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目的,教师的话语应该具有逻辑性。需要指出,此处所说的缺乏逻辑并非指教师的话语语无伦次或前后矛盾,而是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师的话语缺乏必要的逻辑顺序和逻辑关系。程晓棠概括了逻辑性应包括话语的逻辑顺序、层次以及话语的连贯性。笔者认为在这一理论上的指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1. 教学环节连结中课堂话语的逻辑性
教师的教学始于对于教材的理解,然后对教学的整个程序与环节进行行之有效的设计。所以教学设计在包含英语知识的同时应具备思维清晰和具有逻辑性。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设计使各个环节连结起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有利于优化教学任务,完善课堂教学。如果教师课堂话语使用唐突,就会使教学环节之间缺少应有的逻辑,请看下面例子:
T: What will be your occupation?
SS: Doctor, scientist, CEO...
T: If you work for China Daily, what position it will offer you?
SS: Editor, ...
T: What are the qualities a good journalist needs to have?
SS: ...
教学过程中的这三个提问,表面上看似比较流畅的教学设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效率不高,因为教学环节之间的课堂话语缺乏逻辑。在第一个提问中学生的回答是“Doctor, scientist, CEO…”根本就没有涉及到journalist 这个职业,所以当老师提问第二个问题时,学生会感到自己很被动地成了一名journalist,而且中间没有任何的过渡。这样就不能在一开始激起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而逐渐使学生更加沉默。
那么,该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一教学环节呢?在第一个提问之后,老师发现学生的回答没有朝着自己的预设的方向发展,就该再设计一个过渡,比如可以播放一段中国记者跟美国总统对话的视频并提问“What is his occupation”,这样就顺利引导学生过渡到了journalist, 再让学生结合这位中国记者回答第三个问题。这样,教学环节的连结具备了逻辑性。
2. 教学任务中课堂话语的逻辑性
教学过程由多个教学任务组成。教师实施教学任务时,学生的参与度反映了课堂教学的优劣。虽然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会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未知的知识,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未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一味的按预先设计的教学步骤实施教学,那样就会导致教学过程混乱,学生无法融入课堂。请看下面例子:
T: Now, I will give you 3 minutes to think about the question “How to deal with accusations of printing lies”?
(3mins later)
T: Who is willing to answer my question? Can you?
S1: Sorry.
T: Do you want to have a try?
S2: Sorry.
T: Can you?
S3: I’m sorry, but what does “accusation” mean?
在此教學过程中,教师按照书本的设置,要求学生完成回答“How to deal with accusations of printing lies”这一问题的教学任务。很明显,学生没有掌握单词“accusation”的意思,所以这是一个学生无法参与的教学任务,教师应该添加对于accusation一词的解释。比如教师说可以使用下面的话语“Sometimes, journalists have to report some events which are harmful to interviewees, and interviewees are going to accuse the journalists. So how the journalists will deal with accusations of printing lies?”。
教师先设置了一个具体的语境用于解释“accusation”,其中还用了学生已经学过的单词“accuse”,如此充分的铺垫为这一教学任务设置了合乎逻辑的情景,学生也可以按照老师的铺垫去解答这一问题。学生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教师应该用课堂话语引导学生,通过层层铺垫的富有逻辑性的课堂话语,为学生创造有效的认知机会,优化课堂教学。
3. 教学互动过程中课堂话语的逻辑性
教学互动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教学互动,教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但是,如果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插入了不太相关的内容,会导致教学重点的转移,从而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英语BOOK 4 Unit 4 Body Language 中关于肢体语言可以越过言语的障碍表达彼此都能理解的情感。教师通过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了很多的QQ头像,然后提问,虽然教师很好的运用了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的QQ表情,这唤起学生强烈的共鸣。但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慢慢的把body language 转移到了使用QQ上面,看似很连贯的教学流程,其实教学重点已经分散了。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时,可以利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但是师生互动也不能太脱离教学设计。
4. 结语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对教材解析程度,对学生了解程度以及教师自身话语组织能力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乎课堂教学逻辑性的话语。笔者认为如果能从如上三个方面去落实课堂话语的逻辑性,那么就能尽可能地避免教学活动的混乱,实施有效的教学。
1. 教学环节连结中课堂话语的逻辑性
教师的教学始于对于教材的理解,然后对教学的整个程序与环节进行行之有效的设计。所以教学设计在包含英语知识的同时应具备思维清晰和具有逻辑性。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设计使各个环节连结起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有利于优化教学任务,完善课堂教学。如果教师课堂话语使用唐突,就会使教学环节之间缺少应有的逻辑,请看下面例子:
T: What will be your occupation?
