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慧从手指尖诞生”,说明了操作与数学思维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小学生学习数学要重视动手操作,让动手操作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经常采用的方式。学生操作了,学生是“动”了起来,而学生的“动”触及学生的思维了吗?充斥在数学课堂上的操作活动有效吗?我们怎样在数学课程中组织更有效的操作活动呢? 有鉴于此,提高数学操作活动有效性,就要找准合适和有效的着力点,做到:
一、准确把握操作的活动功能
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纵观这些数学操作活动。它们分别有着各自独特的教学功能。如引入功能、突破功能、巩固功能等。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材中各类操作活动的不同功效,在领会操作活动实质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设计运用。
1.把握引入功能,自然导入新课
有些数学教材比较枯燥单一,新课伊始,我们可以用操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迸发出学习的热情。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对折,随手撕几下,展开一看是一棵松树,学生看得目瞪口呆。师:你们也想玩吗?生:(跃跃欲试)想!学生开始活动,一张长方形纸撕各种图形,结合师生的撕纸作品,轻松引入了新课,学生在饶有兴趣的操作中感知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自然导入新课。
2.把握突破功能,自主建构新知
有些数学知识的教学难点需要通过操作活动来突破。如教学“十几减9”时,可以创设情境:小猴有13个桃子,小兔买走9个,还剩多少个?通过理解学生能列式:13—9,13—9等于多少呢?算理怎么理解呢?这是本课的难点。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操作:我们请小圆片来帮忙(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学生的不同摆法)。教师引导学生交流。
二、精心准备恰当的操作材料
数学操作活动的有效性还取决于外部制约因素——操作的材料,即教具、学具。操作材料也是操作活动的助推力。教师应从精心选材、合理加工、自主研制等方面考虑,提高操作的实效性。
1.精心选取素材
常用的操作材料有教材配套的教具、学具,比如三角板、小棒、圈片、钉子板、量角器等等,这样简单的学具却能引导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从操作的实效出发,灵活地使用好教具、学具,另外,还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搜集一些操作材料。
2.合理加工改良
有时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我们还可以把现成的操作材料进行合理加工改良。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们可以拿三根长度分别是4厘米、6厘米、10厘米的小棒,让学生搭三角形,学生小心翼翼地搭还是能搭成的。但是小棒太粗,有误差,这样的学具不利于操作的成功与结论的推导,应该进行改进,如换成铁丝、游戏棒之类比较细的材料,学生在操作中就会发现不少规律。
三、合理优化操作活动的过程
课堂里的操作活动需要教师的指导,以保证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所开展活动是有目的、有结构的,因而是有成效的。操作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抽象表象,从而自主建构新知,因而凡是数学课堂的操作必须有效地组织,做到合理、优化。所以要在活动纪律的组织、操作方法的指导、活动结果的展示等方面尤其要加以重视。
1.关注有序活动的组织
有序,是确保数学操作活动取得实效性的重要保障。我们在明确操作要求的前提后,要合理安排活动,让学生的操作有序地进行。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由于某教师强调了“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摆成学过的图形”的操作要求及程序,接下来的整个操作过程就给学生留下了清晰的动态表象。因此,学生在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就不容易忘记在底乘高后除以2,在解决已知三角形面积及底(或高)求高(或底)的问题时,就会自觉地先把三角形面积乘2,还原成平行四边形后再除以底或高,计算出高或底来,这些都源于目的明确、程序清楚的操作。
2.关注操作方法的指导
操作活动的过程是学生手脑并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把学生的操作活动看作其思维的动态反映。如教学第三册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我先在一班上,让学生用小棒摆一个喜欢的图形,然后让他们在一分钟时间内,再摆几个这样的图形。活动结束后,我让学生算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把刚刚摆的图形用加法算式来表示。结果有一部分学生的答案出现了以下一些情况:3+3+3+4+4+4;4+4+4+3+3+5; 3+4+5+6……后来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原来这些学生在操作中摆的不是同一种图形,这可能是由于本节课是开学的第一节课,学生比较兴奋,注意力不够集中,操作习惯意识也开始淡化。在老师提出操作要求时,他们有的没有认真听,有的没等老师说完就急着开始先摆了。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我还深入到学生操作活动中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及时展示必要的操作成果
学生完成操作活动后,教师应注意有选择地把操作活动的结果向全班学生展开。展示操作活动的结果,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操作目的的理解,可以纠正个别学生不正确的操作。而且通过学生的外部语言,完整地复述操作过程,然后通过分析归纳内化为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语言的表达,促进外部活动的内化。
例如在学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当学生动手操作把圆沿着半径分割成16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图形后,教师可用投影仪把学生拼的结果展示出来,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完成的过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再从中选择出便于研究圆面积计算方法的图形,由该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面积计算方法,達到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圆面积计算方法的目的。在学生操作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语言表达和成果展示逐步抽象概括,使操作活动起到促进学生思维的桥梁作用。
