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外贸与过去长期平稳发展的趋势出现背离,近期出现大幅波动本身就说明一个神话般的增长时代已经结束,贸易结构调整及政策调整方向将成为下一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尽管贸易本身的流动并不服从政府官员的指示,但是中国对外贸易在今年实际上已经走到了拐点,政府面临政策抉择,实业界面临策略转型,学界面临理论转型。
中国外贸:拐点凸显
如果用中国不断增长的FDI(外国直接投资),还可以用外资看好中国经济前景,目标针对中国庞大人口所形成的需求潜力来解释的话,那中国外贸这些年的成绩则绝对令人称奇。与全世界绝大多数饱受外汇缺口和贸易逆差困扰的发展中国家相比,1990-2003年间,中国除1993年出现122.2亿美元逆差之外,其余年份均为顺差,且1995年以来贸易顺差始终高于100亿美元,1999年以来贸易顺差一直高于200亿美元,1997、1998两年贸易顺差更高达400余亿美元。
也正是由于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不断遭受中国产品冲击,规模偏小又无力进行资本转移的美国部分制造业厂商,逐渐把不景气带来的无名怒火发泄到了中国。2003年,逆差巨大的美国中美贸易频繁发生磨擦,一度成了当时中美关系的最大挑战。2003年12月7日到10日,温总理曾对美国进行了他就职以来的首次访问,外界当时普遍猜测,除了将同美国领导人商讨当时十分紧张的台海局势外,总理的另外一个重要目标是设法缓和正在不断升温的中美贸易摩擦,并向美国政府和国会,向美国商界以及普通民众传递一个重要信息:中国不再追求长期以来一直奉行的,以外贸顺差积累外汇储备的做法,转而选择进出口总额平衡的贸易发展策略。可见政府层面对中美贸易问题和中国整个贸易形势的重视。政府行为的背后,研究机构也纷纷对中国外贸发表意味深长的观点,在温总理访美前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曾分别在接受国内媒体及英国媒体《金融时报》的采访时多次强调:“明年,也许后年,就会出现贸易赤字。”
果不其然,2004年前几个月中国贸易收支的顺差记录发生了逆转。1至4月,中国货物贸易出口1627.4亿美元,增长33.5%;进口1735.0亿美元,增长42.4%;进出口总值为3362.4亿美元,同比增长38%。至此,2004年初,中国货物贸易连续4个月呈现逆差,累计逆差107.6亿美元,逆差持续月份之多、逆差额之高,均为以往所未见。这在国内外经济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这之后的4个月,中国外贸却又连续实现贸易顺差,且顺差规模不断扩大,5、6、7、8当月顺差分别为21、18.4、20.3和44.9亿美元。
笔者认为,中国外贸与过去长期平稳发展的趋势出现背离,近期出现大幅波动本身就说明一个神话般的增长时代已经结束,贸易结构调整及政策调整方向将成为下一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尽管贸易本身的流动并不服从政府官员的指示,但是中国对外贸易在今年实际上已经走到了拐点,政府面临政策抉择、实业界面临策略转型、学界面临理论转型。
中国贸易波动早已有之?
