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勤奋造就大师
范曾曾经问过我国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一个问题:“人们对大师的产生各有所说,你作何解?”陈答:“一半是机遇,一半是天赋。”可我觉得范曾之所以成为大师,靠的除了机遇和天赋,还有勤奋。
范曾出生在一个有着400年文脉的文人世家,他是范仲淹的后代。因日本侵略,这个文人世家已凋零不堪,但清贫的家庭并没能影响文脉的传承。父亲虽不善治家,不趋名利,可他博学多才,酷爱诗文;母亲更是性格温和,从事小学教学50年。父亲告诉幼时的范曾:“范家的风水好,院中的一口井,井水十分甘美,有300年的历史,和整个天井结合起来算是一方硕大无朋的砚台;门外有一座约1300年的唐代宝塔光孝塔,八角七级,算是一支插入云霄的大笔……”范曾聪慧过人,4岁就能背诵《岳阳楼记》《木兰辞》,并能作短诗,他还参加过南通儿童智力比赛,获得特等奖,人人都称范曾是“神童”。父亲早年从上海美专毕业,留在家中的画册和画具,让范曾很早就受到了美术文化方面的熏陶。
13岁的范曾加入了南通美协,开始展现出美术方面的天赋。范曾17岁考上了南开大学历史系,他记忆力惊人,过目不忘,成绩没有低过五分。眼看着范曾离美术越来越远,这时中央美院成立了美术史系。也许是被心底的一种声音忽然唤醒,也许是冥冥之中被幸运之神眷顾,范曾写了几篇文章寄给了当时中央美院院长江丰,就这样,范曾如愿到了中央美院。范曾后转入中国画系,直接接受蒋兆和、李苦禅、李可染等一大批艺术大师的亲自教授。范曾就是在这许许多多的老一辈艺术家的培养和教导下,像蜜蜂一样在春天里尽情地采蜜,如花朵在阳光雨露下绽放。毕业时,范曾以一幅历史画《文姬归汉》一鸣惊人。郭沫若看到此画很激动,“夜不成寐,凌晨三时起床,匍匐于地”,把送给范曾的长诗题于画面。
从中央美院毕业后,范曾有幸被分配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得到沈从文的扶掖和呵护。当时范曾的工作就是和其他同仁竭尽全力将沈从文主编的《中国古代服饰资料》由文字化为图录。这工作对别人来说也许是异常枯燥而艰辛,而范曾却为此书的编绘殚精竭虑,三年时间足不出户,其中传世绘画部分最精细的画幅,几乎全由范曾一人完成。他在没有辜负沈先生重托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中国古代人物服饰方面的最重要的积累。最让人感动的是,范曾1977年身患重病,自以为来日无多,想想自己“自小而今,刻苦自励,有绝技在身,苟就此遽去,上负苍天厚爱,下负父母殷望,必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留于人间”,于是他决定画一本《鲁迅小说插图集》。他忍着病痛煎熬,与时间赛跑。当他身体康复出院,捧着挚友送来荣宝斋出版的《鲁迅小说插图集》时,他激动得语哽而泣。
人们在意的往往只是范曾的画价为何一路攀升,看到的只是范曾在世界各地巡回画展的风光,可是这成功背后的点滴人们却很难知晓。范曾从小就背诵了大量的诗文,如今他已是70多岁的高龄,仍能背诵千余首古诗词。范曾在中央电视台谈文化时即兴背诵《离骚》,一字不错,这绝不是一般的功夫能达到的。还有那些年历史系的苦读,从那“门门功课不低于五分”的话语里,也能让考过试的我们体会到其中的辛苦。还有对古代服饰没完没了的描画,还有因常年作画而变形的胸骨和脊椎骨……正是这些,成就了今天的大师。范曾终于在前辈近千年国画发展的基础上,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之路,那就是用线描勾勒和大泼墨结合起来的画法,描绘中国历史上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庄子、老子、屈原、曹操、李白、杜甫……他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只属于自己的世界。
憧憬人生的清晨
一想起岁月和年龄,范曾就无限羡慕学堂的学生们,当他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代,仿佛就是昨天。时光匆匆不饶人,今天他揽镜自顾,看到霜鬓初染,内心不由得飘过一丝秋风,有些惆怅,有些叹惋。有人劝范曾:“在学术上和艺术上,您如日中天。”但是,他永远憧憬人生的清晨,朝露未晞,曙色曦微,一出人生喜剧的迷人序幕,最令人心驰神往。
