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m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信息化在“新四化”中的位置,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国家信息中心主任高新民指出,“信息化建设要面向未来,面向问题。”他强调,要以信息化引领和支撑其他“三化”,信息化本身不是目标,而是一种驱动力,是一种时代赋予的机遇,真正的目标是其他“三化”。
  信息化要面相未来
  “信息化不是说一说、吵一吵就挺热乎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徐愈指出,现在最主要是要加深大家对“信息化是什么”的共同理解和认识。“信息化是由信息技术推动的一种经济社会转型。这是我对信息化的概括。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深刻的过程。”从国际上来说,始自上世纪50年代的信息化已经从微观层面进而影响、波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在高新民看来,信息化助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思路主要有两条:一是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依靠粗放型增长转到集约型增长,更加依赖知识、科技、创新等要素,在此过程中,信息化起着关键作用;二是发展之后,实现全民普惠式的共享成果,缓解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不同阶层的差距,实现均衡化,使人们能够均等地享受到基本信息化服务。当然实现这个目标要有个过程。如通过远程教育,可以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比较快的送到中西部等偏远地区,使弱势群体能够公平地享有时代的发展机遇。
  “信息化本身能够产生便利的知识传播和获得的途径,劳动力素质也只有在信息化时代才能够普遍提高。现在,人们早已习惯了通过手机上网获得资讯、在线阅读和实时沟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高新民强调。
  作为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常年负责大量的研究课题。目前,智慧城市成为他的研究重点。在他看来,智慧城市将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是两个‘面向’:一个是面向未来,用信息化引领城市可持续发展,缓解城市病;另一个是面向问题,以建设可持续、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为目标,让人们不再生活在雾霾和交通拥堵里面。”
  高新民指出,北京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交通拥堵和环境雾霾。“所以要面向未来制定城市科学发展的目标,这些目标不是以5年、10年为限,而是要把眼光放到几十年甚至更长。已经存在的问题,要逐步通过信息化去改进、解决。”
  推动“两化融合”
  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同志强调了“积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
  工业化和信息化这两种进程叠加在一起,融合之后寻求的是什么状态,需求的是什么“化”,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徐愈指出,两化融合之后,工业化可能就不再是传统工业主导的经济形态,而应该是网络经济和制造业的更加紧密的结合,比如,新一轮产业革命可能会带来的个性化需求、定制、制造等这些形态占据主要位置。
  推动“两化融合”,实际上是要建立一种更有效的、更有竞争力的经济形态。这是在推进“两化融合”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不能用原有的思维框框去看正在做的这些事情。一定要有创新思维,开拓进取,这才是核心和关键。
  针对当前的形式,徐愈认为,“两化融合”大的方面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两化融合”的需求保持一个上升的势头。一方面,是这些年融合效果明显,但增速又不会大幅度上升。“两化融合”绝对需求会增长,但增速不会太乐观。当前,传统工业企业面临产能过剩、利润下滑的局面,企业可能不会往这方面投资或者不愿意做这种调整,这种现象是普遍的。另一方面,从网络经济发展的规律来说,“两化融合”还受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其威力还没有充分得到释放。
  第二,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的预算日益精细化。企业对信息化的成本控制越来越严,对降低信息化服务成本、改变信息化服务模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服务商能够以新服务模式来降低服务价格。
  第三,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制造和服务日益融为一体。大的方面来说,是如何通过个性化制造来满足分散的需求,从而实现制造跟服务相结合。很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行业或者一个政府部门的事情,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跨行业、跨部门的融合。
  今年“两化”关键词是“创新发展”。适应“两化融合”内涵的变化,既要站得高,又要脚踏实地。“两化融合”不是一成不变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也在发生变化。徐愈认为,变化的方向应体现在4个方面:第一,引领智能工业的发展,提高智能化水平,推动智能工业试点;第二,推动新的信息服务模式的建立,推动工业“云”服务平台。不会像过去那样仅仅提供SaaS、PasS服务,现在要转向制造领域的研发、工艺、设计和工程服务,从而大大降低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成本;第三,通过开展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试点,尝试推动做大“两化融合”的市场,跳出行业市场的局限,推动跨部门的融合;第四,用新思路、新手段更好地统筹安全和发展,建立信息安全审核机制。这是解决关键设施、关键设备等工业控制领域安全和发展的路径。
其他文献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钟表商业企业管理委员会于1月11日至13日举行了第一届会长会议第一次会议。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钟表商管委会常务副会长、上海新宇钟表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新根为该会代理会长。  中国商业联合会荣誉会长、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何济海,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刘育才、荣誉会长谭洪生和来自全国各地的16家钟表商管委会常务副会长、副会长代表出席了会议。何济海在讲话中强调协会要“
