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近几年国家教育部教学改革相关文件陆续颁布,创建信息化课堂,是时代发展之必须,教育发展之必要。以《病理学》“肿瘤”一章,第一节“肿瘤的大体形态与结构”为试验内容,利用智慧职教、云课堂、微信、网络资源库等为辅助工具,构建信息化课堂,改革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效率,帮助学生获得更丰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形成充分胜任岗位工作需求的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 病理学 肿瘤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3(b)-0154-02
信息化讲堂,是大范围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多年来最常见的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转变为将“学生为主体”设置为课堂核心宗旨,以网络软件资源和电子交互平板、手机等硬件资源为依托,使课堂知识以丰富、立体、多形态的方式呈现。为实践信息化课堂的建设,选取《病理学》“肿瘤”一章,第一节“肿瘤的大体形态与结构”,进行了以下的教学改革与设计。
1 课前反馈(3min)
课前反馈包括三个部分:(1)学生对教师的评价;(2)学生对自己的评价;(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信息的采集主要来自于云课堂APP里的统计数据和班级微信群的学生讨论内容,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及时把握每位同学的预习复习完成情况、课堂知识把握程度和对前一次课堂的评价和感受。
传统的课堂鲜少会涉及到学生对教师、对课堂效果的评价。在当下信息化大时代的前提下,凭借云课堂、智慧职教等优秀教学APP的技术支持,教师可以把握学生对每一次课堂的反馈,这些反馈包括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知识讲解、重难点分析等方面给出打分和文字评价。针对学生的反馈,教师又再做出相应的答复,使每次课堂都跟随学生的提醒和建议做即时调整,这样动态的课堂更能达到学生期待的最佳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则包括:每位同学的预习时长、前一次课后测验的成绩、课后讨论次数等,以上这些考核均借助云课堂、智慧职教等来完成,教师可第一手把握到每位同学的每个项目的完成度。
2 岗位对接学习目标(6min)
呈现规范化培训要求的卫生部文件,介绍规陪的大致内容和要求,突出病理科规陪工作之一包括了肿瘤标本的取材协助和记录,与本次课程内容密切相关。
邀请一位我校毕业且正在病理科参加规陪的毕业生,做3min简短采訪。采访内容包括,岗位工作的具体任务;他是如何为岗位工作做准备及练习操作;他认为课本知识对应于岗位工作的重要性有哪些。通过视频播放,同学们马上了解到本次课的学习内容是如何与未来的工作岗位对接,具体来说,肿瘤的大体形态与结构一节,是病理科规范化培训的取材任务中,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由采访视频中毕业生对岗位工作的介绍,自然过渡到本次课的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肿瘤的概念、肿瘤的肉眼特点;能力目标:能正确取材肿瘤标本并详细记录标本信息;素质目标:取材过程具备准确、完整、真实、有责任心的职业精神。
3 探索新知(29min)
从同学们的预习讨论中,提炼并总结,得出肿瘤的概念。同学们的预习任务分两部分,一部分为云课堂中浏览新课内容,一部分为微信群中完成病例讨论、病因查询、病情分析和图片上传等任务。以本次课为例,教师在微信群中分享了“好莱坞女明星安吉丽娜朱莉母女三人与乳腺癌”的新闻,要求同学们参考此报道,结合自身的日常生活认知及自己对肿瘤的思考与疑问,在微信群中对肿瘤的致病因素、生长特点、遗传特性等方面各抒己见,还可以上传各自感兴趣的肿瘤图片和病例报道至微信群,全班共同分享和讨论。
用本地新闻报道、本校附属医院的肿瘤图片、同学们自己提供的病例图片等,对肿瘤的大小、形状、颜色、数目、质地等进行呈现和介绍。在讲授之后,为检验同学们是否能准确定位病灶,可请同学在教师的手机上,将肿瘤的病灶范围勾勒出,电子交互平板可即时显示出该同学的操作,由全班共同观看和评价。
课前,邀请一两位同学到附属医院进行实体标本取材,并拍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两段视频,分别是同学未经教师指导的有缺失的操作过程,和经教师指导后的完整无误的取材过程。经对比和讲解,即大大增加了同学们的操作兴趣,也确定让大部分同学把握到肿瘤的大体形态结构特点,同时,还学会如何完整记录肿瘤标本信息。
为巩固肿瘤形态特点的理论知识,强调操作的正确与完整性,教师做现场示范。利用希沃电子交互平板的投屏功能,由一位同学充当助手拍摄教师的取材过程,同时,电子平板将实时播放,全班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清晰地参观教师的操作全程。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此新颖的教学模式吸引了每位同学,大家都投入高度的注意力去观察“实况转播”所呈现的教学内容,课堂气氛进入高潮。
