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构建的建筑就象梦幻:下雨了,雨点叭叭地敲击在屋顶上,噪音和水份不会渗透到室内;屋顶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水处理系统,这些水可用于绿化和清洁。即使在露天,也不用担心积水,“会喝水的地砖”转眼间会将水渗流到砖下的水池中储蓄起来,地面仍是干爽如初。
天晴了,也不用担心阳光的暴晒,铺设的太阳能电池块正敞开胸怀吸收阳光的能量,将之转化为电能。于是,当电子显示屏和热水器工作的时候,当路灯、庭院灯、草坪灯在夜晚放亮的时候,那是阳光在晚间的延续。甚至在地下停车场也能享受“阳光”,不过这不是开个天窗直接采光,而是用一种太阳能光导管技术采集的自然光。
这一幕幕并非想像,因为这正是2008北京奥运场馆展示的新设计与新功能;这些节能减排的绿色科技,每年可以为奥运场馆节省3000万元的运营费用。北京奥运的“绿色”由此大放异彩。
在奥运会这样的全球顶级盛会上,绿色科技的大规模应用,无疑照亮了21世纪的绿色未来。
危机的另一面是商机
“绿色”之声由来已久。
持续多年的经济发展让人们可以享受初期的物质繁荣,不过,环境质量随之不断下降和恶化也是现实。现在,各种法规让企业们开始为他们破坏环境的行为付出代价。国家对产业也进行能耗、排放方面的考核,一部分企业被强令出局。
发展中的企业们在思量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三者的有机结合时,又迎来生态环境这个考核维度,于是,“绿色营销”的理念诞生了。
英国威尔斯大学肯·毕提(KenPeattie)教授指出:“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这一理念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企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协调统一。
顺势而为,环境污染、全球变暖是现实的生存严峻状态,却也造就了商机。
能源企业先期作出反应。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石油供给有限和污染环境等问题促使世界上一些石油巨头纷纷对其发展定位做出重要调整,确立了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目标。BP在宣告“BP不只贡献石油”时,也将触角延展到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对氢能这种清洁能源也进行开发。脱离传统能源企业的定位后,BP成为一家为人类提供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的公司,无论在企业形象上还是在实际的投资收益上,都获得了丰厚了回报。
轮胎能环保吗?米其林会告诉你,轮胎也能节油,间接降低排放。对于每百公里耗油6升的汽车来说,大于50%滚动阻力的差别,相当于每一百公里可增加油耗0.3升,并多排放750g的二氧化碳。减少轮胎对环境的影响和油耗,成为米其林的努力方向。自1992年推出首条绿色轮胎以来的15年中,米其林向世界各地销售了超过5.7亿条绿色轮胎,节省了超过90亿升燃油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2200万吨(相当于每年8.8亿棵树木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这意味着每秒钟节省燃油43.9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9.14千克。而米其林在欧洲销售的轮胎中,平均每四个中就有三个是绿色轮胎。
全球变暖的商机也倍受风险投资者关注。《福布斯》杂志称:风投们关注的最大投资机会,“十年前是软件和通信,两年前是网络,现在却是所有一切绿色环保的事业:可再生燃料、电动汽车、智能电网、清洁煤等。”“在2007年一年中,风投们就投了22亿美元在美国的绿色科技行业,这个数字是2002年的6倍。”一些绿色科技的概念甚至被热炒,替代能源的市场潜力诱惑让人无法抗拒。
在中国,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日益受政府重视,来自上层的政策导向日益明显。一个明显的举措是银行贷款对环保企业的扶持。据中国工商银行方面称,2007年工行全面推进“绿色信贷”,一方面继续加大信贷“绿色产品”的供给,一方面从严控制包括钢铁、铁合金、水泥、电解铝、铜冶炼、电石、焦炭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融资总量,对不符合环保准人标准的企业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结果全年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环保型企业和项目新增贷款400多亿元,从耗能高、污染重的企业中退出贷款63亿元。而在汽车、家电等行业,新的汽车排放标准、家电节能标准的施行,直接促使企业们提升技术水平,淘汰落后产能。
