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苎麻新品系(组合)种植试验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ejuren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研究对选育的5个苎麻新品系(组合)进行了多年多点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选育的5个苎麻新品系(组合)在四川苎麻产区均表现优于对照,适合在达州及相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关键词:苎麻;经济性状;种植表现
  中图分类号 S5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9-0052-02
  苎麻(Boehmeria nivea (L.) Gaud)是我国的传统经济作物,为荨麻科(Urticaceae)苎麻属(Boehmelia)的多年生宿根型草本植物[1]。我国苎麻产量占世界的90%以上[2],四川苎麻种植面积超过2.67万hm2,是全国苎麻主产区之一。为了促进苎麻产业发展,加快苎麻新品种选育步伐,笔者对5份苎麻新品系(组合)进行了经济性状鉴定,为苎麻新品系(组合)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来源 设置试验2组,杂交材料:BE0524、BE0625、BE0628,设川苎11为对照;常规材料: BPS0712、BPS0717,设中苎2号为对照。所用试验材料由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麻类作物研究所提供。
  1.2 试验地点 在大竹县石河镇、达川区赵家乡、邻水县城南镇、隆昌县普润乡、宣汉大成乡和通川区罗江镇设试验点6个。
  1.3 试验方法 所有试验均采用小区对比,每个参试材料试验面积66.7m2,常规品系采用嫩枝扦插苗,杂交组合采用种子苗,种植规格为60cm×50cm;小区间沟宽90cm,四周设保护区。各组试验参试材料随机排列。各试点严格按照统一的实施方案进行移栽、肥水管施用及收获等田间管理。采用了6个试点2013、2014年连续两年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系(组合)的生育期及植物学特征表现
  2.1.1 BE0524 散生型,全年工艺成熟期188d,苗期叶色淡绿色,生长茎淡绿色,成熟茎绿褐色,叶片卵圆形、绿色,叶片皱纹多、浅,叶片着生角度小,叶脉微红色,叶柄淡红色,托叶中肋微红色,麻骨绿白色。雌蕾微红色,雄花部分不育(表1)。
  2.1.2 BE0625 散生型,全年工艺成熟期190d,苗期叶色淡绿色,生长茎绿色,成熟茎绿褐色,叶片近圆形、绿色,叶片皱纹多、深,叶片着生角度小,叶脉微红色,叶柄淡红色、托叶中肋淡红色,麻骨绿白色。雌蕾淡红色,雄花部分不育(表1)。
  2.1.3 BE0628 散生型,全年工艺成熟期190d,苗期叶色红色,生长茎绿色,成熟茎绿褐色,叶片卵圆形、绿色,叶片皱纹多、浅,叶片着生角度小,叶脉微红色,叶柄淡红色、托叶中肋淡红色,麻骨绿白色。雌蕾淡红色,雄花部分不育(表1)。
  2.1.4 BPS0712 散生型,全年工艺成熟期185d,苗期叶色红色,生长茎绿色,成熟茎绿褐色,叶片椭圆形、绿色,叶片皱纹少、浅,叶脉红色,叶柄红色、托叶中肋淡红色,麻骨绿白色。雌蕾红色,雄蕾细小不开裂,雄性不育(表1)。
  2.1.5 BPS0717 散生型,全年工艺成熟期189d,苗期叶色绿色,生长茎绿色,成熟茎绿褐色,叶片卵圆形、绿色,叶片皱纹少、浅,叶脉、叶柄淡红色、托叶中肋淡红色,麻骨绿白色。雌蕾红色,雌雄花全部可育(表1)。
  2.2 不同品系的主要经济性状
  2.2.1 BE0625 各点平均株高240.3cm,茎粗1.34cm,有效株19.35万株/hm2,有效株率81.35%,鲜皮出麻率11.4%。该组合植株生长旺盛,植株高大、粗壮、整齐、均匀(表2)。
  2.2.2 BE0524 各点平均株高236.44cm,茎粗1.33cm,有效株20.25万株/hm2,有效株率81.38%,鲜皮出麻率11.5%(表2)。
  2.2.3 BE0628 各点平均株高241.56cm,茎粗1.31cm,有效株19.2万株/hm2,有效株率76.54%,鲜皮出麻率11.8%(表2)。
  2.2.4 BPS0712 各点平均株高225.43cm,茎粗1.45cm,有效株19.2万株/hm2,有效株率88.86%,鲜皮出麻率11.9%(表2)。
  2.2.5 BPS0717 各点平均株高217.89cm,茎粗1.5cm,有效株18.75万株/hm2,有效株率85.59%,鲜皮出麻率11.8%(表2)。
  3 结论
  通过连续3年的试验观察及主要经济性状对比,选育的5个苎麻新材料在各个试验点表现基本一致,且均优于对照品种。同时,苎麻为多年生作物,根系发达,具有耐贫瘠(适于丘陵、山地等环境,需肥量少)、管理粗放等优点,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可为我国秦巴山区、鄂黔山地等地区退耕还草、种草养殖及水土保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付远志.浅谈我国麻类作物的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J].河北农业科学,2008,(8):109-110
