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西学东渐的贻误、遗珠与遗憾

来源 :科学文化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ss8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西学东渐”乃形容西方学问传到中国逐渐被消化吸收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有些重要的贻误、遗珠与遗憾,一直影响至今。时至今日,中国的应用技术与前沿科技或已迎头赶上西方,但在基础科学——特别是理论方面——仍然落后,是为憾事!本文尝试举出“西学东渐”过程的三项贻误、六项遗珠与六点遗憾,并一一作简要的说明。本文最后引申讲述发展中华文化与吸纳融会西学之道:必须在固有文化的基础上,一方面对中华文化去芜存菁,另方面对西方文化择优去劣,才能走上健康的道路。
  关键词 西学东渐 中华文化 科学 民主
  “西学东渐”这一词首见于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容闳的自传《西学东渐记》,后来人们用来形容西方学问传到中国逐渐被消化吸收的过程。中国与西方的学问相比较,在17世纪之前基本上是互有优劣的;但是到了17世纪之后,西方学问突飞猛进,中国则逐渐大幅落后。其中原因颇多,可从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来考察,学界已有颇多论述。本文旨在指出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有些重要的贻误、遗珠与遗憾,且一直影响至今,乃至虽然中国(海峡两岸)在某些方面——如应用技术与高科技已经迎头赶上西方,但在学问——特别是理论方面——仍然瞠乎其后,乃为憾事!
  过去一百多年中华文化的发展,一方面轻率扬弃固有的珍宝,如中、和、仁、礼这些儒家精髓,另方面又不了解西方文化的真正长处,结果抄袭学得了各式各样的渣滓,却贻误或遗漏了许多重要的精华。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明明有些西方宝贝如加以改造或利用则可以提升中华文化的,偏偏或是鄙弃不识好货,或是引进不加消化又拼凑不得其法,以致文化变得支离破杂。
  20世纪的大学问家、《新大英百科全书》的主编艾德勒(Mortimer J.Adler)指出,西方文化里有六大重要观念:truth,goodness,beauty, liberty, equality, justice。这些观念在中国其实都有——例如与之相当的有:实事求是、利用厚生、和谐愉悦、开放自在、一视同仁、正谊明道等等。但为何中华文化却在17世纪开始明显落后了?关键应该不是在缺乏观念,而是在于中国缺乏实践这些观念的方法与工具。
  一百多年来,学界为辩论中西文化的优劣,所发表的文字可谓汗牛充栋,众说纷纭。其中,胡秋原指出:“论中西文化之差异者,恒不免于皮相之类推。如以‘物质’‘精神’来划分,……。还有所谓西洋重进取,东方重保守;西方重法治,东方重人治;西方征服自然,东方调和自然。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他指出,物质文明精神文化不可分,中国落后始于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的根本在“理性精神”。这样说,其实还是比较抽象,我们应该进一步注重实践理性精神的方法与工具。
  爱因斯坦曾在一封信中提到:西方科学的发展乃基于两大成就,一是希腊时期发明(形学)形式推理体系,一是(文艺复兴时期)发现系统实验方法可能找出因果关系。而西方此两发展系属偶然,可惜中国未有机会。此一说法甚是精辟,可谓一针见血!