鲁迅先生十分珍惜生命的每分每秒,他曾将屈原《离骚》的句子集为一副楹联:“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第一句是希望太阳神羲和驾的车慢慢走,不要迫近崦嵫山,因为太阳落山之后,黄昏和夜色就会来临。第二句是害怕鹈鴂鸟叫之后,百花芜秽,万物凋零。范曾想,古往今来一切成就大事业或者有大学问的人,没有一个懒汉,懒汉除去由于惰怠而肌肉松弛外,他们的思维也一定是涣散的。在科学和艺术上,没有成功的捷径,成功也绝不仅仅靠天分。一个人的智商是可变的,一把钝刀可以经过磨砺变得锋利,而一把快刀也可能在风蚀中锈坏,变成废铁。一个终生保持勤奋的人,会相应的有很多美德,诸如刻苦、俭朴、求实、积极等等;而一个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也同样相应的有很多毛病,诸如消极、颓废、虚荣、贪馋。艰苦的劳动,是无言的导师,在它面前,巧取豪夺、利令智昏、骄奢淫逸都会显其丑陋,令人唾弃。一个勤奋的人,他的思维容易凝聚于一个光辉的目标,便于自己矢志不渝地去追逐一个崇高的理想境界。在生活的道路上,他总能消繁就简,不为庸俗的追求所系。
同时,范曾想要告诫现在的年轻人,智慧和灵感同样来源于劳动,守株待兔的懒汉,他一生可能极偶然地得到一只死兔(不是生机勃勃的活兔),灵感绝不会光顾守株待兔的人。智慧和灵感是活泼跳跃的精灵,它来无踪,去无影,是精神境界的不明飞行物,闪动着光焰的UFO,但它也绝不神秘。青少年时代正处在灵感随时会迸发的岁月,但是,倘使你躺在沙发上,弹着六弦琴打发岁月,那么你的心灵永远是灰蒙蒙的、闭塞的,你在这似锦年华本该有的一点才华、智慧、灵感也会渐渐萎谢和失落,无力而衰败的灵魂最容易沉睡,不再苏醒。
年少的同学们不正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卓越的人物吗?这样的机会,对每个人都一律平等,尽管每个人可能遇到的困难不同,但只要是攀登着的人,必会跨越所有坎坷。人生的搏击,不是草原上的牧歌,不是顺风中的轻帆,这些够我们花一生的精力去奋斗,在艰苦惆怅中寻觅人生的乐趣,去体悟人生的真谛。
正如范曾所述:“在艺术上我绝不是一个天才。为了探求精湛的艺术技巧,我曾在苦海中沉浮,渐渐从混沌中看到光明。苍天没有给我什么独得之厚,我的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通宵达旦的艰苦劳动和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 行善积于点滴
人们只知道他的画,却鲜有人知道他的善行。作为一代书画大家,范曾大隐于世,却心挂世人。千金散尽,独享平淡生活,收放之间,尽显大家风范。范曾先生作为文化人群体的代表,和企业家们一同行善,他的作为让中国财富长出精神,在中国知识阶层中有着标杆的意义。
2013年,75岁的范曾老先生不仅外貌慈善,对公益事业的贡献更让人敬仰。
2003年4月30日,南开大学接到了第一笔用于抗击“非典”的捐款,这就是范曾向母校抗击“非典”工作捐助的50万元人民币。当时他身在外地,得知天津出现“非典”疫情时,心急如焚。考虑到学校在抗击“非典”时需要大量的资金,他立即捐赠人民币50万元,并题字一幅“战胜非典,匹夫有责”,与全校师生员工共勉。南开大学副校长陈洪代表学校接受了这笔捐款,对范曾先生“战胜非典,匹夫有责”的义举表示钦佩,并说学校一定会按照范曾先生的意愿用好这笔捐款。
200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在中华文学基金会的倡议下,季羡林、张锲、王蒙等55位著名作家学者向全国文学爱好者和社会各界发出倡议,募捐建立“育才图书室”,为了让更多贫困地区孩子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范曾为此捐助了100万元,成为最高额度的个人捐款。2004年8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捐赠仪式,工程办公室接受这笔最高额度的个人捐款时,范曾先生平淡地说:“我是一介书生,这是我力所能及为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教育尽的一份心而已。”
范曾用纳税的方式支持国家建设,算是其人生独具一格的表达方式。 2005年4月9日上午,北京市地税局局长王纪平亲自到荣宝斋为著名书画家范曾先生颁发了《2004年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这张金额高达198万元的完税凭证是市地税局颁出金额最高的一张个税税单。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在国家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关头,范老毅然捐出1000万人民币赈灾。2010年4月20日在中宣部、民政部、广电总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的“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中,范老个人为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000万人民币。
范老的行善之举积于点滴,点滴之间汇于沧海之心胸,点滴之间馈于社会之所需,点滴之间铸就于范曾之品格,“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范老之举诠释着凡事皆于点滴开始。
