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0岁的年龄,在经历了写小说、拍电影、做节目主持人、当演员、导话剧等纷杂的生活阅历之后,被称为“全能型”文化人的吴念真把一切都看淡了。有许多人都曾对吴念真说他的人生太过于驳杂,而没有专注于一件事,甚至有人直言不讳地说:“吴念真你贪得太多了,要是你专注于一件事会大有成就。”在吴念真看来,他更愿意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内多一点生命体验。
台湾新电影,轰轰烈烈那十年
前不久,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来到北京,出席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他的个人作品回顾展,并与诸多电影研究学者谈起“台湾新电影”的过往以及台湾电影的现在。上世纪80年代,告别拍滥了的武侠言情老一套,台湾电影翻开新一页:台湾“中影”公司大胆起用陶德辰、杨德昌、柯一正、张毅、侯孝贤、曾壮祥、万仁等新导演拍片。聚焦本土,重述历史,也成为台湾新一代电影人的共同追求。而背后的主张、企划、故事,却不能不提当时还很年轻的作家吴念真的推动力。“那时候有个莫名其妙的共识存在于每个导演的心里面,就是要重新去理清台湾的历史。大家后来陆续拍的都不谋而合。”吴念真忆起他们的青年时代,还是满脸兴奋的笑容,热血、单纯而又骄傲。
本土舞台剧,原原本本坚守住
关注吴念真的人都会发现他有一个特点,无论是写剧本、写书还是做舞台剧,他都坚持用本土语言创作,因为他认为最能表达台湾人的还是语言。2001年,他主创了台湾本土舞台剧系列《人间条件》,至今已10年有余。《人间条件》标榜国民戏剧在市场上推出,有一定的开拓性,因为在此之前,以台湾话为主要演出语言的戏剧作品,在那时台湾的时空环境下几乎没有票房,《人间条件》的卖座开创出新的可能。吴念真笔下刻画出的台湾本身的样貌,将台湾人的生活状态,夹杂在方言、国语、日语的环境如实表达,透过生活化的人物故事、庶民的言语,带出共同的哭泣、共同的感动。
然而,方言和国语、本地人和“外省人”的区别和隔阂,在下一代身上已渐渐模糊。“我儿子就不会讲多少方言,国语却讲得很顺,还会翘舌音。”在吴念真看来,这种本土文化的消退不可抑制,这更成为他创作的动力。不久前,在北京的“书友会”试播放《人间条件二》,“我在外头听着观众的反应,发现该笑的地方他们都笑了!在北京这么一个讲‘京片子’的地方,台湾方言的演出并没有造成隔阂。”吴念真追根究底认为,这与电影的逻辑一样,只要是好的故事,不论用什么语言依然感动人。
两本真情书,轻轻重重写过往
在多重身份中,吴念真承认“写小说”是自己唯一主动去做的,其他都是“意外”,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随性”。有读者问他写故事的时候到底是怎样的心情?吴念真会用他少年时读过的《麦克阿瑟回忆录》中的一句话回答:“回忆是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
他的散文集《这些人,那些事》曾感动了很多人,那些篇幅不长的文章最初发表于台湾的《时报周刊》专刊上,吴念真回忆童年、亲人、朋友的往事,也写不少听来的故事,大受读者欢迎。在推出大陆版时,他还担心:“读者了解书的背景吗?比如台湾的日据时代。”情感朴素,却喷薄出强大的生命能量与心灵启发,这是看过这本书的人的共同感受。15年前,《台湾念真情》在台湾出版,传统的面茶技艺、黥面文化,几乎被人遗忘的东吉屿,唱歌的恒春阿妈,台湾人的奋斗史与平常日子……他们的泪水、欢笑与温情,都以文字的方式被刻下了烙印。
书中鲜明的小人物视角,与吴念真对台湾这片土地的热爱分不开。时光的流逝,使他对自己当初所写的文字有了更复杂的感受,一方面,他说他怕回溯以前写的东西,因为总会勾起很多回忆。书中很多人最后都成了他终生的好朋友,但有些人已经不在了;另一方面,这些文章,也无意中成了台湾往事的一种感性记录。“渐渐知道,重大的主题,就是该轻声说的。真正经历过苦难的人,懂得什么叫娓娓道来。就像吴念真这样:重的东西,要轻轻地拿,轻轻地放。”这是一位读者的评价。
