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较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态度和内驱力,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自身价值被忽视、在学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等诸多因素影响,致使许多体育教师对专业的发展没有太高追求……如何才能更为有效地助推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需要各地各校结合自身实际不断进行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所在的体育名师工作室在引领一线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采取“筛、赛、晒”的实施路径,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通过“筛”,选标杆,搭平台
“筛”的范围既包含授课者,又包含观摩者。“筛”的目的就是选标杆和搭平台,即筛选学习的榜样,通过“筛”的过程为参与者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
(一)“筛”的途径
1.课堂主阵地
主要包括每学期各学校(中小学)对外教学公开课研讨活动、每年的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工作室成员和送教学校教师各上1节课)、名师大讲堂活动(涵盖3区1县4个站点,每个站点都由工作室名师和承办名师大讲堂站点所在学校的教师各上1节课)、体育优质课比赛(中小学体育优质课比赛按学期不同分配,主要依据市教育局教研室的计划而定)。根据授课教师情况和观摩教师参与研讨情况,“筛”出“标杆”,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
2.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研讨会
工作室每年都会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研讨会,如,从外地聘请知名专家做专题讲座。通过观察参与教师的态度和表现、对专家提出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以及教师对个人专业发展的期望等,“筛”出“标杆”,做好记录及后续跟踪指导工作。
3.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
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是全面考察一个体育教师能力和素养的赛事,因为该比赛“既看得见又摸得着”,既可以考察体育教师的说(讲解)、教(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思路)的能力,又可以考察体育教师的做(示范)、思(思维品质、随机应变与自我反思),所以也是对一线体育教师触动最大、影响最为深刻的赛事。
(二)工作室成员在“筛”中的角色定位
在上述过程中,工作室成员既是“宣传员、监督员”(积极宣传,公平公正),又是“信息员、服务员”(信息的采集整理,后续跟踪服务)。
在各种公开课、交流课以及各种竞赛活动中,工作室成员既要注重过程指导,又要加强过程监督;既要发挥工作室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对教学目标制订、教学重难点确立、教学手段选择、课堂组织队形调动、场地器材运用、教师语言组织、示范纠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捕捉课堂生成资源等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又要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为参与活动的教师提供正确评价课堂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工作室成员还要对活动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做好记录、总结提炼及后续服务工作。如,对“标杆”做好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的记录;召开“标杆”近期发展目标的交流会;对活动、比赛中涌现的教育智慧进行提炼和总结,有计划地在后续的活动中进行实践运用等。
如,名师大讲堂课例中,工作室一名教师将足球的脚内侧传接球要点总结提炼为:“两位”“形”(脚型)“象”(方向),较好地解决了支撑脚的站位、触球部位、脚型和出球的方向等问题,而且“朗朗上口”方便记忆。又如,在兄弟学校的研讨交流公開课中,有关于体能课课练的优秀经验——互助俯卧撑、互助仰卧举腿、仰卧起坐与传接球进行连接等,在枯燥的体能练习中注入新的元素,让学生在参与体能练习的过程有了互动,提高了练习的趣味性……这些都是一线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新的体现,可以作为教育智慧进行传承和发扬。如,上述案例经验,在备战安徽省体育基本功比赛和全国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的模拟微课环节均有运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获得评委和看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二、通过“赛”,验“标杆”,拓视野
“赛”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验标杆,二是拓视野,即对“筛”出的“标杆”有计划地进行指导并让其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以检验“标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积极组团观摩比赛,以拓宽“标杆”及观摩教师的视野,使他们能够寻找差距、提升自我。
