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85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总结了玉米的生产与消费状况,分析了我国玉米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促进玉米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玉米;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076-02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粮食“十年增”期间,玉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由26.9%上升到36.2%。在这10年增产17 124万t的份额中,玉米的贡献率占59.5%。现在玉米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最高、增产潜力最大的粮食作物。近几年,全球粮食主产国轮番出现灾害性天气,导致粮食总产量低而不稳,甚至减产。而消费需求尤其是玉米的需求只增不减。因此,要千方百计地抓好粮食生产,真正做到思想不麻痹、政策不减弱、工作不松懈、投入有增加,依靠科技进步,保障粮食持续增产。
  1 国际玉米市场发展现状
  1.1 玉米生产状况
  2008—2009年,全世界总的玉米收获面积为1.565亿hm2,产量达到7.894亿t,在世界粮食生产中占首位;产量为5 000 kg/hm2,每年增加的产量平均为72 kg/hm2。2008年,美国玉米产量为30 739万t,占全球玉米总产量的39%,位居世界首位;第2位为中国,总产量为16 590万t。2012年,我国玉米面积为3 493.3万hm2,总产量为2.08亿t,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各种粮食生产中均居首位,被称为中国“谷物之王”。
  1.2 玉米消费状况
  (1)玉米总消费。世界玉米消费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2000—2001年,世界玉米消费需求量为6.054 0亿t。到2008—2009年,世界玉米消费量增至7.750 6亿t,其中美国玉米消费量为2.589 7亿t,占世界玉米消费量的33.4%。我国2008—2009年玉米生产量为1.659 0亿t,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21.0%,消费量为1.520 0亿t,占世界玉米消费总量的19.6%。主要消费量是2007—2008年,美国玉米消费量为2.616 0亿t,占世界玉米消费量的33.8%;中国玉米的消费量是1.490 0亿t,占世界玉米消费量的19.2%。
  (2)玉米饲用消费。目前,全球对饲用玉米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在20世纪60年代初,对其需求量为1.2亿t,80年代上升到2.8亿t,90年代中期至今,需求量稳定超过4亿t。1991年以来,每年全球饲用玉米的增长率平均为2.43%;2002—2003年,全球饲用玉米总消费量达到4.32亿t;2003—2004年已达到4.44亿t,与1991年的3.34亿t相比,需求量增加了1.10亿t,增长幅度为32.9%。
  (3)玉米工业消费。美国是世界上玉米工业消费量最多的国家,从2001—2002年度资料反映,其工业用玉米消费占61.4%;近年来,特别是乙醇的生产,约占2006—2007年全球玉米消费增长量的3/4,美国用于乙醇生产的玉米数量达到5 461万t,在产量中的占比约为21%。
  2007年,美国政府通过了《新能源法案》,鼓励使用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燃料乙醇,这大大刺激了玉米的工业消费,使得美国玉米工业消费在2006年之后快速增加,根据USDA预测数据,2004—2010年美国玉米的工业消费量达到15 084.9万t,首次超过了玉米饲料消费。从2009年开始,饲料消费13 057.4万t,而工业消费为15 084.9万t。2010年饲料消费13 208.6万t,工业消费15 952.0万t。2011年后,美国燃料乙醇生产带动的玉米工业消费不断增加。
  2 我国玉米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已由1949年的1.06亿t/hm2增加到2012年的5.94亿t/hm2,但平均产量仅为美国的60%,充分说明我国玉米平均产量还有巨大的潜力。
  美国是世界上玉米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依靠科技创新,已生产出多用途的玉米籽粒;玉米的生产过程不断简化,而效益却不断提高。如美国转基因玉米面积从2000年的25%提高到目前的88%,主要得益于抗虫、抗除草剂复合性状转基因玉米的大量种植。
  美国玉米生产技术简化,除了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种子外,种子筛选加工、精量单粒播种、免耕、籽粒直接收获等技术,减少了田间管理,降低了机械作业和燃油消耗,减少了果实晾晒、脱粒等环节。甚至一些农场主还在播种、施肥和收获机械上安装了GPS装置,如此可准确控制行距、播深与播量。农场主正是出于增产、减少农药使用、减少田间管理等因素,而大量使用转基因玉米种子。与美国等先进国家相比,影响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2.1 品种科技含量低
  玉米品种选育科技含量低,突破性的品种少,不具备高产、优质、专用、抗逆的特点,不能适应机械化种植,限制了玉米的推广和产量的提高。
  过去的实践证明,我国玉米单产和总产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玉米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提高玉米产量,仍然要依靠育种科技的发展。据调查,我国近20年来玉米品种杂交化率虽不断提升,但单产水平增速仅为1.3%,而没有实现杂交化生产的小麦单产增速已达到21%。业界认为目前我国杂交玉米品种60%存在同质化,近期育成的多数品种,都来自于我国玉米5个骨干自交系种质资源的排列组合,即种子界称之的“类958”、“类335”等,此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育种单位对投资育种缺乏动力,严重制约了我国玉米质量和产量的提升[3]。
  2.2 经营规模小
  以家庭经营为主的,一家一户的面积最多为1.33 hm2,而美国平均每个农场主种植面积有200 hm2。家庭经营规模较小,一是驾驭不了市场,只能被动适应市场;二是不利于科技、资金的投入,束缚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三是不利于标准化生产,尤其是无法实现机械化作业。   2.3 农田抗旱涝灾害的能力不强
