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7年最先火起来的综艺节目,无一例外全是文化类节目。《见字如面》刷爆朋友圈、《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捧出00后才女、《朗读者》让董卿成为新一代的国民女神。众多观者在感叹:在神剧满天飞、满屏小鲜肉的包围中,终于能洗洗眼了。
最出名的读书类文化节目
2015年,新年伊始,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开卷八分钟》栏目宣布停播,众多爱好者大呼失望,视其为“新年噩耗”,纷纷感叹:一个偌大的电视台,竟然容不下一张书桌。
作为凤凰卫视一个日播的读书节目,《开卷八分钟》从2007年1月1日开播至今,历时8年,主要由知名文化人、作家梁文道担纲,他在一周五个工作日中每天用8分钟介绍一本书。在梁文道眼中,这是目前世界上坚持期数最多的读书电视节目。
说起读书类文化节目,世界上最出名的当属法国电视五台贝纳尔·毕沃主持的《读书》,每周五晚9点30分开始,在约90分钟时间里,没有影视,不播音乐,由主持人和被评点图书的作者与读者一起侃侃而谈。这个高雅的文化节目,长时间地在法国全国收视率排行榜上处于较前列位置,从1975年一直延续到1990年,成为法国电视史上最著名、最长寿的文化节目。像毕沃一样做一档高品位的文化节目,也成为许多中国电视人的梦想。
但在中国,在娱乐化大潮的冲击下,在以资讯和娱乐为主要功能的电视节目中,读书类文化节目显然是冷门中的冷门。1995年,央视《读书时间》创办,开启国内荧屏先河。一时间,全国各地的读书栏目爆发小高潮,最多时达到20档。但是在2004年前后,由于大多数电视台都采用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叫好不叫座的文化节目很难长期在电视荧幕中存活,只能遭遇“收视率末位淘汰”的悲惨命运。《读书时间》由央视1套调整到央视10套科教频道播出,最终只存活了8年。而与《读书时间》同期推出的全国各家电视台的读书节目也纷纷下马。
相较于娱乐类节目,文化节目确实有一定的准入门槛,似乎天生难与高收视率有缘。2001年7月,《读书时间》被调整到科教频道。与此同时,《百家讲坛》也在科教频道开播。当时的《百家讲坛》走的是高端路线,宗旨是办一个“没有围墙的综合性大学”。这档节目请了很多大名鼎鼎的大师名家,如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周汝昌、叶嘉莹、霍金等,都赫然名列在早期《百家讲坛》名单上。他们都是当今科学界、学术界的大红人,却没能带红节目。相反,由于授课讲法单调,专业性太强,观众大都听不懂。节目收视一度几近于零。
《百家讲坛》最终成了
“百家历史讲坛”
在“末位淘汰制”的压力之下,《百家讲坛》只好改版,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线,放下身段,彻底走向大众化。2004年底,《百家讲坛》推出了著名作家刘心武的“揭开秦可卿身世之谜(上、下)”,随后在2005年4月到7月,《百家讲坛》在3个月内用了13讲全面播出了刘心武的“秦学”讲座。“秦学”引发了“红学”研究界一场声势浩大的学术争论,借助这一事件,《百家讲坛》这个带有学术意味的电视栏目一时成为传媒关注的热点。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刘心武揭秘的《红楼梦》有没有争议不重要,重要的是刘心武讲得很有趣——他用的是侦探小说的套路,引人入胜。纪连海的《正说和坤》,也是这个路数。
这些讲座与其说是学术探讨交流,不如说是在向观众讲故事。当时《百家讲坛》制片人就要求,节目必须像好莱坞大片那样要求35分钟必须有一个悬念。故事的“脚本”里有主角、有配角、有情节、有悬疑、有矛盾、有冲突,其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一些所谓精心制作的电视剧。相比那些戏说的清宫剧,《百家讲坛》讲得有理有据,又有开拓视野、丰富知识之功效,自然大受欢迎。
但这还不是全部。其后还有易中天的《品三国》,在精彩的故事之外,还品出了官场生存哲学。于丹讲《论语》《庄子》,直接把经典讲成了心灵鸡汤般的人生感悟。他们用流行话语,把古典文学讲成了畅销文化,这又引发了“学术娱乐化”的大讨论。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百家讲坛》火爆到形成一种“文化现象”,也能说明文化类节目的特殊价值,在娱乐化大潮中,文化电视节目依然有生存的空间。
《百家讲坛》的风光,并没有持续很久。其选人机制导致人才后继乏力,明星不再涌现,而节目形式也是多年不变,话题选择、讲座内容比较单一,最终路越走越窄——《百家讲坛》成了名副其实的“百家历史讲坛”。到2008年底,由于《百家讲坛》收视连续跌出央视10套所有栏目前十名,甚至一度传出停播传闻。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成了一股清流