消费意识的觉醒
公众的“绿色”意识已经觉醒了。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环保民生指数(2007)”显示,58.3%的公众认为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在于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73.1%的公众认为应当推行“绿色GDP”。这一指数表明了公众对社会环保事项的关心。
由此,不仅仅是节能减排,在消费品领域,绿色产品同样潜力无限。因为,环境恶化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需要健康、安全、环保的生活环境。
根据2007年CTR市场研究做的全国城市居民调查,赞同“即使多花一些钱,我也更乐意购买绿色生态产品”的居民占到调查总数的51.3%,而此次调查涵盖全国36个城市,年总样本数达80100个。显然,大多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产品多付费,而随着收入地提高,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绿色消费能力。
在北京,一些超市中“柴鸡蛋”、“安全无公害蔬菜、瓜果”、“绿色猪肉”等绿色产品相对高的价格并不妨碍它们的受欢迎程度,郊区的“农家乐”、在果园、菜园的“自然采摘”更是体现了城市中的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在家居和办公环境中,纺织品、装修材料的无甲醛,电子产品辐射量的相对安全,家电节能、节水,这些产品都成为人们选购时的基本要求。
不过,对比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和消费导向上和消费质量等原因,还无法真正实现对所有消费需求的绿化。目前,发达国家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包括立法等,来推行和实现全部产品的绿色消费,从而培养了极为广泛的市场需求基础。以绿色食品为例,英国、德国绿色食品的需求完全不能自给,英国每年要进口该食品消费总量的80%,德国则高达98%。绿色产品的市场潜力由此可见一斑。而我国目前只能对部分食品、家电产品、通讯产品等进行部分“绿化”。但这已为为绿色营销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这表明,绿色产品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市场需求非常广泛。
值得注意的是,在向消费者提供绿色产品时,绿色产品如何准确定义和规范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如在家电市场,一般产品都标上节能等级标识,但据调查,部分产品实际上并不能达到所标识的节能水平。显然,在政策驱动和消费意识萌动后,绿色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也需要一些规范 和措施去维护。
绿色且经济
绿色产品由于支付了相当昂贵的环保成本,在产品选材及设计上的独特性和高要求,使其具有普通产品无法比拟的高附加值,因此其价格比一般普通产品高是极其正常的。
在IT产业中,摩尔定律使得电脑芯片“天然”趋向“绿色”,因为每一代新芯片都会比上一代芯片体积要小,性能要高,同时能耗要少,成本也要低。这使得电脑产品步入高性能、低能耗、低成本的良性循环。由于这是行业的整体属性,电脑普遍的“绿色”并不需要消费者为此额外付费(特殊功能的电脑除外)。
但在其它许多产业中,即使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产品多付费,企业们仍然需要解决产品绿色且经济的问题。因为,绿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及新产品在市场上的“试水”,都会涉及大笔的投入,这些投入最终会摊高产品的成本。而相对高的价格对拓市显然不利,绿色不经济的产品,难免曲高和寡。
在高油价时代,新能源汽车被市场期待。新能源用来解决汽车的两个问题,一是使用费用(比如燃油费用),二是降低尾气排放。在去年底新华信与新浪网汽车频道推出的一项网络调查中,81.3%的消费者表示购买新能源汽车是为了“节省费用”,72.4%的消费者表示是“有利于环保”。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的“实用”。