SS: Doctor, scientist, CEO...
T: If you work for China Daily, what position it will offer you?
SS: Editor, ...
T: What are the qualities a good journalist needs to have?
SS: ...
教学过程中的这三个提问,表面上看似比较流畅的教学设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效率不高,因为教学环节之间的课堂话语缺乏逻辑。在第一个提问中学生的回答是“Doctor, scientist, CEO…”根本就没有涉及到journalist 这个职业,所以当老师提问第二个问题时,学生会感到自己很被动地成了一名journalist,而且中间没有任何的过渡。这样就不能在一开始激起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而逐渐使学生更加沉默。
那么,该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一教学环节呢?在第一个提问之后,老师发现学生的回答没有朝着自己的预设的方向发展,就该再设计一个过渡,比如可以播放一段中国记者跟美国总统对话的视频并提问“What is his occupation”,这样就顺利引导学生过渡到了journalist, 再让学生结合这位中国记者回答第三个问题。这样,教学环节的连结具备了逻辑性。
2. 教学任务中课堂话语的逻辑性
教学过程由多个教学任务组成。教师实施教学任务时,学生的参与度反映了课堂教学的优劣。虽然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会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未知的知识,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未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一味的按预先设计的教学步骤实施教学,那样就会导致教学过程混乱,学生无法融入课堂。请看下面例子:
T: Now, I will give you 3 minutes to think about the question “How to deal with accusations of printing lies”?
(3mins later)
T: Who is willing to answer my question? Can you?
S1: Sorry.
T: Do you want to have a try?
S2: Sorry.
T: Can you?
S3: I’m sorry, but what does “accusation” mean?
在此教學过程中,教师按照书本的设置,要求学生完成回答“How to deal with accusations of printing lies”这一问题的教学任务。很明显,学生没有掌握单词“accusation”的意思,所以这是一个学生无法参与的教学任务,教师应该添加对于accusation一词的解释。比如教师说可以使用下面的话语“Sometimes, journalists have to report some events which are harmful to interviewees, and interviewees are going to accuse the journalists. So how the journalists will deal with accusations of printing lies?”。
教师先设置了一个具体的语境用于解释“accusation”,其中还用了学生已经学过的单词“accuse”,如此充分的铺垫为这一教学任务设置了合乎逻辑的情景,学生也可以按照老师的铺垫去解答这一问题。学生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教师应该用课堂话语引导学生,通过层层铺垫的富有逻辑性的课堂话语,为学生创造有效的认知机会,优化课堂教学。
3. 教学互动过程中课堂话语的逻辑性
教学互动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教学互动,教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但是,如果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插入了不太相关的内容,会导致教学重点的转移,从而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英语BOOK 4 Unit 4 Body Language 中关于肢体语言可以越过言语的障碍表达彼此都能理解的情感。教师通过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了很多的QQ头像,然后提问,虽然教师很好的运用了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的QQ表情,这唤起学生强烈的共鸣。但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慢慢的把body language 转移到了使用QQ上面,看似很连贯的教学流程,其实教学重点已经分散了。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时,可以利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但是师生互动也不能太脱离教学设计。
4. 结语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对教材解析程度,对学生了解程度以及教师自身话语组织能力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乎课堂教学逻辑性的话语。笔者认为如果能从如上三个方面去落实课堂话语的逻辑性,那么就能尽可能地避免教学活动的混乱,实施有效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