2012年,第一季《中国好声音》的成功,让很多电视人见识了“制播分离”模式的魔力。不同于传统电视台节目的自产自销,《中国好声音》的播出平台为浙江卫视,制作团队则是曾打造《中国达人秀》的原班人马金磊团队。因为是专业的节目制作团队,又有资本支撑,制作成本不用愁,还能引进国外节目的成功模式,节目质量提升明显。
《中国好声音》的制播分离模式,也让CCTV和其它卫视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么玩啊。于是他们开始寻求“外援”了。此时,定位“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进入了CCTV的视线。
跟《中国好声音》相似,这档节目的灵感来自美国的综艺节目《全美拼字大赛》。美国这个拼字大赛从1925年延续至今,拼字比赛的参加者先从班级冲向学校,再从学校走向区县市甚至是全国比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也是这样的竞技比赛赛制。区别在于,美国原版节目追求的是“拼”,而央视则对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把焦点对准了 “写”。
節目的寓意也就在这里,即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尤其是如今的人们已逐渐陷入会打字不会写字的尴尬。
2013年8月,《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1套和央视10套同时播出,在全国掀起一股 “汉字热”。这档文化节目备受追捧,并不只是因为其节目制作精良,而是那时的观众对歌唱类选秀节目有些审美疲劳了。在《中国好声音》之后,各家卫视不惜血本,重金打造歌唱类选秀节目,结果就泛滥了。2013年,从年初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到年底央视的《梦想星搭档》,几十档歌唱类选秀节目蜂拥而上,从形式到流程都大同小异,播出时间又主要集中在暑期,让观众看晕了。这时,《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出现在电视上,就成了一股清流。 那年暑假,生逢其时的,还有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这档节目在7月播出,与国内其他节目引进国外版权、照搬国外成熟综艺模式不同,《汉字英雄》由马东领衔的顶尖制作团队原创打造。同样是以弘扬汉字文化为主旨,但相比《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弱化了比赛,娱乐性更强,从主持到评委到选手,大家都有很好的个性展示,有笑点有泪点有萌点,收视率也是一路飙升。
《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带动了一类新的文化节目类型的红火。《汉字英雄》之后,河南卫视又推出《成语英雄》。央视也顺势推出了《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其实就是复制此前成功的创作模式。
我们不是创新,是回到常态
当一两个节目模式成功之后,就会不断被复制,创新不足,然后就失去生命力了,这都是套路了,文化类节目也不能免俗。很快,以《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韩综和类韩综的真人秀模式大量涌入,文化类节目又回归到不冷不淡的境地。观众的选择永远都是无情的。只要你有更好的内容,更新的套路,观众自然就会跟着走。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爆红也证明了这一点。作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延续,2016年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也是延续这个套路。从收视率上看,每周五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早期尚有《中国成语大会》第二季的余热与春节期间较高关注度,但后期只是保住CCTV1周五晚间黄金档的基本盘,并没有成为一个现象级的节目。但到了2017年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收视率一路上升,最终总决赛期(第10场)关注度达到0.941%,而当日新闻联播也只有1.2%左右,这已经是文化类节目创下的收视之最。