  另举一例,关心中华文化发展而真有深刻认识又付诸实践的孙文,不只不用“民主”一词来翻译西文democracy而代之以“民权”,更认为《民权初步》(会议规范)是实践“民权”的基础。换言之,孙文不只强调“思想、信仰”,更注意到方法,这就是他比绝大部分崇尚空谈的学者高明之处。
  以下先说西学东渐的贻误、遗珠与遗憾,再申言中华文化发展之道。
  一 西学东渐的分期
  西学东渐可以大别为三波。第一波是在明末清初(17世纪期间)。当时少数士大夫如徐光启、李之藻、方以智、黄宗羲等人开始注意到西方学问。但西学受重视的不外是天文历法、测量以及所谓的“西洋奇器”等,这些对于中国学术本身的影响冲击不大。当时常见的一种说法,便是“西学源出中国”,显然他们对西方认识浅薄。他们对西方的知识主要来自天主教的传教士,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是16、17世纪之交来到中国的利玛窦。到18世纪初,西学东渐几乎中断,始于耶稣会奉教皇教令,改变传教方针,不准信徒敬拜祖先,朝野愤怒,清圣祖令监禁教皇所派代表。
  西学东渐的第二波是晚清到民国初年时期(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在晚清道光咸丰之交,大多数中国人根本不重视甚至排拒西学,仅有少数有识之士如林则徐、魏源等人开始注意到西学的优越之处,但基本上不把西学看作是与中学对等的学术文化。魏源的名言“师夷长技以制夷”显示,西学只能算是“夷学”,其中“技术”虽有可取之处,但其地位远不及中国学术思想。
  在洋务运动早期,大多数人仍存有这种类似的看法。但随着与西方接触的增加,“西学”一词逐渐取代了“夷学”,许多官员及知识分子开始正视西学,视之为可与中学对等的学术思想,并开始探讨应当如何融合二者的优、缺点来帮助中国富强。洋务运动以来,以张之洞为代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是晚清新式知识分子们最典型的西学观点,认为西学在器物上胜过中学,但在基本的思想、道德、人心和制度方面则不如中国。这种观点在清末最后十多年已开始受到挑战。1893年,郑观应出版《盛世危言》,其中有“西学”一章,他认为“西学不重,则奇才不出”。他提倡实业救国,同时指出国弱民穷的根源在于专制政治,建议仿照西方国家法律,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将西学作为改造中国的指导思想。
  第三波是在20世纪。满清末年丧权辱国民生凋敝,辛亥革命成功民国成立,这一连串的政治变革,引发国人对西方文化的重视。中国留学生开始大增,学校开始大量讲授西方学问。于是更多人开始视西学为“新学”,认为西学高于中学,乃有“新文化运动”,乃有“全盘西化论”、“俄化论”与“传统论”之间的论战;接着导致中国内战,于是台湾海峡的两方分道扬镳,迄今未艾。
  综观中国17世纪之后落败的原因有三大方面:德性衰败、学问封闭、技术落后。因而提倡复兴中华文化,当重视三大项事:一、利用厚生。二、尊德性。三、道问学。就第一项而言,经一百多年迄今的努力,海峡两岸在技术层面多已迎头赶上西方,经济民生方面大有跃进。就第二项而言,孙文早就在《民族主义》里强调要“恢复固有道德”,后因知识界思想分歧、内战、抗战与国际共产运动而欲振乏力;1960年代在台湾有“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近年来则因政治纷扰与认同混淆,乃至中心思想空乏,德性逐渐败坏;1990年代起,大陆开始重视中华文化的复兴,期望摆脱“文化大革命”制造的混乱,尚在努力中。至于第三项,在做学问方面,则海峡两岸的成绩却仍然瞠乎西方其后!   西方文化因天文学、算学、物理学的昌明而崛起,到现今仍然在这些方面大幅领先。影响所及,现今中国在学问的各方面,都不如人。何以致之?检讨起来,一方面固要怪自己不珍惜固有的宝贝,另一方面也实在要怪我们在学西方学问时,有重要的贻误、遗珠与遗憾。以下尝试略为探讨。
  二 西学东渐的贻误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有几桩重要的“贻误”,以下略述三件事:
  一、西学东渐始于明万历年间,以天文历算为主。虽然也有傅泛际、李之藻所译阐述亚里士多德理则学的《名理探》,但是耶稣会士来华主旨本在传教。中国士大夫始于钦慕耶稣圣教,从而重视西学从事翻译。西方经典的汉译以徐光启的《几何原本》最为著名,另有李之藻《浑盖通宪图说》、熊三拔《简平仪说》等,还有宣传旧教的《天主实义》《圣母行实》《万物真原》等,甚至有袭用“小学”之名弘扬耶稣“救世之教”“新旧诏书”的《小学正宗》。
