天师生互动的大课堂,变过去以知识为中心为今天的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现代教学改革的中心和任务。既可以减轻教师在课堂上的繁重工作,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可谓“一石三鸟”。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魏庄镇第三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