  受环境的影响,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许多丘陵山区,田块面积很小,小塘小库经常干涸;东北、西北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惊人;很多地方农田水利长久失修,遇旱不能灌,遇涝不能及时排。总之,玉米的生产基础很不牢固。
  2.4 机械化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玉米机播率的比例超过80%,部分地区机播率达到了100%,但是机收率却不足50%。三大粮食作物中,玉米的机收水平远远低于小麦和水稻。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玉米收获的劳动量在玉米全程劳动量中所占比例约为55%。
  美国玉米的种植密度一般在7.5万~9.0万株/hm2,全部采用单粒播种,玉米种植行距76 cm,株距为6~7株/m,这也是它的行业标准。因此,播种机、收获机和田间管理其他机械设备完全适合此标准,这使得田间作业程序简化,便于采用统一机械化作业,降低了生产成本。
  美国玉米生产已全部实现了机械作业,机械装备逐步由单产功能中小型向多功能、智能化、精准化、大型化发展。智能化机械行走由GPS导航,播种行株距定位、下种量、施肥量、农药喷洒量高度均匀一致。多功能玉米收获机一次实现收获、脱粒、测产、秸秆粉碎同步完成。收获机每行走10 m记录1次产量,同时监测地力变化情况。
  2.5 玉米生产标准化参差不齐
  我国农业标准化生产起步晚,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才引起人们的重视,截至目前,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最重要的是全过程适合机械化操作的玉米品种稀缺,与之匹配的众多标准就难以制定与实施。
  3 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对策
  我国玉米稳定发展的总体思路,一是要立足于国内生产条件,实现基本自给[4]。二是转变发展方式,从低效率向高效率发展,向着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机械化方向发展,以促使玉米生产的潜力可以得到更多的挖掘。三是通过优化区域布局,实现专业化种植。
  3.1 加快育种技术创新,培育推广紧凑型玉米
  我国过去推广的主要是平展型玉米,不具备10.5 t/hm2以上的高产能力。平展型玉米杂交种由于叶片平展弯披,在产量6 000~9 000 kg/hm2产量水平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为3.75万~5.25万株/hm2,此时单株个体与群体生长矛盾不十分突出;但当目标产量定在9 000 kg/hm2以上,即使密度增加到60 000株/hm2,个体与群体之间矛盾就显得非常尖锐。叶片之间互相遮光,田间郁蔽严重,通风透光很差,植株细弱窜高,不抗倒伏,并会出现15%以上的空秆不结实现象[5]。
  紧凑型玉米则是以株型紧凑、种植密度大,依靠群体产量获得高产。许多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果穗属中等穗,但在高密度条件下果穗变小并不明显,穗型匀称。与平展型玉米相比,叶片挺举、适宜密植。一般平展型叶片夹角大于30°,半紧凑型玉米叶片夹角为15~30°,而紧凑型玉米叶夹角小于15°。紧凑型玉米一般密度为7.5万~9.0万株/hm2,才能表现出较大的增产潜力。
  2005年紧凑型玉米新品种创造了产量21 042.9 kg/hm2的世界高产记录。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玉米创建中出现了较多的产量在16 500.0 kg/hm2以上的高产典型,高产能力比平展型玉米杂交种提高了1倍。我国近10年来,重点、大面积推广郑单958、先玉335、浚单20等耐密型品种,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3.2 全程推广机械化,提高劳动效率
  培育更多的适应机械化操作的品种。一是适应机械精量单粒播种,现在机械化耕地整地已基本普及,但播种是机械条播不是精量点播,这样出苗后还要人工再间苗、定苗,需要手工除草或半机械化喷洒除草剂,这就限制了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特点就是定量播种、变量施肥。定量播种生产效率高,对种子的要求也更高,保证种子质量非常重要。推广机械单粒播种,其效率是人工播种的50倍,而且还比普通条播增产6%~25%。能满足精量播种的种子,质量上要保证发芽率和纯度不低于98%。以播种6.75万粒/hm2计算,如果发芽率不足95%,就要造成较大的损失;除此之外,种子还要饱满、大小均匀、活力强。尤其重要的是含水量要低,水分应小于13%。二是种植适应机械收获的品种。目前我国机收面积较少,其原因除了机械性能不高外,玉米品种性状不佳、种子质量不过关也是重要原因。如适合机收的玉米品种,在成熟后要脱水快。能否快速脱水,是决定玉米可否机械化收获的关键因素。如果含水量过大,机收时容易导致籽粒破碎,造成减产。玉米机收用工成本需1 200元/hm2,收割、剥穗、脱粒一步到位。而雇人,仅收割一道工序,用工成本就要1 500元/hm2。收割机收玉米只要150~300 min。目前,我国玉米机械化水平不平衡,东北、黄淮海的西部地区机械率比较高,而西南、丘陵山区机收水平就很低。
  在劳动力成本越来越昂贵的形势下,能够更多地甚至全程应用机械化操作,也就意味着比较效益越高。对于种子企业而言,促进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是其主要责任,不能只销售种子,还应该提供其他更好的服务。种业是一个创新
  能力要求很高的行业,尤其是要有协同创新能力,从源头开始,千方百计为农民利益着想[6]。
  4 结语
  玉米的产业化发展,涉及的因素很多,但其品种创新是主导因素。在我国耕地资源、水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过分依赖扩张面积而获得较高总产量的路径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品种创新,发挥其单产潜力,才能满足我国玉米生产、消费需求。玉米品种创新,一是扩大育种亲本来源,夯实育种资源基础。二是增加投入,以企业为主实行商业化育种。三是创新育种技术,提高育种效率与种子的科技含量。四是相关行业密切配合,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与机械化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做大做强我国的玉米产业,才能为全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5 参考文献
  [1] 何淑群,万忠,罗军,等.2012年广东甜玉米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3(12):3-5.