  当时欧洲虽已有哥白尼与伽利略的天文新说(日心说),但是对于奉教廷之命传教的耶稣会士而言,这些都是异端邪说。因此耶稣会士传来的是托勒密天文学(Ptolemy astronomy,地心说),虽比我国传统历算之术精密,但就科学学术价值而言,远不如引发尔后克卜勒行星运动律及牛顿力学的哥白尼日新说。这是西学东渐的第一重贻误——“天时”之误:伽利略与牛顿之大放异彩适在耶稣会士来华之后。
  二、明清鼎革之际,传教士挟其天文历算之长,再加上清圣祖玄烨勤奋好学、喜慕新知,乃得以供奉内廷。中国天文学自始即如《史记·天官书》所谓“与政事俯仰,最近天人之符”,因此星官推步目的在于预测日月之蚀与五星凌犯等。预测是否准确,即成为传统历算之术与欧公历算之术孰优孰劣的试金石。
  康熙初年,杨光先与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有天象预测之争;传教士先是在康熙三年逢牢狱之灾,后蒙清圣祖以严谨实测的验判,而于康熙八年得平反,并从此获得重用。其后若干年,因为清圣祖的提倡,西学的输入极一时之盛。但到了康熙四十三年(1707),耶稣会突奉教皇教令改变传教方针,违反我国祭祖习俗,朝野愤怒,于是西学的输入中绝。
  这一事件,名义上被传教士说成“礼仪之争”,冲突的源起在于天象的预测,其实真正的本质是“文化之争”。最主要的关键,是以杨光先为代表的学者“学问不如人”。这次西学的输人中绝,是第二重也是最严重的贻误。
  三、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西学东渐之际,也正是欧洲在启蒙主义之后学术勃兴的年代,主要的文化大国纷纷成立各自的学会、学院等学术社团。意大利有伽利略两大弟子于1657年在佛罗伦萨建立“齐门托学院”(Accademia del Cimento);不列颠有追随培根(Francis Bacon)而于1645年起始的民间社团,后来发展成为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法国的“法兰西科学院”(Academie des sciences)起源于17世纪中叶巴黎哲学家与数学家的非正式聚会;德国也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由莱布尼兹鼓吹规划成立“柏林学院”。
  中国在此同时,虽宋有著作《梦溪笔谈》的沈存中,明有著作《天工开物》的宋应星,清有特邀圣祖眷宠的布衣畴人梅文鼎,都只是个人零星的努力,却没有发挥集思广益机制的学会。原先中国在宋元时期的学术还不算落后,可惜在西方学问突飞猛进之际,我们又适逢闭关自守;外无学问新知的滋养,内无学社研讨的砥砺,学问不如人的景况遂江河日下。
  三 西学东渐的遗珠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有些西方的宝贝,我们没能学好,可称“遗珠”。以下举出“严谨的推理体系”、“系统实验、抽象思惟及结合两者的方法”、“符号与算式”、“哲学”、“外国语文的读与写”与“会议规范”六点:
  一、欧几里得的Elements of Geometry(《形学要旨》,即《几何原本》)是早期西方建构理论的范本,其从定义(definitions)与公设(axioms)出发,逐步推得定理(theorems),因而建构理论的模式,后来的西方算学都奉为圭臬——注重“言必有据,行必循序”;我们看阿基米得、牛顿的巨作,便知梗概。其后的理论物理学也都大抵依循其模式,只不过公设改称假设(postulates),定理改为律(laws)。
  引进外来学术,首要在于重要经典的翻译。例如印度佛教于东汉之际始人中国,但佛学的勃兴须归功于晋之鸠摩罗什与唐之玄奘,原因即在于重要佛典的汉译。以西学东渐之译事而言,明际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的欧几里得《形学要旨》洵为算学之经典,清末严复之诸多译作也都是当行经典,影响自然深远。
