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本科翻译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翻译工作坊的操作模式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着学生翻译能力能否得以提高。本文基于武汉轻工大学的翻译工作坊实施的过程,反思具体操作步骤的得与失,以便能更好地发挥翻译工作坊在翻译实践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本科翻译专业;翻译实践教学;武汉轻工大学翻译工作坊;得与失
1.前言
“翻译工作坊”是“一群从事翻译活动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并就某项具体翻译任务进行见仁见智的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并通过不断协商,最终议定出该群体所有成员均可接受或认同的译文的一种活动。”(李明、仲伟合,2010) 从该定义不难看出,“翻译工作坊”的突出特点是让学生参与到整个翻译过程中来,其精神是对师生在翻译实践教学中身份的重新定位。
当前的翻译工作坊的操作模式,各个高校还存在着流于形式的弊端,学生的翻译能力得不到实际的提高。另外,当代社会对翻译人才能力的需求是多元的,这要求学生不仅仅掌握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搜索能力等。然而就翻译工作坊目前的理论探究,依然是对译前、译中和译后三个环节的关注,或者是基于翻译材料的合作和协商的操作模式。鉴于此,武汉轻工大学对翻译工作坊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模式弊端进行了反思,对翻译工作坊的具体操作模式进行了积极革新。本文基于武汉轻工大学的翻译工作坊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得与失,研究翻译工作坊教学的立体模式,以更好地发挥翻译工作坊在翻译实践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2.武汉轻工大学翻译工作坊具体操作模式
2.1武汉轻工大学翻译工作坊的四个操作层面
武汉轻工大学翻译专业的翻译实践教学分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部分。课内实践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进行: 一是利用翻译实验室安装的传神翻译教学实训平台或者教室,学生可以模拟项目经理、译员、审校等不同角色进行翻译实训; 二是短期集中实训,掌握一定的和翻译有关的技能,如电脑知识,翻译软件运用,查阅资料的能力。课外实践包括到到翻译公司实习,或者到公共场所搜集译文并纠错。
在推进翻译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武汉轻工大学翻译工作坊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操作:基础、拓展、实训和就业。基础篇主要是包括学生对翻译工作坊内涵的了解、项目管理的整套流程、翻译理论梳理和翻译技巧回顾以及翻译理论知识大赛;拓展篇是基于社会对当代译员的需求而设计的,包括电脑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译员需要的装备以及翻译中常见的错误;实训篇主要是从素材的翻译和译文的答辩两个方面入手,这一环节也是翻译工作坊传统的步骤;就业篇致力于使学生更好地确定职业意向以及尽快适应职场环境。主要包括对翻译公司的实地考场和翻译讲课比赛。
2.2武汉轻工大学“翻译工作坊”实践课程评分标准
工作坊成绩的评定着重考查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翻译能力。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评定,总成绩为100分。
其中基础25%;拓展25%;实训25%;就业25%。
在100分的基础上,实施减分和加分的方法进行打分,细则如下:
减分项目:格式、内容、细节、上交时间、签名、字体等。
加分项目:组长,翻译工作坊获奖同学、内容原创性、参与程度。
备注:翻译理论与知识竞赛作为翻译工作坊的一個有机组成部分,旨在激发有志于MTI考试的学生学习翻译理论的兴趣。因参赛人数不做强制要求,所以此次参赛分数不作为翻译工作坊成绩的有效组成部分,但参赛的相关新闻稿需要入档。
2.3武汉轻工大学翻译工作坊的安全措施
翻译工作坊的实践性强,也为师生的安全带来了隐患。鉴于此,武汉轻工大学在翻译工作坊开展的过程中,制定了相关的安全措施,保证了翻译工作坊的顺利实施。
第一,高度重视实践场地和实践设施的安全,不断给老师和学生敲响安全警钟,时刻让师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校内实践活动采取学委点名、组长负责、教师考勤、有事请假制度;校外实践如参观翻译公司,必须做好前期的一切工作。联系好校车,和翻译公司进行沟通接待,参观座谈完毕返程事项都必须确保到位,指导老师全程带队,以小组为单位,要求组长负责该组成员的安全问题。
第二,在翻译工作坊开展的整个过程中,和学院积极沟通,论证实践各个环节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就学生请假事宜与辅导员和班主任保持联系,完善可能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明确职责,确保师生安全。
第三,在实践开展的过程中,教研室负责人和实践课指导教师,提前对用到的场所进行自查,对安全隐患进行彻底的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有关场所,及时报学校相关部门,确保安全。
第四,撰写翻译工作坊的实践计划书并发至学生做在QQ群,让学生理解实践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应的安全措施,每一项活动的安全都会有专人负责,严格落实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课程的安全管理责任。