  [2] 罗军,万忠,谭俊,等.2013年广东甜玉米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4(5):42-45.
  [3] 庞学琴,乔志艳.大同地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6):16-17.
  [4] 李岷盛,陈官印,陈学国,等.昌吉州玉米产业化发展前景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4):200-201.
  [5] 路立平,赵化春,赵娜,等.世界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种业导刊,2007(3):31-33.
  [6] 刘俊恒,张学舜.新乡市甜玉米生产发展的思考[J].种业导刊,2007(12):13-15.
其他文献
摘要 为全面了解沿河土家自治县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现状,2012—2013年在沿河县农贸市场、超市、生产基地等场所进行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监测。对全县蔬菜、水果、食用菌农药残留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蔬菜;水果;食用菌;农药残留;现状分析;贵州沿河  中图分类号 TS20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0-0283-02  为保证农产品的质
摘要 在优化品种布局、土壤改良、平衡施肥及科学烘烤等方面展开研究,逐步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轻质砂壤土优质烟叶生产技术路线,并在全县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分析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轻质砂壤土;烟叶生产技术;开发;推广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085-02  针对卷烟工业对烟叶原料质量需求不断变化的现状
摘要 20%噻唑锌悬浮剂防治大蒜叶枯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0%噻唑锌悬浮剂对大蒜叶枯病有较好的防效,该药剂与10%苯醚甲环唑的混合使用不如使用单剂防效理想,用20%噻唑锌悬浮剂1 800 mL/hm2对大蒜叶枯病防效最好,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20%噻唑锌悬浮剂;大蒜叶枯病;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155-02 
摘要 为了解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促进农民生活改善、农村和农业发展,该文通过对安徽黄山地区农业补贴政策实施状况的调研和分析,针对目前农业补贴政策中存在的补贴标准低、补贴项目不够齐全、补贴政策目标不清晰等问题,提出整合政策、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拓展补贴门类、制定分类补贴政策、明确补贴政策目标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补贴政策;现状;建议;安徽黄山  中图分类号 F306 文献标识码
摘要 分析江淮分水岭地区林下养殖土鸡的优势,以合肥安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重点讲述了林下养殖土鸡模式,最后针对当前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江淮分水岭;林下养殖;土鸡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66-02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营养保健和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优质、安全的土鸡产品备受人们关注,市场需
摘要 从长茎葡萄蕨藻的养殖材料与设施、养殖方法和采收方法等方面介绍了长茎葡萄蕨藻的室外水泥池养殖技术,以期为长茎葡萄蕨藻的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长茎葡萄蕨藻;室外;水泥池;冬闲育苗池;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68.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287-02  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俗称海葡萄,也叫长命草,又称绿
摘要 介绍了轻型栽培稻麦油田间杂草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特点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除对策,以期为稻麦油田间杂草的防除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麦油田;田间杂草;特点;原因;防除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179-02  阜宁县农业生产以稻麦连作为主,近年来稻麦耕作模式均以轻型栽培为主,水稻栽培方式多样,其中直播稻面积在一些地区占50%
摘要 根据现代生态渔业总体要求和“治水促转型—渔业实施方案”,从浙江省“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实际情况出发,归纳出比较典型的以甲鱼、鲟鱼、太阳鱼、黄尾密鲴、鲢鱼、鳙鱼等品种为主的山塘小水库养殖技术及模式。该组模式通过不同食性、不同水层的鱼类及数量比例合理搭配,提高了水体空间利用率,改善了养殖环境,减少了鱼病发生,养殖的青鱼规格大,品质好。  关键词 山塘;水库;生态;混养;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 S96
摘要 对影响柑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及措施,旨在促进水源区绿色生态发展,从而保持柑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心水源区;柑桔;问题;对策;湖北郧县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316-01  湖北省郧县地处国家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柑桔产业是该县的支柱产业,为该县农村经济发展、
摘要 通过对湖南省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进行调研,阐述了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现状,分析了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现状;对策;湖南省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301-02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和基本保障。“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