中国以往的贸易统计数据显示,逆差主要来自台湾,顺差主要来自美国,对台贸易基本体现了大陆利用廉价劳动力要素进行加工贸易的典型特征。在分析以往引以为自豪的顺差时,外界争论的问题症结开始显现,中美贸易差额是否是真的?在出现了年初和年中的大幅波动后,有必要对传统的顺差进行重新审视。新的观点认为,过去的顺差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大,这就是说,逆差实际上是早已有之,不值得大惊小怪。来自美国加州的刘遵义和K.C.Fung对以往数据进行了调整后重新计算中美贸易顺差,发现仅在2002年,中国的顺差就应被扣减250亿美元以上。从这个角度分析,再考虑到今年1月中国下调了出口退税率,拐点效应实际上早已经出现。如果认同新的计算方法,中国外贸的结构调整就已经变得万分急迫,因为按照这一思路判断,早在2002--2003年,逆差就已经存在,那时的贸易波动就已经相当显著了。
数据说明,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我国实际走的是“粗放型贸易发展路线”,以低廉劳动要素引资,再利用劳动要素的比较优势进行生产,之后,用不断扩大加工贸易规模以换取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大。1989年以来,我国始终保持加工贸易顺差,而一般贸易项目则不断波动,特别在今年的1至10月,我国一般贸易项目下逆差75亿美元,而加工贸易却实现顺差614亿美元,占了绝对优势。这表明,亚洲区域一体化过程中,中国已经成为加工贸易中间环节,在从日韩、台湾等地区快速进口的同时,产成品经过中国出口欧美,相关亚洲国家和少数欧美大型跨国企业得到大量利益,而中国则有代人受过之嫌。国别统计看,周边国家或地区对我国的投资导致贸易转移效应日益明显,表现为我国对周边国家或地区的贸易逆差的加剧。这样,不仅中国被长期进出口的顺差所蒙蔽,而自身的对外产业也渐渐依附于大型跨国制造业厂商,随着跨国资本日益涌入,我国结构调整节奏更加缓慢、难度日益加大。
短期内的货物贸易的逆差源于多种因素
首先,年初贸易波动基本已成为惯例,受春节假期影响,国内沿海地区由于工人返乡,出口生产锐减而国内厂商同期的进口势头不减,这自然形成贸易波动。但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总量扩大,这样的波动幅度会越来越大。
第二个原因来自FDI的运作规律,外商对华制造业直接投资首先会带动作为资本品的设备进口,随后经过半年,又逐渐大规模带动原料、中间投入品的进口,但要形成面向出口的生产能力则需经过一年以上的时滞。数据表明,今年以来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设備增长超过40%高达五六十忆美元。这一部分进口没有对应的出口项,统计上始终表现为逆差。
第三,国内投资拉动为代表的经济过热导致原材料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由于国际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造成“互动加速效应”,推动国内贸易逆差不断扩大。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步入快车道。2004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长接近10%(9.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更是高达43%,比上年同期加快15个百分点之多。投资拉动的经济过热一方面急剧增加了对海外原料、能源和资本设备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的巨大需求对世界市场上述商品的价格产生了推动作用,加之这一过程恰与2003年以来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一路走高的趋势同步,其结果是导致中国进口的上述商品数量和价格均显著上升,进口支出急剧增长。
第四,今年出口退税率的降低相应增加了本土企业,特别是机电产品企业的出口成本,使一些原本处于保本或微利的商品出口意愿减弱,尤其是一些面临激烈竞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可能因此退出国际市场。
5月以来逆差逐步扭转
5月以来贸易逆差的扭转,不仅取决于国家宏观调控导致的进口增长速度下降,更多的是由于国内外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出口规模明显扩大。宏观上,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也在逐步趋向好转,2004年以来,由于美国经济逐步走出衰退周期,加之大选年当局采用了比较宽松的经济政策。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重刺激下,美国的生产和投资活动继续扩张,消费开支稳定增长,就业市场摆脱长期低迷的态势。在亚洲,在内需和出口的强劲推动下,日本经济也持续强劲复苏,企业收益提高,设备投资增加,个人消费出现回升。同时,欧元区经济增势得以巩固,投资、生产、消费和贸易不同程度改善,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增势。世界银行预测,世界经济增长势头将保持下去,并可能使得2004年成为近20年来增长最快的年份。
为了减缓通货膨胀压力和防止投资过热进一步扩大,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性政策,目前宏观调控已经初见成效。投资的减弱直接导致了对进口需求的减弱,贸易逆差状况也会有所缓解。
从年中开始,一般贸易出口开始增加,进一步从贸易方式结构分析,由于一般贸易出口增速提高9.1个百分点、进口增速下降7个百分点,使得5~8月一般贸易进出口差额由负转正,成为贸易平衡压力减缓的重要因素。
