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从国家《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这一条例开始实施之后,在进行疫苗的管理上就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其中第一类疫苗的管理和第二类疫苗在其使用管理上都产生了相对较大的差异,并且越来越多的基层预防接种疫苗的单位,也开始对于第二类疫苗其在使用管理等多方面上都逐步的走向了规范化,并且管理的条例逐渐的明朗清晰起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目前在对于第二类疫苗的管理上,逐步的暴露出一些新的、有待去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是针对各基层的预防接种单位在对第二类疫苗的使用以及管理的情况来进行讨论,其中主要是为了保证第二类疫苗可以安全的使用,并且进行规范化的管理,针对其主要会发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来进行讨论与研究。
【关键词】 基层预防接种单位 第二类疫苗的使用管理 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引言
第二类疫苗指的是受种者自愿自费受种的疫苗,其中受种这种疫苗的费用主要是由其自己或者其监护人承担的,在我国2005 年6月1日实施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其中要求第二类疫苗实行分类管理模式,同时这一条例也首先确立了第二类疫苗的市场化以及其流通经营模式。第二类疫苗可以由专业生产疫苗的企业向疾控机构、接种的单位进行发售,疫苗批发企业也可以进行销售;同时可由疫苗批发企业向疾控的机构、接种的单位、以及其他的疫苗批发企业销售。在这一条例实施之后,第二类的疫苗其自身的条例实施后,第二类疫苗的管理模式就跳出了我国传统的统一购销的模式,同时也逐渐的形成了市场的运作化的分散购的销售模式。但是在安徽泅县的“甲肝疫苗事件”等等事件发生之后,从我国的卫生行政部门到各不同级别的疾控机构、以及接种单位都对第二类疫苗在其管理的模式产生了高度的关注,并且不断的去对其管理模式进行探索。
1 第二类疫苗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第二类疫苗的进货途径
我国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曾经规定,专业生产疫苗的企业可以向疾控机构、接种单位、以及疫苗批发企业进行销售本企业所生产的第二类疫苗。同时,疫苗批发的企业也可以向疾控机构、接种单位、以及其他的疫苗批发企业销售第二类疫苗。在目前来看,我国基层预防接种的单位其第一类疫苗仍然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的中心逐级的去进行供应,然而第二类疫苗则由于其自身的价格因素、以及趋利行为的影响,就呈现出了多种途径进行供应的一个十分复杂的趋势。其中有的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的第二类疫苗是从本区疾控中心进货;有的则是跨级从上级的疾控中心来进行进货;有的则是直接的从生产疫苗的厂家进货;大部分的基层预防接种的单位在进货的时候多数情况都是几种途径交叉并存的。但是由于第二类疫苗自身进货渠道的多样性,就直接的导致了在对第二类疫苗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对于第一类疫苗比较混乱,并且其质量也难以保证。
1.2 我国存在第二类疫苗扩大使用这一现象
在基层预防接种的单位,存在着使用第二类疫苗来替代第一类疫苗这一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则是:国家的免疫规划在不断的扩大,其中第一类疫苗的范围与其种类也在不断的扩大,但是这一问题就导致了第二类疫苗的有偿收费出现逐渐减少,所以有一些基层的预防接种单位,就会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在执行或者未执行知情并且同意的前提下,变相的去扩大第二类疫苗的接种范围。这一做法与国家的免疫规划政策相互违背。
1.3 第二类疫苗的质量管理不到位
尽管大多数基层预防接种单位都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做出了相应的管理,但是对于疫苗的入库、出库、储存、接种等等环节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管理的忽视,往往会造成第二类疫苗在进货的过程中未严格的去执行检查验收的制度,未索取批签发的证明等等。特别是在第二类疫苗的冷冻运输这一问题,容易出现用泡沫箱来代替冷冻箱的问题,并且这一问题较为普遍。
1.4第二类疫苗的价格虚高现象
目前,很多的第二类疫苗价格都偏高,特别是一些进口的疫苗,其价格更高,远远高于了批发价。即使我国的法规打破了疾病控制部门对于第二类疫苗的垄断,但是由于其盈利空间较大,所以就导致了很多第二类疫苗供应商大肆抬高价格的问题。
2.相关的对策
2.1统一第二类疫苗的进货途径
可以将目前发现的较好的进货途径变成一个统一的采购途径,由省级的疾控中心将进货途径进行统一化,并且公开招标,防止垄断和走后门之类情况。
2.2 加强第二类疫苗的质量监管
需要卫生行政部门以及食品、药品的监督部门认真的履行第二类疫苗的相关的监管职能,同时需要对基层的预防接种单位疫苗在使用的时候,进行全过程的监管,来保证第二类疫苗可以安全接种。
2.3 探索第二类疫苗的管理体制
针对这一方面需要加强政府的财政投入,来保证第一类疫苗的正常分发,并且要实施免费的接种,针对第二类疫苗可以实行零差价销售管理,即政府给予相关的基层接种单位一定的财政补偿,从而来有效的推动基层预防接种单位进行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来安排第二类疫苗的接种,从而提高第二类疫苗的接种率以及接种效果。
2.4 进一步的推进基层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
即为了防止基层预防接种的单位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而进行的相关知识的培训及相关知识的学习。
总结
本文主要是针对第二类疫苗在其使用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对策进行了讨论和探讨,可以发现即使在我国有关条例越来越成熟的时候,管理问题也依旧是一个十分重要并且需要人们去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亓恒梁.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第二类疫苗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2,12:144-145.
