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新乡县的自然条件以及小麦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播前准备、播期、播量、病虫草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及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小麦矮抗58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小麦种植户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小麦矮抗58;高产栽培技术;新乡县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5-26-02
新乡县位于河南省中北部,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年降水量573.4㎜,有利于小麦种植。全县耕地面积23 375hm2,秋季作物以小麦为主,种植品种主要有矮抗58、衡观35、济麦22等,其中主导品种为矮抗58。矮抗58是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育成的矮秆抗病超高产小麦新品种,杂交组合为周麦11号∥温麦6号/郑州8960。其特征特性表现为半冬性中早熟品种,幼苗葡匐,冬季叶色淡绿,分蘖多,抗冻性强,春季生长稳健,蘖多秆壮,叶色浓绿;株型半紧凑,叶片半披,株高70cm左右,高抗倒伏,高抗白粉病及条锈病,轻感叶锈病[1]。为提高小麦产出效益,更好地服务农民,针对矮抗58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病虫害发生特点,总结提出高产栽培技术与措施。
1 播前准备
1.1 精选种子 播种前要精选种子,去掉病粒、秕粒、霉变粒等不合格种子,选晴天晒种1~2d。播种用的种子纯度不低于99.0%、净度不低于99.0%、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2]。
1.2 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 根据本地主要病虫种类,选择对路的种衣剂或拌种剂,按推荐剂量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防治条绣病、纹枯病可选用戊唑醇(2%立克秀干拌剂或湿拌剂、或6%亮穗悬浮种衣剂)或笨醚甲环唑(3%敌萎丹)悬浮种衣剂;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进行药剂拌种,也可以加水拌细土做土壤处理。
1.3 精细整地 按照“秸秆还田必须深耕,旋耕播种必须耙实”的要求,前茬玉米收获后及早粉碎秸秆,秸秆切碎长度小于10㎝,均匀撒在地表,用大型拖拉机机耕翻入土,耕后机耙,除净根茬,粉碎坷垃,达到上虚下实,地表平整。旋耕田块要耙磨压实,连续旋耕2~3a的麦田必须深耕1次,以打破犁底层。同时,根据“宁可稍晚播几天,也要保证足墒播种”的原则,及时浇塌墒水,确保适期足墒播种。补施尿素75kg/hm2,以加速秸秆腐解[3]。
1.4 科学施肥 茎秆还田的地块,尽量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总量,合理分配基追比例。矮抗58全生育期需施尿素510kg/hm2、普钙930kg/hm2、氯化钾450kg/hm2;或施二铵750kg/hm2、氯化钾450kg/hm2。对于茎秆还田的地块,一般施尿素375~450kg/hm2、普钙675~750kg/hm2、氯化钾300kg/hm2。磷钾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氮肥的基追比为2∶1。
1.5 做好畦面 根据播种机播幅做畦,以便田间农事操作。一般畦长30~50m、畦宽2.8~2.9m。地面坡降控制在1‰以内。
2 适时播种 提高播种质量
在做好播前准备的同时,一定要掌握好播期、播量、播种方式以及播种深度,力求一播全苗,达到苗齐、苗均、苗匀、苗壮的要求。
2.1 播期 适宜播期一般在10月5日~13日。
2.2 播种量 适期范围内播种量一般为150kg/hm2左右,如墒情较差或整地质量较差,可适当调整播种量;如延迟播种,每晚播3d,增加7.5kg/hm2,播量最多不能超过225kg/hm2。
2.3 播种方式 一般采用20㎝等行距或15㎝×25㎝宽窄行播种;与经济作物间作套种的应注意留足预留行。
2.4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控制在4~5㎝,做到深浅一致,落籽均匀。旋耕田块,要在播前镇压踏实土壤,防止播种过深,播种后根据墒情适当镇压。
3 田间管理
3.1 冬前管理
