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的“绿”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2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读《囚绿记》(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时,窗外的绿闯入我的眼帘。它们搅动了我的思维,让我对陆蠡笔下的“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绿是生命的颜色,“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正是因为发现“直径一尺左右”的窗外长着一片绿绿的常春藤,陆蠡才在“原有选择的自由”的情况下,“毫不犹疑”地选择了这间“高广不过一丈”,地面潮湿,而且还很炎热的房间,并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这段美好的时光当然缘于“绿”毫不吝啬的馈赠。且看陆蠡笔下千姿百态的“绿”——从颜色上看,它有“嫩绿”,有“柔绿”,有“嫩黄”,有“瘦黄”;从动作上看,它和人一样,可以“伸长”,可以“攀缘”,可以“舒放”。更重要的是,在作者的眼里,“绿”已经不仅仅是绿,它分明具有人的灵性,人的气质。它会和他“对语”,能了解他的所思所想,因而让陆蠡在这“孤独而陌生”的古城中并不感到孤独,甚至于“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很多不快的记忆”。
  “绿”是如此地美好,可是陆蠡却残忍地把它“囚”起来。他“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屋子里来,“如同幽囚一只小鸟”。在陆蠡看来,这是给了这些“绿”极高的礼遇吧——在这样的温室里,它们不再遭受风吹雨打,日晒夜露,虽然他的本心是自私的,是为了拿“绿”来装饰“简陋的房屋”和“过于抑郁的心情”。然而,“绿”并不领受他的这份“爱抚”和“善意”,“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并且,每天早晨,它的尖端,“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固执”地朝着窗外的方向。作者用“固执”来描述“绿”被囚时的抗争。事实上,“绿”的这些表现,何止是“固执”,我们从中分明能读出坚贞不屈和浩然正气。
  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思考陆蠡写作此文的真实用意。《囚绿记》写于1938年秋至1940年春,于1940年发表。这段时间正是日寇铁蹄践踏祖国大地、中华儿女饱受战乱之苦、抗日救国运动如火如荼之际。作者写这篇文章,难道仅仅是为了抒书自己的苦闷与无聊?显然不是。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陆蠡遇害的情境。抗战时期,陆蠡受巴金委托,主管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2年4月,陆蠡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日本宪兵追踪到上海,查封了书店,没收了全部书籍。陆蠡虽然当时不在场,但得知消息后,不顾胞妹劝阻,亲自去交涉。日本宪兵扣留并关押了他。提审时,日本宪兵问:“你爱国吗?”“爱国。”“你赞成南京政府(指汪伪政权)么?”“不赞成。”“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绝对不能征服!” 这样的情景重复了一次又一次,每次过后,陆蠡都遭受了酷刑。酷刑之后,又一次提审,宪兵还是同样的问题,陆蠡还是同样的回答。最后一次,陆蠡回答完毕,再次惨遭严刑拷打后,壮烈牺牲了。
  至此,陆蠡面对日本宪兵严刑拷打时的抗争与“绿”被囚禁时的抗争完全融合了。“绿”是顽强的,哪怕它被“囚禁”了,哪怕它是那么弱小,可是它依然要抗争;它执着,坚强,永不屈服于黑暗,即使身处绝境,也要抗争前行。陆蠡呢,作为一个爱国作家,他心中永远有一抹绿——祖国。为了她,他可以粉身碎骨,慷慨赴死,因为他坚信,她不会“屈服于黑暗”,必然会“繁茂苍绿”。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陆蠡牺牲3年后,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日本投降了,陆蠡的预言实现了,他在九泉之下得知,该为他视作生命、希望、安慰和快乐的这份浓浓的、健旺的“绿”,再写一篇《绿色颂》吧。
  (作者单位:通城县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姜楚华
其他文献
前几期,我们谈到了“让学”课堂的三重境界,即有学、会学、学会。其中,会学是很重要的一重境界。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大家耳熟能详。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主要是教会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去探究,去思考。如此,形成习惯了,能力就会在“让学”中形成。因此,这里涉及到习惯问题。  既然是“让学”,学生是不是习惯主动去学?有没有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是否会有主动思考的习惯?这一些都和学生学习习惯相关。
十年,窗外的树叶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十年,他实现了从乡镇党委书记到汉川市教育领路人的华丽转身;十年,他不忘初心,默默坚守,深耕教育,用智慧和凝聚力,改变了汉川市的教育生态,践行了“办优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追求。  他,就是汉川市教育局长李文华。自2008年春到汉川市教育局履职,在汉川教育改革的引领者这个岗位上,他已经卓有成效地工作了十年。“汉川是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市,教育事业事关百万人民的幸
彈仓供弹的霰弹枪之所以占据主流市场,并不是因为这类枪械性能有多么优异,而是由许多客观因素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霰弹独特的圆柱形弹体和带突缘的弹底结构,使其局限于采用横向管状弹仓供弹,以保障供弹可靠性。采用横向管状弹仓供弹,弹在弹仓内前后排列。而采用弹匣供弹时,霰弹在弹匣内纵向排列,必须要将上一发弹的弹底突缘置于下一发弹的弹底突缘之前,这样才能正常供弹,否则,上一发弹就会被下一发弹的弹底突缘卡住
《杨氏之子》编排在人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本组课文的总体目标是让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学会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基于此,教师教学时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能熟读成诵,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品味人物语言的言外之意,初步了解语言的艺术。  一、听故事,感受语言艺术  导入新课时,教师讲述了一个关于语言艺术的故事
研读教材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教什么”和“用什么教”,而运用“七问”教材研读策略能较好地理清这两个问题。下面以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剧本《皇帝的新装》为例,具体谈谈。  一问:文章写了什么  现行语文教材以文选的形式呈现,而这些选文原来并不是为语文教学量身定制的。这就决定了教材研读的起点要从一般读者的角度出发,去获取文章的原生价值,即整体把握文章“写了什么”。教师可以从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学期课程计划”即通常所说的小学语文学期教学计划,该计划是对一个学期内教学工作的整体规划,对一个学期的教学具有统领作用,是一个学期内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在高度重视“规划”的现代社会,制订和实施学期教学计划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制订规划,是教育专业工作的开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改革学期教学计划切入,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改革的结果,可能不仅仅是改革计划本身,
晚自习,教室里像一片静谧的海,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或轻轻翻书页的声音。  窗外的风一阵紧过一阵,教室玻璃被吹得窣窣作响。学生们良好的学习状态被破坏,每一阵风吹过总有几个学生抬头望望窗外,再望望我。我安静地站在讲台上,不动声色地注视着教室里发生的一切,一句话也没有说。学生们渐渐恢复了平静,重新埋下头专注地学习。  忽然,一阵狂风呼啸着席卷而来,“啪”的一声毫不客气地蹿开了教室的门。学生们不约而同地抬起
《学会看病》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教学目标上突出了二点:一是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全面认识母爱;二是学会在生活中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笔者以此为例,谈谈“三动五环”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明向  明向即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要做到“三不”:一不太多太杂;二不太难太繁;第三,时间不要过长,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
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调整自我,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而且,在互相讨论和启发中,不断深入思考,加强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为确保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笔者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科学分组,合作互助  根据学生的动静喜好、反应快慢、兴趣浓淡和特长将其混合编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友爱,又可以取长补短。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关心满足了归属需要,通过
新修订的课标(2011年版)强调了数学的四大育人功能:“一是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二是可以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三是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将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经过多年研发,今年推出了小学数学全套教科书。相对于实验版教科书,这套教科书有哪些突出特点,教师应该如何利用好这一重要的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