  然而,徐光启与利玛窦在1607年只完成翻译了《形学要旨》的前六卷,后七卷是到了1866年李善兰才完成的;一般人对“形学”并没多大概念。西方科学(乃至学术)最重要的著作一一牛顿的Philosophic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仅有李善兰未译完的《数理格致》本,其遗稿直至近年才被发现,因此国人对牛顿学问的认识,并非来自其著作原典,主要来自专长为天文而非物理学的赫歇尔(Sir John F.W. Herschel,1792-1871)原著、英国人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1815-1817)译的《谈天》(Outlines of Astronomy)。即使以天文学论,此书之原著也只是为一般大众撰写刊于百科全书之专章,而非赫歇尔的天文学专门著作Treatise on Astronomy。
  二、伽利略是“系统实验”与“想象实验”方法的原始建构者,所以被尊称为“物理之父”。然而利玛窦来到中国时是16、17世纪之交,伽利略在物理学上的主要著作出现于1638年,利玛窦当然是不知道的。等到19世纪,中国人开始从东洋学到物理学时,牛顿力学已经成熟,因此顶多重视牛顿,而忽略伽利略。伽利略的著作一直到近年才译为中文,恐怕也没太多人好好读过。   伽利略与牛顿是西方“科学”(sclence,“学验思”)的代表人物——各自代表“系统实验”与“抽象思惟”两方面,其实他俩各自在另一方面也有同等杰出的贡献。这两方面在西方各有绵延不绝的大传统——从系统实验所得的结果,藉由归纳法而“为天地立律”;再以所立之律为假设,藉由演绎法建构理论。除了实际操作实验,伽利略又构建“想象实验”(thought experiments),把抽象思惟与系统实验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既可继续建构理论,又可预作实际实验的张本。西方科学在此绵延不绝的大传统之中吸引一辈又一辈的学人,以至于有今日的耀眼成就。与此相较,我们真瞠乎其后了!
  三、中文与欧西文字最大的差异在“象形”与“字母”。单就文字本身而言,以象形表意的中文其实优于以字母拼写的文字;这一层已有学术研究证明。但是用以拼写字词的字母却有另一项中文所没有的优点,就是:本身没意义的符号可以建构许多抽象系统。使用符号系统而使学术长足进步的实例,就是西方的理则学、算学、物理学与化学。中文字的笔划不能像字母一样作为抽象符号使用;只有天干、地支勉强类似本身无义的符号,但是它们的笔划太多,使用起来不方便。唐朝因为与西域外族接触而有音韵字母,但因为字母本身为有意义的文字,与全无实义的欧西字母仍大不相同。这或许是中国人长久以来,不谙也不习惯算学符号的缘故。
  另外,横书也是西方算学公式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适应中文直书,梅文鼎的算学著作可以用直式表示算式,而不用横书。即使如此,也仅能用于小学程度的算术,到了中学代数以上的算学,乃至物理学、理则学等,直书的欠缺不足就更为显著。中国是直到近年,才逐渐将罗马及希腊字母吸收成为文字的构成部分。
  四、从晚清提倡西学,从魏源的“师夷长技”到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甚至到民初仍普遍常见的“中国精神文明优于西洋物质文明”的说法,都可见国人对西方文化之浅薄无知。王国维对于京师高等学堂建议之“应学西方哲学”,虽未为张之洞所采纳,由今观之,却是少数极深极远的卓识。从西方文化发展看,哲学是一切学问的根源——若不探得骊珠,所见都是皮相。西方从十六、七世纪乃至今日,不仅在自然科学快速进步,社会科学与各种文艺也都持续不断推陈出新,其背后莫不各有其哲学思想为指引与评判。从晚清到民初,坚船利炮之不如“蛮夷”可谓人尽皆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哲学之不如“蛮夷”处就比较不为人知。
  至今仍广受漠视的,还有音乐、美术、文学与戏剧——当年康有为避难至欧洲,才看到西方歌剧而钦羡赞扬不止。晚清的西学东渐是迫于军事外交;当时救亡图存之不遑,当无暇及于文艺,也是无可奈何之事,此与隋唐时期中国吸纳西域文化而造就高度文明,实不可同日而语。
  五、不论是盛唐的援夷人夏,或是晚清的西学东渐,中国人不重视外国语言的读与写则如出一辙。六朝隋唐的汉译佛经后保留大量佛教经典,却完全没有留下梵文原典,此处姑且不论。由于国人不重视外国语文,精通者极少,欲学西学就只能藉助于翻译;若无翻译就一无所知。前述对伽利略与牛顿之无知即是明显例证。清末民初汉译西方经典时,译者都是一时俊彦,固然精审典雅,可是当时还是习惯使用文言文,现在一般读者重读旧译不免有隔阂。此后西方学术之发展,用“倍蓰增长”都不足以描述其增长之快速。更严重的是,近几十年的中国人对西方著作的翻译质量大不如前,误译、劣译比比皆是。从名词翻译到文意表达都错误百出,对西方学术的了解怎会无严重偏差?