3.1.1 查苗补种 对于出苗不好有缺苗断垄的田块,及时查苗补种,疏密补稀,移栽1~2个分蘖的麦苗,覆土深度要掌握上不压心,下不露白,并压实土壤,适量浇水,保证成活。
3.1.2 中耕镇压 每次降雨或浇水后要适时中耕保墒,破除板结,促根蘖健壮发育。对生长过旺的田块,应该采取中耕断根或镇压措施,控旺转壮。秸秆还田没有造墒的麦田,播后要进行镇压,使种子与土壤接触紧密,保苗安全越冬。
3.1.3 化学除草 结合人工中耕除草,进行药物防治。一般在小麦的三野期或返青期,对硬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田块,用36%禾草灵乳油2 275~2 400mL/hm2加20%溴笨腈乳油1 500mL/hm2,或6.9%膘马水剂750mL/hm2加20%溴笨腈乳油1 500mL/hm2,加水均匀喷雾;对猪殃殃、播娘蒿等田间杂草,用48%麦草燕畏乳油300mL/hm2加72%二四D丁酯乳油300mL/hm2加水喷施。喷药时一般在气温10℃以上的晴天进行,最低气温不能低于3℃。
3.1.4 科学冬灌 对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或缺墒的麦田,必须进行冬灌,一般应在日均气温3~4℃左右时开始,夜冻昼消时完成,禁止大水漫灌。浇过冬水后的麦田,在墒情适宜时及时划锄松土,以免地表板结龟裂,透风伤根。
3.1.5 严禁畜禽啃青 加强冬前麦田管护,管好畜禽,杜绝畜禽啃青。
3.2 春季管理
3.2.1 中耕划锄 早春浅中耕松土,提温保墒,增加土壤透气性。消灭麦田杂草,促苗早发,抑制春蘖过多滋生,促进根系和个体健壮生长发育。
3.2.2 看苗管理 一类苗应该控制无效分蘖,加速两极发化,培育壮杆大穗。在小麦拔节中期,结合浇水追施尿素80~120kg/hm2。二类苗应在小麦起身初追肥浇水,一般追尿素150~225kg/hm2,并配施适量的磷酸二铵,以满足小麦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三类苗应及时中耕划锄,提高地温,促苗早发快长。追肥一般在返青期和拔节后期结合浇水进行,分别追施150kg/hm2或80kg/hm2左右。旺长田块,一般在起身期667m2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50~600mL/hm2加水进行均匀喷雾,预防倒伏[4]。 3.2.3 预防倒春寒和晚霜冻害 在小麦拔节后、寒流来之前,及时浇水,防止发生冻害。一旦发生冻害,及时浇水施肥,促其尽快恢复生长。
3.2.4 防治病虫草害 对杂草发生严重的田块,在返青期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根据病虫预报,及时防治小麦纹枯病和麦蚜、麦蜘蛛。
3.3 后期管理
3.3.1 适时浇水 在小麦孕穗末期选择无风天气浇抽穗扬花水。
3.3.2 叶面喷肥 在小麦孕穗期,用0.2%~0.3%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750~1 050kg/hm2,加尿素10.5~15kg/hm2,进行喷洒,预防干热风,延迟小麦叶功能衰退,增加粒重,提高品质。
3.3.3 病虫害防治 小麦后期是多种病虫为害的高峰期,一定要做到杀虫剂、杀菌剂配合施药,一喷多防,重点防治小麦白粉病、赤霉病、叶枯病和穗蚜。一般进行混合喷药,综合防治。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g/hm2,或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600~800g/hm2,或25%丙环唑乳油450~525/hm2,或30%戊唑醇悬浮剂150~225mL/hm2加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g/hm2对水喷雾。上述配方中再加入磷酸二氢钾2 250g/hm2,还能起到养根护叶、促进灌浆、提高产量的作用[5]。
4 及时收获
适宜收获期在蜡熟末期,此时小麦茎叶全部为黄色,茎秆尚有弹性,籽粒外观呈现本品种固有色泽,牙咬籽粒发硬,含水量降至18%以下即可收获。
参考文献
[1]张清海,孙希增,张宏生,等.河南省小麦主要审定推广品种及其选育[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0.
[2]朱树贵,吴长好,付玲,等.弱筋小麦保优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9):107.
[3]朱云集,崔金梅,郭天财,等.河南省小麦生产发展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的商榷[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8):54-57.
[4]朱云集,崔金梅,郭天财,等.河南省小麦超高产品种选用及其关键栽培措施[J].作物杂志,2005(1):39-41.