出口退税的积极作用开始显效。世界经济的好转和国际贸易的回升,为中国出口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出口退税新政策经过5个月左右的适应期,开始带动部分下游企业增加出口的积极性。今年5月末,由于全国历年累计出口退税拖欠问题得到解决,1~8月累计退税完成年度计划的57.5%,企业回笼了大量资金,缓解了经营压力,促进了出口的积极性。从这一角度判断,由于部分企业上年末为避开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将2004年出口计划提前,导致2003年四季度中国出口进度会更加明显地加快。尽管出口退税率的降低相应增加了部分企业的出口成本,使一些原本处于保本或微利的商品出口意愿减弱,但企业的出口效益下降,可能间接促使国内生产型出口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尽早展开,在长期内有利于外贸结构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理论层面看,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策略的选择始终有重要指导意义。政策制订方面,传统贸易理论占据主要优势,该理论强调比较优势和要素分工;在厂商层面,制定进出口策略则主要依据新贸易理论,强调竞争优势。下一阶段的贸易结构调整策略应来自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观点的结合,即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中不断渗入竞争优势,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中国目前急需将竞争优势概念纳入到广义的比较优势体系中去,有利于从理论上更好地指导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
应该看到,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国家的整体竞争优势,它不仅包括初始要素禀赋具有的比较优势,也在于后发累积的产业竞争优势。我国应在原有的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源于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产业的竞争优势,要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大的比较利益,必须致力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规模。我国不能满足于按简单的比较优势原则确立自己的外贸战略,需要把比较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
展望:2004全年中国外贸仍是顺差
笔者预计今年全年,中国能够实现100--120亿美元左右贸易顺差。但真正构成长期利好的可能只是由于出口退税率变动推动的产业转型。由于中国已经进入能源消耗大国行列,1~8月中国进口原油7996万吨,增长39.3%,因此,中期内的国际市场油价持续上涨,可能提升生产效率较低的中国产品成本,对相关产品出口构成长期内的不利因素。从国际市场价格看,今年5月开始,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总体水平持续下降,综合反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变化的“世界商品价格指数”(不含石油),按美元计,5、6、7、8月环比分别下降2.2%、2%、1.4%和4.3%。综合以上因素,随着推动贸易平衡压力的缓解,尽管国内1~8月累计仍有9.5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但预计到年底中国仍将实现顺差。(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中国外贸:拐点凸显
如果用中国不断增长的FDI(外国直接投资),还可以用外资看好中国经济前景,目标针对中国庞大人口所形成的需求潜力来解释的话,那中国外贸这些年的成绩则绝对令人称奇。与全世界绝大多数饱受外汇缺口和贸易逆差困扰的发展中国家相比,1990-2003年间,中国除1993年出现122.2亿美元逆差之外,其余年份均为顺差,且1995年以来贸易顺差始终高于100亿美元,1999年以来贸易顺差一直高于200亿美元,1997、1998两年贸易顺差更高达400余亿美元。
也正是由于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不断遭受中国产品冲击,规模偏小又无力进行资本转移的美国部分制造业厂商,逐渐把不景气带来的无名怒火发泄到了中国。2003年,逆差巨大的美国中美贸易频繁发生磨擦,一度成了当时中美关系的最大挑战。2003年12月7日到10日,温总理曾对美国进行了他就职以来的首次访问,外界当时普遍猜测,除了将同美国领导人商讨当时十分紧张的台海局势外,总理的另外一个重要目标是设法缓和正在不断升温的中美贸易摩擦,并向美国政府和国会,向美国商界以及普通民众传递一个重要信息:中国不再追求长期以来一直奉行的,以外贸顺差积累外汇储备的做法,转而选择进出口总额平衡的贸易发展策略。可见政府层面对中美贸易问题和中国整个贸易形势的重视。政府行为的背后,研究机构也纷纷对中国外贸发表意味深长的观点,在温总理访美前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曾分别在接受国内媒体及英国媒体《金融时报》的采访时多次强调:“明年,也许后年,就会出现贸易赤字。”
果不其然,2004年前几个月中国贸易收支的顺差记录发生了逆转。1至4月,中国货物贸易出口1627.4亿美元,增长33.5%;进口1735.0亿美元,增长42.4%;进出口总值为3362.4亿美元,同比增长38%。至此,2004年初,中国货物贸易连续4个月呈现逆差,累计逆差107.6亿美元,逆差持续月份之多、逆差额之高,均为以往所未见。这在国内外经济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这之后的4个月,中国外贸却又连续实现贸易顺差,且顺差规模不断扩大,5、6、7、8当月顺差分别为21、18.4、20.3和44.9亿美元。
笔者认为,中国外贸与过去长期平稳发展的趋势出现背离,近期出现大幅波动本身就说明一个神话般的增长时代已经结束,贸易结构调整及政策调整方向将成为下一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尽管贸易本身的流动并不服从政府官员的指示,但是中国对外贸易在今年实际上已经走到了拐点,政府面临政策抉择、实业界面临策略转型、学界面临理论转型。
中国贸易波动早已有之?