台湾新电影,轰轰烈烈那十年
前不久,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来到北京,出席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他的个人作品回顾展,并与诸多电影研究学者谈起“台湾新电影”的过往以及台湾电影的现在。上世纪80年代,告别拍滥了的武侠言情老一套,台湾电影翻开新一页:台湾“中影”公司大胆起用陶德辰、杨德昌、柯一正、张毅、侯孝贤、曾壮祥、万仁等新导演拍片。聚焦本土,重述历史,也成为台湾新一代电影人的共同追求。而背后的主张、企划、故事,却不能不提当时还很年轻的作家吴念真的推动力。“那时候有个莫名其妙的共识存在于每个导演的心里面,就是要重新去理清台湾的历史。大家后来陆续拍的都不谋而合。”吴念真忆起他们的青年时代,还是满脸兴奋的笑容,热血、单纯而又骄傲。
本土舞台剧,原原本本坚守住
关注吴念真的人都会发现他有一个特点,无论是写剧本、写书还是做舞台剧,他都坚持用本土语言创作,因为他认为最能表达台湾人的还是语言。2001年,他主创了台湾本土舞台剧系列《人间条件》,至今已10年有余。《人间条件》标榜国民戏剧在市场上推出,有一定的开拓性,因为在此之前,以台湾话为主要演出语言的戏剧作品,在那时台湾的时空环境下几乎没有票房,《人间条件》的卖座开创出新的可能。吴念真笔下刻画出的台湾本身的样貌,将台湾人的生活状态,夹杂在方言、国语、日语的环境如实表达,透过生活化的人物故事、庶民的言语,带出共同的哭泣、共同的感动。
然而,方言和国语、本地人和“外省人”的区别和隔阂,在下一代身上已渐渐模糊。“我儿子就不会讲多少方言,国语却讲得很顺,还会翘舌音。”在吴念真看来,这种本土文化的消退不可抑制,这更成为他创作的动力。不久前,在北京的“书友会”试播放《人间条件二》,“我在外头听着观众的反应,发现该笑的地方他们都笑了!在北京这么一个讲‘京片子’的地方,台湾方言的演出并没有造成隔阂。”吴念真追根究底认为,这与电影的逻辑一样,只要是好的故事,不论用什么语言依然感动人。
两本真情书,轻轻重重写过往
在多重身份中,吴念真承认“写小说”是自己唯一主动去做的,其他都是“意外”,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随性”。有读者问他写故事的时候到底是怎样的心情?吴念真会用他少年时读过的《麦克阿瑟回忆录》中的一句话回答:“回忆是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
他的散文集《这些人,那些事》曾感动了很多人,那些篇幅不长的文章最初发表于台湾的《时报周刊》专刊上,吴念真回忆童年、亲人、朋友的往事,也写不少听来的故事,大受读者欢迎。在推出大陆版时,他还担心:“读者了解书的背景吗?比如台湾的日据时代。”情感朴素,却喷薄出强大的生命能量与心灵启发,这是看过这本书的人的共同感受。15年前,《台湾念真情》在台湾出版,传统的面茶技艺、黥面文化,几乎被人遗忘的东吉屿,唱歌的恒春阿妈,台湾人的奋斗史与平常日子……他们的泪水、欢笑与温情,都以文字的方式被刻下了烙印。
书中鲜明的小人物视角,与吴念真对台湾这片土地的热爱分不开。时光的流逝,使他对自己当初所写的文字有了更复杂的感受,一方面,他说他怕回溯以前写的东西,因为总会勾起很多回忆。书中很多人最后都成了他终生的好朋友,但有些人已经不在了;另一方面,这些文章,也无意中成了台湾往事的一种感性记录。“渐渐知道,重大的主题,就是该轻声说的。真正经历过苦难的人,懂得什么叫娓娓道来。就像吴念真这样:重的东西,要轻轻地拿,轻轻地放。”这是一位读者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