2005年12月15日,备受关注的首辆国产混合动力轿车一汽丰田普锐斯在长春正式下线。这款车除了用汽油提供动力,电力马达也可以为它在低速行驶中提供动力,在低速行驶和静止状态下可以不消耗汽油,排放量只有普通轿车的10%,在燃油经济性和减排方面的优越性显而易见。
为普锐斯提供动力的镍氢电池耐久性很高,但若是遭损毁,必须重新更换电池,而一块专用电池的价格近2.4万元。另一方面,普锐斯所用零件大多是进口,配置的特殊动力系统必须到指定的一汽丰田维修站维修,这就使维修费用也较高。结果,普锐斯的使用成本并没有因为燃油经济性和减排而降低,反而让使用者多了些顾虑。在调查中,普锐斯所遭遇的问题也成为目前消费者不考虑购买新能源车的首要原因,64.9%的消费者表示“购车费用高”,47.0%的消费者表示“技术不成熟”。
内循环与外循环
作为北京奥运会汽车合作伙伴,上海大众将奥运营销和绿色营销结合起来,推出了“奥运心林”活动:消费者每买一辆上海大众旗下品牌的汽车,上海大众就将拿出一部分金额存入基金去捐种一棵树,用于对2008年绿化北京奥运的专款。这种将企业的环保理念、消费者的产品购买同社会公益联动起来的做法,算是一种巧妙的绿色营销。
但绿色营销并不仅限于此。当绿色理念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须相应调整。目前,国际比较通行的做法是“5R”原则:研究(Research),就是把环保纳入企业的管理决策中来,重视对于环保的研究及相关的环境对策;减消(Reduce),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异物的排放;再开发(Rediscover),积极进行科研活动,变普通产品为绿色产品,积极创造绿色品牌;循环(Recycle),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保护(Reserver),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活动,培养员工环保意识,树立企业绿色形象。
“5R”原则可分解为内外结合的循环。内循环即是产品由创意、设计、选用材料到生产应用的过程;外循环即是绿色理念在企业内部的深入渗透,企业或员工对社会环保活动的公益性参与,这是宣扬企业形象,为企业品牌加分的过程。内外结合,才会互相拉动,才是一个完整和有机的循环。
每年,全球都会有数百万双运动鞋被遗弃,这些旧鞋不可降解的部分会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但其中又有一些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对此,运动品牌耐克推出“让旧鞋用起来”的活动,通过商店、生产商、学校、俱乐部等多种渠道面向全球回收任何品牌的旧运动鞋,甚至包括从零售商处退回来的材料或做工上有瑕疵的产品,还有假冒伪劣产品,再加工成各种运动场地的橡胶材料,最后呈现给社会一个个环保的篮球场、羽毛球场、跑道,或者是供孩子们玩耍、运动的天地。这一项目吸引了众多媒体的聚焦,使耐克成为运动产业产品回收的典范。2006年,耐克荣获G-ForSE环境大奖,品牌因此而加分。
在电子产品行业,废旧产品回收已经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索尼、东芝、戴尔和联想都已意识到作为生产厂商的责任,并建立了对他们的产品的自愿回收系统。与此相反的是,电视机生产商飞利浦今年3月受到了绿色和平志愿者的“讨伐”——抗议飞利浦在电子产品废物处理上的失责。
飞利浦认为,当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结束之后,对电子废品的回收是应该由消费者、政府和制造商一起买单的。所以,消费者应该为回收付出一部分的费用。而绿色和平组织表示,“sense and simphclty”是飞利浦的品牌承诺,但它更应该做到言行一致,应该像它的竞争对手一样,承担起对自己产品回收和循环再用的责任。
飞利浦电子废品回收的这一政策大大落后于其他电子同行,这次,违背自己的品牌承诺的飞利浦,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于2005年推出“绿色创想”新商业战略的GE,也处在一场安全风波中。今年3月25日,PMO发布调查报告,指责GE厦门工厂存在违反劳动法规、员工超时工作却得不到足够工资、缺乏必要安全防护等情况。事件被曝光后,不少网友呼吁厦门总工会应立即展开调查,为工人说话。GE随即置身于风口浪尖,虽然GE予以否认,但企业形象已经受损。
飞利浦和GE的事件,也提醒绿色营销实施者:绿色战略强调的是整体性,强调企业、员工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如果有某一方面的不足,极易自毁企业的绿色形象,损害品牌影响力。