中国以往的贸易统计数据显示,逆差主要来自台湾,顺差主要来自美国,对台贸易基本体现了大陆利用廉价劳动力要素进行加工贸易的典型特征。在分析以往引以为自豪的顺差时,外界争论的问题症结开始显现,中美贸易差额是否是真的?在出现了年初和年中的大幅波动后,有必要对传统的顺差进行重新审视。新的观点认为,过去的顺差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大,这就是说,逆差实际上是早已有之,不值得大惊小怪。来自美国加州的刘遵义和K.C.Fung对以往数据进行了调整后重新计算中美贸易顺差,发现仅在2002年,中国的顺差就应被扣减250亿美元以上。从这个角度分析,再考虑到今年1月中国下调了出口退税率,拐点效应实际上早已经出现。如果认同新的计算方法,中国外贸的结构调整就已经变得万分急迫,因为按照这一思路判断,早在2002--2003年,逆差就已经存在,那时的贸易波动就已经相当显著了。
数据说明,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我国实际走的是“粗放型贸易发展路线”,以低廉劳动要素引资,再利用劳动要素的比较优势进行生产,之后,用不断扩大加工贸易规模以换取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大。1989年以来,我国始终保持加工贸易顺差,而一般贸易项目则不断波动,特别在今年的1至10月,我国一般贸易项目下逆差75亿美元,而加工贸易却实现顺差614亿美元,占了绝对优势。这表明,亚洲区域一体化过程中,中国已经成为加工贸易中间环节,在从日韩、台湾等地区快速进口的同时,产成品经过中国出口欧美,相关亚洲国家和少数欧美大型跨国企业得到大量利益,而中国则有代人受过之嫌。国别统计看,周边国家或地区对我国的投资导致贸易转移效应日益明显,表现为我国对周边国家或地区的贸易逆差的加剧。这样,不仅中国被长期进出口的顺差所蒙蔽,而自身的对外产业也渐渐依附于大型跨国制造业厂商,随着跨国资本日益涌入,我国结构调整节奏更加缓慢、难度日益加大。
短期内的货物贸易的逆差源于多种因素
首先,年初贸易波动基本已成为惯例,受春节假期影响,国内沿海地区由于工人返乡,出口生产锐减而国内厂商同期的进口势头不减,这自然形成贸易波动。但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总量扩大,这样的波动幅度会越来越大。
第二个原因来自FDI的运作规律,外商对华制造业直接投资首先会带动作为资本品的设备进口,随后经过半年,又逐渐大规模带动原料、中间投入品的进口,但要形成面向出口的生产能力则需经过一年以上的时滞。数据表明,今年以来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设備增长超过40%高达五六十忆美元。这一部分进口没有对应的出口项,统计上始终表现为逆差。
第三,国内投资拉动为代表的经济过热导致原材料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由于国际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造成“互动加速效应”,推动国内贸易逆差不断扩大。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步入快车道。2004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长接近10%(9.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更是高达43%,比上年同期加快15个百分点之多。投资拉动的经济过热一方面急剧增加了对海外原料、能源和资本设备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的巨大需求对世界市场上述商品的价格产生了推动作用,加之这一过程恰与2003年以来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一路走高的趋势同步,其结果是导致中国进口的上述商品数量和价格均显著上升,进口支出急剧增长。
第四,今年出口退税率的降低相应增加了本土企业,特别是机电产品企业的出口成本,使一些原本处于保本或微利的商品出口意愿减弱,尤其是一些面临激烈竞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可能因此退出国际市场。
5月以来逆差逐步扭转
5月以来贸易逆差的扭转,不仅取决于国家宏观调控导致的进口增长速度下降,更多的是由于国内外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出口规模明显扩大。宏观上,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也在逐步趋向好转,2004年以来,由于美国经济逐步走出衰退周期,加之大选年当局采用了比较宽松的经济政策。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重刺激下,美国的生产和投资活动继续扩张,消费开支稳定增长,就业市场摆脱长期低迷的态势。在亚洲,在内需和出口的强劲推动下,日本经济也持续强劲复苏,企业收益提高,设备投资增加,个人消费出现回升。同时,欧元区经济增势得以巩固,投资、生产、消费和贸易不同程度改善,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增势。世界银行预测,世界经济增长势头将保持下去,并可能使得2004年成为近20年来增长最快的年份。