范曾曾经问过我国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一个问题:“人们对大师的产生各有所说,你作何解?”陈答:“一半是机遇,一半是天赋。”可我觉得范曾之所以成为大师,靠的除了机遇和天赋,还有勤奋。
范曾出生在一个有着400年文脉的文人世家,他是范仲淹的后代。因日本侵略,这个文人世家已凋零不堪,但清贫的家庭并没能影响文脉的传承。父亲虽不善治家,不趋名利,可他博学多才,酷爱诗文;母亲更是性格温和,从事小学教学50年。父亲告诉幼时的范曾:“范家的风水好,院中的一口井,井水十分甘美,有300年的历史,和整个天井结合起来算是一方硕大无朋的砚台;门外有一座约1300年的唐代宝塔光孝塔,八角七级,算是一支插入云霄的大笔……”范曾聪慧过人,4岁就能背诵《岳阳楼记》《木兰辞》,并能作短诗,他还参加过南通儿童智力比赛,获得特等奖,人人都称范曾是“神童”。父亲早年从上海美专毕业,留在家中的画册和画具,让范曾很早就受到了美术文化方面的熏陶。
13岁的范曾加入了南通美协,开始展现出美术方面的天赋。范曾17岁考上了南开大学历史系,他记忆力惊人,过目不忘,成绩没有低过五分。眼看着范曾离美术越来越远,这时中央美院成立了美术史系。也许是被心底的一种声音忽然唤醒,也许是冥冥之中被幸运之神眷顾,范曾写了几篇文章寄给了当时中央美院院长江丰,就这样,范曾如愿到了中央美院。范曾后转入中国画系,直接接受蒋兆和、李苦禅、李可染等一大批艺术大师的亲自教授。范曾就是在这许许多多的老一辈艺术家的培养和教导下,像蜜蜂一样在春天里尽情地采蜜,如花朵在阳光雨露下绽放。毕业时,范曾以一幅历史画《文姬归汉》一鸣惊人。郭沫若看到此画很激动,“夜不成寐,凌晨三时起床,匍匐于地”,把送给范曾的长诗题于画面。
从中央美院毕业后,范曾有幸被分配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得到沈从文的扶掖和呵护。当时范曾的工作就是和其他同仁竭尽全力将沈从文主编的《中国古代服饰资料》由文字化为图录。这工作对别人来说也许是异常枯燥而艰辛,而范曾却为此书的编绘殚精竭虑,三年时间足不出户,其中传世绘画部分最精细的画幅,几乎全由范曾一人完成。他在没有辜负沈先生重托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中国古代人物服饰方面的最重要的积累。最让人感动的是,范曾1977年身患重病,自以为来日无多,想想自己“自小而今,刻苦自励,有绝技在身,苟就此遽去,上负苍天厚爱,下负父母殷望,必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留于人间”,于是他决定画一本《鲁迅小说插图集》。他忍着病痛煎熬,与时间赛跑。当他身体康复出院,捧着挚友送来荣宝斋出版的《鲁迅小说插图集》时,他激动得语哽而泣。
人们在意的往往只是范曾的画价为何一路攀升,看到的只是范曾在世界各地巡回画展的风光,可是这成功背后的点滴人们却很难知晓。范曾从小就背诵了大量的诗文,如今他已是70多岁的高龄,仍能背诵千余首古诗词。范曾在中央电视台谈文化时即兴背诵《离骚》,一字不错,这绝不是一般的功夫能达到的。还有那些年历史系的苦读,从那“门门功课不低于五分”的话语里,也能让考过试的我们体会到其中的辛苦。还有对古代服饰没完没了的描画,还有因常年作画而变形的胸骨和脊椎骨……正是这些,成就了今天的大师。范曾终于在前辈近千年国画发展的基础上,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之路,那就是用线描勾勒和大泼墨结合起来的画法,描绘中国历史上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庄子、老子、屈原、曹操、李白、杜甫……他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只属于自己的世界。
憧憬人生的清晨
一想起岁月和年龄,范曾就无限羡慕学堂的学生们,当他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代,仿佛就是昨天。时光匆匆不饶人,今天他揽镜自顾,看到霜鬓初染,内心不由得飘过一丝秋风,有些惆怅,有些叹惋。有人劝范曾:“在学术上和艺术上,您如日中天。”但是,他永远憧憬人生的清晨,朝露未晞,曙色曦微,一出人生喜剧的迷人序幕,最令人心驰神往。
鲁迅先生十分珍惜生命的每分每秒,他曾将屈原《离骚》的句子集为一副楹联:“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第一句是希望太阳神羲和驾的车慢慢走,不要迫近崦嵫山,因为太阳落山之后,黄昏和夜色就会来临。第二句是害怕鹈鴂鸟叫之后,百花芜秽,万物凋零。范曾想,古往今来一切成就大事业或者有大学问的人,没有一个懒汉,懒汉除去由于惰怠而肌肉松弛外,他们的思维也一定是涣散的。在科学和艺术上,没有成功的捷径,成功也绝不仅仅靠天分。一个人的智商是可变的,一把钝刀可以经过磨砺变得锋利,而一把快刀也可能在风蚀中锈坏,变成废铁。一个终生保持勤奋的人,会相应的有很多美德,诸如刻苦、俭朴、求实、积极等等;而一个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也同样相应的有很多毛病,诸如消极、颓废、虚荣、贪馋。艰苦的劳动,是无言的导师,在它面前,巧取豪夺、利令智昏、骄奢淫逸都会显其丑陋,令人唾弃。一个勤奋的人,他的思维容易凝聚于一个光辉的目标,便于自己矢志不渝地去追逐一个崇高的理想境界。在生活的道路上,他总能消繁就简,不为庸俗的追求所系。
