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生物学教学在中学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认真反思和改革传统的生物学教学。
关键词:中学生身心发展 生物教育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 body and mind development and the biological teaching pondered
Li Hongsheng Ren Rong
Abstract: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 body and mi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requests us to take the biology teaching to educate highly in the middle-school student the status and the function,and reconsiders earnestly with the reform tradition biology teaching.
Keywords: Middle-school studentBody and mind developmentBiology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9-0095-02
未来的社会将是生物科学的时代,从身边最普通的瓜果蔬菜到转基因食品,大大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克隆羊多利的问世、第一个试管婴儿的诞生等掀起的“克隆”风;刚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使我们弄清楚了人类身体的基因结构与功能,故此诊断和治疗疾病,更容易延年益寿;DNA侦破技术、基因芯片、人工智能……这些迅猛发展的高科技领域,对人类和社会的发展、个人的生活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这些领域的发展,离不开生物科学作为基础。人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生物,要了解生物,就必须学好生物学。笔者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入手,结合初中生刚接触到生物学习的心态和心理,探讨中学生生物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并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中学生物学习的现状,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1.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
初中生的年龄多在11~12岁至14~15岁,处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也是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段。他们的身高体重迅速增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显著增强,大脑发育已趋成熟,进入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此时大脑的机能还不十分完善,在神经系统的基本过程中,兴奋过程较强,兴奋和抑制的转化比较快,抑制过程有提高,但自觉控制自己的能力还不强,容易冲动和疲劳,从行为表现来看:对新生事物热情高,兴趣浓,但维持的时间不长。从心理发展来看,整个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具有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等四个特点。由于青春期的身心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主意识的突出,独立精神的加强,初中生感知的目的性、精确性和概括性有很大的提高。有意注意、记忆水平、抽象逻辑思维有了显著的发展;情感丰富。意志果断性水平有一定的发展;意志的坚持性进一步增强,意志的自制力有了进一步发展。总的来说,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思维活跃;一些直观性的东西比较容易掌握,而抽象的理论知识则不容易掌握。对中学生这些神心特点的认识和掌握,仅仅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着手是不够的,还应该借助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在中学加强生物学的教学与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2.中学生物教育的现状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在实际操作中,生物科学实验在中学生物的课程内容或教学时数中所占比重都不很大,在很多学校里,生物实验室极不完备或根本就没有生物实验室,生物被当作“文科”或所谓的“背科”。然而,中学生物应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同时还较多地运用了观察、描述、推理和信息等手段的学科。反映在学习方式上,实验、观察、模拟制作、阅读、讨论、游戏、思辨、资料分析以及接受性的听课等都是有效的学习方法。
中学生物除了这样的现象外,还存在着以下现状:
2.1 当今的教育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在中考生物占的比例较小(30分)的情况下,生物教育普遍不被学校、家长和学生重视。据了解,许多中学,特别是在初中部(高中部在高考没有实行3+X以前也是这样的)生物课往往安排英、体、美等非生物专业的老师来教,课程设置也往往在上午最后一节或下午时段。当然,不是说他们不能教这门课程,但实验技能和专业素养与生物专业教师相比,毋容置疑会有一定差距,这是对人才极不合理的利用和对生物课程的歧视。这种做法教学效果如何,是可想而知的。当然,不能怪这些所谓的“生物教师”,因为“术业有专攻”,让他们教生物学实在难为他们,确是不得已而为之。
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领导应该注意专业对口,教生物就必须让生物专业的人来进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学科相互之间的渗透性、交叉性越来越凸显。所以,作为一名中学生物学教师,除了要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各门知识外,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美术、计算机应用及课件制作技术等知识。这样,在获取新知识、搞探索性研究、授课、指导学生实验实习和对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解答才会得心应手,游刃而有余。
2.2 当今的教学仍然表现出老师是上课的主体。“老师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然而大多数的老师为了完成任务量,上课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的、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教师“教”的课程理念。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课程目的和课程目标,指出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当获得的学习成果,如使学生“获得……知识”、“学会……方法”、“养成……态度”、“树立……观点”等,这样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样,老师也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开展讨论,教师在平等的氛围中,辅以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学会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富于启发性,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培养模式。
2.3 中学生物教育不能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众所周知,生物科学与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如粮食、资源、能源、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人口与健康等无一不密切相关。近几十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及城市化建设迅速发展,全球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淡水资源趋于枯竭,人口规模迅速膨胀,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从而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然而在高中的教学中,只是把这样的部分当成阅读的部分,并没有作为知识点来讲解,也没有与实际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我们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生物学是和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相当紧密的一门学科。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师还必须要注重积累生产生活经验,要经常不断地深入生产第一线,向农民、工人、医务工作人员、科研人员学习,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动态,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当地的实际而进行教学。