[2]常捷.中国三省二类疫苗支付意愿和提供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4.
[3]李镠,陈茜,孙美玲,安立群.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第二类疫苗流通及管理现状的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5,09:1276-1278.
[4]姜晓飞.预防接种单位客户端个案在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
[5]郭飚.中国免疫规划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与对策[J].中国计划免疫,2006,05:415-419+356.
【关键词】 基层预防接种单位 第二类疫苗的使用管理 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引言
第二类疫苗指的是受种者自愿自费受种的疫苗,其中受种这种疫苗的费用主要是由其自己或者其监护人承担的,在我国2005 年6月1日实施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其中要求第二类疫苗实行分类管理模式,同时这一条例也首先确立了第二类疫苗的市场化以及其流通经营模式。第二类疫苗可以由专业生产疫苗的企业向疾控机构、接种的单位进行发售,疫苗批发企业也可以进行销售;同时可由疫苗批发企业向疾控的机构、接种的单位、以及其他的疫苗批发企业销售。在这一条例实施之后,第二类的疫苗其自身的条例实施后,第二类疫苗的管理模式就跳出了我国传统的统一购销的模式,同时也逐渐的形成了市场的运作化的分散购的销售模式。但是在安徽泅县的“甲肝疫苗事件”等等事件发生之后,从我国的卫生行政部门到各不同级别的疾控机构、以及接种单位都对第二类疫苗在其管理的模式产生了高度的关注,并且不断的去对其管理模式进行探索。
1 第二类疫苗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第二类疫苗的进货途径
我国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曾经规定,专业生产疫苗的企业可以向疾控机构、接种单位、以及疫苗批发企业进行销售本企业所生产的第二类疫苗。同时,疫苗批发的企业也可以向疾控机构、接种单位、以及其他的疫苗批发企业销售第二类疫苗。在目前来看,我国基层预防接种的单位其第一类疫苗仍然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的中心逐级的去进行供应,然而第二类疫苗则由于其自身的价格因素、以及趋利行为的影响,就呈现出了多种途径进行供应的一个十分复杂的趋势。其中有的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的第二类疫苗是从本区疾控中心进货;有的则是跨级从上级的疾控中心来进行进货;有的则是直接的从生产疫苗的厂家进货;大部分的基层预防接种的单位在进货的时候多数情况都是几种途径交叉并存的。但是由于第二类疫苗自身进货渠道的多样性,就直接的导致了在对第二类疫苗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对于第一类疫苗比较混乱,并且其质量也难以保证。
1.2 我国存在第二类疫苗扩大使用这一现象
在基层预防接种的单位,存在着使用第二类疫苗来替代第一类疫苗这一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则是:国家的免疫规划在不断的扩大,其中第一类疫苗的范围与其种类也在不断的扩大,但是这一问题就导致了第二类疫苗的有偿收费出现逐渐减少,所以有一些基层的预防接种单位,就会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在执行或者未执行知情并且同意的前提下,变相的去扩大第二类疫苗的接种范围。这一做法与国家的免疫规划政策相互违背。
1.3 第二类疫苗的质量管理不到位
尽管大多数基层预防接种单位都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做出了相应的管理,但是对于疫苗的入库、出库、储存、接种等等环节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管理的忽视,往往会造成第二类疫苗在进货的过程中未严格的去执行检查验收的制度,未索取批签发的证明等等。特别是在第二类疫苗的冷冻运输这一问题,容易出现用泡沫箱来代替冷冻箱的问题,并且这一问题较为普遍。
1.4第二类疫苗的价格虚高现象
目前,很多的第二类疫苗价格都偏高,特别是一些进口的疫苗,其价格更高,远远高于了批发价。即使我国的法规打破了疾病控制部门对于第二类疫苗的垄断,但是由于其盈利空间较大,所以就导致了很多第二类疫苗供应商大肆抬高价格的问题。
2.相关的对策
2.1统一第二类疫苗的进货途径
可以将目前发现的较好的进货途径变成一个统一的采购途径,由省级的疾控中心将进货途径进行统一化,并且公开招标,防止垄断和走后门之类情况。
2.2 加强第二类疫苗的质量监管
需要卫生行政部门以及食品、药品的监督部门认真的履行第二类疫苗的相关的监管职能,同时需要对基层的预防接种单位疫苗在使用的时候,进行全过程的监管,来保证第二类疫苗可以安全接种。
2.3 探索第二类疫苗的管理体制
针对这一方面需要加强政府的财政投入,来保证第一类疫苗的正常分发,并且要实施免费的接种,针对第二类疫苗可以实行零差价销售管理,即政府给予相关的基层接种单位一定的财政补偿,从而来有效的推动基层预防接种单位进行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来安排第二类疫苗的接种,从而提高第二类疫苗的接种率以及接种效果。
2.4 进一步的推进基层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
即为了防止基层预防接种的单位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而进行的相关知识的培训及相关知识的学习。
总结
本文主要是针对第二类疫苗在其使用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对策进行了讨论和探讨,可以发现即使在我国有关条例越来越成熟的时候,管理问题也依旧是一个十分重要并且需要人们去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亓恒梁.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第二类疫苗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2,12:144-145.
[2]常捷.中国三省二类疫苗支付意愿和提供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4.
[3]李镠,陈茜,孙美玲,安立群.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第二类疫苗流通及管理现状的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5,09:1276-1278.
[4]姜晓飞.预防接种单位客户端个案在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
[5]郭飚.中国免疫规划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与对策[J].中国计划免疫,2006,05:415-419+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