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成都市小学英语教育一直致力于以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初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逐步提高小学生思维品质及文化品格。基于小学英语课程建设中阅读课程的缺失与不足,通过绘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形成良好阅读体验、发展学生思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绘本阅读;小学英语;课程建设
五年前,当绘本教学还未系统进入成都市小学英语课程时,成都市英语课程中缺少专门的阅读课程。而国家课程中所涉及的阅读教学时,又过多地倾向于对词汇、语法等语言结构或者知识点的讲授,忽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语阅读的育人价值以及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那个时期的英语阅读对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缺失真正意义上的英语阅读教学(王蔷、陈则航,2016)。
随着绘本逐渐进入英语教育者的视野,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绘本阅读教学,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绘本教学不系统——教学内容散点式,随意性大;不专业——缺乏方法指导和能“拿来”学习的案例;不深入——过度重视词句、有的绘本教学甚至等同于“语句朗读+做题训练”。
因此,教师需要准确定位,系统地设计英语绘本教学,使之成为小学英语课程的一部分,成都市小学英语绘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自此开始。五年来,成都市有数百所小学将绘本阅读以课程建设的形式加入到学校英语课程中,使得阅读资源更加丰富、阅读研究更加深入、阅读效益更加显著。
在倡导“全民阅读”的今天,英语阅读与母语阅读一样,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英语绘本课程将是国家英语课程的有益补充与有效拓展。
1. 课程目标
首先,成都市的学校建构了绘本阅读的课程目标,即通过绘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以绘本高质量的语言输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以对绘本图文信息组织方式的梳理和观点的鉴别发展学生思维品质,以绘本中大量的文化要素塑造学生正向的文化价值观,以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促进学习能力发展。
2. 课程框架
其次,为了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许多小学搭建了相应的课程框架,由不同的形式呈现:阅读内容上选择主题相关、难度适宜的分级绘本读物;阅读方式可以有集体与个体阅读的多种方式;阅读数量与频率是综合学生所有的阅读活动对学生达到阅读目标基础要求的设定。
例1. 见下页表1。例2.见下页表2。
3. 绘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相匹配
教师选择恰当的英语绘本为载体,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使绘本学习融入英语学科课程体系。
(1)绘本选择原则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在绘本选择上遵循以下原则:
① 选择英语地道、图文并茂的分级绘本读物;
② 绘本难度要与学生国家英语课程相匹配;
③ 繪本内容为小学生熟悉或者贴近其生活经验的话题;
④ 低年级学生要特别注意选择语言复现率高、主题突出的绘本。
(2)绘本内容与国家课程内容相匹配
① 知识板块相匹配
一致的知识板块可以从不同方面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比如北师大版《英语》三年级(上)中的语音知识板块,可以补充相应的自然拼读绘本,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和运用。
例3. 见下页表3。
② 语言难度相匹配
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了各个学段学生应达到的阅读量、阅读理解水平,并列出了相关阅读策略。《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也对读物级别设定为从预备级到20级。结合以上两项标准,教师应选择难度匹配的绘本作为学校绘本阅读课程的教材。
例4. 见下页表4。
4. 学习时空设置
英语绘本学习可以有多种灵活方式与空间,如P23表5所示。
教师在开展绘本阅读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多种渠道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从多种角度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用多种方式落实绘本阅读。
1.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实施英语绘本课程,保证学生的绘本阅读时间与频率,关注学生的阅读行为,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引导学生多种方式阅读,让学生在宽松、自主的氛围中进行绘本阅读,从多方面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2. 塑造积极的阅读体验
