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稠油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其储量约有(4000~6000)€?08m3。我国也有着丰富的稠油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探明和控制储量已达16€?08t,重点分布在胜利、辽河、河南、新疆、长庆等油田。
制约稠油开发的主要问题
特稠油油藏温度下脱气油粘度为10000~50000mPa·s, 超稠油(天然沥青) 油藏温度下脱气油粘度一般大于50 000 mPa·s。稠油的特点一是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如单家寺油田单6块稠油族组分中沥青质占11%,塔河油田稠油族组分中沥青质含量高达23%;二是粘温关系敏感, 如陈375井脱水脱气油40℃对应粘度133 300 mPa·s,80℃对应粘度2 646 mPa·s,100℃对应粘度754 mPa·s。
特超稠油油藏开发难点在于:注汽压力高于18 MPa,常规锅炉不适应;吸汽能力差,小于1 t/(MPa·h);加热动用半径小于50 m;转变为牛顿流体温度高(高于100℃)。对于远离油田基地的中小规模特稠油油藏,或许其面临的主要开发瓶颈不是来自钻井技术、热采技术或冷采技术,而是来自地面集输技术,如地面稠油的输送加热、降粘、脱水工艺。胜利稠油的粘温关系曲线特点是,稠油的粘度对温度敏感性强,在低温范围内随温度增加稠油粘度急剧下降,普通稠油在温度50~80℃范围内每升高10℃,稠油粘度降低约一半,特超稠油在温度70~100℃范围内每升高10℃,稠油粘度降低约一半。普通稠油在温度大于80℃和特超稠油在温度大于100℃后,随温度增加,稠油粘度下降缓慢。
稠油开采新型技术探讨
·利用微生物强化稠油开采
利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对原油中的沥青质等重质组分进行降解,可以降低原油粘度,提高油藏采收率,这一技术在采油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使用添加氮、磷盐、氨盐的充气水使地层微生物活化。其机理包括:(1)就地生成CO2以增加压力来增强其在原油中的溶解能力;(2)生成有机酸而改善原油的性质;(3)利用降解作用将大分子的烃类转化为低分子的烃;(4)产生表面活性剂以改善原油的溶解能力。
微生物强化采油技术现已在一些国家获得成功地应用。与其他三次开采技术相比,它具有适用范围广,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等特点。它甚至可在7.5% (质量分数)的高盐度下,温度达80℃,压力达10.3MPa下的石油储层的条件下采用。但该技术局限性在于微生物在温度较高、盐度较大、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的油藏条件下易于遭到破坏,微生物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聚合物本身有造成沉淀的危险性,并且培养微生物的条件不易把握。因此,该法的发展方向是培养耐温、耐盐、耐重金属离子的易培养菌种。
·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技术
采用高速注气的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技术适用于开采浅薄层稠油,它的主要机理是:通过在油层下部压开的水平裂缝,开辟一条高层流能力的热通道,沿热通道向前推进的蒸汽在重力差异作用下,蒸汽逐步向上浮升并与原油发生强烈的传热传质作用,加热后可流动的原油在重力作用下流到下部通道,被蒸汽推着凝结的热水带到采油井,压开的水平裂缝不仅扩大了扫油面积,而且沿缝浮升的蒸汽又增加了波及体积,因而提高了稠油采收率。
·水热裂解开采稠油新技术
水热裂解技术通过向油层加入适当的催化剂,使稠油在水热条件下实现部分催化裂解,不可逆地降低重质组分含量或改变其分子结构,降低了稠油的粘度。制备的稠油水热裂解催化剂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反应温度更接近于井下的实际温度。这是一个很好的攻关方向。
·稠油热采地下复合催化降粘技术
中国石油报报道了稠油热采地下复合催化降粘技术,该技术集表面活性剂降粘、水热裂解催化降粘和氧化催化降粘剂降粘等功能为一体,注入催化剂后原油就地裂解产生小分子的气体,增加了油层压力,延长了放喷时间,提高了产油量,为超稠油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复合开采技术
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复合开采稠油技术主要有:蒸汽+表面活性剂复合采油技术、蒸汽+碱复合采油技术、蒸汽+聚合物复合采油技术、CO2+蒸汽吞吐开采稠油技术、蒸汽+CO2+表面活性剂开采稠油技术、 蒸汽+非凝析气体+耐高温起泡剂等。这些技术的结合不但克服了单一技术的局限性,而且为稠油油藏的后续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对于油田开发稠油油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