3.武汉轻工大学翻译工作坊操作模式的“得”与“失”
3.1武汉轻工大学翻译工作坊操作模式的“得”
武汉轻工大学“翻译工作坊”在执行的过程中,努力挖掘翻译工作坊的内涵,并根据时代对翻译人才的诉求积极拓展其外延。
首先,在基础、拓展、实训和就业四个层面真正关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交往技能、翻译能力、合作能力、责任意识等的培养,为他们日后成功地踏上职业翻译之路奠定基础。
再者,真正做到了教师宏观指导、学生为中心的操作模式。关注学生翻译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关注翻译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强调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更新、注重所选材料的真实性。
第三,安全措施保障得力,有效地保证了整个环节的顺利完成。
3.2武汉轻工大学翻译工作坊操作模式的“失”
虽然武汉轻工大学翻译工作坊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创新性尝试,也带来了积极的效果,但也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首先,因为整个过程还是以模拟为主,真实环境的缺乏使学生对项目管理流程的了解不够立体,翻译材料的选择也只能尽可能贴近生活。其次,翻译工作坊的分组不够科学,很多情况下采取了随意的配对方式,导致在某些任务执行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会出现矛盾。再者,由于工作坊的环节较多,时间较长,学生容易疲劳,所以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总结
“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两大创新点: 实践性和合作性。(陈秀春,2018)武汉轻工大学在推进翻译工作坊实施的过程中,既严格遵循其实践性和合作性,又积极拓展其外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基于以上“得”与“失”,在日后的研究中,重点将聚焦在以下问题:如何建立翻译工作坊的平台?如何制定具体详实的翻译实训大纲和指导书?如何带领学生展开翻译实训?如何建立学生在工作坊开展过程中的档案以便以后更好地反哺翻译教学?
参考文献:
[1]陈秀春.“ 翻译工作坊”式翻译教学模式探微[J].对外经贸,2018(10).
[2]李明,仲伟合.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J].中国翻译,2010( 4).
作者简介:
翟长红(1978.9—),女,河南新乡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化与翻译。
张万防(1980.1—),男,河南新乡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注:本文为2018年湖北省教研项目“双轮驱动下的本科翻译专业实践教学的5431立体模式构建”(编号:2018369)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本科翻译专业;翻译实践教学;武汉轻工大学翻译工作坊;得与失
1.前言
“翻译工作坊”是“一群从事翻译活动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并就某项具体翻译任务进行见仁见智的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并通过不断协商,最终议定出该群体所有成员均可接受或认同的译文的一种活动。”(李明、仲伟合,2010) 从该定义不难看出,“翻译工作坊”的突出特点是让学生参与到整个翻译过程中来,其精神是对师生在翻译实践教学中身份的重新定位。
当前的翻译工作坊的操作模式,各个高校还存在着流于形式的弊端,学生的翻译能力得不到实际的提高。另外,当代社会对翻译人才能力的需求是多元的,这要求学生不仅仅掌握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搜索能力等。然而就翻译工作坊目前的理论探究,依然是对译前、译中和译后三个环节的关注,或者是基于翻译材料的合作和协商的操作模式。鉴于此,武汉轻工大学对翻译工作坊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模式弊端进行了反思,对翻译工作坊的具体操作模式进行了积极革新。本文基于武汉轻工大学的翻译工作坊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得与失,研究翻译工作坊教学的立体模式,以更好地发挥翻译工作坊在翻译实践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2.武汉轻工大学翻译工作坊具体操作模式
2.1武汉轻工大学翻译工作坊的四个操作层面
武汉轻工大学翻译专业的翻译实践教学分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部分。课内实践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进行: 一是利用翻译实验室安装的传神翻译教学实训平台或者教室,学生可以模拟项目经理、译员、审校等不同角色进行翻译实训; 二是短期集中实训,掌握一定的和翻译有关的技能,如电脑知识,翻译软件运用,查阅资料的能力。课外实践包括到到翻译公司实习,或者到公共场所搜集译文并纠错。
在推进翻译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武汉轻工大学翻译工作坊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操作:基础、拓展、实训和就业。基础篇主要是包括学生对翻译工作坊内涵的了解、项目管理的整套流程、翻译理论梳理和翻译技巧回顾以及翻译理论知识大赛;拓展篇是基于社会对当代译员的需求而设计的,包括电脑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译员需要的装备以及翻译中常见的错误;实训篇主要是从素材的翻译和译文的答辩两个方面入手,这一环节也是翻译工作坊传统的步骤;就业篇致力于使学生更好地确定职业意向以及尽快适应职场环境。主要包括对翻译公司的实地考场和翻译讲课比赛。
