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材种植应以中药农业产业链“1+5模式”和生产流通追溯体系来经营管理种植销售中药材,使其规范化、标准化、现代信息化。
“药不经禹州不香,医不经禹州不妙”,被称为“药都”的禹州,是我国历史上的中药材集散地,这里的中药材加工技艺精良,久负盛名,独树一帜。特别是荟萃数代中药加工炮制技术,历经千年,传承至今。其中,“云片鹿茸”“百刀槟榔”“九蒸熟地”“制萎仁霜”“蜜炙麻黄”等百余种药材,被河南省药材公司、河南省中药研究所列为精品长期收藏,许多名方、验方和加工技艺被载入医术经典。
然而,当记者怀着向往的心情走进被誉为中原最大的(禹州)中药材交易市场时,却有些失望。眼前的一切显得凌乱,中心广场上,搭起的棚子里展销的不是药材而是服装,街道旁边那些挂着中药材交易牌子的店铺生意萧条,一些药材被很随意地晾晒在水泥地上。在这里,本该井井有条的药材市场,被各种杂乱的商业喧嚣所取代了。不远处,药王孙思邈的塑像身披红斗篷,表情凝重。
现实与想象的很大反差,难免让人对这里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心生质疑。而此时,最为忧心忡忡的,是河南省中药材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主任、万家中药材物流港常务副总裁张志明。30多年没有离开中药行业的他,谈起中药材的现状,直奔主题。他认为,中药材种植不能简单地划为经济作物,应该以中药农业产业链“1+5模式”和生产流通追溯体系来经营管理种植销售中药材,使其规范化、标准化、现代信息化,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中原大省中药材产业的尴尬
谈起中药材历史,张志明如数家珍,他说河南是我国中药材资源大省和生产大省,中药材的种类、储量、人工栽培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处于全国前列。据中药材资源调查统计,河南省共有中药材2302种,道地药材37种,中药材总储藏量86363万公斤,主要产区是伏牛山脉、太行山脉和桐柏山脉以及黄河两岸。
但是近年来,河南药材的优势正在消失,在全国58个标准化体系基地的分布中,河南仅西峡和内乡的山茱萸,武陟、温县和孟州的地黄,武陟和温县的山药入围。
禹州市中药材专业市场源于药材集贸市场,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但基本上还停留在“交易场所”的阶段,市场内药商各自为战,没有形成规模化和规范化经营的有机整体,缺乏整体营销和长远发展规划体系,没有进行集中的仓储管理,甚至没有必要的自律性质量保证体系。因此,整体落后的市场体系成为制约河南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
我国的中药材名扬世界,中药被认为是最好的调理人体的良药,但在当今关注健康成为时尚的风气下,为什么国内中药材市场却一年不如一年呢?
张志明说,根本原因是由于中药材经营的低门槛造成药材优劣难辨。种植地域性强、储存流通环节技术要求高是中药材生产的特点,古人所谓“诸药所生,皆地有境界”与现今道地药材、地理标志等称谓均有同样强烈指向性。但是,松散而凌乱的中药材前端生产环节以及集贸市场自由交易给制假售假留下可乘之机。在缺少溯源技术并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难免以次充好,结果出现饮片比个药便宜、市场比地头价廉,甚至出现非药材或低劣药材通过染色或硫磺熏蒸冒充优质药材伤民的现象。而真正的道地药材、优质药材反而陷入“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尴尬境地。因此生产源头和流通混乱制约了中药产业,而中药材质量和流通失控又制约了中医产业。
万家中药材物流港迎合时代而生
韩国的高丽参,从种植开始就加强管理,现在成为全球最大的参产业。而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元素,却在一天天地萎靡衰败。我国中药产品频繁出事,除了上游中药材饮片制假掺假外,大量的中成药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也是主要原因,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中药产业的上游管理。
在中药行业摸爬滚打研究了30多年的张志明,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他认为,要解决中药材行业的发展瓶颈,必须通过以下途径来完成行业的变革:一是建立实施规模化仓储物流体系;二是利用电子商务契机逐步确立切合实际的流通标准和规范;三是建立有效的信息导航平台;四是打造高效运营的电子商务平台。只有实现中药材交易市场的升级,建立起一套严谨的管理模式,才能真正地造福药农提升经济发展。