同时,范曾想要告诫现在的年轻人,智慧和灵感同样来源于劳动,守株待兔的懒汉,他一生可能极偶然地得到一只死兔(不是生机勃勃的活兔),灵感绝不会光顾守株待兔的人。智慧和灵感是活泼跳跃的精灵,它来无踪,去无影,是精神境界的不明飞行物,闪动着光焰的UFO,但它也绝不神秘。青少年时代正处在灵感随时会迸发的岁月,但是,倘使你躺在沙发上,弹着六弦琴打发岁月,那么你的心灵永远是灰蒙蒙的、闭塞的,你在这似锦年华本该有的一点才华、智慧、灵感也会渐渐萎谢和失落,无力而衰败的灵魂最容易沉睡,不再苏醒。
年少的同学们不正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卓越的人物吗?这样的机会,对每个人都一律平等,尽管每个人可能遇到的困难不同,但只要是攀登着的人,必会跨越所有坎坷。人生的搏击,不是草原上的牧歌,不是顺风中的轻帆,这些够我们花一生的精力去奋斗,在艰苦惆怅中寻觅人生的乐趣,去体悟人生的真谛。
正如范曾所述:“在艺术上我绝不是一个天才。为了探求精湛的艺术技巧,我曾在苦海中沉浮,渐渐从混沌中看到光明。苍天没有给我什么独得之厚,我的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通宵达旦的艰苦劳动和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 行善积于点滴
人们只知道他的画,却鲜有人知道他的善行。作为一代书画大家,范曾大隐于世,却心挂世人。千金散尽,独享平淡生活,收放之间,尽显大家风范。范曾先生作为文化人群体的代表,和企业家们一同行善,他的作为让中国财富长出精神,在中国知识阶层中有着标杆的意义。
2013年,75岁的范曾老先生不仅外貌慈善,对公益事业的贡献更让人敬仰。
2003年4月30日,南开大学接到了第一笔用于抗击“非典”的捐款,这就是范曾向母校抗击“非典”工作捐助的50万元人民币。当时他身在外地,得知天津出现“非典”疫情时,心急如焚。考虑到学校在抗击“非典”时需要大量的资金,他立即捐赠人民币50万元,并题字一幅“战胜非典,匹夫有责”,与全校师生员工共勉。南开大学副校长陈洪代表学校接受了这笔捐款,对范曾先生“战胜非典,匹夫有责”的义举表示钦佩,并说学校一定会按照范曾先生的意愿用好这笔捐款。
200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在中华文学基金会的倡议下,季羡林、张锲、王蒙等55位著名作家学者向全国文学爱好者和社会各界发出倡议,募捐建立“育才图书室”,为了让更多贫困地区孩子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范曾为此捐助了100万元,成为最高额度的个人捐款。2004年8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捐赠仪式,工程办公室接受这笔最高额度的个人捐款时,范曾先生平淡地说:“我是一介书生,这是我力所能及为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教育尽的一份心而已。”
范曾用纳税的方式支持国家建设,算是其人生独具一格的表达方式。 2005年4月9日上午,北京市地税局局长王纪平亲自到荣宝斋为著名书画家范曾先生颁发了《2004年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这张金额高达198万元的完税凭证是市地税局颁出金额最高的一张个税税单。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在国家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关头,范老毅然捐出1000万人民币赈灾。2010年4月20日在中宣部、民政部、广电总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的“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中,范老个人为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000万人民币。
范老的行善之举积于点滴,点滴之间汇于沧海之心胸,点滴之间馈于社会之所需,点滴之间铸就于范曾之品格,“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范老之举诠释着凡事皆于点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