制约稠油开发的主要问题
特稠油油藏温度下脱气油粘度为10000~50000mPa·s, 超稠油(天然沥青) 油藏温度下脱气油粘度一般大于50 000 mPa·s。稠油的特点一是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如单家寺油田单6块稠油族组分中沥青质占11%,塔河油田稠油族组分中沥青质含量高达23%;二是粘温关系敏感, 如陈375井脱水脱气油40℃对应粘度133 300 mPa·s,80℃对应粘度2 646 mPa·s,100℃对应粘度754 mPa·s。
特超稠油油藏开发难点在于:注汽压力高于18 MPa,常规锅炉不适应;吸汽能力差,小于1 t/(MPa·h);加热动用半径小于50 m;转变为牛顿流体温度高(高于100℃)。对于远离油田基地的中小规模特稠油油藏,或许其面临的主要开发瓶颈不是来自钻井技术、热采技术或冷采技术,而是来自地面集输技术,如地面稠油的输送加热、降粘、脱水工艺。胜利稠油的粘温关系曲线特点是,稠油的粘度对温度敏感性强,在低温范围内随温度增加稠油粘度急剧下降,普通稠油在温度50~80℃范围内每升高10℃,稠油粘度降低约一半,特超稠油在温度70~100℃范围内每升高10℃,稠油粘度降低约一半。普通稠油在温度大于80℃和特超稠油在温度大于100℃后,随温度增加,稠油粘度下降缓慢。
稠油开采新型技术探讨
·利用微生物强化稠油开采
利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对原油中的沥青质等重质组分进行降解,可以降低原油粘度,提高油藏采收率,这一技术在采油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使用添加氮、磷盐、氨盐的充气水使地层微生物活化。其机理包括:(1)就地生成CO2以增加压力来增强其在原油中的溶解能力;(2)生成有机酸而改善原油的性质;(3)利用降解作用将大分子的烃类转化为低分子的烃;(4)产生表面活性剂以改善原油的溶解能力。
微生物强化采油技术现已在一些国家获得成功地应用。与其他三次开采技术相比,它具有适用范围广,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等特点。它甚至可在7.5% (质量分数)的高盐度下,温度达80℃,压力达10.3MPa下的石油储层的条件下采用。但该技术局限性在于微生物在温度较高、盐度较大、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的油藏条件下易于遭到破坏,微生物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聚合物本身有造成沉淀的危险性,并且培养微生物的条件不易把握。因此,该法的发展方向是培养耐温、耐盐、耐重金属离子的易培养菌种。
·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技术
采用高速注气的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技术适用于开采浅薄层稠油,它的主要机理是:通过在油层下部压开的水平裂缝,开辟一条高层流能力的热通道,沿热通道向前推进的蒸汽在重力差异作用下,蒸汽逐步向上浮升并与原油发生强烈的传热传质作用,加热后可流动的原油在重力作用下流到下部通道,被蒸汽推着凝结的热水带到采油井,压开的水平裂缝不仅扩大了扫油面积,而且沿缝浮升的蒸汽又增加了波及体积,因而提高了稠油采收率。
·水热裂解开采稠油新技术
水热裂解技术通过向油层加入适当的催化剂,使稠油在水热条件下实现部分催化裂解,不可逆地降低重质组分含量或改变其分子结构,降低了稠油的粘度。制备的稠油水热裂解催化剂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反应温度更接近于井下的实际温度。这是一个很好的攻关方向。
·稠油热采地下复合催化降粘技术
中国石油报报道了稠油热采地下复合催化降粘技术,该技术集表面活性剂降粘、水热裂解催化降粘和氧化催化降粘剂降粘等功能为一体,注入催化剂后原油就地裂解产生小分子的气体,增加了油层压力,延长了放喷时间,提高了产油量,为超稠油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复合开采技术
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复合开采稠油技术主要有:蒸汽+表面活性剂复合采油技术、蒸汽+碱复合采油技术、蒸汽+聚合物复合采油技术、CO2+蒸汽吞吐开采稠油技术、蒸汽+CO2+表面活性剂开采稠油技术、 蒸汽+非凝析气体+耐高温起泡剂等。这些技术的结合不但克服了单一技术的局限性,而且为稠油油藏的后续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对于油田开发稠油油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