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受到更大的关注,原因也无非是内容更好,形式更活泼。从节目中的诗词题目来看,大部分都不难,很多就是中小学课本上的名句。但命题中又有陷阱,就让整场节目不至于太平淡。题目大家都熟悉,又很接地气,比如命题者将“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起来,就贴近了当代人的日常生活。而新加入的看沙画猜诗词环节,还有“一对一”对抗的“飞花令”,捧出身高1米8、腹有诗书气自华的00后才女武亦姝,都令人耳目一新。
不过,这还不是文化类节目的全部魅力。2016年的最后一天,黑龙江卫视推出《见字如面》,这是一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类节目,由黑龙江卫视主持人翟毓红主持,许子东、杨雨出任嘉宾介绍文化背景,张国立、归亚蕾、徐涛、何冰等明星读信。《见字如面》播出两期就迅速获得了高口碑,好评如潮。四期过后,豆瓣评分依然高达9.2。
《见字如面》大受好评,也是因为模式的创新。本来,黑龙江卫视打算做一档读书类节目,但书籍种类庞杂,给观众读什么书就是个难题。于是,《见字如面》节目组选择了读信。书信相比书籍,更短更易于呈现,有时代感,也有情感交流,加之读信的明星大多都是台词功力不凡的专业演员,简直是读出来的每个字都能感人肺腑。就这样,《见字如面》虽然没有耀眼的舞台包装和激烈赛制,但凭一封信、一个人就能让观众沉浸于故事氛围中。
无独有偶,黑龙江卫视的《见字如面》开播两个月之后,央视也上线了一档十分相似的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朗读者》前后筹备近一年,是央视主持人董卿首度担任制片人的节目,据说,连片子都是董卿自己剪的,经常忙到凌晨四点。
《见字如面》的体裁是“书信”,而《朗读者》既可以是书信,也可以是文学作品选段。书信可以是别人写的,也可以是自己写的。《见字如面》只读信,而《朗读者》除了朗读这件事,重头戏其实是主持人对嘉宾的访问,很有点《艺术人生》的感觉。总之,两档节目虽然“撞车”,但还是各有侧重,避免了观众审美疲勞。所以,这两档文化类节目都火了。
2017年一开头,就火了三档文化类节目。这固然有大环境的影响,比如真人秀泛滥,还有限模(限制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和限韩,让原创综艺节目得到施展的空间。但这些节目的不断创新,才是它们广受追捧的真正原因。
不过也必须看到,文化类节目其实是有基本盘的,它本来就应该是长期活跃在荧屏的一种节目类型。正如《见字如面》导演关正文所说,我们不是创新,是回到常态。
最出名的读书类文化节目
2015年,新年伊始,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开卷八分钟》栏目宣布停播,众多爱好者大呼失望,视其为“新年噩耗”,纷纷感叹:一个偌大的电视台,竟然容不下一张书桌。
作为凤凰卫视一个日播的读书节目,《开卷八分钟》从2007年1月1日开播至今,历时8年,主要由知名文化人、作家梁文道担纲,他在一周五个工作日中每天用8分钟介绍一本书。在梁文道眼中,这是目前世界上坚持期数最多的读书电视节目。
说起读书类文化节目,世界上最出名的当属法国电视五台贝纳尔·毕沃主持的《读书》,每周五晚9点30分开始,在约90分钟时间里,没有影视,不播音乐,由主持人和被评点图书的作者与读者一起侃侃而谈。这个高雅的文化节目,长时间地在法国全国收视率排行榜上处于较前列位置,从1975年一直延续到1990年,成为法国电视史上最著名、最长寿的文化节目。像毕沃一样做一档高品位的文化节目,也成为许多中国电视人的梦想。
但在中国,在娱乐化大潮的冲击下,在以资讯和娱乐为主要功能的电视节目中,读书类文化节目显然是冷门中的冷门。1995年,央视《读书时间》创办,开启国内荧屏先河。一时间,全国各地的读书栏目爆发小高潮,最多时达到20档。但是在2004年前后,由于大多数电视台都采用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叫好不叫座的文化节目很难长期在电视荧幕中存活,只能遭遇“收视率末位淘汰”的悲惨命运。《读书时间》由央视1套调整到央视10套科教频道播出,最终只存活了8年。而与《读书时间》同期推出的全国各家电视台的读书节目也纷纷下马。
相较于娱乐类节目,文化节目确实有一定的准入门槛,似乎天生难与高收视率有缘。2001年7月,《读书时间》被调整到科教频道。与此同时,《百家讲坛》也在科教频道开播。当时的《百家讲坛》走的是高端路线,宗旨是办一个“没有围墙的综合性大学”。这档节目请了很多大名鼎鼎的大师名家,如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周汝昌、叶嘉莹、霍金等,都赫然名列在早期《百家讲坛》名单上。他们都是当今科学界、学术界的大红人,却没能带红节目。相反,由于授课讲法单调,专业性太强,观众大都听不懂。节目收视一度几近于零。
