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盘县以党的十八大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以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坚决守住发展、生態、安全“三条底线”,着力打造城市品质和功能完善、绿色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特色精品旅游、发展软环境、精神文化“六个高地”,盘县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正向纵深发展迈进。
关键词:盘县;产业生态化;纵深发展
一、产业生态化
产业生态化,紧扣“把生態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这条主线,按照“政府统一领导、政策全面扶持、部门精心指导、县乡全力实施”的工作机制,围绕“立足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结构调整,立足农民、跳出农民抓农民增收致富,立足农村、跳出农村抓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建设“3155”工程为重点抓,抓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小康这一根本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龙头带动为抓手,以科技驱动为依托,以服务创新为纽带,切实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促进特色优势产业规模扩张、质量提高,夯实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
1.技术和管理体制创新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工业技术领域需要转变观念和思路,从原来的服务于企业、追求最大利润,逐步转向服务于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当前技术创新活动应与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紧密联系,企业的技术进步是企业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手段,而清洁生产使企业的技术改造更具针对性,并使其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为了实现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必须转变企业管理的观念,将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2.产业政策和管理体系完善
为了促进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政府部门应制订扶持企业利用副产品相应的产业政策。许多地方以生态工业的发展模式来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经营管理模式不仅超出了单个工业领域,还囊括了金融、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经济活动领域。这主要体现在生态工业园的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一种新兴的工业组织模式,它是以生态循环再生为基础的工业园区,既包括产品和服务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以最优的空间和时间形式组织生产和消费中产生的副产品的交换,从而使企业与社区付出最小的废物处理成本,并且通过对废物的减量化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改善环境品质。它强调园区成员的联系、合作和参与,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流形成各成员相互受益的网络,并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共进。
3.环境保护制度的健全
政府通过制度设计,将市场机制运用到环境保护事业中,运用价格与利益机制给予经济主体充分的激励,将环境保护与企业或消费者的利润最大化与效用最大化目标相联系。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干预,再到政府失灵,现在需要重新借助市场的力量,但这与单纯依赖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解决问题有本质的区别,而是政府与市场的一种结合。政府通过制度设计,将市场机制运用到环境保护事业中,运用价格与利益机制给予经济主体充分的激励,将环境保护与企业或消费者的利润最大化与效用最大化目标相联系。
二、生态产业化
盘县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科学发展是全县经济发展的方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我县已基本形成了以煤炭为代表的工业产业、以生态资源为代表的旅游业。“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就是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统一,以经济发展带动生态保护,以生态开发推动经济发展。
1.调整产业结构稳固生态产业化基地
通过基地加农户,促进生态产业化发展。为了切实实现生态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我们全面加快了优势产业的基地建设步伐。为了不使植物—动物—微生物的食物链发生缺环或短链,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我们把畜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的重要产业来抓。畜牧业生产基地的健康快速发展,既实现了对农产品的过腹增值,又推动了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但延长了生态产业链条,而且有效地推进了生态产业化进程。调整产业结构使它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调整农业结构使之适合工业发展需要,开创深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获得较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途径。
2.强化龙头建设实现加工增值
实践证明,生态产业不仅是第一性生产,更重要的是发挥边缘效应,扩大物质循环规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利用过去被人们废弃的有机物质巧结食物链,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以种植业为基础,以养殖业为重点,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为中间环节推动其他各业的综合发展,这样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及林业都纳入了良性循环的体系之内,不同的产业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结,互相促进,彼此形成一个产业环流,任何一个产业都作为这个环流中的一道工序,既对社会提供产品,又使废弃物为后一道工序提供原料。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龙头企业,将实现对农村自然资源的多次利用,吸引大量的劳动力形成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互相协调,共存共荣的崭新格局。
3.完善市场功能促进生态产业化发展
通过市场加农户,促进生态产业化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一方面引导广大农户牢固树立“为卖而种,为卖而养,为卖而加工”的思想,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把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打入生产计划;另一方面我们进一件建立和完善生态产业的有形市场和潜在市场,通过市场牵动左右,既解决了广大农户“种了卖不出去,不种又没有替代产业和产品的困惑”,又使我县的农畜产品通过市场载体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
4.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提高科技贡献率
实现生态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我们在稳定正常,增加投入的同时,注重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中心等服务机构功能和广大科技人员的作用,为广大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化服务。以科学生产为标志,运用生态学思想对作物布局的科学运筹,建立多种生活共处,多层配置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和立体种养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技术,通过科技与生态的有机结合,既提高了农户的科技意识,又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
5.构筑特色优势,推进生态产业化跨越式发展