在充分理解中央政策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指导思想背景下,张志明马不停蹄地组建了河南省天圆地方中药材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组织禹州市中药材生产管理办公室、河南中医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职工医院、郑州大学、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郑州市中医院等单位资深专家,以中药材标准化生产为主线的工作方案和运行实体,以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为核心,对全省中药材生产进行规划,对道地药材和大宗品种开展跟踪服务,按市场规律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中药材生产和市场,组建万家中药材物流港。
他采取的方式和措施是综合性的,其中既有信息采集发布与生产指挥中心、中药材初加工、科学储存、市场交易、电子商务、异地远程交割等基础手段,也包括物流、溯源技术、地产品种识别和培育技术等现代先进技术的运用,以及文化对市场的引领作用等,其服务对象是省内乃至全国的中药材种植户、商户、加工企业、用户、管理与服务单位以及相关和延伸产业。
万家中药材物流港位于禹州市东开发区,占地面积31.3万平方米,投资7.8亿元,已建成4500平方米太阳能多功能晒场,5万平方米多温气调仓储库,7万平方米现货交易物流配区,以及6000平方米的中药材业务楼,为中药材客户提供信息、交易、财务结算、质量检验、服务平台。此外,正在建设中的有2期包括3.5万平方米的现货交易及电子交易大厅,3万平方米的独立商铺,4万平方米按照五星级标准建造的世界中医药领袖论坛会址。
指着沙盘上的模型,张志明成竹在胸,他相信这个标准化的现代中药材物流港的建成将改变中国中药行业的历史。一转身,他又指着墙上禹州地图上那条如同美丽的丝带一样绕城而过的河流,说下一步要在这个地方建一个大型中药养生基地,解决人们养老和亚健康问题,把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观光相结合,把中药养生与休闲中药饮食结合起来。 中药产业要用现代化的思维传承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泉。数千年来,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药材的主要用途有四种:中药材食品(食品、调味品、中药茶、中药烫煲底料、食品添加剂);中药材药品(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颗粒、中成药、保健品);中药材畜牧产品(中药饲料、中药提取物畜牧产品、中药肥料);中药材工业原料(中药化妆品、中药工艺品、染料、其他)。
在久源堂药厂,张志明带着记者参观了迷迭香提取香精的过程,“这种草本植物是抗氧化的好东西,如果我们的食物添加剂都能用这种纯正的草本原料替代化工原料,国人的健康就不用担忧了。”
张志明深情地说:“中药材真的浑身是宝啊,我们用提取过的植物叶子做动物的饲料,可以让动物少得病;栀子的花可以提取为染料,我们的衣服如果不用工业染料,就可以少得皮肤病;我们还可以组织农村妇女手工制作香囊,既让她们增加收入,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
对于现在有人质疑中医药的科学性,认为现代社会中医药终究是要被淘汰的说法,直率的张志明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他反问道:“什么是现代中药?现代中药就是要用现代思维来创新中医药,以现代高效便捷的方式来方便人们的生活。现代化中药必须有,但是没有规模就没有现代化,没有现代化就没有发展。”人应与大自然有机结合,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现在的生活节奏改变了,中药业也应与时俱进。久源堂推出的中药茶理念就是结合人们的习惯,把难喝的中药制成饮品,像奶粉一样,无色素无残渣无添加剂,让人们轻松饮用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现在农药化肥的污染,加上地域环境气候的影响,如果更换了地方种植的药材肯定会有变异,所以药材要溯源。
在他看来,从规模化到标准化仓储,再到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物流配送,每个单品都要可溯源。从种植到物流港,都要有电子证明,实现可控可监,以“三品一标”为依据,建立中药农业现代化,实现“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
面对当前种植环节的松散、盲目,他提议,要建立起科学规范的体系,给药农进行培训,并对每个药材进行编码;要从地理环境、种子种苗、病虫害防治、合理施肥、采收与加工、运输交易等这些基本要素进行信息溯源,并通过编码来规范市场,规范种植。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合理地规避中药材虚假,规范市场,使中药材产业发扬光大。
在张志明的心中,有一个大大的梦,他说作为男人就要做事,他这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发扬光大中药产业。他计划把中药农业产业链建起后,组织2万名大学生,每人编一个中药材编码,这样一方面把整个中药材整理成册,一方面普及带动了中药产业接班人。