(一)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
1.赛前准备
在比赛前的2个月左右,对“筛”出的“标杆”进行系统地集中辅导训练,让其吃透评价标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补缺补差、强化细节突破。如在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评价、队列队形、广播操、武术操、专项技能展示(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模拟微课等环节中反复锤炼。在集训中要求参赛教师和工作室辅导教师克服困难、积极训练,尤其对于体操器械类项目,积极联系高校专业课教师及有过比赛经历的选手共同参与指导工作。
2.比赛期
比赛期间设有2个团队:辅导教师团队和观摩教师团队。辅导教师团队和参赛选手到组委会指定地点报到,以方便随时答疑解惑(尤其是抽签定下内容后的临时辅导)。观摩团队配有专门的领队,统一协调住宿和饮食,并分配好任务(为参赛选手提供服务、加油助威、提醒等)。观摩团队成员的分工由观摩团队领队负责,分工以选手比赛时间为主要参考依据,同时兼顾观摩团队成员的观摩需求,以确保比赛时每名选手身边至少有5名啦啦队员为原则。这样的做法,既缓解了参赛选手的赛前紧张情绪,又让观摩教师熟悉了比赛流程,开阔了视野。
(二)优质课比赛
1.赛前准备
优质课的赛前准备,一般采取“说、做、思”(说思路及流程、实际上课操作、反思需要改进之处)及“关键环节、重点打磨”的方式进行,前期的磨课是对课堂教学的宏观把握,后期的磨课是对局部细节进行微观的调控。磨课期间邀请相关学校一线骨干教师参与观摩和研讨,如,针对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提意见及建议,运用常规研讨课中提炼的教育智慧补充和完善课堂,进而在实践中验证等。在上述过程中有名师及同行的点评、个人的反思,有效促进了所有参与磨的教师的教学思想的升华、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2.比赛期
对于优质课录像课的做法:要求参赛教师根据打磨好的课堂按照文件要求录制,如格式、大小、分辨率等。同时重视拍摄现场的具体操作,如对摄像机的拍摄角度(侧面、正面、俯视、平视),拍摄区域(近景、远景、全景、局部)以及画面切换(录像时辅导教师和录像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等相关细节工作的处理。
对于现场展示课的做法:比赛期间设有2个团队,具体操作同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的比赛期。在前期筛选的基础上,组织名师团队对“筛”选出的标杆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组织观摩团前往比赛现场及磨课现场观摩,对参赛教师和观摩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由此可见,基于课堂教学主阵地历练“教学基本功”是促进体育教师成长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教师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措施。
三、通过“晒”,树“标杆”,常激励
“晒”是对“赛”的补充和延续,其目的是为了树“标杆”和常激励,即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展示和宣传,以起到“榜样”作用,同时以身边的典型激励更多的一线体育教师向专业化成长方向前进。这是“破茧成蝶”的喜悦,也是“催人奋进”的号角。
如,对每年在省级基本功和优质课比赛中获奖的教师,首先,在杂志上进行正面宣传和报道,杂志封面为市教研室主要领导、辅导教师和参赛教师合影照片;其次,工作室联合市教研室带领获奖教师利用学校运动会开幕式、体育节文艺会演等活动到部分学校进行展示和宣传(优质课比赛的获奖者会在次年举行的活动中进行教学展示);再其次,在每年面向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暑期继续教育的专题讲座上观看参赛教师视频,分析成败得失,并鼓励参训教师谈感想、提建議等。
通过以上多种渠道的宣传和正面引导,不仅坚定了授课教师的专业成长自信,也激励和鞭策了更多的一线体育教师,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体育学科教师在学校、社会、学生心中的地位。
工作室通过近3年的“筛、赛、晒”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得全国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安徽省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团体一等奖2次、民传项目一等奖2次,个人一等奖7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2人;安徽省体育与健康优质课比赛一等奖6人、二等奖6人;安徽省论文评选一等奖5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20余人,撰写论文在《中国学校体育》等体育专业期刊上发表30余篇,另外,在一师一优课、微课、课件制作等方面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累计有100余人从中受益。
[本文系安徽省淮北市教育科学研究2017年立项课题“中学体育名师工作室对推动基层体育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HBJK1708)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宋玉玲.建好工作室 助力教科研——陇原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实践思考[J].甘肃教育,2017(1):25.
