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数据是一场革新,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领域的各个层面,人们对海量数据的挖掘运用预示着传统产业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作为经济发展进程的中坚力量,金融大数据产业的兴起无疑成为新时期下的重要历史机遇。
一、金融大数据的特点
大数据金融是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其蕴藏的价值潜力为金融业乃至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一方面金融大数据与当今经济运行模式相辅相成,以银行业为例,银行业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及金融信息,金融大数据可被广泛运用于用户信息管理及个人征信领域,帮助银行进行金融风险检测,同时也可以帮助用户进行信用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金融大数据的这一应用价值已经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使用。另一方面,金融大数据具有区别于一般数据的特点。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爆发式的发展促使了金融大数据的飞速增长,根据IBM预测,截至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将会达到目前数据量的8倍,是2001年以前累计数据量的50倍之多,如此庞大的数据从宏观意义上更能够反映样本的真实性,与抽样检验相比全面反映了数据的真实波动和走势,这是大数据区别于一般抽样数据的最大特点。
我国金融大数据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金融机构拥有大量优势资源,在金融大数据的海洋中分析挖掘有价值的规律并加以利用可使金融业务向更加多元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经济主体从而对市场机会更加敏感,能够及时有效地抓住业务增长点,推动金融机构在发展中完成结构的深化改革,进而调动经济的全方位增长。总体来看,大数据技术与金融产业的融合将会给未来经济的增长带来新的契机。
二、金融产业集聚效应
金融产业集聚作为产业集聚效应的一类,是金融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金融产业集聚促使金融资源流向更具规模的资源池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性主体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金融产业集聚恰恰满足了金融资源集群,实现了经济金融资源的规模效应及协同效应,由此金融产业集聚能够进入金融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中,为经济社会创造的价值具有可持续性。
经济发展,金融先行,各国政府早已明确采取各类措施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就我国而言,具有代表性的金融集聚区包括北京CBD核心区、上海浦东金融区、深圳金融街,还包括近年来政府大力扶持的自贸区等,这类金融集聚属于微观层面的城市内经济圈,中观层面可以拓展至北京及环渤海经济圈、上海及长三角经济圈、深圳及珠三角经济圈等,无疑微观层面与中观层面之间存在金融资源的双向流动,二者间的联系影响无形扩大了金融产业规模,增强了地区金融业实力,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金融集聚效应不单扩大了市场广度,更加强了市场深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累加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吸引外部资源。总体来说,金融产业集群化将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大量金融企业集中为其辅助产业带来迅速发展的机会,各机构之间通过业务产生联系,形成一张巨大的数据信息网络,在区域内形成资源共享的发展格局。与此同时,产业规模扩大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专业优质人才的同时使区域经济实现了可持续性增长。
(二)促进企业协作。一般而言,区域概念的产业集聚一旦成型,区域内就会自发形成协作的内生动力。对金融产业而言,区域内密切的業务联系不仅可以提高信息传送速率,还能够减少交易费用与成本,企业与企业之间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竞争关系,更多的是互利协作关系。
(三)提升竞争优势。金融集聚现象对同一区域的企业而言会产生更为激烈的竞争,但这种竞争是以优势创建和良性发展为前提,由于同一区域内存在大量同业竞争对手,企业想要立足就必然要经历创新变革,创建自身独有的竞争优势,金融创新步伐无形中也会加快,区域金融整体而言将会较一般金融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四)提高金融效率。金融产业集聚会引发激烈的区域内竞争,同时会自然淘汰劣势企业,最终优势企业得以生存发展,这种市场间的自然选择淘汰提高了金融业的效率,加快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步伐。
三、金融大数据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
在我国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金融大数据产业集聚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突破口,金融大数据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经济发展的模式,产业集聚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贡献力量。
一方面金融大数据产业集聚有助于制定更为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在我国致力于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金融机构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在于如何在众多的机构中脱引而出,而机遇在于金融大数据产业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有助于机构间的优势互补,金融大数据更有助于机构迅速进行市场定位,进行经济战略部署。另一方面金融大数据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一般而言一个城市或区域的总体经济规划应与其外部环境和内部优势相适应,根据金融集聚特征制定战略目标是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的途径。目前金融大数据产业可以通过多层级、由点及面实现集聚,最大化的发挥数据优势,为区域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十三五”规划初级阶段,是经济腾飞的关键时期,及时把握金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产业集聚带来的协同效应无疑是实现经济增长的突破口,是具有一定先进性和前瞻性的举措。(作者单位为山西财经大学)