课前已准备数个“肿瘤”模型(橡皮泥制作),如畸胎瘤、子宫肌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等。将模型分发给各小组,要求小组成员依照教师示范,参考本次课课堂知识,完成肿瘤标本的取材与记录。
播放市三甲医院病理科规陪负责人的采访视频,该视频是行业专家针对我班同学在附属医院的标本取材过程做出评价。行业专家的指导和肯定,即使被表扬的同学得到鼓励,也使全班同学的士气得到鼓舞,并对未来的规范化培训工作充满期待和信心。
4 课后小结(7min)
简短总结,进一步强化肿瘤大体形态与结构的知识要点。
同学们在云课堂手机客户端完成3min小测验。3min后提交答案,同学们的测验结果即可呈现在教师端,通过该结果可以统计同学们的当堂知识把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即时反应本次课的教学效果。
要求同学们完成云课堂APP里教师设置的预习任务及微信群里的分析讨论任务,即巩固本次课的理论知识,又为下一次的新知学习做足准备工作。每位同学的预习时长,及在微信群里参加讨论的次数、所发表内容等将反映在教师的移动客户端,是教师评测同学们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课,同学们均完成了预习任务(预习时长从5~30min不等),在班级微信群中有半数人上传了各自查找到的肿瘤图片,通过讨论已初步形成肿瘤概念。经统计,学生通过云课堂的预习效果显著。
5 结语
通过此次“肿瘤大体形态与结构”的信息化课堂试构建:对于教师,熟悉了各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与练习,在使用各种软件硬件为课程服务时更加熟练和如鱼得水,使课堂的构建层次鲜明、形式多样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加强了模拟岗位工作的训练;对于学生,知识把握度和操作熟练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初步形成可胜任未来职业岗位的知识理论体系和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丽君,陈中.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课堂生态:变革、问题与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2017(6):101-107.
[2] 钟晓流,宋述强.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3] 张玲丽.关于高职专业基础课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思考[J].轻工科技,2014(10):163-164.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 病理学 肿瘤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3(b)-0154-02
信息化讲堂,是大范围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多年来最常见的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转变为将“学生为主体”设置为课堂核心宗旨,以网络软件资源和电子交互平板、手机等硬件资源为依托,使课堂知识以丰富、立体、多形态的方式呈现。为实践信息化课堂的建设,选取《病理学》“肿瘤”一章,第一节“肿瘤的大体形态与结构”,进行了以下的教学改革与设计。
1 课前反馈(3min)
课前反馈包括三个部分:(1)学生对教师的评价;(2)学生对自己的评价;(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信息的采集主要来自于云课堂APP里的统计数据和班级微信群的学生讨论内容,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及时把握每位同学的预习复习完成情况、课堂知识把握程度和对前一次课堂的评价和感受。
传统的课堂鲜少会涉及到学生对教师、对课堂效果的评价。在当下信息化大时代的前提下,凭借云课堂、智慧职教等优秀教学APP的技术支持,教师可以把握学生对每一次课堂的反馈,这些反馈包括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知识讲解、重难点分析等方面给出打分和文字评价。针对学生的反馈,教师又再做出相应的答复,使每次课堂都跟随学生的提醒和建议做即时调整,这样动态的课堂更能达到学生期待的最佳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则包括:每位同学的预习时长、前一次课后测验的成绩、课后讨论次数等,以上这些考核均借助云课堂、智慧职教等来完成,教师可第一手把握到每位同学的每个项目的完成度。
2 岗位对接学习目标(6min)
呈现规范化培训要求的卫生部文件,介绍规陪的大致内容和要求,突出病理科规陪工作之一包括了肿瘤标本的取材协助和记录,与本次课程内容密切相关。
