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金融危机引发了各国对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弊端的深刻反思,加之我国汇改以来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金融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契机,带来了机遇,但人民币国际化在获取收益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收益与风险并存。通过对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探讨后危机时代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后危机时代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8-0159-01
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内在缺陷,令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霸主地位遭到挑战。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核心,美元在全球外汇交易和贸易结算中的份额近70%,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非国际货币国家为了防范风险和维持汇率的稳定不得不被动持有美元储备资产。美联储拥有事实上的国际货币发行权,为了获取通货膨胀税和铸币税收益,美国有动机不断扩大货币发行,这导致了美元周而复始的升值和贬值,对非国际货币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建立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货币显得相当重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国力大幅度提高,经济规模已跃位居美国和日本之后排名世界第三,并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和第三大贸易国,这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机遇
1.1 有利于推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
人民币的国际化要求我国经济在现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要求我国从世界产业分工的最低端向高附加值、高科技的产业发展。劳动力成本的变化,是推动经济转型的主要原因。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中国经济进入转型阶段。劳动成本的上升迫使厂商提高技术水平,使社会投资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流动。特别是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不仅为国际范围内的资产转移、资金流动提供低成本的服务,吸引外国投资者持有本币计价资产,而且也为以本币为面值的金融资产提供有着足够的数量和流动性很强的交易市场。这无论是对丰富人民币计价资产品种、活跃人民币资产的相关交易、扩大境内金融市场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还是对培育和发展中国离岸金融市场都具有积极意义。
1.2 获取国际铸币税收益
分享国际铸币税是人民币国际化最为直接和显著性的收益。铸币税是指发行者凭借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面额与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人民币国际化以后,中国不仅可以在国际交往中更多地使用人民币,减少外汇储备及因使用外币引起的财富流失,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发行人民币,获得低于发行成本的高额收益,即获得铸币税收入。
1.3 降低对外贸易的汇率风险
由于目前人民币的非国际化,大量的对外贸易都是以美元和其他国际储备货币计价。中国进出口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货币敞口风险较大,必须面对美元和相关货币汇率波动的风险,对企业经营产生不利影响。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被广泛接受,中国的企业及投资者在对外贸易、投资、金融活动中可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这将大大减少其所面临的汇率波动风险以及降低货币交易成本和避险成本。
1.4 缓解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
由于人民币尚不能用来偿付外债,中国不得不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以防范金融风险。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贸易结算使用本国货币,在外汇储备方面可以实现货币替代,降低持有外汇储备的规模,减少中国对美元等其他国际储备货币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外汇储备过多而导致外汇占款过多造成的被动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这既是出于长远的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战略考虑,也是短期内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降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及维护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途径之一。
1.5 提升中国国际地位
人民币国际化将进一步确立中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际货币发行国在金融体系中具有较大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意味着制定或修改国际事物处理规则方面可能获得的巨大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中国将逐渐掌握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和调节权,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政策变化将对使用人民币的国家产生影响,从而增强中国的经济中心地位,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2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1 中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货币国际化依托本的经济发展实力。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国际定价权较弱,对于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币种选择,一般倾向于定价能力较强的交易方。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中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在全球价值链GVC的生产模式在世界范围扩张的过程中,中国利用自身在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承接了其中的加工组装环节,加工贸易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部分。加工贸易一般具有“两头在外”和“低附加值”的特点。在产业竞争力和议价能力比较低的情况下,与欧美贸易的结算货币不可能使用人民币,而且为了减少汇兑成本,在加工贸易中外国厂商更倾向于使用外币计价和结算,这都限制了人民币在对外贸易中的使用。
2.2 中国国内金融市场不够完善
中国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仍然不够,金融市场的弹性和适应能力较弱,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利率和汇率等关键变量尚未实现市场化,金融产品种类有限。出于对宏观经济稳定的考虑,目前中国仍然对资本项目实行较严格的管制,人民币尚未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人民币国际化以后,成为国际结算和相关交易的媒介,必然对我国金融服务市场和金融资本市场的效率和开发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人民币能够在更广泛的区域内通用,那么与人民币资产的相关交易都将活跃起来,这对扩大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度有积极作用。
2.3 人民币国际化会影响中国的宏观政策和外汇政策
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会对中国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虽然也会受到国外因素的影响,但由于存在较严格的资本管制,人民币只能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所以外部影响对货币政策的干扰不大。人民币国际化以后,由于汇率浮动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国内货币政策的效力会减弱。而且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国际热钱将更加自由流入或流出,这会给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造成冲击,引起人民币汇率的剧烈变动,从而影响人们对人民币币值稳定的信心。
2.4 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政府必须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负责
为了促使世界经济稳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必须要考虑其他国家的情况,在世界经济处于低迷衰退的时候,应该通过提高人民币利率,或减少人民币的发行量,使其他国家货币贬值,从而帮助其他国家走出经济衰退。相反,在经济高涨,通货膨胀严重时,应该降低人民币利率,或增加人民币的发行量,使其他国家货币升值,从而使其他国家摆脱高通胀给经济带来的损失。这样的责任会增加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难度。
3 结论
总体上来说,实行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大于挑战。在后危机时代短期内人民币的国际化定位应该是区域核心货币。长期而言,中国会采取加快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增加人民币的边境贸易结算额,放松对资本项目的管制以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加快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等一系列措施,使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1]王元龙.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人民币国际化[J].银行家,2009,(5).
[2]杨俊.从货币互换及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J].河北金融,2009,(8).
[3]王世雄,林森.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的研究[J].财经界,2010,(4).
[4]陶士贵.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路径[J].财经科学,2009,(6).
[5]黄梅波,熊爱宗.论人民币国际化的空间和机遇[J].金融与保险,2009,(8).
