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城建类院校建材实验课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实验室注人新的活力、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训、加快对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
关键词 城建类高职 建筑实验室 建设
城建类院校是培养具有初步专业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基地, 院校学生在校期间除接受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之外, 培养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部分是在实验、实习场所完成的, 因此, 实验室建设应该是院校整体建设需要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通过建材实验课, 学生能验证基本理论, 学习实验方法, 培养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 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因此,建筑系实验室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实验室存在问题
建筑实验室普遍被认为是城建类院校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室, 笔者经过对部分城建类院校建筑实验室的调查, 了解到大部分学校对该类实验室建设都非常重视, 经过多年建设, 个别学校已初具规模, 拥有相当的培训能力。然而, 近几年, 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和行业新标准的颁布, 建筑实验室建设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部分学校实验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种种原因, 一些学校建材实验的课程设置存在秋季学期多、春季学期少的不合理现象。秋季学期往往有十几个班级同时开设建材实验课, 而春季学期却只有两、三个班开设建材课程。秋季学期时, 因班次较多, 经常出现两个班级同时做实验的情况, 这样只能交叉安排实验内容。结果是一些班级上次课在讲授水泥知识, 下次课却可能要到建材室先做室外的混凝土拌合物等实验。实验内容不可能按照教师的授课计划, 讲解到什么知识就做相关的实验加以巩固, 而只能使教学内容交叉错乱开来。内容的不连贯很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迷惑, 增加了学习难度。在春季学期, 由于开设实验的班级较少, 很多时间仪器都空闲着, 造成资源浪费。
个别指导教师掌握仪器的熟练程度还不够近几年, 随着各个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教师人数也随之剧增。建材课作为土建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很多新来的专业教师上大学时都学过这门课。但学过和上好这门课是两回事, 尤其是建材实验课, 很多教师甚至是第一次上这门课, 许多仪器他们从未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或对仪器的掌握固然没有什么问题, 但对于复杂一些的仪器, 在速度控制和程序设置上就很难保证不出问题。即使在上实验课之前体验、试做一回, 教师仍会在授课过程中因不熟悉仪器性能而出现问题。另外, 很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除此以外大部分还兼任其他工作, 如担任班主任、辅导员等。
二、实验室建设对策
全面推进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实验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既需要长远的规划, 又需要短期内突出重点实施建设。笔者认为, 实验室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合理进行课程设置根据各个学校近年来班级多、人数多、课程多的新特点, 在学期开始, 应该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建材课程, 尽量使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所开课程班级数大致持平。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能有较多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 增加感性认识, 提高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尽量平均使用仪器设备, 避免仪器设备一段时间内过度使用, 一段时间内长期闲置。增建建材基础实验室根据中国人口成长周期和国家对院校的宏观扶持政策, 接下来的几年, 院校招生形势将持续良好, 学生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为实验室工作注人了新的活力。实验室的管理离不开各种规章制度, 它是协调各方面工作的依据。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有利于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例如“ 安全环保制度” 、“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 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 、“ 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 、“ 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 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 、“ 仪器设备操作制度” 、“ 设备定期维护制度” 、“ 物资申购制度” 、“ 仪器设备借用制度”和“ 学生使用实验室完成毕业论文的管理制度” 等规章制度的建立, 逐步形成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在完善上述规章制度的同时, 还要建立和完善了设备技术档案和运行档案。实验室档案是实验室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反映, 搞好实验室档案建设, 既可对以往的工作做出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也便于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做好设备维修档案、设备使用时数和学生实验使用设备的原始记录资料等基本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能更好地为实验室教学和管理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从实际出发, 搞好实验室建设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训任课教师对实验仪器设备的掌握程度决定着他们教学效果的好坏。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训是非常重要, 也是非常紧迫的。目前主要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送出去”学, 但由于时间和经费的原因, 这种方法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另一种是本校教师的“传帮带”。各个学校都有一些教师长期教授建材课, 理论水平很高, 实践能力很强。学校可以组织这些教师对其他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重点培训那些初次上建材课的教师。教研场所可以从办公室搬到实验室来, 先由有经验的教师讲授和示范, 然后, 其他教师可以动手实践,边实践, 边讨论。切实加强任课教师对仪器的性能了解, 做到很好地熟悉仪器、掌握仪器、控制仪器。
加快对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仪器设备性能的先进与否对于建材实验课的效果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仪器越先进,学生便越能精确地进行实验, 并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用较短的“磨合期”适应新仪器。目前较先进的仪器设备一般都有按键式操作、电脑数据打印等功能, 操作方便, 实验精度高, 效果好。推进建筑实验室建设, 就要加快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 使教师更好、更精确地演示实验, 使学生更方便、更迅速地掌握实验。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高校的改革与发展, 实验室管理的内容不断地更新,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涉及面越来越广, 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要有明确的建设规划、清晰的建设思路和规范化管理措施。同时, 必须以强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为基础,以注重培养人才为根本,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发挥实验室的作用, 满足创新教育的需要, 为实验教学和科研服务。
作者简介:余佳,湖北省荆州市人,助教,现供职于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城市建设系。
参考文献:
[1]刘林德.改革实验室体制, 探索有效的管理之路[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 [2]陈达银.创新实验室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关键词 城建类高职 建筑实验室 建设
城建类院校是培养具有初步专业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基地, 院校学生在校期间除接受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之外, 培养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部分是在实验、实习场所完成的, 因此, 实验室建设应该是院校整体建设需要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通过建材实验课, 学生能验证基本理论, 学习实验方法, 培养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 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因此,建筑系实验室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实验室存在问题
建筑实验室普遍被认为是城建类院校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室, 笔者经过对部分城建类院校建筑实验室的调查, 了解到大部分学校对该类实验室建设都非常重视, 经过多年建设, 个别学校已初具规模, 拥有相当的培训能力。然而, 近几年, 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和行业新标准的颁布, 建筑实验室建设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部分学校实验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种种原因, 一些学校建材实验的课程设置存在秋季学期多、春季学期少的不合理现象。秋季学期往往有十几个班级同时开设建材实验课, 而春季学期却只有两、三个班开设建材课程。秋季学期时, 因班次较多, 经常出现两个班级同时做实验的情况, 这样只能交叉安排实验内容。结果是一些班级上次课在讲授水泥知识, 下次课却可能要到建材室先做室外的混凝土拌合物等实验。实验内容不可能按照教师的授课计划, 讲解到什么知识就做相关的实验加以巩固, 而只能使教学内容交叉错乱开来。内容的不连贯很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迷惑, 增加了学习难度。在春季学期, 由于开设实验的班级较少, 很多时间仪器都空闲着, 造成资源浪费。
个别指导教师掌握仪器的熟练程度还不够近几年, 随着各个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教师人数也随之剧增。建材课作为土建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很多新来的专业教师上大学时都学过这门课。但学过和上好这门课是两回事, 尤其是建材实验课, 很多教师甚至是第一次上这门课, 许多仪器他们从未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或对仪器的掌握固然没有什么问题, 但对于复杂一些的仪器, 在速度控制和程序设置上就很难保证不出问题。即使在上实验课之前体验、试做一回, 教师仍会在授课过程中因不熟悉仪器性能而出现问题。另外, 很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除此以外大部分还兼任其他工作, 如担任班主任、辅导员等。
二、实验室建设对策
全面推进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实验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既需要长远的规划, 又需要短期内突出重点实施建设。笔者认为, 实验室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合理进行课程设置根据各个学校近年来班级多、人数多、课程多的新特点, 在学期开始, 应该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建材课程, 尽量使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所开课程班级数大致持平。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能有较多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 增加感性认识, 提高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尽量平均使用仪器设备, 避免仪器设备一段时间内过度使用, 一段时间内长期闲置。增建建材基础实验室根据中国人口成长周期和国家对院校的宏观扶持政策, 接下来的几年, 院校招生形势将持续良好, 学生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为实验室工作注人了新的活力。实验室的管理离不开各种规章制度, 它是协调各方面工作的依据。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有利于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例如“ 安全环保制度” 、“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 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 、“ 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 、“ 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 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 、“ 仪器设备操作制度” 、“ 设备定期维护制度” 、“ 物资申购制度” 、“ 仪器设备借用制度”和“ 学生使用实验室完成毕业论文的管理制度” 等规章制度的建立, 逐步形成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在完善上述规章制度的同时, 还要建立和完善了设备技术档案和运行档案。实验室档案是实验室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反映, 搞好实验室档案建设, 既可对以往的工作做出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也便于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做好设备维修档案、设备使用时数和学生实验使用设备的原始记录资料等基本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能更好地为实验室教学和管理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从实际出发, 搞好实验室建设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训任课教师对实验仪器设备的掌握程度决定着他们教学效果的好坏。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训是非常重要, 也是非常紧迫的。目前主要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送出去”学, 但由于时间和经费的原因, 这种方法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另一种是本校教师的“传帮带”。各个学校都有一些教师长期教授建材课, 理论水平很高, 实践能力很强。学校可以组织这些教师对其他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重点培训那些初次上建材课的教师。教研场所可以从办公室搬到实验室来, 先由有经验的教师讲授和示范, 然后, 其他教师可以动手实践,边实践, 边讨论。切实加强任课教师对仪器的性能了解, 做到很好地熟悉仪器、掌握仪器、控制仪器。
加快对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仪器设备性能的先进与否对于建材实验课的效果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仪器越先进,学生便越能精确地进行实验, 并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用较短的“磨合期”适应新仪器。目前较先进的仪器设备一般都有按键式操作、电脑数据打印等功能, 操作方便, 实验精度高, 效果好。推进建筑实验室建设, 就要加快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 使教师更好、更精确地演示实验, 使学生更方便、更迅速地掌握实验。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高校的改革与发展, 实验室管理的内容不断地更新,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涉及面越来越广, 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要有明确的建设规划、清晰的建设思路和规范化管理措施。同时, 必须以强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为基础,以注重培养人才为根本,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发挥实验室的作用, 满足创新教育的需要, 为实验教学和科研服务。
作者简介:余佳,湖北省荆州市人,助教,现供职于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城市建设系。
参考文献:
[1]刘林德.改革实验室体制, 探索有效的管理之路[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 [2]陈达银.创新实验室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