一、金融大数据的特点
大数据金融是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其蕴藏的价值潜力为金融业乃至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一方面金融大数据与当今经济运行模式相辅相成,以银行业为例,银行业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及金融信息,金融大数据可被广泛运用于用户信息管理及个人征信领域,帮助银行进行金融风险检测,同时也可以帮助用户进行信用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金融大数据的这一应用价值已经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使用。另一方面,金融大数据具有区别于一般数据的特点。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爆发式的发展促使了金融大数据的飞速增长,根据IBM预测,截至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将会达到目前数据量的8倍,是2001年以前累计数据量的50倍之多,如此庞大的数据从宏观意义上更能够反映样本的真实性,与抽样检验相比全面反映了数据的真实波动和走势,这是大数据区别于一般抽样数据的最大特点。
我国金融大数据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金融机构拥有大量优势资源,在金融大数据的海洋中分析挖掘有价值的规律并加以利用可使金融业务向更加多元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经济主体从而对市场机会更加敏感,能够及时有效地抓住业务增长点,推动金融机构在发展中完成结构的深化改革,进而调动经济的全方位增长。总体来看,大数据技术与金融产业的融合将会给未来经济的增长带来新的契机。
二、金融产业集聚效应
金融产业集聚作为产业集聚效应的一类,是金融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金融产业集聚促使金融资源流向更具规模的资源池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性主体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金融产业集聚恰恰满足了金融资源集群,实现了经济金融资源的规模效应及协同效应,由此金融产业集聚能够进入金融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中,为经济社会创造的价值具有可持续性。
经济发展,金融先行,各国政府早已明确采取各类措施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就我国而言,具有代表性的金融集聚区包括北京CBD核心区、上海浦东金融区、深圳金融街,还包括近年来政府大力扶持的自贸区等,这类金融集聚属于微观层面的城市内经济圈,中观层面可以拓展至北京及环渤海经济圈、上海及长三角经济圈、深圳及珠三角经济圈等,无疑微观层面与中观层面之间存在金融资源的双向流动,二者间的联系影响无形扩大了金融产业规模,增强了地区金融业实力,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金融集聚效应不单扩大了市场广度,更加强了市场深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累加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吸引外部资源。总体来说,金融产业集群化将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大量金融企业集中为其辅助产业带来迅速发展的机会,各机构之间通过业务产生联系,形成一张巨大的数据信息网络,在区域内形成资源共享的发展格局。与此同时,产业规模扩大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专业优质人才的同时使区域经济实现了可持续性增长。
(二)促进企业协作。一般而言,区域概念的产业集聚一旦成型,区域内就会自发形成协作的内生动力。对金融产业而言,区域内密切的業务联系不仅可以提高信息传送速率,还能够减少交易费用与成本,企业与企业之间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竞争关系,更多的是互利协作关系。
(三)提升竞争优势。金融集聚现象对同一区域的企业而言会产生更为激烈的竞争,但这种竞争是以优势创建和良性发展为前提,由于同一区域内存在大量同业竞争对手,企业想要立足就必然要经历创新变革,创建自身独有的竞争优势,金融创新步伐无形中也会加快,区域金融整体而言将会较一般金融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四)提高金融效率。金融产业集聚会引发激烈的区域内竞争,同时会自然淘汰劣势企业,最终优势企业得以生存发展,这种市场间的自然选择淘汰提高了金融业的效率,加快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步伐。
三、金融大数据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
在我国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金融大数据产业集聚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突破口,金融大数据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经济发展的模式,产业集聚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贡献力量。
一方面金融大数据产业集聚有助于制定更为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在我国致力于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金融机构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在于如何在众多的机构中脱引而出,而机遇在于金融大数据产业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有助于机构间的优势互补,金融大数据更有助于机构迅速进行市场定位,进行经济战略部署。另一方面金融大数据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一般而言一个城市或区域的总体经济规划应与其外部环境和内部优势相适应,根据金融集聚特征制定战略目标是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的途径。目前金融大数据产业可以通过多层级、由点及面实现集聚,最大化的发挥数据优势,为区域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十三五”规划初级阶段,是经济腾飞的关键时期,及时把握金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产业集聚带来的协同效应无疑是实现经济增长的突破口,是具有一定先进性和前瞻性的举措。(作者单位为山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