大力展绿色食品产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利用新一轮绿色改革为农业带来的难得机遇,大力开发绿色资源,建设绿色基地,创建绿色品牌,发展绿色企业,狠抓基地、培育、加工、市场四大环节建设,强化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和服务,制定绿色产品产业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重点,推进绿色食品的产业化进程。
关键词:盘县;产业生态化;纵深发展
一、产业生态化
产业生态化,紧扣“把生態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这条主线,按照“政府统一领导、政策全面扶持、部门精心指导、县乡全力实施”的工作机制,围绕“立足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结构调整,立足农民、跳出农民抓农民增收致富,立足农村、跳出农村抓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建设“3155”工程为重点抓,抓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小康这一根本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龙头带动为抓手,以科技驱动为依托,以服务创新为纽带,切实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促进特色优势产业规模扩张、质量提高,夯实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
1.技术和管理体制创新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工业技术领域需要转变观念和思路,从原来的服务于企业、追求最大利润,逐步转向服务于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当前技术创新活动应与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紧密联系,企业的技术进步是企业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手段,而清洁生产使企业的技术改造更具针对性,并使其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为了实现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必须转变企业管理的观念,将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2.产业政策和管理体系完善
为了促进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政府部门应制订扶持企业利用副产品相应的产业政策。许多地方以生态工业的发展模式来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经营管理模式不仅超出了单个工业领域,还囊括了金融、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经济活动领域。这主要体现在生态工业园的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一种新兴的工业组织模式,它是以生态循环再生为基础的工业园区,既包括产品和服务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以最优的空间和时间形式组织生产和消费中产生的副产品的交换,从而使企业与社区付出最小的废物处理成本,并且通过对废物的减量化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改善环境品质。它强调园区成员的联系、合作和参与,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流形成各成员相互受益的网络,并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共进。
3.环境保护制度的健全
政府通过制度设计,将市场机制运用到环境保护事业中,运用价格与利益机制给予经济主体充分的激励,将环境保护与企业或消费者的利润最大化与效用最大化目标相联系。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干预,再到政府失灵,现在需要重新借助市场的力量,但这与单纯依赖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解决问题有本质的区别,而是政府与市场的一种结合。政府通过制度设计,将市场机制运用到环境保护事业中,运用价格与利益机制给予经济主体充分的激励,将环境保护与企业或消费者的利润最大化与效用最大化目标相联系。
二、生态产业化
盘县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科学发展是全县经济发展的方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我县已基本形成了以煤炭为代表的工业产业、以生态资源为代表的旅游业。“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就是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统一,以经济发展带动生态保护,以生态开发推动经济发展。
1.调整产业结构稳固生态产业化基地
通过基地加农户,促进生态产业化发展。为了切实实现生态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我们全面加快了优势产业的基地建设步伐。为了不使植物—动物—微生物的食物链发生缺环或短链,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我们把畜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的重要产业来抓。畜牧业生产基地的健康快速发展,既实现了对农产品的过腹增值,又推动了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但延长了生态产业链条,而且有效地推进了生态产业化进程。调整产业结构使它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调整农业结构使之适合工业发展需要,开创深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获得较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途径。
2.强化龙头建设实现加工增值
实践证明,生态产业不仅是第一性生产,更重要的是发挥边缘效应,扩大物质循环规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利用过去被人们废弃的有机物质巧结食物链,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以种植业为基础,以养殖业为重点,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为中间环节推动其他各业的综合发展,这样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及林业都纳入了良性循环的体系之内,不同的产业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结,互相促进,彼此形成一个产业环流,任何一个产业都作为这个环流中的一道工序,既对社会提供产品,又使废弃物为后一道工序提供原料。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龙头企业,将实现对农村自然资源的多次利用,吸引大量的劳动力形成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互相协调,共存共荣的崭新格局。
3.完善市场功能促进生态产业化发展
通过市场加农户,促进生态产业化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一方面引导广大农户牢固树立“为卖而种,为卖而养,为卖而加工”的思想,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把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打入生产计划;另一方面我们进一件建立和完善生态产业的有形市场和潜在市场,通过市场牵动左右,既解决了广大农户“种了卖不出去,不种又没有替代产业和产品的困惑”,又使我县的农畜产品通过市场载体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
4.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提高科技贡献率
实现生态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我们在稳定正常,增加投入的同时,注重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中心等服务机构功能和广大科技人员的作用,为广大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化服务。以科学生产为标志,运用生态学思想对作物布局的科学运筹,建立多种生活共处,多层配置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和立体种养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技术,通过科技与生态的有机结合,既提高了农户的科技意识,又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
5.构筑特色优势,推进生态产业化跨越式发展
大力展绿色食品产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利用新一轮绿色改革为农业带来的难得机遇,大力开发绿色资源,建设绿色基地,创建绿色品牌,发展绿色企业,狠抓基地、培育、加工、市场四大环节建设,强化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和服务,制定绿色产品产业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重点,推进绿色食品的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