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阅读中的主体间性问题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oogi8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学阅读是一种思考理解性的文学活动,也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关于文字阅读的情况进行沟通的互动活动。因此,文学阅读教学是师生之间关于文本收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主体间性理论是现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体间性的主要思想是个体与世界是紧密结合的,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的作用关系。而文学阅读的主体间性即为语言的主体间性。
  [关 键 词] 文学;阅读;主体间性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3-0110-01
  文学阅读属于需要文学解释的主体间性对话。从阅读教学的运行机制和内在规律来看,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间性对话显现为文本改写的过程:学生不断地在教师引导下优化自己的解释文本,并借此最终达成知、情、意、言全方位的教育生成。这样的文本改写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教育性原则、文本解释的有效性原则和语言学习效能原则。
  文学阅读的主体间性,是一个关系文学发展的原则性问题。从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创作与理论建设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在不同的阶段,文学阅读的主体间性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来讨论,文学阅读能够发生是以读者的“前阅读”为条件的,之后读者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即为文学阅读的发展过程,这是一种读者与文学作品相互融合的过程。这种融合过程是一种以读者自身解读情景为中介的建设性的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就是基于文學阅读的主体间性来进行的。文学阅读的主体间性有如下特征。
  一、体验的亲历性
  目前我国文学作品的种类趋于多样化,为了能够深入地阅读文学作品,读者越来越注重文学阅读中的亲身体验性。其实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就是欣赏体验文学的过程,因为人们只有体验过才能对事物有所触动,所以体验在中国美学研究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中国美学最倡导的就是“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体验的主要特征就是体验者的亲历性,体验者通过调动自身情感来对新鲜事物获得个人感悟。
  体验的亲历性体现在主体之间的实践性和经历性,需要主体带着内心强烈的情感和热心全身心地进行阅读活动,从身体活动到内心情感抒发的经历过程,通过心灵的灌溉、整合,丰富读者内心世界并提升读者的知识素养。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曾经所经历的类似事情,从而引起读者内心世界的共鸣,增强文学作品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读者自己亲身去体验就意味着主体思想世界的醒悟。每个阅读的主体都有自身的主体意识,而那种缺少主体意识的体验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体验。此外,体验还具有精神的超越性,一旦读者的内心世界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文学作品就会唤醒个体自身的灵魂,使读者的心灵得到升华。
  二、对话的多重性
  从文学阅读的属性来看,文学阅读是主体间性的对话,是主体之间内心交流的阅读活动。从主体间性理论来讨论,各个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工作是通过需要来完成的,语言对话不但可以将语言真正的态度、知识和意义传递给另外一个主体,还可以作为一种认识的理解过程。阅读性对话的完成是依赖阅读、解释和理解三种行为的,主体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就是读者和文学作品中的潜在作者进行沟通和对话的过程,通过文字让读者与作者以文本为中介发生思想的交融和心灵的撞击。这种通过文本式来进行的对话,巩固了读者在文学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因为文学阅读可以看作是主体间性的对话,所以我们可以把这种对话分为三种:(1)读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指的是在人和文字对话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性对话。(2)读者和作品之间的对话,是读者和作品中潜在的作者之间的对话,属于意义阐释性对话。(3)读者的自我对话,当读者阅读完文学作品以后,读者的内心上产生的感慨和反思,这种对话属于反思性对话。
  三、视域的融合性
  从主体间性理论分析,读者进行文学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和文本之间的视域的融合。这种融合指的是读者自身以解读情境为中介的建设性融合。读者进行文学阅读活动时不能只是理解文字表面的含义,还要深入领悟作品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然后再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来反复揣摩和品味文学作品。读者要学会从文学作品中寻找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东西,然后不断提升自我素养,促进读者自身和作品的相互融合。此外,读者进行阅读的过程也是文学作品不断被学习创造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作品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相应改变,作者需要根据时代特点去创造全新的文学作品,不断使文学作品得到改善和发展,使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够持久存在。
  主体间性理论打破了传统文学论的局限性,主体间性理论不再是将阅读活动看成主客体之间的交流,而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相互的存在。主体间性理论不仅将读者和文学作品中的潜在作者联系在一起,还促进了读者对自身的认识,实现了对自我和他人的认同。教育部门需要促进阅读教学活动和主体间性理论相结合的速度,这不仅顺应了当前新课标发展的趋势,还符合阅读教学的本質特征,体现了课堂教学改革与现代教育理念的有机结合,为今后文学作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新.论主体性教育中的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2]金元浦.文学解释学[M].东北师范人学出版社,1997.
  [3]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张大均,余林.试论教学策略的基本涵义及其制定的依据[J].课程·教材·教法.1996(6).
  [5]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进一步加强军队艺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军队美术、书法事业发展,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湖北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唐一禾艺术展,于2007年7月4日至10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览举办之际,唐
圣经中的创世纪是从上帝创造天地的故事开始的.人类最初的瞬间,不,应该比这要早,当时尚没有时间概念,上帝暗示了理性、意义,语言等.并且,上帝给最初的人亚当赋予了为动物起名
~~
期刊
青藏高原雄踞世界之巅,洁白的冰雪令这片土地神圣而冷峻,美丽的雪域令无数艺术家魂牵梦萦.自20世纪50年代始,藏族题材的中国人物画作品频频问世,并成为绘画史上最为精彩的篇
2007年12月28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联主办的黄土浑厚.青铜灿烂第四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在陕西西安亮宝楼隆重举行.参加开幕式的领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长远发展、关系到民族团结、边防巩固,意义十分重大。通过对西部大
期刊
儿时的光阴与影像在记忆中纯朴、挚真,油田荒茫的盐碱滩,低矮的平房,平凡的石油人,还有那高耸入云的十几里外都可看得见的井架.竖立着井架的井场和轰鸣的设备是我童年最壮丽
官布艺术馆开馆仪式于2007年7月30日在内蒙古科尔沁博物馆举行.科尔沁博物馆在通辽市中心地带,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是通辽市标志性建筑.官布艺术馆就设在科尔沁博物馆内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