  反观外国学者,从汤若望到狄考文,从高本汉到高佩罗、李约瑟,治汉学必从通汉语开始,皆可不仰赖翻译,而直接研读原始文件。如佛教研究,我们虽自诩大乘,有浩如烟海的经藏,可是近代西洋东洋学者治佛教,皆合中译而直接由梵文、巴利文、藏文入;我们若再仅自矜于汉文旧译,佛教研究势必瞠乎“夷人”之后矣。“东夷西蛮”夸称“炖煌学不在炖煌”,陈寅恪有“炖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之叹!若再不重视外国语文,东西夷之夸,陈寅恪之叹,恐怕还要继续。
  六、如同科学实验之于科学理论,会议规范是实践西方“民主”(democracy,“集谋共和制”)政治的基本方法。自严复以来,国人翻译引进西方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的若干经典,却并不重视建立会议规范——这是集谋与共和的基础。在诸多现代政治人物中,孙文显得极为突出,因为他除了在《三民主义》及《建国大纲》等著作中发表不少创见理论之外,还特别为国人编写《民权初步》这一美国最通用的会议规范(Robert’s Rules of Order)的简译本,可见他深知政治理论与其实践同样重要。
  没有会议规范的民主政治,正如同没有系统实验的物理学!即使时至今日,国人关于会议规范的著作与实作,仍极少有人问津、留意。
  四 西学东渐的遗憾
  上文所述西学东渐的“贻误”指的是在引进时间上的延宕,“遗珠”指一些西方的宝贝未受重视;但还有些事物或观念虽然是引进了,却有认识盲点或误区,乃属“遗憾”,以下举出六点:
  一、有许多名词遭误译。明末清初引进西学时,国人几乎完全不通外文,只能通过传教士翻译。同治年间,清廷先后在北京设京师同文馆,在上海设江南制造局,由国人参与翻译西学,在福州成立船政学堂,选派学生赴英法留学。而日本革新有成,也比较近,也有许多赴日留学;影响所及,引进西学却往往假道东洋。日本维新在先,引进西学使用的许多名词也就顺道输入。现今常用的名词原出日译得非常多,如“机关”、“经济”、“哲学”、“科学”等等。许多日译名词辞不达意,甚至扭曲原意,对国人正确理解西方思想造成阻碍,影响深远。许多国人自己的翻译,也常因辞害义,乃至误解。
  二、有许多误会与误解。例如将law误译为“定律”,是名词之误会;将“科学精神”误以为是“求真”,是观念之误会;最严重的是,误以为中医“不科学”,则是对整个学科的误会。
  西方从罗马帝国瓦解,欧洲民族国家兴起,因为竞合关系,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精密的名词系统,因而也发展出非常严谨的学说理论——正如中国先秦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时候,西方的社会与学术所发展出的名词系统,已经非常精密繁复,要找到适切的翻译绝非易事。以law也一样词为例,从罗马法典到十七至十九世纪,指用来规范人的“法律”,进而衍申到指从实验归纳所得之描绘天地事物的“天律”(natural laws)。规范人的法律固然不容擅改,并非“定律”,有需要则可修改之。推而及描绘天地事物的“天律”:若与实验或观测不合,也就必须修改,因此没有甚么“天律”是“一定”而绝不能改的。   国人不察,把牛顿力学描述运动现象的表述称为“定律”之后,科学就难创新发展了。牛顿力学确实了不起,历经三百年而成为“典范”,但当然不是“一定”的“律”,否则何以会在二十世纪初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超越?其他许许多多科学上的laws,都也只是“不定”的“律”。
  关于“科学求真”的误解也类似。“求是”(求得一套说得通的道理)原是好的讲法(古书里“是”的意思是“理”、“则”;讲得通为“是”,讲不通为“非”),但传教士却假借中国古文中之“真”一字变其本意,创用“真理”一词。查古文中“真”字的用法,与英文的innocent相近,指“本原”或“非人为”,“理”则是人为的东西;将“真”与“理”合为“真理”一词,实不知所云。“真”与truth本扯不上关系,可是时至今日,将truth译为“真理”已成普遍的错误,这着实影响中国人对“科学”的认知。将science译为“科学”,则又是日人的另一拙作,而国人到处沿袭又习焉不察。
