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之声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ong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艺术,光和影是电影非常重要的元素。《碧罗雪山》中的光和影的处理使影片的生命、情绪、造型和风格得以完整展现。
  [关键词]《碧罗雪山》 光影
  
  电影的本质是艺术,无论它的表现有多么真实。
  《碧罗雪山》正是这样的一部影片,原生態的演员表演和全部同期录音的少数民族语言对白,都不能掩盖它是一部很美的艺术片的实质。在这部平实而细腻的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电影语言的美,例如“光”。“我们看见的所谓画面,实际上是用光来进行的写作。……和光打交道,正像我们使用书写工具一样,是用这一感光技术来进行交流。这可以造成不同效果的各种风格。”[1]于是,光在影片《碧罗雪山》的时空中起伏游走,它以独特的个性展现影片的生命、情绪、造型和风格。
  影片《碧罗雪山》具有浓烈的写实风格,以自然光的表现居多,却又不仅仅局限在自然中对光的简单采集,而是从这种自然光中发掘出多元的镜头可能性。影片一开始,镜头对着阳光,玻璃瓶折射出来的耀眼光线刺激着每个观众的眼球,仿佛时空穿梭一般,在一阵强光下,我们被带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大红色的布、土黄色的地、酱红的牛肉,浓烈的颜色冲撞着人们的视觉。阳光不再是自然界中简单的表现,而成为了两个不同文明世界的沟通媒介,阳光下的傈僳族世界是粗犷的、贫瘠的却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世界。
  “光”是有感情的,它的起伏变化与电影情绪的变化有着微妙而复杂的关系。影片中,村子里有人因为得罪了熊而被熊抓了,村民都上山去找他。在这里,导演运用了“黑处理”,镜头画面只有黑暗中闪烁的火把光以及找人的呼喊声,这样的骚动不安成为了人物内心的外化。熊作为他们族群的祖宗和保护神,却不断地伤害他们和农作物、家畜的安全,这些村民的内心也如这些闪烁不定的火把一般,开始了不安定,这样的情绪波动也为后来村民集体说要打熊埋下了情感的伏笔 。还有光对颜色的影响,也折射出人物的不同情绪。同样是蓝色,却在不同的光线下,有着不同的情绪表达。早晨的光柔和而偏温暖,这时的蓝天是柔和而纯粹的,老祖在这样的光中对着雪山凝视和鞠躬,是那样的平静和神圣,那是老祖对自然和神的崇敬表达。但在深夜的光线中,天是发黑的蓝,是冷冷的蓝,迪阿鲁在这样的夜空中对着雪山呼喊他的爸爸和哥哥,为无力拯救自己心爱的姑娘而撕裂的痛哭,这时候蓝色所营造出来的情绪氛围是悲怆的,把整部影片的情绪渲染到了最高潮。光成为了电影画面中最活跃的能动因素,把镜头、表演、美术造型等都有机融合在了一个统一的情绪基调当中。
  当然,电影《碧罗雪山》并没有因为追求风格的写实,而把影片困于自然光的表现中,为了电影画面表现力的需要,导演也恰当的运用了戏剧光效,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对老祖形象的塑造。影片中,老祖是傈僳族中年纪最大、地位最高、也是离他们的宗教信仰最近的人,他说的话、做的事往往代表的是族群中“神”的旨意,他在镜头前出现的频率不是最高的,却是最不容忽视的一位。如何表现这样一位老人成为了关键点。光在这个时候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上而下的顶光效果,让老祖头上产生了“神性”的光环,再加上老祖身前火盆的烟雾缭绕和表演的少动少语,都形成了一种宗教的威严感和神秘感,同时,老祖在这样的顶光下数着玉米粒说出的话语、都是那样的富有人生智慧,让人不自觉会对这位有着枯树般皮肤的老人产生敬仰和膜拜。在这里,老祖俨然已是宗族“神”的化身。
  《碧罗雪山》中的光,不再是普通的照明工具,而是电影艺术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光线变化本身就是影片要表现的视觉内容。所以,当我们被迪阿鲁和吉尼的爱情感动得潸然泪下的时候,我们在为他们的表演赞叹不已的时候,我们在被雪山和宗教的力量所震撼的时候,我们还要记得,光在其中是那么的重要,是那样的美。
  
  注释
  [1]:[美]乔治
其他文献
当拉斯柯尼科夫抱住索尼娅痛哭流涕时,他明白只有“爱”才能让自己复活,也只有当生活代替推理,主动放弃自己,就像陀氏所称的那样,自己的“罪”就能得到消解,而“罚”也才能得以执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这部小说以颇具争议性的犯罪议题,细腻深刻的犯罪心理刻画,引人入胜。陀氏在貌似客观陈述案件的同时,道出主人公犯罪前后的迷顿,并从总体层面提出了自己的“救赎”策略。策略的核心是将他人作为自己的投射,在空白
