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文主要是笔者结合课堂实践而得出的分析情感的若干方法,可以知人论世、可以立足文本,分析行文手法等。并通过分析作者情感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关键词】赤壁赋;情感;分析方法
现今的高中生,成长过程中被给予了太多的关爱与保护,而高中阶段又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挫折,是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赤壁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在此。要准确把握《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知人论世。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思想与作者的情感。苏轼被贬黄州是陷入文字狱“乌台诗案”之后的事,他的团练副使之职,实际上是安置犯罪官员的。他初到黄州时,连生活都成问题,朋友帮他申请了一块地,他才得以垦荒种菜。他在附近建了个草堂起名“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先生,这恰恰体现他面对逆境,随遇而安的一面。他时常寄情山水,常去当地人称为“赤鼻矶”、“赤壁”的地方游赏,其实那里并非三国时周瑜大败曹军的赤壁,苏轼仅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悟而已,此处因苏轼而被尊称为“文赤壁”。
2 直抒胸臆的文辞。
赋文中有三个直抒胸臆的文辞:“于是饮酒乐甚”的“乐”字,“托遗响于悲风”中的“悲”字,“客喜而笑”中的“喜”字。这三个字其实便交代出苏轼的情感变化——由乐到悲再到喜。有人可能有疑问——吹出悲凉箫声的人是客,感慨“吾生之须臾”的人也是客,“喜而笑”的人还是客,与苏轼有关联吗?这就需要明白主客问答是赋文的一种常见的写法,为了避免单调,也为了将自己的内心的矛盾层层深入地展示出来,所以作者采用了这种形式,其实客的感受便是苏轼的感受。
3 各种艺术手法。
3.1 寓情于景。第二段开篇第一句是“于是饮酒乐甚”,那么作者到底为什么而“乐”呢?因为景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明月朗照,清风微拂,烟波浩渺,水平如镜。空间无限开阔、周围沉浸在明亮的月色下,笼罩于蒙蒙雾霭中,宁谧、空旷、朦胧,在这样的大自然中,苏轼与客人可以饮酒、诵诗、赏美景,于水天一色间,一叶扁舟,随意放流,苏轼不禁产生了“御风飞行”“羽化登仙”的感受。所以情感上自然是乐的。
3.2 用典。苏轼由当时当地的景物,自然联想到《短歌行》,联想到曹操与周瑜,联想到赤壁之战。曹操与周瑜都是一代英雄,生前极有建树,为后人铭记,而自己呢?当时当地的作者,只知自己是一个被贬之人,并不知道将来会怎样。他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然而当时是不可能的。
3.3 对比。本文有多处对比:先乐后悲后喜情感变化上的对比;将曹操同“苏子与客”对比;将人生的短暂与大自然中水月的永恒对比;将人的渺小与天地的广阔伟大做对比。我来分析后三者。引曹操目的何在?在作者心中,尽管曹操在赤壁大败,但是并不能否定他是一个英雄人物,他生前创建功业,死后为后人铭记,可这样一个英雄也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跡,化为一抔黄土,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我们岂不是更渺小更可悲吗?另外作者又借客人之口说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以蜉蝣与天地、粟米与沧海作比,人是多么渺小;滚滚长江东逝、明月悬挂青天,亘古不变,可我们人呢?生命却是如此地短暂。其实写到古人对着江月发出感慨是比较常见的,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也有这样的诗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也写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杜甫的《登高》中也写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众人的感叹的理由都是一致的:自然万物是永恒的,人渺小而生命短暂,借此表达人尚无建树的悲痛。
通过这样的对比,作者内心的悲情自然表露无遗,作者为何而悲也自然揭晓。
4 理解作者的理性思辨(哲学思想)。
苏轼是个伟大的人,他并没有被挫折打击得一蹶不振。第四段上升到理性思辨的高度,针对江月的永恒、人类渺小与生命短暂的苦闷,他先以“水”与“月”为例,阐述“变与不变”的看法,从变化的角度看,一切都在变化中,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与我们人类都是永恒的,(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何必再有“哀吾生之须臾”的感叹呢?这种“物我合一”的境界正是他豁达胸怀的体现。那么我们拥有什么呢?他又从“取与不取”的角度论述我们正可以享受清风明月之乐,作者的愁闷随清风明月的美景而消解,正表现他的乐观的一面,此时情感开始转向“喜”,而后二人开怀畅饮,酣醉入睡,此时才是真正的释然,真正的欢喜。
以上我们分析苏轼的情感除了背景以外,其他方法都是立足于文本之中的,可见熟读文本,从而理解文本是多么地重要,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之前,不要急于看参考资料,而应反复诵读文本,将文章读透了,才能真正地理解作品。
我们学古是为了论今,古人古事给我们今人今事的启迪才是最主要的,《语文课程标准》中针对古代优秀作品便有这样的要求“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我们必须看出其积极意义,苏轼的乐观豁达便是其积极意义,我们要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逆境与挫折,此时教师在教学时便水到渠成的展开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导学生面对逆境,胸怀要放宽广一些,豁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落。不妨学学苏轼的思辨精神,换个角度来看待困境挫折,它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它锤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增强人的勇气,提升人的能力。挫折来了,无需逃避,学会面对。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又能使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赤壁赋;情感;分析方法