  三、中国闭关自守时期之后,迫于列强武力而输入西学,整个民族面临之处境及局面难堪而复杂;于是前倨傲而一味拒斥,后卑屈而盲目崇拜——姿态虽然有异,其根源则同出于无知。西方哲学传统悠久而深厚,内涵丰富而精微,应当尊崇,国人因倨傲而拒斥;而在国人完全慑服于“科学”之后,历史不及百年的现代西方医学也以其亦属“科学之列”而被国人崇仰膜拜,中医乃被斥为“不科学”!
  “中医不科学”的误解一来自于对西方医学传统的无知,二来自长期以来“学问不如人”产生的国人自卑心理,是“前倨傲后崇拜”最不幸的实例。然而现代西医的根本依托于化约主义,凭借精密仪器,量得看似不容置疑的数字,于是掩饰其与物质科学之显著差异,其实是把生命乃至心灵化约为物理现象与生化反应,生命的尊贵本质则摧残殆尽。更令人担忧的是,掌握医学“正统”的现代西医,更已与药物生产与医疗器材结合成庞大的工商集团,与军火工商集团共同成为西方强权垄断全球资源的手段。
  中医历经数千年,枝蔓芜杂之弊固亦在所难免,琼芝奇葩之珍实更不应漠视。相对于西医之化约支解,中医将人与天地四时通贯统摄之整体观,从《黄帝内经》以降乃至《医宗金鉴》,一脉相承,始终不绝。中医西医之别,借用库恩(ThomasKuhn)的术语,实为两个在根本上即完全不同之“典范”(paradigm)。
  四、西学东渐以来,国人因为对西方传统文化的无知而产生的另一重大误解,是误以为科学与人文互不兼容,敌体对立,甚至以为科学凌驾于人文之上。其实西方自从文艺复兴以来,理性(reason)是人文主义(humanism)的重要成分,“科学”(science)本来隶属“人文”(liberal arts)。19世纪至20世纪初或许因为自然科学快速勃兴,一度曾有“两种文化”之说;但现在即使自然科学脱离人文而自成一系,科学凌驾人文的所谓科学主义已经不再被普遍接受。以现代眼光看待西学,务须有“文理一家亲”的认识,才不至于有所偏颇。
  五、在西学东渐阶段,中国对西方传统文化的无知,国人的倨傲拒斥固然是主要因素,传播西学的传教士亦难辞其咎。第一波挟西学来华的传教士皆是教廷派出的硕学之士,例如能传译亚里士多德的理则学,其哲学素养必有相当水平。此后的西学断绝,国人过去素以我方的“闭关自守”为唯一原因,近年已有学者从耶稣会的史料,发掘出已往所不知的另一层缘由:耶稣会本身改变传教策略,同时该会海外宣教能力大不如前,因而改变传教士的派遣。
  第二波西学东渐来华的传教士以英美人士为主,其宗教热诚或不逊于耶稣会士,论学养则似不如第一波的耶稣会士。狄考文所传译的《代微积拾级》还算是当时大学通用的课本,至于中国科学启蒙居功厥伟的傅兰雅(John Freyer,1839-1928),其学养约仅止于传译《大英百科》辞条,及介绍“田大里”(John Tyndall,1820-1893)之通俗讲演的程度。这时期接受西学的王季同(1875-1948),早在20世纪初已经能够精通当时属于“尖端学术”的四元数(quaternion),且能撰文刊载于爱尔兰的算学学报。但在物理学领域,即使精通仅属通俗知识之《谈天》,若对伽利略与牛顿一无所知,当不可能获致与四元数同等程度的成就。毋怪乎,物理学在东渐西学里的“成绩”远不如算学。
  六、中国一般民间对西学的态度,一向注重实用不重视学问。清末“师夷长技”时期固是如此,1920年代开始广设大学时期如此,到现代亦复如是。举例而言,1930年代(上海)交通大学在原有电机、机械、土木、管理四学院之外,新设科学学院,但最优秀的学生都选择工科而看轻理科。
  学习理科的学生又多重视实验,轻忽学理。举例而言,中国在1930年前,一共有25人在欧美名校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其中有20人是在1921到1930年间),但其中只有两位学习的是理论物理,第一位是王守竞(1928,量子力学),第二位是周培源(1928,相对论)。
  发展科学,必须实验、理论、应用三方面兼重,方能期其成效。只重实用或实验而忽略理论,无乃如鼎失其足乎!