2.2武汉轻工大学“翻译工作坊”实践课程评分标准
工作坊成绩的评定着重考查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翻译能力。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评定,总成绩为100分。
其中基础25%;拓展25%;实训25%;就业25%。
在100分的基础上,实施减分和加分的方法进行打分,细则如下:
减分项目:格式、内容、细节、上交时间、签名、字体等。
加分项目:组长,翻译工作坊获奖同学、内容原创性、参与程度。
备注:翻译理论与知识竞赛作为翻译工作坊的一個有机组成部分,旨在激发有志于MTI考试的学生学习翻译理论的兴趣。因参赛人数不做强制要求,所以此次参赛分数不作为翻译工作坊成绩的有效组成部分,但参赛的相关新闻稿需要入档。
2.3武汉轻工大学翻译工作坊的安全措施
翻译工作坊的实践性强,也为师生的安全带来了隐患。鉴于此,武汉轻工大学在翻译工作坊开展的过程中,制定了相关的安全措施,保证了翻译工作坊的顺利实施。
第一,高度重视实践场地和实践设施的安全,不断给老师和学生敲响安全警钟,时刻让师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校内实践活动采取学委点名、组长负责、教师考勤、有事请假制度;校外实践如参观翻译公司,必须做好前期的一切工作。联系好校车,和翻译公司进行沟通接待,参观座谈完毕返程事项都必须确保到位,指导老师全程带队,以小组为单位,要求组长负责该组成员的安全问题。
第二,在翻译工作坊开展的整个过程中,和学院积极沟通,论证实践各个环节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就学生请假事宜与辅导员和班主任保持联系,完善可能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明确职责,确保师生安全。
第三,在实践开展的过程中,教研室负责人和实践课指导教师,提前对用到的场所进行自查,对安全隐患进行彻底的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有关场所,及时报学校相关部门,确保安全。
第四,撰写翻译工作坊的实践计划书并发至学生做在QQ群,让学生理解实践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应的安全措施,每一项活动的安全都会有专人负责,严格落实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课程的安全管理责任。
3.武汉轻工大学翻译工作坊操作模式的“得”与“失”
3.1武汉轻工大学翻译工作坊操作模式的“得”
武汉轻工大学“翻译工作坊”在执行的过程中,努力挖掘翻译工作坊的内涵,并根据时代对翻译人才的诉求积极拓展其外延。
首先,在基础、拓展、实训和就业四个层面真正关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交往技能、翻译能力、合作能力、责任意识等的培养,为他们日后成功地踏上职业翻译之路奠定基础。
再者,真正做到了教师宏观指导、学生为中心的操作模式。关注学生翻译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关注翻译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强调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更新、注重所选材料的真实性。
第三,安全措施保障得力,有效地保证了整个环节的顺利完成。
3.2武汉轻工大学翻译工作坊操作模式的“失”
虽然武汉轻工大学翻译工作坊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创新性尝试,也带来了积极的效果,但也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首先,因为整个过程还是以模拟为主,真实环境的缺乏使学生对项目管理流程的了解不够立体,翻译材料的选择也只能尽可能贴近生活。其次,翻译工作坊的分组不够科学,很多情况下采取了随意的配对方式,导致在某些任务执行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会出现矛盾。再者,由于工作坊的环节较多,时间较长,学生容易疲劳,所以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总结
“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两大创新点: 实践性和合作性。(陈秀春,2018)武汉轻工大学在推进翻译工作坊实施的过程中,既严格遵循其实践性和合作性,又积极拓展其外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基于以上“得”与“失”,在日后的研究中,重点将聚焦在以下问题:如何建立翻译工作坊的平台?如何制定具体详实的翻译实训大纲和指导书?如何带领学生展开翻译实训?如何建立学生在工作坊开展过程中的档案以便以后更好地反哺翻译教学?
参考文献:
[1]陈秀春.“ 翻译工作坊”式翻译教学模式探微[J].对外经贸,2018(10).
[2]李明,仲伟合.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J].中国翻译,2010( 4).
作者简介:
翟长红(1978.9—),女,河南新乡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化与翻译。
张万防(1980.1—),男,河南新乡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注:本文为2018年湖北省教研项目“双轮驱动下的本科翻译专业实践教学的5431立体模式构建”(编号:2018369)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