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体验,使学生能对阅读保持正向的态度和兴趣,能够对自身阅读效果、阅读方向、知识体系和阅读收获进行评估。在阅读态度与兴趣培养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联系生活、制造悬念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同时给予学生选择阅读素材的权利,营造轻松的阅读环境。在自我评估方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阅读效果,并为学生提供阅读策略引导,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开展自主阅读(王蔷、陈则航,2016)。
例5.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刘潇老师班上的一个孩子在周记中这样写道:“刘老师向我推荐的Story Element Organizer真是太好用了,我可以更加深刻地读懂一本书,而且在它的帮助下,我可以改编、续写、新编故事,这周我为The Lion and the Mouse 续写了三个不同的版本,我觉得自己都快成为小作家啦!”这个三年级的孩子在积极的阅读体验中不断进步,目前已经从阅读绘本逐渐向阅读章节故事过渡。 3. 多元思维发展
阅读不仅是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更是一个主动建构的动态过程。随着英语绘本阅读课程的开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能获得迅速发展,观察、分析、概括、推理、迁移和创新等能力都随着英语阅读的行进而得到提升。
(1)观察能力
英语绘本的信息由图和文两部分承担,观察图片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因此在重视“读文”的基础上,多角度“读图”也是应该积极倡导的。
封面往往承载着大量的信息,哪怕一个细小的点,有时也能在整个绘本阅读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在读封面时,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读标题、读图片,猜测故事情节。文中图片细节也蕴含着大量信息,在观察中可以借助图片理清情节发展,观察环境氛围,理解人物内心世界等(徐志平,2017)。
例6.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赵庆会老师在执教The Race绘本故事时,这样带领学生读封面:
首先教师只呈现了封面的部分画面(见图1),引导学生围绕题目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学生在讨论之后提出了各种问题,如:Where was the race? What kind of race is it? Who were in the race? What was the score of the race? …通过阅读前的学生提问,为展开阅读做好了知识和心理准备。
当教师呈现完整封面(见图2)时,学生发现比赛的双方分别驾驶着蜗牛和小车,再次引发悬念。这节绘本课就在“观察图片—提出问题—假设情节”中开始了。
(2)分析概括能力
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情节和关键信息,遵循时间、地点、逻辑关系等线索梳理出故事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将故事分成若干部分,再以抓取每个部分中心句的方式对故事进行概括。思维导图在概括故事时是很好的工具。
例7.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的罗雪虹老师在执教“Today I am going to the beach”一课时,学生根据故事发展的时间、地点梳理出了两种将绘本分板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了解了文本作者及其居住环境,然后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用新的视角“如何计划一件事”来划分故事。通过提取主题句和关键信息,形成这个故事的思维导图(见下页图3),对绘本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
(3)推理能力
在绘本阅读中,读者不是被动接受文本和图片信息的,而是在了解故事主题后,在不断预测与验证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并预测可能结局的。整个过程以学生的好奇心和判断力为动力,促成知识的主动建构。
例8.
成都海濱小学的陈姗姗老师,在执教“Pickles’ New Home”一课时,展示封面并提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ere are they?”学生根据封面呈现的主角和仓鼠在一片木屑上面,推断出他们在仓鼠的窝里。进而教师追问“Why are they standing there? Why are the ants and cat as small as Pickles?”学生可以推断出主角去参观仓鼠的家,并且结合学过之前的几个故事,推断出是主角用神奇的表变小了。
(4)迁移创新能力
迁移创新是绘本学习中高阶思维发展的表现,学生通过绘本阅读学习目标语言,再通过联系自身已有经验的方法进行迁移创作。
例9.
罗雪虹老师在执教“Today I am going to the beach”时,在通过梳理原文了解作者的海滩活动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海滩体验,通过思维导图(见图4)引导学生观察和对比自己与澳大利亚朋友的海边体验异同:
Q1. Why do you like to go to the beach?
Q2. What do you need to take with you?
Q3. What can you see at the beach?
Q4. What can you do at the beach?