回顾日渐临近的北京奥运,这次绿色奥运的召开,必将点燃绿色营销的新热潮。在大家都往绿色之路奔走时,只有掌握技术优势、拥有完善的绿色营销体系的企业,才可能走在最前面。
责编 罗 东
天晴了,也不用担心阳光的暴晒,铺设的太阳能电池块正敞开胸怀吸收阳光的能量,将之转化为电能。于是,当电子显示屏和热水器工作的时候,当路灯、庭院灯、草坪灯在夜晚放亮的时候,那是阳光在晚间的延续。甚至在地下停车场也能享受“阳光”,不过这不是开个天窗直接采光,而是用一种太阳能光导管技术采集的自然光。
这一幕幕并非想像,因为这正是2008北京奥运场馆展示的新设计与新功能;这些节能减排的绿色科技,每年可以为奥运场馆节省3000万元的运营费用。北京奥运的“绿色”由此大放异彩。
在奥运会这样的全球顶级盛会上,绿色科技的大规模应用,无疑照亮了21世纪的绿色未来。
危机的另一面是商机
“绿色”之声由来已久。
持续多年的经济发展让人们可以享受初期的物质繁荣,不过,环境质量随之不断下降和恶化也是现实。现在,各种法规让企业们开始为他们破坏环境的行为付出代价。国家对产业也进行能耗、排放方面的考核,一部分企业被强令出局。
发展中的企业们在思量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三者的有机结合时,又迎来生态环境这个考核维度,于是,“绿色营销”的理念诞生了。
英国威尔斯大学肯·毕提(KenPeattie)教授指出:“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这一理念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企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协调统一。
顺势而为,环境污染、全球变暖是现实的生存严峻状态,却也造就了商机。
能源企业先期作出反应。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石油供给有限和污染环境等问题促使世界上一些石油巨头纷纷对其发展定位做出重要调整,确立了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目标。BP在宣告“BP不只贡献石油”时,也将触角延展到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对氢能这种清洁能源也进行开发。脱离传统能源企业的定位后,BP成为一家为人类提供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的公司,无论在企业形象上还是在实际的投资收益上,都获得了丰厚了回报。
轮胎能环保吗?米其林会告诉你,轮胎也能节油,间接降低排放。对于每百公里耗油6升的汽车来说,大于50%滚动阻力的差别,相当于每一百公里可增加油耗0.3升,并多排放750g的二氧化碳。减少轮胎对环境的影响和油耗,成为米其林的努力方向。自1992年推出首条绿色轮胎以来的15年中,米其林向世界各地销售了超过5.7亿条绿色轮胎,节省了超过90亿升燃油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2200万吨(相当于每年8.8亿棵树木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这意味着每秒钟节省燃油43.9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9.14千克。而米其林在欧洲销售的轮胎中,平均每四个中就有三个是绿色轮胎。
全球变暖的商机也倍受风险投资者关注。《福布斯》杂志称:风投们关注的最大投资机会,“十年前是软件和通信,两年前是网络,现在却是所有一切绿色环保的事业:可再生燃料、电动汽车、智能电网、清洁煤等。”“在2007年一年中,风投们就投了22亿美元在美国的绿色科技行业,这个数字是2002年的6倍。”一些绿色科技的概念甚至被热炒,替代能源的市场潜力诱惑让人无法抗拒。
在中国,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日益受政府重视,来自上层的政策导向日益明显。一个明显的举措是银行贷款对环保企业的扶持。据中国工商银行方面称,2007年工行全面推进“绿色信贷”,一方面继续加大信贷“绿色产品”的供给,一方面从严控制包括钢铁、铁合金、水泥、电解铝、铜冶炼、电石、焦炭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融资总量,对不符合环保准人标准的企业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结果全年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环保型企业和项目新增贷款400多亿元,从耗能高、污染重的企业中退出贷款63亿元。而在汽车、家电等行业,新的汽车排放标准、家电节能标准的施行,直接促使企业们提升技术水平,淘汰落后产能。