[2]钟远金.新时期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思路和策略[J].体育师友,2009,32(3):58-60.
一、通过“筛”,选标杆,搭平台
“筛”的范围既包含授课者,又包含观摩者。“筛”的目的就是选标杆和搭平台,即筛选学习的榜样,通过“筛”的过程为参与者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
(一)“筛”的途径
1.课堂主阵地
主要包括每学期各学校(中小学)对外教学公开课研讨活动、每年的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工作室成员和送教学校教师各上1节课)、名师大讲堂活动(涵盖3区1县4个站点,每个站点都由工作室名师和承办名师大讲堂站点所在学校的教师各上1节课)、体育优质课比赛(中小学体育优质课比赛按学期不同分配,主要依据市教育局教研室的计划而定)。根据授课教师情况和观摩教师参与研讨情况,“筛”出“标杆”,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
2.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研讨会
工作室每年都会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研讨会,如,从外地聘请知名专家做专题讲座。通过观察参与教师的态度和表现、对专家提出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以及教师对个人专业发展的期望等,“筛”出“标杆”,做好记录及后续跟踪指导工作。
3.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
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是全面考察一个体育教师能力和素养的赛事,因为该比赛“既看得见又摸得着”,既可以考察体育教师的说(讲解)、教(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思路)的能力,又可以考察体育教师的做(示范)、思(思维品质、随机应变与自我反思),所以也是对一线体育教师触动最大、影响最为深刻的赛事。
(二)工作室成员在“筛”中的角色定位
在上述过程中,工作室成员既是“宣传员、监督员”(积极宣传,公平公正),又是“信息员、服务员”(信息的采集整理,后续跟踪服务)。
在各种公开课、交流课以及各种竞赛活动中,工作室成员既要注重过程指导,又要加强过程监督;既要发挥工作室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对教学目标制订、教学重难点确立、教学手段选择、课堂组织队形调动、场地器材运用、教师语言组织、示范纠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捕捉课堂生成资源等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又要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为参与活动的教师提供正确评价课堂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工作室成员还要对活动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做好记录、总结提炼及后续服务工作。如,对“标杆”做好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的记录;召开“标杆”近期发展目标的交流会;对活动、比赛中涌现的教育智慧进行提炼和总结,有计划地在后续的活动中进行实践运用等。
如,名师大讲堂课例中,工作室一名教师将足球的脚内侧传接球要点总结提炼为:“两位”“形”(脚型)“象”(方向),较好地解决了支撑脚的站位、触球部位、脚型和出球的方向等问题,而且“朗朗上口”方便记忆。又如,在兄弟学校的研讨交流公開课中,有关于体能课课练的优秀经验——互助俯卧撑、互助仰卧举腿、仰卧起坐与传接球进行连接等,在枯燥的体能练习中注入新的元素,让学生在参与体能练习的过程有了互动,提高了练习的趣味性……这些都是一线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新的体现,可以作为教育智慧进行传承和发扬。如,上述案例经验,在备战安徽省体育基本功比赛和全国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的模拟微课环节均有运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获得评委和看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二、通过“赛”,验“标杆”,拓视野
“赛”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验标杆,二是拓视野,即对“筛”出的“标杆”有计划地进行指导并让其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以检验“标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积极组团观摩比赛,以拓宽“标杆”及观摩教师的视野,使他们能够寻找差距、提升自我。
(一)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
1.赛前准备
在比赛前的2个月左右,对“筛”出的“标杆”进行系统地集中辅导训练,让其吃透评价标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补缺补差、强化细节突破。如在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评价、队列队形、广播操、武术操、专项技能展示(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模拟微课等环节中反复锤炼。在集训中要求参赛教师和工作室辅导教师克服困难、积极训练,尤其对于体操器械类项目,积极联系高校专业课教师及有过比赛经历的选手共同参与指导工作。