  五 吸纳融会西学之道
  最后申论中华文化发展之道。首先我们要肯定中华文化的价值与长处,但不可讳言的是,中华文化里也有许多缺失与黑暗。“文化”顾名思义,是“化成”的,自不能移植,不宜接枝,必须经演化而发明。因此我们发展中华文化必须在固有文化的基础上,一方面对中华文化去芜存菁,另方面对西方文化择优去劣,才能走上健康的道路。
  在此,且举国人近年进餐文化的演化作例子说明:在强势西洋文化入侵之际,中国人虽然偶而在西餐场合使用刀叉,终究保留筷子文化作为主流。但另一方面,中国本用方桌进餐,欧美人用圆桌开会,长方桌进餐;中国人在输入西方文化之际,巧妙的将方桌改造为圆桌来进餐,更进一步发展出桌上转盘——甚而大圆桌及电动转盘,于是提升了进餐文化的高度。
  在此提出“古学今化,西学中化”这一说法,倡议以中文思考表达,做现代中华学问,再以英文传播世界。且以物理学为例说明之。学问当从名词订定做起——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学难成。物理学这门自然科学里最重要的学科原来自泰西。经多少人一世纪的努力,现今中国已建立“中文物理学”,与英文、俄文鼎足而三,不能不说获得了重大的成就。然而中译物理名词里有许多原文名词错误、中文错译、辞不达意或不合时宜之处,许多讲法使得初学者误会或裹足不前,加上国人臣服西方的心态,中文物理学终究只是用中文撰述的物理学!未来吾人当毋故步自封,进一步共同努力建构,从名词系统、思惟模式、表达方式、理论都超越西方的“中华物理学”。
  进一步言,现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不过是效法西方而建立。但西方多元,中国抄袭得西方各形各色体制与管理、评鉴模式,往往食洋不化而流于拼凑。未来吾人当结合大中华地区的大学,致力建立“中华高等教育”体系。
  至于现代学问架构,亦有需要重建“中华学问”。例如,不再拘泥于沿袭西方而来的“理则学”、“算学”、“人文学与史学”、“科学”与“哲学”的分野,重新建构“范言之学”、“算学”、“人文化成之学”、“验实明理之学”与“穷本究原之学”等——而“验实明理之学”又大分为“即物穷理诸学”、“利用厚生诸学”、“经世诸学”、“中华生命医学”等。不在此赘述。
  结语本文两句话:学问中西思融贯,密察文理欲会通。
其他文献
摘 要 制约西医东渐发展的因素众多,但较之其他因素,儒学与科学的关系触及了中西两种文化、哲学与科学、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等价值观层面,因而是西医东渐的一条主线。西医东渐始终贯穿着儒学与科学的互动关系。其中,儒学和中医对以现代科学为基石的西医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同化”“重构”和“选择”;西医对中医乃至儒学整体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医和儒学整体的冲击作用;二是对中医和儒学整体的变革作用。需
期刊
摘 要 邓叔群是一位在中国真菌学、植物病理学和林学领域里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生物学家。他在1915年入读清华学校,1923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学习,1926年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28年在没有完成博士论文、没有获得博士学位的情况下离开康奈尔大学,回国至私立岭南大学任职。既有的大量有关邓叔群的传记虽然提供了丰富而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但是对其求学生涯着墨相对较少,其中亦不无可商之处。在既有的研究基础
期刊
摘要 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极大地拓宽了新兴技术的传播深度和广度。不同技术得以深度交叉和融合,从而激发出更多更好的新技术。而非科学群体的广泛参与,也深刻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乃至存废。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政府一方面高举鼓励科技创新的旗帜,另一方面却对是否应该发展某些技术举棋不定。科研工作者一方面抱怨公众毫无科学根据的评论,另一方面却没有或无法更好地告知公众科学的真相。新闻媒体一方面高呼求真求实的职业良知
期刊