“药不经禹州不香,医不经禹州不妙”,被称为“药都”的禹州,是我国历史上的中药材集散地,这里的中药材加工技艺精良,久负盛名,独树一帜。特别是荟萃数代中药加工炮制技术,历经千年,传承至今。其中,“云片鹿茸”“百刀槟榔”“九蒸熟地”“制萎仁霜”“蜜炙麻黄”等百余种药材,被河南省药材公司、河南省中药研究所列为精品长期收藏,许多名方、验方和加工技艺被载入医术经典。
然而,当记者怀着向往的心情走进被誉为中原最大的(禹州)中药材交易市场时,却有些失望。眼前的一切显得凌乱,中心广场上,搭起的棚子里展销的不是药材而是服装,街道旁边那些挂着中药材交易牌子的店铺生意萧条,一些药材被很随意地晾晒在水泥地上。在这里,本该井井有条的药材市场,被各种杂乱的商业喧嚣所取代了。不远处,药王孙思邈的塑像身披红斗篷,表情凝重。
现实与想象的很大反差,难免让人对这里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心生质疑。而此时,最为忧心忡忡的,是河南省中药材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主任、万家中药材物流港常务副总裁张志明。30多年没有离开中药行业的他,谈起中药材的现状,直奔主题。他认为,中药材种植不能简单地划为经济作物,应该以中药农业产业链“1+5模式”和生产流通追溯体系来经营管理种植销售中药材,使其规范化、标准化、现代信息化,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中原大省中药材产业的尴尬
谈起中药材历史,张志明如数家珍,他说河南是我国中药材资源大省和生产大省,中药材的种类、储量、人工栽培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处于全国前列。据中药材资源调查统计,河南省共有中药材2302种,道地药材37种,中药材总储藏量86363万公斤,主要产区是伏牛山脉、太行山脉和桐柏山脉以及黄河两岸。
但是近年来,河南药材的优势正在消失,在全国58个标准化体系基地的分布中,河南仅西峡和内乡的山茱萸,武陟、温县和孟州的地黄,武陟和温县的山药入围。
禹州市中药材专业市场源于药材集贸市场,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但基本上还停留在“交易场所”的阶段,市场内药商各自为战,没有形成规模化和规范化经营的有机整体,缺乏整体营销和长远发展规划体系,没有进行集中的仓储管理,甚至没有必要的自律性质量保证体系。因此,整体落后的市场体系成为制约河南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
我国的中药材名扬世界,中药被认为是最好的调理人体的良药,但在当今关注健康成为时尚的风气下,为什么国内中药材市场却一年不如一年呢?
张志明说,根本原因是由于中药材经营的低门槛造成药材优劣难辨。种植地域性强、储存流通环节技术要求高是中药材生产的特点,古人所谓“诸药所生,皆地有境界”与现今道地药材、地理标志等称谓均有同样强烈指向性。但是,松散而凌乱的中药材前端生产环节以及集贸市场自由交易给制假售假留下可乘之机。在缺少溯源技术并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难免以次充好,结果出现饮片比个药便宜、市场比地头价廉,甚至出现非药材或低劣药材通过染色或硫磺熏蒸冒充优质药材伤民的现象。而真正的道地药材、优质药材反而陷入“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尴尬境地。因此生产源头和流通混乱制约了中药产业,而中药材质量和流通失控又制约了中医产业。
万家中药材物流港迎合时代而生
韩国的高丽参,从种植开始就加强管理,现在成为全球最大的参产业。而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元素,却在一天天地萎靡衰败。我国中药产品频繁出事,除了上游中药材饮片制假掺假外,大量的中成药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也是主要原因,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中药产业的上游管理。
在中药行业摸爬滚打研究了30多年的张志明,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他认为,要解决中药材行业的发展瓶颈,必须通过以下途径来完成行业的变革:一是建立实施规模化仓储物流体系;二是利用电子商务契机逐步确立切合实际的流通标准和规范;三是建立有效的信息导航平台;四是打造高效运营的电子商务平台。只有实现中药材交易市场的升级,建立起一套严谨的管理模式,才能真正地造福药农提升经济发展。