《百家讲坛》最终成了
“百家历史讲坛”
在“末位淘汰制”的压力之下,《百家讲坛》只好改版,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线,放下身段,彻底走向大众化。2004年底,《百家讲坛》推出了著名作家刘心武的“揭开秦可卿身世之谜(上、下)”,随后在2005年4月到7月,《百家讲坛》在3个月内用了13讲全面播出了刘心武的“秦学”讲座。“秦学”引发了“红学”研究界一场声势浩大的学术争论,借助这一事件,《百家讲坛》这个带有学术意味的电视栏目一时成为传媒关注的热点。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刘心武揭秘的《红楼梦》有没有争议不重要,重要的是刘心武讲得很有趣——他用的是侦探小说的套路,引人入胜。纪连海的《正说和坤》,也是这个路数。
这些讲座与其说是学术探讨交流,不如说是在向观众讲故事。当时《百家讲坛》制片人就要求,节目必须像好莱坞大片那样要求35分钟必须有一个悬念。故事的“脚本”里有主角、有配角、有情节、有悬疑、有矛盾、有冲突,其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一些所谓精心制作的电视剧。相比那些戏说的清宫剧,《百家讲坛》讲得有理有据,又有开拓视野、丰富知识之功效,自然大受欢迎。
但这还不是全部。其后还有易中天的《品三国》,在精彩的故事之外,还品出了官场生存哲学。于丹讲《论语》《庄子》,直接把经典讲成了心灵鸡汤般的人生感悟。他们用流行话语,把古典文学讲成了畅销文化,这又引发了“学术娱乐化”的大讨论。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百家讲坛》火爆到形成一种“文化现象”,也能说明文化类节目的特殊价值,在娱乐化大潮中,文化电视节目依然有生存的空间。
《百家讲坛》的风光,并没有持续很久。其选人机制导致人才后继乏力,明星不再涌现,而节目形式也是多年不变,话题选择、讲座内容比较单一,最终路越走越窄——《百家讲坛》成了名副其实的“百家历史讲坛”。到2008年底,由于《百家讲坛》收视连续跌出央视10套所有栏目前十名,甚至一度传出停播传闻。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成了一股清流
2012年,第一季《中国好声音》的成功,让很多电视人见识了“制播分离”模式的魔力。不同于传统电视台节目的自产自销,《中国好声音》的播出平台为浙江卫视,制作团队则是曾打造《中国达人秀》的原班人马金磊团队。因为是专业的节目制作团队,又有资本支撑,制作成本不用愁,还能引进国外节目的成功模式,节目质量提升明显。
《中国好声音》的制播分离模式,也让CCTV和其它卫视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么玩啊。于是他们开始寻求“外援”了。此时,定位“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进入了CCTV的视线。
跟《中国好声音》相似,这档节目的灵感来自美国的综艺节目《全美拼字大赛》。美国这个拼字大赛从1925年延续至今,拼字比赛的参加者先从班级冲向学校,再从学校走向区县市甚至是全国比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也是这样的竞技比赛赛制。区别在于,美国原版节目追求的是“拼”,而央视则对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把焦点对准了 “写”。
節目的寓意也就在这里,即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尤其是如今的人们已逐渐陷入会打字不会写字的尴尬。
2013年8月,《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1套和央视10套同时播出,在全国掀起一股 “汉字热”。这档文化节目备受追捧,并不只是因为其节目制作精良,而是那时的观众对歌唱类选秀节目有些审美疲劳了。在《中国好声音》之后,各家卫视不惜血本,重金打造歌唱类选秀节目,结果就泛滥了。2013年,从年初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到年底央视的《梦想星搭档》,几十档歌唱类选秀节目蜂拥而上,从形式到流程都大同小异,播出时间又主要集中在暑期,让观众看晕了。这时,《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出现在电视上,就成了一股清流。 那年暑假,生逢其时的,还有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这档节目在7月播出,与国内其他节目引进国外版权、照搬国外成熟综艺模式不同,《汉字英雄》由马东领衔的顶尖制作团队原创打造。同样是以弘扬汉字文化为主旨,但相比《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弱化了比赛,娱乐性更强,从主持到评委到选手,大家都有很好的个性展示,有笑点有泪点有萌点,收视率也是一路飙升。