[5]王绍中,郑天存,郭天财,等.河南小麦育种栽培学(新篇)[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0. (责编:陶学军)
关键词:小麦矮抗58;高产栽培技术;新乡县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5-26-02
新乡县位于河南省中北部,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年降水量573.4㎜,有利于小麦种植。全县耕地面积23 375hm2,秋季作物以小麦为主,种植品种主要有矮抗58、衡观35、济麦22等,其中主导品种为矮抗58。矮抗58是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育成的矮秆抗病超高产小麦新品种,杂交组合为周麦11号∥温麦6号/郑州8960。其特征特性表现为半冬性中早熟品种,幼苗葡匐,冬季叶色淡绿,分蘖多,抗冻性强,春季生长稳健,蘖多秆壮,叶色浓绿;株型半紧凑,叶片半披,株高70cm左右,高抗倒伏,高抗白粉病及条锈病,轻感叶锈病[1]。为提高小麦产出效益,更好地服务农民,针对矮抗58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病虫害发生特点,总结提出高产栽培技术与措施。
1 播前准备
1.1 精选种子 播种前要精选种子,去掉病粒、秕粒、霉变粒等不合格种子,选晴天晒种1~2d。播种用的种子纯度不低于99.0%、净度不低于99.0%、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2]。
1.2 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 根据本地主要病虫种类,选择对路的种衣剂或拌种剂,按推荐剂量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防治条绣病、纹枯病可选用戊唑醇(2%立克秀干拌剂或湿拌剂、或6%亮穗悬浮种衣剂)或笨醚甲环唑(3%敌萎丹)悬浮种衣剂;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进行药剂拌种,也可以加水拌细土做土壤处理。
1.3 精细整地 按照“秸秆还田必须深耕,旋耕播种必须耙实”的要求,前茬玉米收获后及早粉碎秸秆,秸秆切碎长度小于10㎝,均匀撒在地表,用大型拖拉机机耕翻入土,耕后机耙,除净根茬,粉碎坷垃,达到上虚下实,地表平整。旋耕田块要耙磨压实,连续旋耕2~3a的麦田必须深耕1次,以打破犁底层。同时,根据“宁可稍晚播几天,也要保证足墒播种”的原则,及时浇塌墒水,确保适期足墒播种。补施尿素75kg/hm2,以加速秸秆腐解[3]。
1.4 科学施肥 茎秆还田的地块,尽量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总量,合理分配基追比例。矮抗58全生育期需施尿素510kg/hm2、普钙930kg/hm2、氯化钾450kg/hm2;或施二铵750kg/hm2、氯化钾450kg/hm2。对于茎秆还田的地块,一般施尿素375~450kg/hm2、普钙675~750kg/hm2、氯化钾300kg/hm2。磷钾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氮肥的基追比为2∶1。
1.5 做好畦面 根据播种机播幅做畦,以便田间农事操作。一般畦长30~50m、畦宽2.8~2.9m。地面坡降控制在1‰以内。
2 适时播种 提高播种质量
在做好播前准备的同时,一定要掌握好播期、播量、播种方式以及播种深度,力求一播全苗,达到苗齐、苗均、苗匀、苗壮的要求。
2.1 播期 适宜播期一般在10月5日~13日。
2.2 播种量 适期范围内播种量一般为150kg/hm2左右,如墒情较差或整地质量较差,可适当调整播种量;如延迟播种,每晚播3d,增加7.5kg/hm2,播量最多不能超过225kg/hm2。
2.3 播种方式 一般采用20㎝等行距或15㎝×25㎝宽窄行播种;与经济作物间作套种的应注意留足预留行。
2.4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控制在4~5㎝,做到深浅一致,落籽均匀。旋耕田块,要在播前镇压踏实土壤,防止播种过深,播种后根据墒情适当镇压。
3 田间管理
3.1 冬前管理
3.1.1 查苗补种 对于出苗不好有缺苗断垄的田块,及时查苗补种,疏密补稀,移栽1~2个分蘖的麦苗,覆土深度要掌握上不压心,下不露白,并压实土壤,适量浇水,保证成活。
3.1.2 中耕镇压 每次降雨或浇水后要适时中耕保墒,破除板结,促根蘖健壮发育。对生长过旺的田块,应该采取中耕断根或镇压措施,控旺转壮。秸秆还田没有造墒的麦田,播后要进行镇压,使种子与土壤接触紧密,保苗安全越冬。