为了减缓通货膨胀压力和防止投资过热进一步扩大,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性政策,目前宏观调控已经初见成效。投资的减弱直接导致了对进口需求的减弱,贸易逆差状况也会有所缓解。
从年中开始,一般贸易出口开始增加,进一步从贸易方式结构分析,由于一般贸易出口增速提高9.1个百分点、进口增速下降7个百分点,使得5~8月一般贸易进出口差额由负转正,成为贸易平衡压力减缓的重要因素。
出口退税的积极作用开始显效。世界经济的好转和国际贸易的回升,为中国出口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出口退税新政策经过5个月左右的适应期,开始带动部分下游企业增加出口的积极性。今年5月末,由于全国历年累计出口退税拖欠问题得到解决,1~8月累计退税完成年度计划的57.5%,企业回笼了大量资金,缓解了经营压力,促进了出口的积极性。从这一角度判断,由于部分企业上年末为避开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将2004年出口计划提前,导致2003年四季度中国出口进度会更加明显地加快。尽管出口退税率的降低相应增加了部分企业的出口成本,使一些原本处于保本或微利的商品出口意愿减弱,但企业的出口效益下降,可能间接促使国内生产型出口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尽早展开,在长期内有利于外贸结构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理论层面看,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策略的选择始终有重要指导意义。政策制订方面,传统贸易理论占据主要优势,该理论强调比较优势和要素分工;在厂商层面,制定进出口策略则主要依据新贸易理论,强调竞争优势。下一阶段的贸易结构调整策略应来自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观点的结合,即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中不断渗入竞争优势,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中国目前急需将竞争优势概念纳入到广义的比较优势体系中去,有利于从理论上更好地指导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
应该看到,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国家的整体竞争优势,它不仅包括初始要素禀赋具有的比较优势,也在于后发累积的产业竞争优势。我国应在原有的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源于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产业的竞争优势,要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大的比较利益,必须致力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规模。我国不能满足于按简单的比较优势原则确立自己的外贸战略,需要把比较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
展望:2004全年中国外贸仍是顺差
笔者预计今年全年,中国能够实现100--120亿美元左右贸易顺差。但真正构成长期利好的可能只是由于出口退税率变动推动的产业转型。由于中国已经进入能源消耗大国行列,1~8月中国进口原油7996万吨,增长39.3%,因此,中期内的国际市场油价持续上涨,可能提升生产效率较低的中国产品成本,对相关产品出口构成长期内的不利因素。从国际市场价格看,今年5月开始,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总体水平持续下降,综合反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变化的“世界商品价格指数”(不含石油),按美元计,5、6、7、8月环比分别下降2.2%、2%、1.4%和4.3%。综合以上因素,随着推动贸易平衡压力的缓解,尽管国内1~8月累计仍有9.5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但预计到年底中国仍将实现顺差。(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