[摘要] 人性,这个永恒的话题,经不起推敲,却需要人类去慢慢推敲。古今中外,关于人性的思考比比皆是,电影正以其特有的形式外化了人类对人性的思考。    [关键词] 人性 理性 洞穴 解放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8.011    人不能称之为人,直到有了人性。亚当与伊甸园的一切没有本质区别,直到他的肋骨偷吃了禁果,有了一双辨别善恶的明
造型之美往往用于绘画与雕塑等艺术门类之中。其实造型艺术对于摄影来说同样非常重要。尤其是取景构图时,需要摄影者对被摄景物的造型有着精准而独到的判断,对被摄景物的基本元素有一定的了解,判断出一景一物的走向、动势,及其在画面构成中所起的作用,这样才知道怎样去取舍,怎样去拍摄。李四平对于造型的思考、构思及方法都很独到。无论拍摄风景还是动物,都有着明确的思路和判断,这也使他的作品既构图严谨,又不失活躍。
[摘要]《南京!南京!》是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它以令人感动的场面、新颖的叙事角度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南京!南京!》是近年国产电影中难得地将拍摄技巧和故事内容同时处理得都很巧妙的影片。当一个好故事与一系列的运用得当的电影拍摄技巧相遇的时候,所收到的效果绝不是二者单纯的相加,而是一部电影完成质的飞跃的关键一步。  [关键词]《南京!南京!》 电影技巧 镜头语言 蒙太奇    《南京!南京!》的出
[摘要] 李安在影片中将东西方伦理形态典型化,以一种难得的视角客观审视两种文化的利弊,并凭借自己对于两种文化的了解,在电影中采用双重文化视角的策略以西方文化视角审视中国伦理,又以东方文化批判西方伦理,将自由与责任相统一,构建一种个人与家庭同构、和谐的伦理概念。为构建一种理想化、高度和谐完善的文化伦理范式提供了蓝图。  [关键词] 中国传统伦理 家庭 西方个体本位 自由 责任  当前中国正经历经济和
【作者简介】王海霞,女,河南鹤壁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戏剧与影视理论研究。  最近,根据旅美华人作家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改编,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归来》以其细腻、精致、平淡、含蓄的创作风格,又一次引起影坛内外的瞩目。这部影片延续了导演《山楂树之恋》文革时期爱情的主题,讲述了在文化大革命那个非常时期的政治文化气候中,被“误判”的知识分子陆焉识与妻女被迫分离二十年后重新归来,却发现一直
[摘要] 派拉蒙出品的喜剧《在云端》[Up in the Air)由乔治克鲁尼和薇拉法米嘉两大巨星出演,根据沃尔特科尔的同名小说改编,荣获2009年美国国家评论奖年度最佳影片,导演向人们传达了关于爱的思考,从电影语言的角度出发,这部电影以崭新的视角向人们展现了生活的真谛。  [关键词] 《在云端》 语言 力量    一、引言:影片内空概述    本片改编自美国作家沃尔特·肯的同名小说,有人看过
[摘要]在追求新、异、奇现代电影价值观的今天,仍然有人在创造视听盛宴的同时苦心追寻着质朴的人性和优美的诗意。陈凯歌就是其中一位,在他崛起成长变化的30年里,东方情愫是他电影中不变的主旋律。他的电影充满着诗意,他力求将完美典雅的摄影镜头、舒缓悠扬的背景音乐和内在情感、人性的含蓄表达融为一体,在他泛黄的回忆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境生像外的多样化影像。  [关键词] 诗意电影 陈凯歌 诗意性 意境  d
[摘要] 电视剧《闪婚》、《裸婚时代》等展示了80后一代人的爱恋行为,他们遭遇了和《伤逝》中同样的爱情婚姻困境。但相比于《伤逝》,主体在生存环境面前却有了更强或更自主的应对姿态,表现的情绪整体趋向于自尊、自嘲与怀旧。  [关键词] 《伤逝》 80后婚恋题材 困境 情绪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3.015  80后婚恋题材的爱恋行为与《伤逝》: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是一位深刻影响了好莱坞电影发展的著名导演,他与马丁斯科塞斯和斯皮尔伯格同被列为新好莱坞运动第二梯队的主力干将。他接受过正规的电影艺术教育,加州洛杉矶分校导演系科班出身,深受学院派影响,因而不算是美国导演界的异类。然而,在学院派的理论基础上,他突破好莱坞的经典创作模式,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电影艺术风格。[1]著名作品有《现代启示录》《教父》三部曲和《吸血僵尸惊情四百年》等。作为名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