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讨了西方高校学生发展理论中的教育认同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在该理论的视域下,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该在高校构建科学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关键词】教育认同理论;贫困生资助体系;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1-0029-01
一、教育认同理论:贫困生资助体系构建的理论起点
教育认同理论所包含的基本理念为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更为明确的理论支撑。首先,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基本目标是为了培养贫困生(也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不因其家庭经济的原因导致其出现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缺陷。而教育认同理论所包含的七种能力恰恰是对“全面发展的“人”的较为理想的诠释。其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该严格遵循教育认同理论所涵盖的七个维度。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构建的内容受其目标制约,因此,该资助体系的基本内容同样是服务于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各种形式资助的过程中,不能够脱离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而要紧紧围绕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为主旨。第三,贫困生资助体系的运行机制应该体现教育认同理论的基本理念,即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美国教育学者Chickering 的教育认同理论围绕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和自我发展,他所强调的七种能力,或称之为七个向量,都是和学生个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该理论更为明确的提出了学生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价值选择及其差异、激发学生的各种潜力、引导学生培育独立的人格。这种学生事务管理的理念,将外在的约束型管理转换为内在的激励型的自我管理,使学生事务的管理从外围走向核心,这对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科学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运行缺乏有效整合,资助效果受限。首先,高校奖学金评定的标准不利于贫困生的资助。高校奖学金种类繁多,其评定标准都非常严格,对学习成绩要求较高,贫困生获奖学金的比例较低,在贫困生资助方面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其次,国家助学贷款对贫困生倾斜比例较低。国家助学贷款作为解决我国高校贫困生上学难问题的一条主要途径,贫困学生受资助比例相对较小。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性与商业银行之间难以协调、国家助学贷款的宣传不到位、国家个人信用系统不完善、风险控制制度未真正建立及毕业生就业难而惧贷等原因导致助学贷款发挥的作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第三,勤工助学岗位少且功能单一、薪酬较低。相关资料显示,在多数高校勤工助学岗位数只占上报贫困生总数的5~15%左右,这个比率显示勤工助学岗位过少,供不应求。第四,困难补助和减免学费等资助形式资金少、分布面窄,受助效果欠佳。
二是重物质激励,忽视精神激励。由于贫困生问题根本的原因在于家庭贫困以致无力承担就读高校的学费和生活费,加上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多数高校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对贫困生的物质或经济资助上,放在对贫困生物质或经济资助体系的完善上。贫困生问题的根本解决固然要解决其首要的问题,但同时也要看到贫困生由于长期以来受经济困难的压力和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其在思想上、心理上、能力上与非贫困同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他们容易产生消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自卑、焦虑等不良心态,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从而在为人处世方面出现偏激行为,如不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能力素质,就可能产生精神贫困或能力不足。
三、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策略分析
(一)完善经济资助体系。在遵循贫困生资助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理清“奖、贷、助、补、减”在整个资助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贫困生学习、技能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重新确定各种资助项目的申请条件和资助标准。理顺政府、银行、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的关系,协调好各方利益。加强保障和监督机制建设,确保各种资助措施的有效落实。首先,完善奖学金评定条例,设立贫困生专项奖学金。设立专门面向贫困生的奖学金,使品学兼优或学习进步较大的贫困生获得优秀贫困生奖学金,以激励贫困生通过努力学习获得经济上的资助。这不仅提高了贫困生获奖的比例和获得的资助,还增强了贫困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其次,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着重解决贷款回收难的问题。助学贷款作为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最重要的途径,贷款回收难是目前抑制银行放贷积极性的“瓶颈”问题。
(二)加强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是要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贫困生经常由于对贫困的错误认识和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往往形成消极的人生观和错误的价值观。因此,必须要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防止学生成为“精神上的贫困者”。二是要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贫困生中普遍存在自卑、焦虑、敏感等心理问题,对此,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挫折教育。首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应专门设立贫困生心理咨询,使贫困生明确心理素质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了解自我并接受现实中的自我,缓解心理冲突,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其次,开展朋辈心理互助活动,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社团的作用,通过同学间友好的沟通与互助,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逐步引导贫困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搭建贫困生能力拓展平台,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目前,贫困学生在高校各种学生或社团活动中,担任主要组织者或策划者的较少,在各种竞赛中也往往处于劣势,这不仅与贫困生存在的自卑心理有关,而且也与他们的实践技能不足有关。为此,给贫困生搭建一个能力拓展的平台,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和综合素质,促使他们成才,是学校助学工作的最高目标。如有些高校成立的“自强社”,围绕“自尊自强、团结互助”的宗旨,通过开展系列竞技活动,充分展示贫困生在文艺、体育、演讲、写作等方面的才华。这一方面促进了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了贫困生的自信心和交际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贫困生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能力。同时,要加强贫困生的技能培训。贫困生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往往在学习辅助工具和素质拓展培训等方面投入较少,因此在竞争中错失了很多勤工助学和实践锻炼的机会。为此,要加强贫困生的实践技能培训,实现贫困生的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成才不是梦——高校贫困生的今天与未来》[M],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5。
