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未都是爸爸妈妈的乖女儿,被宠在最粘稠的蜜罐子里;朋友眼中的傻大妞,彼此都心无城府;老师眼里前途无量的学生,路上经过都会多给几个笑脸;长辈口中懂事乖巧的好孩子,见面就夸个不停……这些角色就像是一架层阶递上的云梯,把我送到了高高在上的云深处,看不清云梯之下世界的本来面目。
2011年暑假,我计划了一个月的实习,在邻居阿姨开的酒店做一名最普通的迎宾小姐。觥筹交错的地方永远是人情世故最丰富的所在,我选择站在大门口笑脸迎送,原本是想看一看百态生活,没想到却触碰到自己最真实的渺小。
缺口的碗和磨毛的旗袍
因为不希望被人发现和老板娘阿姨的熟人关系,第一天我早早就到了店里。例行的早餐时间,领班带我到员工食堂领取餐具,原本我以为新来的员工应该会有一套新的餐具,哪知她却从一个满是油污和灰尘的碗架上拿了一只粘满灰、缺了口,碗底还粘着几片已经变成黑色的莱叶的破碗给我。且不说这是全市有名的大酒店了,如此破旧的一个脏碗,即使是流浪猫狗也不会侧目吧。压下心底即将蹿起的小火苗,我沉默地到洗碗台上仔仔细细地把碗洗干净,再回到餐桌边时,一桌子饭莱就只剩下一个馒头和一点点粘在碗底的油星。
回到大堂,领班副手扔在我面前的是一件扣子坏掉、滚边磨毛,内衬还有脚印和油污的破旗袍,而同样是迎宾的前辈却穿着一身漂亮的红色织锦旗袍。这不摆明了欺负新人吗?我赔着笑脸问有没有新一点的衣服,领班眼白一翻甩给我一对“卫生球”,斩钉截铁地一句“没有”,然后和前辈相视一笑。
此时,心里对于工作的热情已经熄灭了一大半,我拿着破旗袍,回到前台,准备开始开店前的打扫工作。就在这个时侯,阿姨来了,一路亲热地ⅡU着我的小名,搂着我的肩膀问习不习惯。领班和前辈迅速地转过身来观察情况,脸色大变,努力Hold住。
当阿姨看到我放在前台的旗袍时,声音一下提高了半个调,厉声问是谁拿的这样一件破衣服。领班一边道歉说自己没注意,一边小跑着去换了一件新的。而那位前辈呢?阿姨刚一离开,她马上走到我身边,很温柔地问我渴不渴,要不要喝水。这不是拍电视剧哦,360°的谄媚大转弯太激烈,我适应不过来。
好久不见,不如不见
第二天的晚餐时段,宾来客往的大门口出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居然是我小学时的琵琶老师。两年的学习时间里我很不出色,相对她“全市第一琵琶”的称号,我甚至有些阿斗。
阔别1 1年之后,居然在这里遇见了她,我惊喜地尖叫了一声“高老师”,小心肝激动不已。我想告诉她,我后来终于领略到了琵琶的魅力,自学到八级,现在可以把《十面埋伏》弹得像模像样:我想告诉她,我已经从小女孩长成了大姑娘,但是她依然端庄优雅,不见太多时光的痕迹。
但是,她显然已经不记得我了,等她终于想起当年练琴不努力的我,便对我今天的酒店服务生身份表示出显而易见的轻蔑。然后,自顾自地讲起她那在奥地利爱乐乐团无限辉煌的子女。我几次想要解释我只是来这里实习,她都干脆地打断,只管炫耀。
这场令我激动不已的“好久不见”变成了内心血泪狂奔的“不如不见”,回到家后,都懒得和爸妈提起。如果是半年前我在商演上和其他三个姑娘一起组合演奏现代民乐时遇见她,她会不会和蔼可亲地和我共叙师生情谊,而我也会成为她向别人吹嘘的资本?而她,也仍然是我心里那个引领我步入音乐圣殿的伟大恩师?