[6]方中.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次贷危机背景[J].魅力中国,2010,(6).
关键词:
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后危机时代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8-0159-01
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内在缺陷,令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霸主地位遭到挑战。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核心,美元在全球外汇交易和贸易结算中的份额近70%,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非国际货币国家为了防范风险和维持汇率的稳定不得不被动持有美元储备资产。美联储拥有事实上的国际货币发行权,为了获取通货膨胀税和铸币税收益,美国有动机不断扩大货币发行,这导致了美元周而复始的升值和贬值,对非国际货币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建立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货币显得相当重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国力大幅度提高,经济规模已跃位居美国和日本之后排名世界第三,并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和第三大贸易国,这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机遇
1.1 有利于推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
人民币的国际化要求我国经济在现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要求我国从世界产业分工的最低端向高附加值、高科技的产业发展。劳动力成本的变化,是推动经济转型的主要原因。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中国经济进入转型阶段。劳动成本的上升迫使厂商提高技术水平,使社会投资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流动。特别是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不仅为国际范围内的资产转移、资金流动提供低成本的服务,吸引外国投资者持有本币计价资产,而且也为以本币为面值的金融资产提供有着足够的数量和流动性很强的交易市场。这无论是对丰富人民币计价资产品种、活跃人民币资产的相关交易、扩大境内金融市场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还是对培育和发展中国离岸金融市场都具有积极意义。
1.2 获取国际铸币税收益
分享国际铸币税是人民币国际化最为直接和显著性的收益。铸币税是指发行者凭借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面额与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人民币国际化以后,中国不仅可以在国际交往中更多地使用人民币,减少外汇储备及因使用外币引起的财富流失,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发行人民币,获得低于发行成本的高额收益,即获得铸币税收入。
1.3 降低对外贸易的汇率风险
由于目前人民币的非国际化,大量的对外贸易都是以美元和其他国际储备货币计价。中国进出口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货币敞口风险较大,必须面对美元和相关货币汇率波动的风险,对企业经营产生不利影响。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被广泛接受,中国的企业及投资者在对外贸易、投资、金融活动中可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这将大大减少其所面临的汇率波动风险以及降低货币交易成本和避险成本。
1.4 缓解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
由于人民币尚不能用来偿付外债,中国不得不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以防范金融风险。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贸易结算使用本国货币,在外汇储备方面可以实现货币替代,降低持有外汇储备的规模,减少中国对美元等其他国际储备货币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外汇储备过多而导致外汇占款过多造成的被动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这既是出于长远的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战略考虑,也是短期内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降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及维护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途径之一。
1.5 提升中国国际地位
人民币国际化将进一步确立中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际货币发行国在金融体系中具有较大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意味着制定或修改国际事物处理规则方面可能获得的巨大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中国将逐渐掌握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和调节权,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政策变化将对使用人民币的国家产生影响,从而增强中国的经济中心地位,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2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1 中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货币国际化依托本的经济发展实力。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国际定价权较弱,对于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币种选择,一般倾向于定价能力较强的交易方。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中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在全球价值链GVC的生产模式在世界范围扩张的过程中,中国利用自身在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承接了其中的加工组装环节,加工贸易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部分。加工贸易一般具有“两头在外”和“低附加值”的特点。在产业竞争力和议价能力比较低的情况下,与欧美贸易的结算货币不可能使用人民币,而且为了减少汇兑成本,在加工贸易中外国厂商更倾向于使用外币计价和结算,这都限制了人民币在对外贸易中的使用。
2.2 中国国内金融市场不够完善
中国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仍然不够,金融市场的弹性和适应能力较弱,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利率和汇率等关键变量尚未实现市场化,金融产品种类有限。出于对宏观经济稳定的考虑,目前中国仍然对资本项目实行较严格的管制,人民币尚未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人民币国际化以后,成为国际结算和相关交易的媒介,必然对我国金融服务市场和金融资本市场的效率和开发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人民币能够在更广泛的区域内通用,那么与人民币资产的相关交易都将活跃起来,这对扩大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度有积极作用。
2.3 人民币国际化会影响中国的宏观政策和外汇政策
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会对中国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虽然也会受到国外因素的影响,但由于存在较严格的资本管制,人民币只能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所以外部影响对货币政策的干扰不大。人民币国际化以后,由于汇率浮动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国内货币政策的效力会减弱。而且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国际热钱将更加自由流入或流出,这会给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造成冲击,引起人民币汇率的剧烈变动,从而影响人们对人民币币值稳定的信心。
2.4 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政府必须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负责
为了促使世界经济稳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必须要考虑其他国家的情况,在世界经济处于低迷衰退的时候,应该通过提高人民币利率,或减少人民币的发行量,使其他国家货币贬值,从而帮助其他国家走出经济衰退。相反,在经济高涨,通货膨胀严重时,应该降低人民币利率,或增加人民币的发行量,使其他国家货币升值,从而使其他国家摆脱高通胀给经济带来的损失。这样的责任会增加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难度。
3 结论
总体上来说,实行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大于挑战。在后危机时代短期内人民币的国际化定位应该是区域核心货币。长期而言,中国会采取加快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增加人民币的边境贸易结算额,放松对资本项目的管制以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加快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等一系列措施,使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1]王元龙.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人民币国际化[J].银行家,2009,(5).
[2]杨俊.从货币互换及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J].河北金融,2009,(8).
[3]王世雄,林森.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的研究[J].财经界,2010,(4).
[4]陶士贵.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路径[J].财经科学,2009,(6).
[5]黄梅波,熊爱宗.论人民币国际化的空间和机遇[J].金融与保险,2009,(8).
[6]方中.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次贷危机背景[J].魅力中国,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