通过对比描述,教师引导学生创作出自己的海滩活动绘本。
成都市的小学英语绘本课程经过五年的研究和实践,对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都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与国家英语课程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在学生的阅读素养发展与思维发展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仅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与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相呼应,激活英语阅读的育人价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成都市的小学英语教育研究者和小学教师们将继续深入研究绘本课程,继续推动课程的广泛实施,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王蔷, 陈则航. 2016. 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徐志平. 2017.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绘本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践研究[J].海外英语. (04): 31-34
关键词:绘本阅读;小学英语;课程建设
小学英语绘本课程设计的背景
五年前,当绘本教学还未系统进入成都市小学英语课程时,成都市英语课程中缺少专门的阅读课程。而国家课程中所涉及的阅读教学时,又过多地倾向于对词汇、语法等语言结构或者知识点的讲授,忽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语阅读的育人价值以及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那个时期的英语阅读对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缺失真正意义上的英语阅读教学(王蔷、陈则航,2016)。
随着绘本逐渐进入英语教育者的视野,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绘本阅读教学,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绘本教学不系统——教学内容散点式,随意性大;不专业——缺乏方法指导和能“拿来”学习的案例;不深入——过度重视词句、有的绘本教学甚至等同于“语句朗读+做题训练”。
因此,教师需要准确定位,系统地设计英语绘本教学,使之成为小学英语课程的一部分,成都市小学英语绘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自此开始。五年来,成都市有数百所小学将绘本阅读以课程建设的形式加入到学校英语课程中,使得阅读资源更加丰富、阅读研究更加深入、阅读效益更加显著。
小学英语绘本课程的设计
在倡导“全民阅读”的今天,英语阅读与母语阅读一样,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英语绘本课程将是国家英语课程的有益补充与有效拓展。
1. 课程目标
首先,成都市的学校建构了绘本阅读的课程目标,即通过绘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以绘本高质量的语言输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以对绘本图文信息组织方式的梳理和观点的鉴别发展学生思维品质,以绘本中大量的文化要素塑造学生正向的文化价值观,以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促进学习能力发展。
2. 课程框架
其次,为了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许多小学搭建了相应的课程框架,由不同的形式呈现:阅读内容上选择主题相关、难度适宜的分级绘本读物;阅读方式可以有集体与个体阅读的多种方式;阅读数量与频率是综合学生所有的阅读活动对学生达到阅读目标基础要求的设定。
例1. 见下页表1。例2.见下页表2。
3. 绘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相匹配
教师选择恰当的英语绘本为载体,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使绘本学习融入英语学科课程体系。
(1)绘本选择原则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在绘本选择上遵循以下原则:
① 选择英语地道、图文并茂的分级绘本读物;
② 绘本难度要与学生国家英语课程相匹配;
③ 繪本内容为小学生熟悉或者贴近其生活经验的话题;
④ 低年级学生要特别注意选择语言复现率高、主题突出的绘本。
(2)绘本内容与国家课程内容相匹配
① 知识板块相匹配
一致的知识板块可以从不同方面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比如北师大版《英语》三年级(上)中的语音知识板块,可以补充相应的自然拼读绘本,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和运用。
例3. 见下页表3。
② 语言难度相匹配
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了各个学段学生应达到的阅读量、阅读理解水平,并列出了相关阅读策略。《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也对读物级别设定为从预备级到20级。结合以上两项标准,教师应选择难度匹配的绘本作为学校绘本阅读课程的教材。
例4. 见下页表4。
4. 学习时空设置
英语绘本学习可以有多种灵活方式与空间,如P23表5所示。
教师在开展绘本阅读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多种渠道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从多种角度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用多种方式落实绘本阅读。
小学英语绘本课程的实施途径
1.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实施英语绘本课程,保证学生的绘本阅读时间与频率,关注学生的阅读行为,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引导学生多种方式阅读,让学生在宽松、自主的氛围中进行绘本阅读,从多方面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2. 塑造积极的阅读体验
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体验,使学生能对阅读保持正向的态度和兴趣,能够对自身阅读效果、阅读方向、知识体系和阅读收获进行评估。在阅读态度与兴趣培养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联系生活、制造悬念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同时给予学生选择阅读素材的权利,营造轻松的阅读环境。在自我评估方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阅读效果,并为学生提供阅读策略引导,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开展自主阅读(王蔷、陈则航,2016)。