2.4 生物教育中实验的地位与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问题。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切成果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而并非随意的想象和臆造,因此在教学中因重视实验的重要性。在传统的生物学教学中,实验只是被当作为学生学习生物提供感性材料、验证课本上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形式多为教师演示,内容多为验证性。学生只关注实验结果,而对实验的理论背景和实验设计的方法不加思索。这种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参与的教学活动不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造条件,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组织学生参与包括器材准备、材料采集、药品配制、方案设计、具体操作、观察记录、结果分析在内的全过程,加强学生的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在实验前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实验中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促使学生眼、手、脑等几者并用,在强化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结合具体实验,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研究方法如对照法、染色法、积累法、模拟法等。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通过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既可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又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研究精神。
3.中学生身心发展与生物教学改革的思考
中学生物教学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进行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一些直观性的知识比较容易掌握,而抽象的理论知识则不容易掌握,故要想办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化难为易。例如在讲“反射”与“反射弧”之间的关系时,可把“打电话”这个活动比作反射,把“电话机,电话线”等打电话的设施比作反射弧。从而得出: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不完全不能发生反射。
生物学是学生步入中学走进实验室学习的第一门学科,对此有好奇心、热情高、兴趣浓,都希望自己亲手做一做。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应尽量让学生多动手,而且对每次实验都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实验效果坚持进行检查和评定,这样通过实验操作来不断调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思维活跃,教学中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使之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中学生注意力不太稳定,学习时间稍长或内容比较复杂枯燥都很容易使其注意力转移,教学中可以通过加强直观教学,通过实物、标本、模型、挂图和多媒体教学等,使学生眼、耳、手等多种器官并用,使学生从多种途径刺激大脑,增强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提高了教学质量。
生物学是建立在良好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门教学。对中学生进行生物学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把学习生物学知识与祖国建设的需要,人类的需要联系起来,并转化为学生的需要。从而更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综上所述,对从事生物教育教师来说,可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怎样在教学中起到一个引领者的身份,怎样让学生不局限与课堂与课本的束缚中去,怎样才能让学生把所学的东西运用与实际中去,让中学生物教学起到真正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让学生学习生物之后更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是中学生物教科书的根本出发点,也是生物教学的出发点。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教学的实践性,把课程方案上的科学素质转化为学生现实的科学素质。当然,我们也应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与日常生活、能力培养有关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精神,在激发学生兴趣、情感体验、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侯万儒编著.《现代生物学教学论》[M] 四川大学出版社
[2] 刘利才编著.《班主任工作教程》[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 周德辉.开设研究型实验培养创新能力[J].2005,24(12)
[4] 陈乃富、刘文中.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生物学杂志,2004,21(2):48~50
[5] 刘积学、李世刚.提高师范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93~96
[6] 伍堂棣、李伯添、吴福元.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7] 关信天、王立彬、范清岩.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生物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中学生身心发展 生物教育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 body and mind development and the biological teaching pondered
Li Hongsheng Ren Rong
Abstract: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 body and mi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requests us to take the biology teaching to educate highly in the middle-school student the status and the function,and reconsiders earnestly with the reform tradition biology teaching.
Keywords: Middle-school studentBody and mind developmentBiology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9-0095-02
未来的社会将是生物科学的时代,从身边最普通的瓜果蔬菜到转基因食品,大大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克隆羊多利的问世、第一个试管婴儿的诞生等掀起的“克隆”风;刚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使我们弄清楚了人类身体的基因结构与功能,故此诊断和治疗疾病,更容易延年益寿;DNA侦破技术、基因芯片、人工智能……这些迅猛发展的高科技领域,对人类和社会的发展、个人的生活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这些领域的发展,离不开生物科学作为基础。人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生物,要了解生物,就必须学好生物学。笔者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入手,结合初中生刚接触到生物学习的心态和心理,探讨中学生生物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并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中学生物学习的现状,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1.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
初中生的年龄多在11~12岁至14~15岁,处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也是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段。他们的身高体重迅速增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显著增强,大脑发育已趋成熟,进入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此时大脑的机能还不十分完善,在神经系统的基本过程中,兴奋过程较强,兴奋和抑制的转化比较快,抑制过程有提高,但自觉控制自己的能力还不强,容易冲动和疲劳,从行为表现来看:对新生事物热情高,兴趣浓,但维持的时间不长。从心理发展来看,整个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具有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等四个特点。由于青春期的身心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主意识的突出,独立精神的加强,初中生感知的目的性、精确性和概括性有很大的提高。有意注意、记忆水平、抽象逻辑思维有了显著的发展;情感丰富。意志果断性水平有一定的发展;意志的坚持性进一步增强,意志的自制力有了进一步发展。总的来说,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思维活跃;一些直观性的东西比较容易掌握,而抽象的理论知识则不容易掌握。对中学生这些神心特点的认识和掌握,仅仅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着手是不够的,还应该借助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在中学加强生物学的教学与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2.中学生物教育的现状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在实际操作中,生物科学实验在中学生物的课程内容或教学时数中所占比重都不很大,在很多学校里,生物实验室极不完备或根本就没有生物实验室,生物被当作“文科”或所谓的“背科”。然而,中学生物应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同时还较多地运用了观察、描述、推理和信息等手段的学科。反映在学习方式上,实验、观察、模拟制作、阅读、讨论、游戏、思辨、资料分析以及接受性的听课等都是有效的学习方法。
中学生物除了这样的现象外,还存在着以下现状:
2.1 当今的教育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在中考生物占的比例较小(30分)的情况下,生物教育普遍不被学校、家长和学生重视。据了解,许多中学,特别是在初中部(高中部在高考没有实行3+X以前也是这样的)生物课往往安排英、体、美等非生物专业的老师来教,课程设置也往往在上午最后一节或下午时段。当然,不是说他们不能教这门课程,但实验技能和专业素养与生物专业教师相比,毋容置疑会有一定差距,这是对人才极不合理的利用和对生物课程的歧视。这种做法教学效果如何,是可想而知的。当然,不能怪这些所谓的“生物教师”,因为“术业有专攻”,让他们教生物学实在难为他们,确是不得已而为之。
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领导应该注意专业对口,教生物就必须让生物专业的人来进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学科相互之间的渗透性、交叉性越来越凸显。所以,作为一名中学生物学教师,除了要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各门知识外,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美术、计算机应用及课件制作技术等知识。这样,在获取新知识、搞探索性研究、授课、指导学生实验实习和对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解答才会得心应手,游刃而有余。
2.2 当今的教学仍然表现出老师是上课的主体。“老师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然而大多数的老师为了完成任务量,上课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的、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教师“教”的课程理念。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课程目的和课程目标,指出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当获得的学习成果,如使学生“获得……知识”、“学会……方法”、“养成……态度”、“树立……观点”等,这样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样,老师也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开展讨论,教师在平等的氛围中,辅以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学会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富于启发性,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培养模式。
2.3 中学生物教育不能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众所周知,生物科学与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如粮食、资源、能源、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人口与健康等无一不密切相关。近几十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及城市化建设迅速发展,全球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淡水资源趋于枯竭,人口规模迅速膨胀,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从而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然而在高中的教学中,只是把这样的部分当成阅读的部分,并没有作为知识点来讲解,也没有与实际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我们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生物学是和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相当紧密的一门学科。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师还必须要注重积累生产生活经验,要经常不断地深入生产第一线,向农民、工人、医务工作人员、科研人员学习,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动态,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当地的实际而进行教学。
2.4 生物教育中实验的地位与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问题。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切成果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而并非随意的想象和臆造,因此在教学中因重视实验的重要性。在传统的生物学教学中,实验只是被当作为学生学习生物提供感性材料、验证课本上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形式多为教师演示,内容多为验证性。学生只关注实验结果,而对实验的理论背景和实验设计的方法不加思索。这种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参与的教学活动不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造条件,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组织学生参与包括器材准备、材料采集、药品配制、方案设计、具体操作、观察记录、结果分析在内的全过程,加强学生的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在实验前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实验中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促使学生眼、手、脑等几者并用,在强化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结合具体实验,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研究方法如对照法、染色法、积累法、模拟法等。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通过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既可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又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研究精神。
3.中学生身心发展与生物教学改革的思考
中学生物教学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进行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一些直观性的知识比较容易掌握,而抽象的理论知识则不容易掌握,故要想办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化难为易。例如在讲“反射”与“反射弧”之间的关系时,可把“打电话”这个活动比作反射,把“电话机,电话线”等打电话的设施比作反射弧。从而得出: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不完全不能发生反射。
生物学是学生步入中学走进实验室学习的第一门学科,对此有好奇心、热情高、兴趣浓,都希望自己亲手做一做。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应尽量让学生多动手,而且对每次实验都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实验效果坚持进行检查和评定,这样通过实验操作来不断调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思维活跃,教学中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使之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中学生注意力不太稳定,学习时间稍长或内容比较复杂枯燥都很容易使其注意力转移,教学中可以通过加强直观教学,通过实物、标本、模型、挂图和多媒体教学等,使学生眼、耳、手等多种器官并用,使学生从多种途径刺激大脑,增强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提高了教学质量。
生物学是建立在良好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门教学。对中学生进行生物学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把学习生物学知识与祖国建设的需要,人类的需要联系起来,并转化为学生的需要。从而更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综上所述,对从事生物教育教师来说,可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怎样在教学中起到一个引领者的身份,怎样让学生不局限与课堂与课本的束缚中去,怎样才能让学生把所学的东西运用与实际中去,让中学生物教学起到真正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让学生学习生物之后更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是中学生物教科书的根本出发点,也是生物教学的出发点。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教学的实践性,把课程方案上的科学素质转化为学生现实的科学素质。当然,我们也应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与日常生活、能力培养有关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精神,在激发学生兴趣、情感体验、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侯万儒编著.《现代生物学教学论》[M] 四川大学出版社
[2] 刘利才编著.《班主任工作教程》[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 周德辉.开设研究型实验培养创新能力[J].2005,24(12)
[4] 陈乃富、刘文中.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生物学杂志,2004,21(2):48~50
[5] 刘积学、李世刚.提高师范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93~96
[6] 伍堂棣、李伯添、吴福元.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7] 关信天、王立彬、范清岩.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生物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