期刊
编者按:  山东省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一切为了人类健康,并以此作为企业的责任。通过三大产业循环经济链,生产绿色产品、传播绿色消费理念、提供生态绿色服务,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锣集团)是一家以生猪屠宰及肉类深加工、大豆深加工、环保治污三大产业为主导,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大型境外上市企业,目前总资产104亿元,员工3万多人,
期刊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无论是用这句话来形容冯远征的生活经历抑或是他的演艺生涯都不为过。从因年少求学饱经坎坷、自卑无助,到如今精湛演技、角色深入人心,冯远征凭借其对生活与艺术的热爱、激情和执着,描绘着自己别样的人生剧情。在接受《经济》记者专访时,冯远征正在话剧《风雪夜归人》的排练现场,没着剧服、没上剧妆,他所演绎的“苏鸿基”却在举手投足间显出霸气与威严。  冯远征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
期刊
智慧城市自2008年正式提出至今,虽然已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启动,但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国内外尚没有完整的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2012年12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印发出台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并于2013年1月审批确定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有研究机构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有600个至800个城市打造智慧城市,市场总规模将
期刊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城镇化是中国未来较长时期内重点发展的方向。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主要表现是地方政府采取城市改造或将农村集体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等方式,再通过出让土地获取高额可支配政府财力的行为,通俗地说即所谓“土地财政”。“这样的土地财政容易造成侵犯农民利益、增加社会矛盾等问题,还被有些人认为是推高房价的主要原因。”中
期刊
当前,资源瓶颈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最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土地资源,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加速这一关键时期,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粮食生产、建设用地供应、农业发展和生态修复的历史性考验。《经济》记者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前理事长石玉林,分析土地资源面临的安全问题,探讨新时期土地资源安全战略。  人地关系矛盾  《经济》:当前威胁我国土地资源安全的主要原因是?  石玉林:主要是人为原因,即人与土地
期刊
同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国土安全一样,水资源安全作为一国的长期战略发展要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水量不足、水质受污染的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发展绿色中国的道路上,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战略举措的实施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地步。  中国水资源安全的四大危机  2013年2月,一则“听闻潍坊市许多化工厂、酒精厂、造纸厂发明了新的排污技术:把污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1000多米的水层,将地下
期刊
新世纪以来的第十个“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出台的背景有哪些?当前“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三农”工作部署的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亮点有哪些?为此,《经济》记者采访了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参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起草者——宋洪远。  三大背景 聚焦主题  宋洪远向记者介绍说,这次“中央一号文件”聚集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
期刊
“我国在矿产资源领域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赵建安表示,这一非传统安全问题是由我国基本矿产赋存与勘探、供需之间的不平衡所引发的。  据赵建安分析,我国矿产资源供需不平衡、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由矿产资源开发的社区利益共享问题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甚至可能影响到资源的有序开发。  供需矛盾趋紧  “在化石能源领域,供需不平衡体现最明显的是石油,其次是天然
期刊
2012年11月15日,在党的十八大闭幕后第一天,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亮相。在全世界的瞩目中,在简短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人民”和“责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3年3月17日, 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依然是在全世界的瞩目中,习近平掷地有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