面具是成人世界里的暗器
这三天,生意一直兴隆,门口的大帘子不断被掀开,我的笑容就没有收起过。刚刚送完一拨客人到二楼雅间,下楼时在拐角处遇到了几个衣着讲究的中年人。这样的中年人,我在生活中是太熟悉,他们成熟幽默,和爸爸称兄道弟,会亲昵地拍着我的肩膀夸爸妈好福气,过年的时候抢着塞压岁钱……
但是今天,一切都变了。他们找不到朋友预订的包厢,预订的三个信息:姓氏、手机号、包厢号,他们都不知,反而把我给狠狠教训了一番,仿佛服务员就应该是无所不知的。他们骂骂咧咧地扬长而去,剩下我一个人在原地,在嘈杂的酒店里,我清楚地听见心里对工作的那股热情汩汩流逝。
第四天早晨,我果断向阿姨请辞走人。爸妈批评我没责任心没毅力,我不反驳。我的内心确实还不够强大,总是习惯于被捧着生活,一旦进入现实社会,只能仓皇逃离。但是我仍然感谢这三天的实习,大门三尺地浓缩了世间百态。
一开始,我以为站在大门迎宾,只要摆出那张对着镜子练习了好几个小时的标准笑脸,就能让来往食客如沐春风。可现实是,我那一次次露出八颗牙齿的笑脸和一句句“欢迎光临”、
“欢迎下次再来”,就像是空气一样,无影无形。
我不知道在成人的世界里行走需要携带多少副面具,我只知道我尚未准备好。我不是黄蓉,我不会武功,还不会熟练使用这些暗器,只想坚守自己真诚的笑脸,直到必须戴上第一幅面具的那一天。
2011年暑假,我计划了一个月的实习,在邻居阿姨开的酒店做一名最普通的迎宾小姐。觥筹交错的地方永远是人情世故最丰富的所在,我选择站在大门口笑脸迎送,原本是想看一看百态生活,没想到却触碰到自己最真实的渺小。
缺口的碗和磨毛的旗袍
因为不希望被人发现和老板娘阿姨的熟人关系,第一天我早早就到了店里。例行的早餐时间,领班带我到员工食堂领取餐具,原本我以为新来的员工应该会有一套新的餐具,哪知她却从一个满是油污和灰尘的碗架上拿了一只粘满灰、缺了口,碗底还粘着几片已经变成黑色的莱叶的破碗给我。且不说这是全市有名的大酒店了,如此破旧的一个脏碗,即使是流浪猫狗也不会侧目吧。压下心底即将蹿起的小火苗,我沉默地到洗碗台上仔仔细细地把碗洗干净,再回到餐桌边时,一桌子饭莱就只剩下一个馒头和一点点粘在碗底的油星。
回到大堂,领班副手扔在我面前的是一件扣子坏掉、滚边磨毛,内衬还有脚印和油污的破旗袍,而同样是迎宾的前辈却穿着一身漂亮的红色织锦旗袍。这不摆明了欺负新人吗?我赔着笑脸问有没有新一点的衣服,领班眼白一翻甩给我一对“卫生球”,斩钉截铁地一句“没有”,然后和前辈相视一笑。
此时,心里对于工作的热情已经熄灭了一大半,我拿着破旗袍,回到前台,准备开始开店前的打扫工作。就在这个时侯,阿姨来了,一路亲热地ⅡU着我的小名,搂着我的肩膀问习不习惯。领班和前辈迅速地转过身来观察情况,脸色大变,努力Hold住。
当阿姨看到我放在前台的旗袍时,声音一下提高了半个调,厉声问是谁拿的这样一件破衣服。领班一边道歉说自己没注意,一边小跑着去换了一件新的。而那位前辈呢?阿姨刚一离开,她马上走到我身边,很温柔地问我渴不渴,要不要喝水。这不是拍电视剧哦,360°的谄媚大转弯太激烈,我适应不过来。
好久不见,不如不见
第二天的晚餐时段,宾来客往的大门口出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居然是我小学时的琵琶老师。两年的学习时间里我很不出色,相对她“全市第一琵琶”的称号,我甚至有些阿斗。
阔别1 1年之后,居然在这里遇见了她,我惊喜地尖叫了一声“高老师”,小心肝激动不已。我想告诉她,我后来终于领略到了琵琶的魅力,自学到八级,现在可以把《十面埋伏》弹得像模像样:我想告诉她,我已经从小女孩长成了大姑娘,但是她依然端庄优雅,不见太多时光的痕迹。
但是,她显然已经不记得我了,等她终于想起当年练琴不努力的我,便对我今天的酒店服务生身份表示出显而易见的轻蔑。然后,自顾自地讲起她那在奥地利爱乐乐团无限辉煌的子女。我几次想要解释我只是来这里实习,她都干脆地打断,只管炫耀。
这场令我激动不已的“好久不见”变成了内心血泪狂奔的“不如不见”,回到家后,都懒得和爸妈提起。如果是半年前我在商演上和其他三个姑娘一起组合演奏现代民乐时遇见她,她会不会和蔼可亲地和我共叙师生情谊,而我也会成为她向别人吹嘘的资本?而她,也仍然是我心里那个引领我步入音乐圣殿的伟大恩师?
面具是成人世界里的暗器
这三天,生意一直兴隆,门口的大帘子不断被掀开,我的笑容就没有收起过。刚刚送完一拨客人到二楼雅间,下楼时在拐角处遇到了几个衣着讲究的中年人。这样的中年人,我在生活中是太熟悉,他们成熟幽默,和爸爸称兄道弟,会亲昵地拍着我的肩膀夸爸妈好福气,过年的时候抢着塞压岁钱……
但是今天,一切都变了。他们找不到朋友预订的包厢,预订的三个信息:姓氏、手机号、包厢号,他们都不知,反而把我给狠狠教训了一番,仿佛服务员就应该是无所不知的。他们骂骂咧咧地扬长而去,剩下我一个人在原地,在嘈杂的酒店里,我清楚地听见心里对工作的那股热情汩汩流逝。
第四天早晨,我果断向阿姨请辞走人。爸妈批评我没责任心没毅力,我不反驳。我的内心确实还不够强大,总是习惯于被捧着生活,一旦进入现实社会,只能仓皇逃离。但是我仍然感谢这三天的实习,大门三尺地浓缩了世间百态。
一开始,我以为站在大门迎宾,只要摆出那张对着镜子练习了好几个小时的标准笑脸,就能让来往食客如沐春风。可现实是,我那一次次露出八颗牙齿的笑脸和一句句“欢迎光临”、
“欢迎下次再来”,就像是空气一样,无影无形。
我不知道在成人的世界里行走需要携带多少副面具,我只知道我尚未准备好。我不是黄蓉,我不会武功,还不会熟练使用这些暗器,只想坚守自己真诚的笑脸,直到必须戴上第一幅面具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