  [2]刘立军.苎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分子标记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要: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阳光玫瑰”葡萄膨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设计了不同浓度赤霉素和氯吡脲对其果实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为50mg/L、氯吡脲浓度为2mg/L时,可以显著提高“阳光玫瑰”葡萄的品质。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阳光玫瑰;葡萄;膨大;果实品质  西湖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的东南部,属于长江三峡生态环境保护区。西湖镇全镇海拔在185-1 032m,地势以小丘陵为主,丘陵主要是
摘 要:该文对弧形大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半坡式草莓大棚的设计与建造模式;并从品种引选、培育壮苗、合理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介绍了配套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半坡式;草莓;设计建造;绿色;栽培  中图分类号 S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8-0058-02  皖北地区包括安徽蚌埠、淮北、亳州、宿州、阜阳、淮南6市市域和六安的寿县、霍邱县2县。在
摘 要:元谋干热河谷区域水涮窝地貌,是潜蚀地貌类型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的地貌类型。基于元谋沙地村实测水涮窝相关的数据,水涮窝的发育可分为萌芽期、青年期、老年期、残夷期4个阶段。该文分析研究元谋水涮窝的不同阶段的发育特征,简单阐述了促使水涮窝地貌形成的条件。  关键词:元谋;水涮窝;发育;地貌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8-95
摘 要:该文介绍的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解决了大棚辣椒生产连作土壤障碍问题,实现了农业高效可持续生产目标。毛豆使用钼肥、庄福星浸种,促进早出苗、壮苗,增强固氮能力;通过喷施蓝色晶典、磷酸二氢钾、庄福星,促授粉、保花、保荚,实现增产。辣椒移栽前,采用秸秆还田、土壤处理和高温闷棚技术,促进杀虫灭菌和土壤改良,保障可持续生产。大棚辣椒门椒和对椒初花期喷施“美洲星”有机复合液态肥,提高坐果率,促优质增产
摘 要:通过“3414”小麦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y=287.270+(17.624N)+(9.248P)+(33.781K)+(0.062N2)+(-1.619P2)+(0.062K2)+(-0.381NP)+(-3.039NK)+(1.079PK),理论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平均为N173.6kg/hm2,P2O5 38.3kg/hm2,K2O 80.4kg/hm2,最佳产量1
摘 要:富顺县是川南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也是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县之一。为加快推进国家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步伐,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巩固全省粮食大县的重要地位,近年来积极开展秋(冬)马铃薯引进筛选试验示范,取得良好成效。该文根据富顺县示范种植秋冬马铃薯的生产实践,因地制宜提出了秋(冬)马铃薯的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秋冬马铃薯;绿色高效;关键技术;富顺县  中图分类
摘 要:该文介绍了当粳8号在安徽省中粳区试、当涂县中粳区试、当涂县双季晚粳区试中的种植表现,并提出了其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当粳8号;种植表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7-0056-02  当粳8号是当涂县农科所以95-22×丙98-110,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产量高、抗性强的粳稻品种,2013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审
摘 要:该文结合小麦生产的理论及萧县当地的小麦生产现状,对小麦高产栽培群体调控技术进行探讨,包括品种选择、药剂拌种、深耕深松、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防病治虫、农田建设等方面,以促进萧县小麦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麦;高产栽培;群体调控技术;萧县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2-0031-03  萧县位于安徽省的最北边,属于温带季风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