总之,在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内容有很多,教师要设计好方案,准备好学具,把握好时机,适度给予必要的操作指导,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一、准确把握操作的活动功能
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纵观这些数学操作活动。它们分别有着各自独特的教学功能。如引入功能、突破功能、巩固功能等。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材中各类操作活动的不同功效,在领会操作活动实质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设计运用。
1.把握引入功能,自然导入新课
有些数学教材比较枯燥单一,新课伊始,我们可以用操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迸发出学习的热情。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对折,随手撕几下,展开一看是一棵松树,学生看得目瞪口呆。师:你们也想玩吗?生:(跃跃欲试)想!学生开始活动,一张长方形纸撕各种图形,结合师生的撕纸作品,轻松引入了新课,学生在饶有兴趣的操作中感知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自然导入新课。
2.把握突破功能,自主建构新知
有些数学知识的教学难点需要通过操作活动来突破。如教学“十几减9”时,可以创设情境:小猴有13个桃子,小兔买走9个,还剩多少个?通过理解学生能列式:13—9,13—9等于多少呢?算理怎么理解呢?这是本课的难点。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操作:我们请小圆片来帮忙(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学生的不同摆法)。教师引导学生交流。
二、精心准备恰当的操作材料
数学操作活动的有效性还取决于外部制约因素——操作的材料,即教具、学具。操作材料也是操作活动的助推力。教师应从精心选材、合理加工、自主研制等方面考虑,提高操作的实效性。
1.精心选取素材
常用的操作材料有教材配套的教具、学具,比如三角板、小棒、圈片、钉子板、量角器等等,这样简单的学具却能引导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从操作的实效出发,灵活地使用好教具、学具,另外,还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搜集一些操作材料。
2.合理加工改良
有时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我们还可以把现成的操作材料进行合理加工改良。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们可以拿三根长度分别是4厘米、6厘米、10厘米的小棒,让学生搭三角形,学生小心翼翼地搭还是能搭成的。但是小棒太粗,有误差,这样的学具不利于操作的成功与结论的推导,应该进行改进,如换成铁丝、游戏棒之类比较细的材料,学生在操作中就会发现不少规律。
三、合理优化操作活动的过程
课堂里的操作活动需要教师的指导,以保证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所开展活动是有目的、有结构的,因而是有成效的。操作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抽象表象,从而自主建构新知,因而凡是数学课堂的操作必须有效地组织,做到合理、优化。所以要在活动纪律的组织、操作方法的指导、活动结果的展示等方面尤其要加以重视。
1.关注有序活动的组织
有序,是确保数学操作活动取得实效性的重要保障。我们在明确操作要求的前提后,要合理安排活动,让学生的操作有序地进行。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由于某教师强调了“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摆成学过的图形”的操作要求及程序,接下来的整个操作过程就给学生留下了清晰的动态表象。因此,学生在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就不容易忘记在底乘高后除以2,在解决已知三角形面积及底(或高)求高(或底)的问题时,就会自觉地先把三角形面积乘2,还原成平行四边形后再除以底或高,计算出高或底来,这些都源于目的明确、程序清楚的操作。
2.关注操作方法的指导
操作活动的过程是学生手脑并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把学生的操作活动看作其思维的动态反映。如教学第三册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我先在一班上,让学生用小棒摆一个喜欢的图形,然后让他们在一分钟时间内,再摆几个这样的图形。活动结束后,我让学生算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把刚刚摆的图形用加法算式来表示。结果有一部分学生的答案出现了以下一些情况:3+3+3+4+4+4;4+4+4+3+3+5; 3+4+5+6……后来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原来这些学生在操作中摆的不是同一种图形,这可能是由于本节课是开学的第一节课,学生比较兴奋,注意力不够集中,操作习惯意识也开始淡化。在老师提出操作要求时,他们有的没有认真听,有的没等老师说完就急着开始先摆了。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我还深入到学生操作活动中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及时展示必要的操作成果
学生完成操作活动后,教师应注意有选择地把操作活动的结果向全班学生展开。展示操作活动的结果,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操作目的的理解,可以纠正个别学生不正确的操作。而且通过学生的外部语言,完整地复述操作过程,然后通过分析归纳内化为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语言的表达,促进外部活动的内化。
例如在学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当学生动手操作把圆沿着半径分割成16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图形后,教师可用投影仪把学生拼的结果展示出来,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完成的过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再从中选择出便于研究圆面积计算方法的图形,由该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面积计算方法,達到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圆面积计算方法的目的。在学生操作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语言表达和成果展示逐步抽象概括,使操作活动起到促进学生思维的桥梁作用。
总之,在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内容有很多,教师要设计好方案,准备好学具,把握好时机,适度给予必要的操作指导,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