摘 要 梅自强是我国现代纺织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末起,参与、主持国产高产梳棉机研制,并取得成功,在遭受西方世界技术封锁的条件下,实现了对当时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追赶。梅自强的经历折射出1949年以后的政治经济体制为技术专家提供的机遇和挑战。尽管梅自强最初选择纺织专业的动机并非服务于国家,但从他在1952年后被选派赴苏联留学开始,其专业技术工作不可避免地被纳入了国家规划。高产梳棉
期刊
纪志刚、郭园园、吕鵬著,《西去东来——沿丝绸之路数学知识的传播与交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11月,415页,定价68元。  中图分类号 N092: O11  文献标识码 A  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数学知识的传播与交流是历史学、文化史、科学史等跨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中外数学文化交流来说,沿丝绸之路数学知识的传播与交流,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  吴文俊院士非常重视东西方数学交流的研究。2
期刊
编者按 杨振宁,著名物理学家,1922年9月出生于安徽合肥。1938—1944年就读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先后得获学士、硕士学位。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因与李政道先生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历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席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香港中
期刊
摘 要 匈牙利享誉国际的科学史家伊什特万·豪尔吉陶伊可能是国外研究诺贝尔奖史著名学者中唯一从技术层面指出过吴健雄未能获得诺贝尔奖原因的人。他指出,吴健雄为李政道、杨振宁的理论发现提供了实验上的证据,应该与李、杨一起获得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吴健雄所以未能获奖,一是因为她的实验发现公布太晚,未能得到当年的获奖提名;二是因为吴健雄的实验并非是唯一证明杨、李理论的实验,有资格当选的候选人多于3人
期刊
摘要 科学传播需要图片。强调自由版权的维基百科,已成为全球媒体暨出版单位的科技图片重要来源。维基百科的图片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公有领域、维基共享资源、GNU自由文件授权条款。公有领域部份,包括政府单位所提供图片。本文检视维基百科之美国太空总署(NASA)、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欧洲太空总署等九个航天单位条目,发现只有NASA释出公有领域图片。可见美国之所以主导全球科学传播,和美国政府的开放、大器有关。美
期刊
摘 要 威廉·维恩和马克斯·维恩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物理学科和德国物理学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名字被用于若干物理术语中。二人拥有同一姓氏,都是德国物理学家,还都担任过德国物理学会会长。  关键词 威廉·维恩 马克斯·维恩 物理 德国  中图分类号 N09: O4  文献标识码 A  维恩这个名字在物理界并不陌生,有不少以之命名的定理和术语,如维恩位移定律、维恩辐射公式、维恩效应、维恩
期刊
访谈整理者按 1952年組建北大数学力学系时的六人筹备组当中,林建祥是目前唯一健在的成员。林建祥,1928年9月13日出生,福建福州人,1946年毕业于福州英华中学,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林建祥从清华调入北大,在数学力学系工作了多年,曾任系党总支书记,承担了行政和党政工作,长期参与北大数学的建设。1984年,林建祥曾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访学,回国后转入北大计算机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