消费意识的觉醒
公众的“绿色”意识已经觉醒了。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环保民生指数(2007)”显示,58.3%的公众认为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在于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73.1%的公众认为应当推行“绿色GDP”。这一指数表明了公众对社会环保事项的关心。
由此,不仅仅是节能减排,在消费品领域,绿色产品同样潜力无限。因为,环境恶化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需要健康、安全、环保的生活环境。
根据2007年CTR市场研究做的全国城市居民调查,赞同“即使多花一些钱,我也更乐意购买绿色生态产品”的居民占到调查总数的51.3%,而此次调查涵盖全国36个城市,年总样本数达80100个。显然,大多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产品多付费,而随着收入地提高,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绿色消费能力。
在北京,一些超市中“柴鸡蛋”、“安全无公害蔬菜、瓜果”、“绿色猪肉”等绿色产品相对高的价格并不妨碍它们的受欢迎程度,郊区的“农家乐”、在果园、菜园的“自然采摘”更是体现了城市中的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在家居和办公环境中,纺织品、装修材料的无甲醛,电子产品辐射量的相对安全,家电节能、节水,这些产品都成为人们选购时的基本要求。
不过,对比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和消费导向上和消费质量等原因,还无法真正实现对所有消费需求的绿化。目前,发达国家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包括立法等,来推行和实现全部产品的绿色消费,从而培养了极为广泛的市场需求基础。以绿色食品为例,英国、德国绿色食品的需求完全不能自给,英国每年要进口该食品消费总量的80%,德国则高达98%。绿色产品的市场潜力由此可见一斑。而我国目前只能对部分食品、家电产品、通讯产品等进行部分“绿化”。但这已为为绿色营销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这表明,绿色产品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市场需求非常广泛。
值得注意的是,在向消费者提供绿色产品时,绿色产品如何准确定义和规范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如在家电市场,一般产品都标上节能等级标识,但据调查,部分产品实际上并不能达到所标识的节能水平。显然,在政策驱动和消费意识萌动后,绿色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也需要一些规范 和措施去维护。
绿色且经济
绿色产品由于支付了相当昂贵的环保成本,在产品选材及设计上的独特性和高要求,使其具有普通产品无法比拟的高附加值,因此其价格比一般普通产品高是极其正常的。
在IT产业中,摩尔定律使得电脑芯片“天然”趋向“绿色”,因为每一代新芯片都会比上一代芯片体积要小,性能要高,同时能耗要少,成本也要低。这使得电脑产品步入高性能、低能耗、低成本的良性循环。由于这是行业的整体属性,电脑普遍的“绿色”并不需要消费者为此额外付费(特殊功能的电脑除外)。
但在其它许多产业中,即使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产品多付费,企业们仍然需要解决产品绿色且经济的问题。因为,绿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及新产品在市场上的“试水”,都会涉及大笔的投入,这些投入最终会摊高产品的成本。而相对高的价格对拓市显然不利,绿色不经济的产品,难免曲高和寡。
在高油价时代,新能源汽车被市场期待。新能源用来解决汽车的两个问题,一是使用费用(比如燃油费用),二是降低尾气排放。在去年底新华信与新浪网汽车频道推出的一项网络调查中,81.3%的消费者表示购买新能源汽车是为了“节省费用”,72.4%的消费者表示是“有利于环保”。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的“实用”。
2005年12月15日,备受关注的首辆国产混合动力轿车一汽丰田普锐斯在长春正式下线。这款车除了用汽油提供动力,电力马达也可以为它在低速行驶中提供动力,在低速行驶和静止状态下可以不消耗汽油,排放量只有普通轿车的10%,在燃油经济性和减排方面的优越性显而易见。