3.1.3 化学除草 结合人工中耕除草,进行药物防治。一般在小麦的三野期或返青期,对硬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田块,用36%禾草灵乳油2 275~2 400mL/hm2加20%溴笨腈乳油1 500mL/hm2,或6.9%膘马水剂750mL/hm2加20%溴笨腈乳油1 500mL/hm2,加水均匀喷雾;对猪殃殃、播娘蒿等田间杂草,用48%麦草燕畏乳油300mL/hm2加72%二四D丁酯乳油300mL/hm2加水喷施。喷药时一般在气温10℃以上的晴天进行,最低气温不能低于3℃。
3.1.4 科学冬灌 对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或缺墒的麦田,必须进行冬灌,一般应在日均气温3~4℃左右时开始,夜冻昼消时完成,禁止大水漫灌。浇过冬水后的麦田,在墒情适宜时及时划锄松土,以免地表板结龟裂,透风伤根。
3.1.5 严禁畜禽啃青 加强冬前麦田管护,管好畜禽,杜绝畜禽啃青。
3.2 春季管理
3.2.1 中耕划锄 早春浅中耕松土,提温保墒,增加土壤透气性。消灭麦田杂草,促苗早发,抑制春蘖过多滋生,促进根系和个体健壮生长发育。
3.2.2 看苗管理 一类苗应该控制无效分蘖,加速两极发化,培育壮杆大穗。在小麦拔节中期,结合浇水追施尿素80~120kg/hm2。二类苗应在小麦起身初追肥浇水,一般追尿素150~225kg/hm2,并配施适量的磷酸二铵,以满足小麦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三类苗应及时中耕划锄,提高地温,促苗早发快长。追肥一般在返青期和拔节后期结合浇水进行,分别追施150kg/hm2或80kg/hm2左右。旺长田块,一般在起身期667m2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50~600mL/hm2加水进行均匀喷雾,预防倒伏[4]。 3.2.3 预防倒春寒和晚霜冻害 在小麦拔节后、寒流来之前,及时浇水,防止发生冻害。一旦发生冻害,及时浇水施肥,促其尽快恢复生长。
3.2.4 防治病虫草害 对杂草发生严重的田块,在返青期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根据病虫预报,及时防治小麦纹枯病和麦蚜、麦蜘蛛。
3.3 后期管理
3.3.1 适时浇水 在小麦孕穗末期选择无风天气浇抽穗扬花水。
3.3.2 叶面喷肥 在小麦孕穗期,用0.2%~0.3%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750~1 050kg/hm2,加尿素10.5~15kg/hm2,进行喷洒,预防干热风,延迟小麦叶功能衰退,增加粒重,提高品质。
3.3.3 病虫害防治 小麦后期是多种病虫为害的高峰期,一定要做到杀虫剂、杀菌剂配合施药,一喷多防,重点防治小麦白粉病、赤霉病、叶枯病和穗蚜。一般进行混合喷药,综合防治。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g/hm2,或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600~800g/hm2,或25%丙环唑乳油450~525/hm2,或30%戊唑醇悬浮剂150~225mL/hm2加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g/hm2对水喷雾。上述配方中再加入磷酸二氢钾2 250g/hm2,还能起到养根护叶、促进灌浆、提高产量的作用[5]。
4 及时收获
适宜收获期在蜡熟末期,此时小麦茎叶全部为黄色,茎秆尚有弹性,籽粒外观呈现本品种固有色泽,牙咬籽粒发硬,含水量降至18%以下即可收获。
参考文献
[1]张清海,孙希增,张宏生,等.河南省小麦主要审定推广品种及其选育[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0.
[2]朱树贵,吴长好,付玲,等.弱筋小麦保优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9):107.
[3]朱云集,崔金梅,郭天财,等.河南省小麦生产发展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的商榷[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8):54-57.
[4]朱云集,崔金梅,郭天财,等.河南省小麦超高产品种选用及其关键栽培措施[J].作物杂志,2005(1):39-41.
[5]王绍中,郑天存,郭天财,等.河南小麦育种栽培学(新篇)[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0. (责编:陶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