2.比赛期
比赛期间设有2个团队:辅导教师团队和观摩教师团队。辅导教师团队和参赛选手到组委会指定地点报到,以方便随时答疑解惑(尤其是抽签定下内容后的临时辅导)。观摩团队配有专门的领队,统一协调住宿和饮食,并分配好任务(为参赛选手提供服务、加油助威、提醒等)。观摩团队成员的分工由观摩团队领队负责,分工以选手比赛时间为主要参考依据,同时兼顾观摩团队成员的观摩需求,以确保比赛时每名选手身边至少有5名啦啦队员为原则。这样的做法,既缓解了参赛选手的赛前紧张情绪,又让观摩教师熟悉了比赛流程,开阔了视野。
(二)优质课比赛
1.赛前准备
优质课的赛前准备,一般采取“说、做、思”(说思路及流程、实际上课操作、反思需要改进之处)及“关键环节、重点打磨”的方式进行,前期的磨课是对课堂教学的宏观把握,后期的磨课是对局部细节进行微观的调控。磨课期间邀请相关学校一线骨干教师参与观摩和研讨,如,针对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提意见及建议,运用常规研讨课中提炼的教育智慧补充和完善课堂,进而在实践中验证等。在上述过程中有名师及同行的点评、个人的反思,有效促进了所有参与磨的教师的教学思想的升华、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2.比赛期
对于优质课录像课的做法:要求参赛教师根据打磨好的课堂按照文件要求录制,如格式、大小、分辨率等。同时重视拍摄现场的具体操作,如对摄像机的拍摄角度(侧面、正面、俯视、平视),拍摄区域(近景、远景、全景、局部)以及画面切换(录像时辅导教师和录像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等相关细节工作的处理。
对于现场展示课的做法:比赛期间设有2个团队,具体操作同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的比赛期。在前期筛选的基础上,组织名师团队对“筛”选出的标杆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组织观摩团前往比赛现场及磨课现场观摩,对参赛教师和观摩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由此可见,基于课堂教学主阵地历练“教学基本功”是促进体育教师成长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教师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措施。
三、通过“晒”,树“标杆”,常激励
“晒”是对“赛”的补充和延续,其目的是为了树“标杆”和常激励,即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展示和宣传,以起到“榜样”作用,同时以身边的典型激励更多的一线体育教师向专业化成长方向前进。这是“破茧成蝶”的喜悦,也是“催人奋进”的号角。
如,对每年在省级基本功和优质课比赛中获奖的教师,首先,在杂志上进行正面宣传和报道,杂志封面为市教研室主要领导、辅导教师和参赛教师合影照片;其次,工作室联合市教研室带领获奖教师利用学校运动会开幕式、体育节文艺会演等活动到部分学校进行展示和宣传(优质课比赛的获奖者会在次年举行的活动中进行教学展示);再其次,在每年面向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暑期继续教育的专题讲座上观看参赛教师视频,分析成败得失,并鼓励参训教师谈感想、提建議等。
通过以上多种渠道的宣传和正面引导,不仅坚定了授课教师的专业成长自信,也激励和鞭策了更多的一线体育教师,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体育学科教师在学校、社会、学生心中的地位。
工作室通过近3年的“筛、赛、晒”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得全国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安徽省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团体一等奖2次、民传项目一等奖2次,个人一等奖7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2人;安徽省体育与健康优质课比赛一等奖6人、二等奖6人;安徽省论文评选一等奖5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20余人,撰写论文在《中国学校体育》等体育专业期刊上发表30余篇,另外,在一师一优课、微课、课件制作等方面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累计有100余人从中受益。
[本文系安徽省淮北市教育科学研究2017年立项课题“中学体育名师工作室对推动基层体育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HBJK1708)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宋玉玲.建好工作室 助力教科研——陇原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实践思考[J].甘肃教育,2017(1):25.
[2]钟远金.新时期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思路和策略[J].体育师友,2009,32(3):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