现今的高中生,成长过程中被给予了太多的关爱与保护,而高中阶段又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挫折,是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赤壁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在此。要准确把握《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知人论世。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思想与作者的情感。苏轼被贬黄州是陷入文字狱“乌台诗案”之后的事,他的团练副使之职,实际上是安置犯罪官员的。他初到黄州时,连生活都成问题,朋友帮他申请了一块地,他才得以垦荒种菜。他在附近建了个草堂起名“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先生,这恰恰体现他面对逆境,随遇而安的一面。他时常寄情山水,常去当地人称为“赤鼻矶”、“赤壁”的地方游赏,其实那里并非三国时周瑜大败曹军的赤壁,苏轼仅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悟而已,此处因苏轼而被尊称为“文赤壁”。
2 直抒胸臆的文辞。
赋文中有三个直抒胸臆的文辞:“于是饮酒乐甚”的“乐”字,“托遗响于悲风”中的“悲”字,“客喜而笑”中的“喜”字。这三个字其实便交代出苏轼的情感变化——由乐到悲再到喜。有人可能有疑问——吹出悲凉箫声的人是客,感慨“吾生之须臾”的人也是客,“喜而笑”的人还是客,与苏轼有关联吗?这就需要明白主客问答是赋文的一种常见的写法,为了避免单调,也为了将自己的内心的矛盾层层深入地展示出来,所以作者采用了这种形式,其实客的感受便是苏轼的感受。
3 各种艺术手法。
3.1 寓情于景。第二段开篇第一句是“于是饮酒乐甚”,那么作者到底为什么而“乐”呢?因为景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明月朗照,清风微拂,烟波浩渺,水平如镜。空间无限开阔、周围沉浸在明亮的月色下,笼罩于蒙蒙雾霭中,宁谧、空旷、朦胧,在这样的大自然中,苏轼与客人可以饮酒、诵诗、赏美景,于水天一色间,一叶扁舟,随意放流,苏轼不禁产生了“御风飞行”“羽化登仙”的感受。所以情感上自然是乐的。
3.2 用典。苏轼由当时当地的景物,自然联想到《短歌行》,联想到曹操与周瑜,联想到赤壁之战。曹操与周瑜都是一代英雄,生前极有建树,为后人铭记,而自己呢?当时当地的作者,只知自己是一个被贬之人,并不知道将来会怎样。他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然而当时是不可能的。
3.3 对比。本文有多处对比:先乐后悲后喜情感变化上的对比;将曹操同“苏子与客”对比;将人生的短暂与大自然中水月的永恒对比;将人的渺小与天地的广阔伟大做对比。我来分析后三者。引曹操目的何在?在作者心中,尽管曹操在赤壁大败,但是并不能否定他是一个英雄人物,他生前创建功业,死后为后人铭记,可这样一个英雄也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跡,化为一抔黄土,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我们岂不是更渺小更可悲吗?另外作者又借客人之口说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以蜉蝣与天地、粟米与沧海作比,人是多么渺小;滚滚长江东逝、明月悬挂青天,亘古不变,可我们人呢?生命却是如此地短暂。其实写到古人对着江月发出感慨是比较常见的,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也有这样的诗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也写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杜甫的《登高》中也写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众人的感叹的理由都是一致的:自然万物是永恒的,人渺小而生命短暂,借此表达人尚无建树的悲痛。
通过这样的对比,作者内心的悲情自然表露无遗,作者为何而悲也自然揭晓。
4 理解作者的理性思辨(哲学思想)。
苏轼是个伟大的人,他并没有被挫折打击得一蹶不振。第四段上升到理性思辨的高度,针对江月的永恒、人类渺小与生命短暂的苦闷,他先以“水”与“月”为例,阐述“变与不变”的看法,从变化的角度看,一切都在变化中,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与我们人类都是永恒的,(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何必再有“哀吾生之须臾”的感叹呢?这种“物我合一”的境界正是他豁达胸怀的体现。那么我们拥有什么呢?他又从“取与不取”的角度论述我们正可以享受清风明月之乐,作者的愁闷随清风明月的美景而消解,正表现他的乐观的一面,此时情感开始转向“喜”,而后二人开怀畅饮,酣醉入睡,此时才是真正的释然,真正的欢喜。
以上我们分析苏轼的情感除了背景以外,其他方法都是立足于文本之中的,可见熟读文本,从而理解文本是多么地重要,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之前,不要急于看参考资料,而应反复诵读文本,将文章读透了,才能真正地理解作品。
我们学古是为了论今,古人古事给我们今人今事的启迪才是最主要的,《语文课程标准》中针对古代优秀作品便有这样的要求“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我们必须看出其积极意义,苏轼的乐观豁达便是其积极意义,我们要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逆境与挫折,此时教师在教学时便水到渠成的展开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导学生面对逆境,胸怀要放宽广一些,豁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落。不妨学学苏轼的思辨精神,换个角度来看待困境挫折,它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它锤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增强人的勇气,提升人的能力。挫折来了,无需逃避,学会面对。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又能使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