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教育工作的重心已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生喜欢学习,学会如何学习,并把学习当作自己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中,我做了一些尝试,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生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自主教学模式,使学生乐学、愿学: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把学生当成完全被动接收的对象,教师往往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分析,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要求学生主动去思考、更不用说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既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不能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使学生渐渐地把学习当成了负担,当成了苦差事。要想让学生摆脱这种被动的学习的局面,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发生相应的改变,努力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自主教学模式。 如在讲到《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时,我做了这样的尝试,根据本课内容精心设计了探究课题:将全班同学组成一个联合考察团,假想从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向西进行寻访考察。这个团队由旅游观光者、考古学家、古代商人、文化使者四种不同身份人员组成,将分别为大家介绍沿途景色、考古发现、贩运的物品、传播的文化等。提前一周下发活动预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身份,组成四个小组,互相讨论、探究交流。我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知识和丰富、合理的想象来完成本组的主题,准备好回答相关的提问。同学们积极性都很高,通过阅读课本、同学间相互探究交流、查找课外资料、网上查找等多种途径进行整理搜集。在讲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及时点拨、指导、适时鼓励。整个过程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这样,学生通过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缩短了与史实的距离,加深了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对比较枯燥的历史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多种能力。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感受历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趣味性:
部分学生不喜欢历史,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历史讲的是过去的事情,时间相隔太远,无法理解当时的历史氛围,也无法体会当时历史人物的感受。另一方面,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角度,即使再感人的历史事实,也无法激起他们内心的波澜。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走进历史情境,体验人物心灵,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发展“言之有据,论者符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解偏见、容纳悖论”的人文精神。要实现这一点,可以通过情景假设法、角色扮演等方式。都会让学生感到有趣,也就会让他们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使学生乐学、愿学很重要,而使学生会学更是关键。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師应加强对学生的方法指导,真正地“授之以渔”,使学生学会学习。我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开发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如一些历史时间的记忆方法),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如采用歌谣法、谐音法记忆等。
探索概要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如记忆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方面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
探索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指导学生整理编写知识结构,可以达到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提高学科能力的目的。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
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历史把握现在、预见未来。一方面,学生可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加深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对其发展趋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或预测。另一方面,以历史的经验和价值观来剖析自我,客观地分析和理解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与挫折,并进一步探索和调整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同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要鼓励学生超过自己,并以此为荣,让学生能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摘取更丰硕的成果。(单位:吉林省梅河口市外国语学校)
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自主教学模式,使学生乐学、愿学: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把学生当成完全被动接收的对象,教师往往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分析,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要求学生主动去思考、更不用说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既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不能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使学生渐渐地把学习当成了负担,当成了苦差事。要想让学生摆脱这种被动的学习的局面,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发生相应的改变,努力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自主教学模式。 如在讲到《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时,我做了这样的尝试,根据本课内容精心设计了探究课题:将全班同学组成一个联合考察团,假想从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向西进行寻访考察。这个团队由旅游观光者、考古学家、古代商人、文化使者四种不同身份人员组成,将分别为大家介绍沿途景色、考古发现、贩运的物品、传播的文化等。提前一周下发活动预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身份,组成四个小组,互相讨论、探究交流。我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知识和丰富、合理的想象来完成本组的主题,准备好回答相关的提问。同学们积极性都很高,通过阅读课本、同学间相互探究交流、查找课外资料、网上查找等多种途径进行整理搜集。在讲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及时点拨、指导、适时鼓励。整个过程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这样,学生通过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缩短了与史实的距离,加深了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对比较枯燥的历史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多种能力。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感受历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趣味性:
部分学生不喜欢历史,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历史讲的是过去的事情,时间相隔太远,无法理解当时的历史氛围,也无法体会当时历史人物的感受。另一方面,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角度,即使再感人的历史事实,也无法激起他们内心的波澜。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走进历史情境,体验人物心灵,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发展“言之有据,论者符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解偏见、容纳悖论”的人文精神。要实现这一点,可以通过情景假设法、角色扮演等方式。都会让学生感到有趣,也就会让他们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使学生乐学、愿学很重要,而使学生会学更是关键。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師应加强对学生的方法指导,真正地“授之以渔”,使学生学会学习。我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开发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如一些历史时间的记忆方法),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如采用歌谣法、谐音法记忆等。
探索概要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如记忆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方面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
探索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指导学生整理编写知识结构,可以达到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提高学科能力的目的。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
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历史把握现在、预见未来。一方面,学生可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加深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对其发展趋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或预测。另一方面,以历史的经验和价值观来剖析自我,客观地分析和理解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与挫折,并进一步探索和调整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同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要鼓励学生超过自己,并以此为荣,让学生能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摘取更丰硕的成果。(单位:吉林省梅河口市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