邀请一位我校毕业且正在病理科参加规陪的毕业生,做3min简短采訪。采访内容包括,岗位工作的具体任务;他是如何为岗位工作做准备及练习操作;他认为课本知识对应于岗位工作的重要性有哪些。通过视频播放,同学们马上了解到本次课的学习内容是如何与未来的工作岗位对接,具体来说,肿瘤的大体形态与结构一节,是病理科规范化培训的取材任务中,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由采访视频中毕业生对岗位工作的介绍,自然过渡到本次课的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肿瘤的概念、肿瘤的肉眼特点;能力目标:能正确取材肿瘤标本并详细记录标本信息;素质目标:取材过程具备准确、完整、真实、有责任心的职业精神。
3 探索新知(29min)
从同学们的预习讨论中,提炼并总结,得出肿瘤的概念。同学们的预习任务分两部分,一部分为云课堂中浏览新课内容,一部分为微信群中完成病例讨论、病因查询、病情分析和图片上传等任务。以本次课为例,教师在微信群中分享了“好莱坞女明星安吉丽娜朱莉母女三人与乳腺癌”的新闻,要求同学们参考此报道,结合自身的日常生活认知及自己对肿瘤的思考与疑问,在微信群中对肿瘤的致病因素、生长特点、遗传特性等方面各抒己见,还可以上传各自感兴趣的肿瘤图片和病例报道至微信群,全班共同分享和讨论。
用本地新闻报道、本校附属医院的肿瘤图片、同学们自己提供的病例图片等,对肿瘤的大小、形状、颜色、数目、质地等进行呈现和介绍。在讲授之后,为检验同学们是否能准确定位病灶,可请同学在教师的手机上,将肿瘤的病灶范围勾勒出,电子交互平板可即时显示出该同学的操作,由全班共同观看和评价。
课前,邀请一两位同学到附属医院进行实体标本取材,并拍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两段视频,分别是同学未经教师指导的有缺失的操作过程,和经教师指导后的完整无误的取材过程。经对比和讲解,即大大增加了同学们的操作兴趣,也确定让大部分同学把握到肿瘤的大体形态结构特点,同时,还学会如何完整记录肿瘤标本信息。
为巩固肿瘤形态特点的理论知识,强调操作的正确与完整性,教师做现场示范。利用希沃电子交互平板的投屏功能,由一位同学充当助手拍摄教师的取材过程,同时,电子平板将实时播放,全班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清晰地参观教师的操作全程。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此新颖的教学模式吸引了每位同学,大家都投入高度的注意力去观察“实况转播”所呈现的教学内容,课堂气氛进入高潮。
课前已准备数个“肿瘤”模型(橡皮泥制作),如畸胎瘤、子宫肌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等。将模型分发给各小组,要求小组成员依照教师示范,参考本次课课堂知识,完成肿瘤标本的取材与记录。
播放市三甲医院病理科规陪负责人的采访视频,该视频是行业专家针对我班同学在附属医院的标本取材过程做出评价。行业专家的指导和肯定,即使被表扬的同学得到鼓励,也使全班同学的士气得到鼓舞,并对未来的规范化培训工作充满期待和信心。
4 课后小结(7min)
简短总结,进一步强化肿瘤大体形态与结构的知识要点。
同学们在云课堂手机客户端完成3min小测验。3min后提交答案,同学们的测验结果即可呈现在教师端,通过该结果可以统计同学们的当堂知识把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即时反应本次课的教学效果。
要求同学们完成云课堂APP里教师设置的预习任务及微信群里的分析讨论任务,即巩固本次课的理论知识,又为下一次的新知学习做足准备工作。每位同学的预习时长,及在微信群里参加讨论的次数、所发表内容等将反映在教师的移动客户端,是教师评测同学们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课,同学们均完成了预习任务(预习时长从5~30min不等),在班级微信群中有半数人上传了各自查找到的肿瘤图片,通过讨论已初步形成肿瘤概念。经统计,学生通过云课堂的预习效果显著。
5 结语
通过此次“肿瘤大体形态与结构”的信息化课堂试构建:对于教师,熟悉了各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与练习,在使用各种软件硬件为课程服务时更加熟练和如鱼得水,使课堂的构建层次鲜明、形式多样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加强了模拟岗位工作的训练;对于学生,知识把握度和操作熟练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初步形成可胜任未来职业岗位的知识理论体系和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丽君,陈中.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课堂生态:变革、问题与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2017(6):101-107.
[2] 钟晓流,宋述强.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3] 张玲丽.关于高职专业基础课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思考[J].轻工科技,2014(10):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