在充分理解中央政策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指导思想背景下,张志明马不停蹄地组建了河南省天圆地方中药材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组织禹州市中药材生产管理办公室、河南中医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职工医院、郑州大学、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郑州市中医院等单位资深专家,以中药材标准化生产为主线的工作方案和运行实体,以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为核心,对全省中药材生产进行规划,对道地药材和大宗品种开展跟踪服务,按市场规律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中药材生产和市场,组建万家中药材物流港。
他采取的方式和措施是综合性的,其中既有信息采集发布与生产指挥中心、中药材初加工、科学储存、市场交易、电子商务、异地远程交割等基础手段,也包括物流、溯源技术、地产品种识别和培育技术等现代先进技术的运用,以及文化对市场的引领作用等,其服务对象是省内乃至全国的中药材种植户、商户、加工企业、用户、管理与服务单位以及相关和延伸产业。
万家中药材物流港位于禹州市东开发区,占地面积31.3万平方米,投资7.8亿元,已建成4500平方米太阳能多功能晒场,5万平方米多温气调仓储库,7万平方米现货交易物流配区,以及6000平方米的中药材业务楼,为中药材客户提供信息、交易、财务结算、质量检验、服务平台。此外,正在建设中的有2期包括3.5万平方米的现货交易及电子交易大厅,3万平方米的独立商铺,4万平方米按照五星级标准建造的世界中医药领袖论坛会址。
指着沙盘上的模型,张志明成竹在胸,他相信这个标准化的现代中药材物流港的建成将改变中国中药行业的历史。一转身,他又指着墙上禹州地图上那条如同美丽的丝带一样绕城而过的河流,说下一步要在这个地方建一个大型中药养生基地,解决人们养老和亚健康问题,把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观光相结合,把中药养生与休闲中药饮食结合起来。 中药产业要用现代化的思维传承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泉。数千年来,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药材的主要用途有四种:中药材食品(食品、调味品、中药茶、中药烫煲底料、食品添加剂);中药材药品(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颗粒、中成药、保健品);中药材畜牧产品(中药饲料、中药提取物畜牧产品、中药肥料);中药材工业原料(中药化妆品、中药工艺品、染料、其他)。
在久源堂药厂,张志明带着记者参观了迷迭香提取香精的过程,“这种草本植物是抗氧化的好东西,如果我们的食物添加剂都能用这种纯正的草本原料替代化工原料,国人的健康就不用担忧了。”
张志明深情地说:“中药材真的浑身是宝啊,我们用提取过的植物叶子做动物的饲料,可以让动物少得病;栀子的花可以提取为染料,我们的衣服如果不用工业染料,就可以少得皮肤病;我们还可以组织农村妇女手工制作香囊,既让她们增加收入,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
对于现在有人质疑中医药的科学性,认为现代社会中医药终究是要被淘汰的说法,直率的张志明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他反问道:“什么是现代中药?现代中药就是要用现代思维来创新中医药,以现代高效便捷的方式来方便人们的生活。现代化中药必须有,但是没有规模就没有现代化,没有现代化就没有发展。”人应与大自然有机结合,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现在的生活节奏改变了,中药业也应与时俱进。久源堂推出的中药茶理念就是结合人们的习惯,把难喝的中药制成饮品,像奶粉一样,无色素无残渣无添加剂,让人们轻松饮用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现在农药化肥的污染,加上地域环境气候的影响,如果更换了地方种植的药材肯定会有变异,所以药材要溯源。
在他看来,从规模化到标准化仓储,再到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物流配送,每个单品都要可溯源。从种植到物流港,都要有电子证明,实现可控可监,以“三品一标”为依据,建立中药农业现代化,实现“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
面对当前种植环节的松散、盲目,他提议,要建立起科学规范的体系,给药农进行培训,并对每个药材进行编码;要从地理环境、种子种苗、病虫害防治、合理施肥、采收与加工、运输交易等这些基本要素进行信息溯源,并通过编码来规范市场,规范种植。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合理地规避中药材虚假,规范市场,使中药材产业发扬光大。
在张志明的心中,有一个大大的梦,他说作为男人就要做事,他这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发扬光大中药产业。他计划把中药农业产业链建起后,组织2万名大学生,每人编一个中药材编码,这样一方面把整个中药材整理成册,一方面普及带动了中药产业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