为普锐斯提供动力的镍氢电池耐久性很高,但若是遭损毁,必须重新更换电池,而一块专用电池的价格近2.4万元。另一方面,普锐斯所用零件大多是进口,配置的特殊动力系统必须到指定的一汽丰田维修站维修,这就使维修费用也较高。结果,普锐斯的使用成本并没有因为燃油经济性和减排而降低,反而让使用者多了些顾虑。在调查中,普锐斯所遭遇的问题也成为目前消费者不考虑购买新能源车的首要原因,64.9%的消费者表示“购车费用高”,47.0%的消费者表示“技术不成熟”。
内循环与外循环
作为北京奥运会汽车合作伙伴,上海大众将奥运营销和绿色营销结合起来,推出了“奥运心林”活动:消费者每买一辆上海大众旗下品牌的汽车,上海大众就将拿出一部分金额存入基金去捐种一棵树,用于对2008年绿化北京奥运的专款。这种将企业的环保理念、消费者的产品购买同社会公益联动起来的做法,算是一种巧妙的绿色营销。
但绿色营销并不仅限于此。当绿色理念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须相应调整。目前,国际比较通行的做法是“5R”原则:研究(Research),就是把环保纳入企业的管理决策中来,重视对于环保的研究及相关的环境对策;减消(Reduce),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异物的排放;再开发(Rediscover),积极进行科研活动,变普通产品为绿色产品,积极创造绿色品牌;循环(Recycle),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保护(Reserver),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活动,培养员工环保意识,树立企业绿色形象。
“5R”原则可分解为内外结合的循环。内循环即是产品由创意、设计、选用材料到生产应用的过程;外循环即是绿色理念在企业内部的深入渗透,企业或员工对社会环保活动的公益性参与,这是宣扬企业形象,为企业品牌加分的过程。内外结合,才会互相拉动,才是一个完整和有机的循环。
每年,全球都会有数百万双运动鞋被遗弃,这些旧鞋不可降解的部分会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但其中又有一些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对此,运动品牌耐克推出“让旧鞋用起来”的活动,通过商店、生产商、学校、俱乐部等多种渠道面向全球回收任何品牌的旧运动鞋,甚至包括从零售商处退回来的材料或做工上有瑕疵的产品,还有假冒伪劣产品,再加工成各种运动场地的橡胶材料,最后呈现给社会一个个环保的篮球场、羽毛球场、跑道,或者是供孩子们玩耍、运动的天地。这一项目吸引了众多媒体的聚焦,使耐克成为运动产业产品回收的典范。2006年,耐克荣获G-ForSE环境大奖,品牌因此而加分。
在电子产品行业,废旧产品回收已经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索尼、东芝、戴尔和联想都已意识到作为生产厂商的责任,并建立了对他们的产品的自愿回收系统。与此相反的是,电视机生产商飞利浦今年3月受到了绿色和平志愿者的“讨伐”——抗议飞利浦在电子产品废物处理上的失责。
飞利浦认为,当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结束之后,对电子废品的回收是应该由消费者、政府和制造商一起买单的。所以,消费者应该为回收付出一部分的费用。而绿色和平组织表示,“sense and simphclty”是飞利浦的品牌承诺,但它更应该做到言行一致,应该像它的竞争对手一样,承担起对自己产品回收和循环再用的责任。
飞利浦电子废品回收的这一政策大大落后于其他电子同行,这次,违背自己的品牌承诺的飞利浦,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于2005年推出“绿色创想”新商业战略的GE,也处在一场安全风波中。今年3月25日,PMO发布调查报告,指责GE厦门工厂存在违反劳动法规、员工超时工作却得不到足够工资、缺乏必要安全防护等情况。事件被曝光后,不少网友呼吁厦门总工会应立即展开调查,为工人说话。GE随即置身于风口浪尖,虽然GE予以否认,但企业形象已经受损。
飞利浦和GE的事件,也提醒绿色营销实施者:绿色战略强调的是整体性,强调企业、员工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如果有某一方面的不足,极易自毁企业的绿色形象,损害品牌影响力。
回顾日渐临近的北京奥运,这次绿色奥运的召开,必将点燃绿色营销的新热潮。在大家都往绿色之路奔走时,只有掌握技术优势、拥有完善的绿色营销体系的企业,才可能走在最前面。
责编 罗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