[2]刘建荣,李方柏,《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6.2。
[3]庄岩,陈兰花,林旭升,《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2,(03)。
【关键词】教育认同理论;贫困生资助体系;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1-0029-01
一、教育认同理论:贫困生资助体系构建的理论起点
教育认同理论所包含的基本理念为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更为明确的理论支撑。首先,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基本目标是为了培养贫困生(也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不因其家庭经济的原因导致其出现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缺陷。而教育认同理论所包含的七种能力恰恰是对“全面发展的“人”的较为理想的诠释。其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该严格遵循教育认同理论所涵盖的七个维度。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构建的内容受其目标制约,因此,该资助体系的基本内容同样是服务于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各种形式资助的过程中,不能够脱离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而要紧紧围绕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为主旨。第三,贫困生资助体系的运行机制应该体现教育认同理论的基本理念,即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美国教育学者Chickering 的教育认同理论围绕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和自我发展,他所强调的七种能力,或称之为七个向量,都是和学生个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该理论更为明确的提出了学生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价值选择及其差异、激发学生的各种潜力、引导学生培育独立的人格。这种学生事务管理的理念,将外在的约束型管理转换为内在的激励型的自我管理,使学生事务的管理从外围走向核心,这对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科学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运行缺乏有效整合,资助效果受限。首先,高校奖学金评定的标准不利于贫困生的资助。高校奖学金种类繁多,其评定标准都非常严格,对学习成绩要求较高,贫困生获奖学金的比例较低,在贫困生资助方面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其次,国家助学贷款对贫困生倾斜比例较低。国家助学贷款作为解决我国高校贫困生上学难问题的一条主要途径,贫困学生受资助比例相对较小。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性与商业银行之间难以协调、国家助学贷款的宣传不到位、国家个人信用系统不完善、风险控制制度未真正建立及毕业生就业难而惧贷等原因导致助学贷款发挥的作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第三,勤工助学岗位少且功能单一、薪酬较低。相关资料显示,在多数高校勤工助学岗位数只占上报贫困生总数的5~15%左右,这个比率显示勤工助学岗位过少,供不应求。第四,困难补助和减免学费等资助形式资金少、分布面窄,受助效果欠佳。
二是重物质激励,忽视精神激励。由于贫困生问题根本的原因在于家庭贫困以致无力承担就读高校的学费和生活费,加上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多数高校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对贫困生的物质或经济资助上,放在对贫困生物质或经济资助体系的完善上。贫困生问题的根本解决固然要解决其首要的问题,但同时也要看到贫困生由于长期以来受经济困难的压力和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其在思想上、心理上、能力上与非贫困同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他们容易产生消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自卑、焦虑等不良心态,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从而在为人处世方面出现偏激行为,如不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能力素质,就可能产生精神贫困或能力不足。
三、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策略分析
(一)完善经济资助体系。在遵循贫困生资助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理清“奖、贷、助、补、减”在整个资助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贫困生学习、技能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重新确定各种资助项目的申请条件和资助标准。理顺政府、银行、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的关系,协调好各方利益。加强保障和监督机制建设,确保各种资助措施的有效落实。首先,完善奖学金评定条例,设立贫困生专项奖学金。设立专门面向贫困生的奖学金,使品学兼优或学习进步较大的贫困生获得优秀贫困生奖学金,以激励贫困生通过努力学习获得经济上的资助。这不仅提高了贫困生获奖的比例和获得的资助,还增强了贫困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其次,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着重解决贷款回收难的问题。助学贷款作为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最重要的途径,贷款回收难是目前抑制银行放贷积极性的“瓶颈”问题。
(二)加强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是要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贫困生经常由于对贫困的错误认识和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往往形成消极的人生观和错误的价值观。因此,必须要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防止学生成为“精神上的贫困者”。二是要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贫困生中普遍存在自卑、焦虑、敏感等心理问题,对此,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挫折教育。首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应专门设立贫困生心理咨询,使贫困生明确心理素质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了解自我并接受现实中的自我,缓解心理冲突,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其次,开展朋辈心理互助活动,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社团的作用,通过同学间友好的沟通与互助,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逐步引导贫困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搭建贫困生能力拓展平台,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目前,贫困学生在高校各种学生或社团活动中,担任主要组织者或策划者的较少,在各种竞赛中也往往处于劣势,这不仅与贫困生存在的自卑心理有关,而且也与他们的实践技能不足有关。为此,给贫困生搭建一个能力拓展的平台,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和综合素质,促使他们成才,是学校助学工作的最高目标。如有些高校成立的“自强社”,围绕“自尊自强、团结互助”的宗旨,通过开展系列竞技活动,充分展示贫困生在文艺、体育、演讲、写作等方面的才华。这一方面促进了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了贫困生的自信心和交际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贫困生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能力。同时,要加强贫困生的技能培训。贫困生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往往在学习辅助工具和素质拓展培训等方面投入较少,因此在竞争中错失了很多勤工助学和实践锻炼的机会。为此,要加强贫困生的实践技能培训,实现贫困生的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成才不是梦——高校贫困生的今天与未来》[M],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5。
[2]刘建荣,李方柏,《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6.2。
[3]庄岩,陈兰花,林旭升,《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