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析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iao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指导和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初中化学要求学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基本知识去学习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并且实验在初中化学中占的比例非常的大,化学课本中有许多需要通过做实验得出结论的例子,因此,初中化学对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趣味性化学实验,带领学生去认识化学、学习化学、应用化学,本文将主要探讨趣味性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趣味性化学实验;初中化学;教学过程
  化学不仅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化学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而且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能够得到培养,因此,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初中化学这门学科包含许多实验,而且化学概念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是很顺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究一些趣味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去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化学知识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一、根据教材选择和设计合适的趣味性化学实验
  在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之前,教师要专研教材和考试大纲,明白那些实验是需要学生掌握的,那些实验是属于课外探究的,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教师在选择实验时,一定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是考试大纲要求的,学生是必须掌握的,第二是符合学生认知和可操作的,如果靠学生的能力不能完成这个实验,那么开展这个实验是没有必要的。第三实验一定要对学生具有促进作用。设计实验是整个实验过程的核心,初中生的知识储备还不完善,抽象思维能力也不足,因此,在设计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然后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查资料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来自主设计。如烧不坏的手帕实验,老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在日常的生活中,手帕遇到火会发生什么现象,然后用20毫升酒精和10毫升水浸泡手帕,让学生们思考点燃后会发生什么现象,经过简单的思考后,老师点燃浸泡后的手帕,看到手帕完好无损后,学生必然会感到惊奇,并研究手帕没有烧坏的原因,这样联系实际生活的实验课,对于学生来说会有很大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二、创设开展实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课本就是来源于生活,所以初中化学学习的基本材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生活实例与理论相结合,多多引入生活情境使得学生有更深刻的体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好采用先创设生活情境然后提出问题同学讨论得出结论最后再应用于生活的讲解模式。例如教师在进行铁生锈的实验之前,可以引入生活中铁生锈的现象,为什么在家外面的铁制品就比家里面的铁制品生锈快?铁生锈和什么有关?引入生活中的现象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生也会认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依靠口头讲述,学生很难明白抽象的知识和概念,但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和图片使抽象的物体更加具体,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例如教师在讲解铁生锈的实验时,以可以通过多媒体模拟铁生锈的具体过程,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可以加深多概念的理解和记忆。除此之外,由于铁的生锈现象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因此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一个拓展实验,即什么条件下铁生锈的速率会增加。可以把这个拓展性实验布置为课外研究,让学生合作查阅资料,给出自己组的答案,并且做汇報演讲。
  三、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
  进行演示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因为实验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亲眼看到一些化学反应的现象,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带入课堂,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探究“酸和碱会发生什么反应时”可以将实验室的药品带入课堂进行演示实验,在探究“酸和碱会发生什么反应时”,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学生浓氨水是什么性?盐酸是什么性?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证明你说的正确?浓氨水和盐酸两个反应后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然后在带领学生完成实验。将实验药品带入课堂肯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也会不断的思考,从而很好的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觉到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且也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可以准备一些二氧化碳的溶解液和紫色石蕊试剂,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小组一号负责实验操作,小组二号负责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数据,小组三号负责补充,小组四号负责汇报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会发现滴入二氧化碳的溶解液中会发现溶解液会由无色变为红色,因此可以判断二氧化碳的溶解液显酸性。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思维,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解决问题,总结实验
  在学生完成实验之后,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做的实验进行总结评价,对于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顺利的小组给予肯定,如果有几个小组的实验结果和预测结果不同,那么在总结实验的过程中,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讨论完之后,教师要求各个小组在重新做一遍实验,并且总结出导致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例如,在蜡烛燃烧的实验当中,教师在开始实验之前首先要让学生对蜡烛的燃烧性质进行猜测,然后根据实验的结果来验证及补充学生的猜测。教师通过演示蜡烛不同燃烧火柴的位置不同,让学生明白蜡烛的火焰并不是一样大小的,而是外焰温度最高。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拓展实验,例如把烧杯盖住蜡烛,让学生观察出现的现象并思考原因。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会只把课本上的答案当做唯一的标准,可以从自己实验的结果来更清楚实验的本质。这种方式对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是最好的方式,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还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化学的魅力所在。最忌讳的就是,教师进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以课本的实验结论作为唯一的标准。要知道其实在课堂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是受到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的,例如实验室的仪器老旧的问题。很有可能因为实验室仪器老旧的问题引起最终实验数据的不准确,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灵活应变,在对学生得出实验结论分析的前提下,对学生告知与课本结论不符合的原因。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学习好化学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开展一些趣味性化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当然,除了趣味性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当中的应用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仕财.初中化学实验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2013,(12).
  [2] 穆瑞龙.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2013,(06).
  (作者单位:深圳市新华中学)
其他文献
听力测试是近年来中考的一个重要考察内容,按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今三年来均占分25分,占试卷总20%。以考察细节性内容为主,间或考察主旨大意。在实际考试中,虽内容均为学生熟悉的素材,但影响听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生在听力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例如,有太多生词,往往某一个单词没听明白,就变得无所适从;抓不住重点,抓住某一两个词句而对问题设置理解不透,最后还是不得要领;有不少同学觉
期刊
摘 要: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又是素质教育其中的一种体现。餐桌文明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文明用餐习惯的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开展思想教育、完善评价制度等有效手段,促使学生端正行为、健康成长是教育中的首要解决的问题和重要任务。  关键词:素质教育;行为习惯;文明就餐  一、行为习惯养成的意义  中华民族是
期刊
摘 要: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对错误资源加以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本文基于小学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产生原因进行阐述,就错误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旨在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错误资源;
期刊
摘 要:在新发行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高中英语的培养以学生的思维培养为核心内容。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阅读课是重要的教学方式,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分析比较、逻辑思维等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对文本的多角度的分析,运用合理、科学的课程设计,分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前言  說明文的教学在高中英语课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此高中教师在其教学方法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
期刊
摘 要:新课改大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顺利构建高效物理课堂,要注重教学方式的优化创新,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物理素养,促进学生物理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从兴趣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入手,对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进行探究,旨在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  引言  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需要充分尊重学
期刊
学校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基本道德能力与德性,树立个人的道德自主性,使学生在个人生活与社会参与中追求道德价值,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重目的。学校道德教育引导个体追寻与践行德性的基点在于关注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在于维护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权利,尊重学生和道德创造的丰富性,这是学校道德教育以人为本身为目的的真正内涵。  作者长期对我县中学的学生的德育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对中学生的品德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对于培养学生正确“三观”很有帮助,我们这个巨大的背景之下我们应该加强对于教学模式的重视。思想品德课虽然在科目的安排中占有的比例比较小,可是重要性显而易见,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怎么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那?这时候情景模式就可以很有效帮助教师节建立高效的课堂,情景式教育指的就是通过教师建构起来各种情景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知识。本文主要讲述的就是在课堂中提高效率的方式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因材施教,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体育教学中获取成功的情绪体验,都能够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建立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分层教学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恰恰可以很好达成上述目标。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分层教学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就其应用展开探究和分析,希望能为全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为向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物理作为实践性、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而新课改要求下的初中物理教育要更加注重实践,重在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即要做好物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实践。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初中物理;教学实践  初中物理知识的一大特点是抽象性,需要教师
期刊
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认识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应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弊端,从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去粗取精,更深层次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利与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