例5.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刘潇老师班上的一个孩子在周记中这样写道:“刘老师向我推荐的Story Element Organizer真是太好用了,我可以更加深刻地读懂一本书,而且在它的帮助下,我可以改编、续写、新编故事,这周我为The Lion and the Mouse 续写了三个不同的版本,我觉得自己都快成为小作家啦!”这个三年级的孩子在积极的阅读体验中不断进步,目前已经从阅读绘本逐渐向阅读章节故事过渡。 3. 多元思维发展
阅读不仅是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更是一个主动建构的动态过程。随着英语绘本阅读课程的开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能获得迅速发展,观察、分析、概括、推理、迁移和创新等能力都随着英语阅读的行进而得到提升。
(1)观察能力
英语绘本的信息由图和文两部分承担,观察图片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因此在重视“读文”的基础上,多角度“读图”也是应该积极倡导的。
封面往往承载着大量的信息,哪怕一个细小的点,有时也能在整个绘本阅读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在读封面时,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读标题、读图片,猜测故事情节。文中图片细节也蕴含着大量信息,在观察中可以借助图片理清情节发展,观察环境氛围,理解人物内心世界等(徐志平,2017)。
例6.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赵庆会老师在执教The Race绘本故事时,这样带领学生读封面:
首先教师只呈现了封面的部分画面(见图1),引导学生围绕题目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学生在讨论之后提出了各种问题,如:Where was the race? What kind of race is it? Who were in the race? What was the score of the race? …通过阅读前的学生提问,为展开阅读做好了知识和心理准备。
当教师呈现完整封面(见图2)时,学生发现比赛的双方分别驾驶着蜗牛和小车,再次引发悬念。这节绘本课就在“观察图片—提出问题—假设情节”中开始了。
(2)分析概括能力
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情节和关键信息,遵循时间、地点、逻辑关系等线索梳理出故事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将故事分成若干部分,再以抓取每个部分中心句的方式对故事进行概括。思维导图在概括故事时是很好的工具。
例7.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的罗雪虹老师在执教“Today I am going to the beach”一课时,学生根据故事发展的时间、地点梳理出了两种将绘本分板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了解了文本作者及其居住环境,然后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用新的视角“如何计划一件事”来划分故事。通过提取主题句和关键信息,形成这个故事的思维导图(见下页图3),对绘本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
(3)推理能力
在绘本阅读中,读者不是被动接受文本和图片信息的,而是在了解故事主题后,在不断预测与验证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并预测可能结局的。整个过程以学生的好奇心和判断力为动力,促成知识的主动建构。
例8.
成都海濱小学的陈姗姗老师,在执教“Pickles’ New Home”一课时,展示封面并提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ere are they?”学生根据封面呈现的主角和仓鼠在一片木屑上面,推断出他们在仓鼠的窝里。进而教师追问“Why are they standing there? Why are the ants and cat as small as Pickles?”学生可以推断出主角去参观仓鼠的家,并且结合学过之前的几个故事,推断出是主角用神奇的表变小了。
(4)迁移创新能力
迁移创新是绘本学习中高阶思维发展的表现,学生通过绘本阅读学习目标语言,再通过联系自身已有经验的方法进行迁移创作。
例9.
罗雪虹老师在执教“Today I am going to the beach”时,在通过梳理原文了解作者的海滩活动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海滩体验,通过思维导图(见图4)引导学生观察和对比自己与澳大利亚朋友的海边体验异同:
Q1. Why do you like to go to the beach?
Q2. What do you need to take with you?
Q3. What can you see at the beach?
Q4. What can you do at the beach?
通过对比描述,教师引导学生创作出自己的海滩活动绘本。
结语
成都市的小学英语绘本课程经过五年的研究和实践,对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都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与国家英语课程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在学生的阅读素养发展与思维发展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仅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与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相呼应,激活英语阅读的育人价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成都市的小学英语教育研究者和小学教师们将继续深入研究绘本课程,继续推动课程的广泛实施,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王蔷, 陈则航. 2016. 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徐志平. 2017.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绘本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践研究[J].海外英语. (04): 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