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国内空气质量问题成为热点话题,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称,中国500个大型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
当今,推动社会国民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主旋律,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都在为实现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增加民众收入与就业渠道而为之努力。
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进而使人民能够享受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环境良好的生存空间。然而,有些地方政府为追求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政绩的实现而不择手段,不顾百姓的利益,与社会的正常发展背道而驰,引发群体性事件,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个别地方政府打着发展经济加快城镇化发展进步的旗帜进行拆房毁地,强行把地方百姓的房子土地等买过来高价卖给开发商,再由开发商把建好的房子高价卖给老百姓,这样导致了农民失地无处种田及补偿问题等从而引发社会群体性事件。是的,这样地方政府一时赚了钱、实现了当地经济GDP一时的增长、城市建设一时发展、领导政绩也一时有了、开发商也赚取了一时的钱,但是从长远考虑造成了百姓的失业,补偿费可解一时生活费用,但无法维持以后的生活问题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问题,百姓没有田地只能靠打短工零工去维持基本的生活。再有就是地方政府个别官员在利益驱使下,收取好处费和盲目追求政绩和地方经济的增长,同时充当污染企业的保护伞,纵容一些手续不全的污染企业落户当地大建厂房,将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抛在脑后,使当地百姓生活进入慢性“自杀”状态。
发展地方社会经济政府应考虑百姓生活环境,不应该以牺牲百姓利益为代价。那么,政府应如何正确发展地方经济与百姓宜居环境呢?首先,政府应发挥其职能,真正做到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而不是每天喊口号。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经济发展是为了社会进步和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其次,政府应出台严厉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坚决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第三,加强和提高百姓的环保意识和维权意识,很多地方环境因为污染企业受到破坏,只有少数人在努力维护合法权益,而大多数人仍然沉默,使得一些污染企业继续猖狂为所欲为,保护环境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职责,更是广大人民百姓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不是一个人在生存,而是大家都生存在这个空间,他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保护环境,这是一个长期行为,需要建立一个长期的有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宜居的环境。
(杨晓春)
(本刊评论员:杨晓春,媒体人、著名品牌策划专家、社会学家,全美中华青年联合会会员、中国城市经营专家团专家、华声辣评人。现为杨晓春工作室(策略机构)创始人、北京安农研究院副院长及国内多家协会机构、企业公司高级顾问)
当今,推动社会国民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主旋律,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都在为实现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增加民众收入与就业渠道而为之努力。
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进而使人民能够享受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环境良好的生存空间。然而,有些地方政府为追求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政绩的实现而不择手段,不顾百姓的利益,与社会的正常发展背道而驰,引发群体性事件,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个别地方政府打着发展经济加快城镇化发展进步的旗帜进行拆房毁地,强行把地方百姓的房子土地等买过来高价卖给开发商,再由开发商把建好的房子高价卖给老百姓,这样导致了农民失地无处种田及补偿问题等从而引发社会群体性事件。是的,这样地方政府一时赚了钱、实现了当地经济GDP一时的增长、城市建设一时发展、领导政绩也一时有了、开发商也赚取了一时的钱,但是从长远考虑造成了百姓的失业,补偿费可解一时生活费用,但无法维持以后的生活问题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问题,百姓没有田地只能靠打短工零工去维持基本的生活。再有就是地方政府个别官员在利益驱使下,收取好处费和盲目追求政绩和地方经济的增长,同时充当污染企业的保护伞,纵容一些手续不全的污染企业落户当地大建厂房,将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抛在脑后,使当地百姓生活进入慢性“自杀”状态。
发展地方社会经济政府应考虑百姓生活环境,不应该以牺牲百姓利益为代价。那么,政府应如何正确发展地方经济与百姓宜居环境呢?首先,政府应发挥其职能,真正做到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而不是每天喊口号。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经济发展是为了社会进步和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其次,政府应出台严厉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坚决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第三,加强和提高百姓的环保意识和维权意识,很多地方环境因为污染企业受到破坏,只有少数人在努力维护合法权益,而大多数人仍然沉默,使得一些污染企业继续猖狂为所欲为,保护环境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职责,更是广大人民百姓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不是一个人在生存,而是大家都生存在这个空间,他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保护环境,这是一个长期行为,需要建立一个长期的有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宜居的环境。
(杨晓春)
(本刊评论员:杨晓春,媒体人、著名品牌策划专家、社会学家,全美中华青年联合会会员、中国城市经营专家团专家、华声辣评人。现为杨晓春工作室(策略机构)创始人、北京安农研究院副院长及国内多家协会机构、企业公司高级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