《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带动了一类新的文化节目类型的红火。《汉字英雄》之后,河南卫视又推出《成语英雄》。央视也顺势推出了《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其实就是复制此前成功的创作模式。
我们不是创新,是回到常态
当一两个节目模式成功之后,就会不断被复制,创新不足,然后就失去生命力了,这都是套路了,文化类节目也不能免俗。很快,以《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韩综和类韩综的真人秀模式大量涌入,文化类节目又回归到不冷不淡的境地。观众的选择永远都是无情的。只要你有更好的内容,更新的套路,观众自然就会跟着走。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爆红也证明了这一点。作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延续,2016年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也是延续这个套路。从收视率上看,每周五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早期尚有《中国成语大会》第二季的余热与春节期间较高关注度,但后期只是保住CCTV1周五晚间黄金档的基本盘,并没有成为一个现象级的节目。但到了2017年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收视率一路上升,最终总决赛期(第10场)关注度达到0.941%,而当日新闻联播也只有1.2%左右,这已经是文化类节目创下的收视之最。
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受到更大的关注,原因也无非是内容更好,形式更活泼。从节目中的诗词题目来看,大部分都不难,很多就是中小学课本上的名句。但命题中又有陷阱,就让整场节目不至于太平淡。题目大家都熟悉,又很接地气,比如命题者将“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起来,就贴近了当代人的日常生活。而新加入的看沙画猜诗词环节,还有“一对一”对抗的“飞花令”,捧出身高1米8、腹有诗书气自华的00后才女武亦姝,都令人耳目一新。
不过,这还不是文化类节目的全部魅力。2016年的最后一天,黑龙江卫视推出《见字如面》,这是一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类节目,由黑龙江卫视主持人翟毓红主持,许子东、杨雨出任嘉宾介绍文化背景,张国立、归亚蕾、徐涛、何冰等明星读信。《见字如面》播出两期就迅速获得了高口碑,好评如潮。四期过后,豆瓣评分依然高达9.2。
《见字如面》大受好评,也是因为模式的创新。本来,黑龙江卫视打算做一档读书类节目,但书籍种类庞杂,给观众读什么书就是个难题。于是,《见字如面》节目组选择了读信。书信相比书籍,更短更易于呈现,有时代感,也有情感交流,加之读信的明星大多都是台词功力不凡的专业演员,简直是读出来的每个字都能感人肺腑。就这样,《见字如面》虽然没有耀眼的舞台包装和激烈赛制,但凭一封信、一个人就能让观众沉浸于故事氛围中。
无独有偶,黑龙江卫视的《见字如面》开播两个月之后,央视也上线了一档十分相似的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朗读者》前后筹备近一年,是央视主持人董卿首度担任制片人的节目,据说,连片子都是董卿自己剪的,经常忙到凌晨四点。
《见字如面》的体裁是“书信”,而《朗读者》既可以是书信,也可以是文学作品选段。书信可以是别人写的,也可以是自己写的。《见字如面》只读信,而《朗读者》除了朗读这件事,重头戏其实是主持人对嘉宾的访问,很有点《艺术人生》的感觉。总之,两档节目虽然“撞车”,但还是各有侧重,避免了观众审美疲勞。所以,这两档文化类节目都火了。
2017年一开头,就火了三档文化类节目。这固然有大环境的影响,比如真人秀泛滥,还有限模(限制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和限韩,让原创综艺节目得到施展的空间。但这些节目的不断创新,才是它们广受追捧的真正原因。
不过也必须看到,文化类节目其实是有基本盘的,它本来就应该是长期活跃在荧屏的一种节目类型。正如《见字如面》导演关正文所说,我们不是创新,是回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