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构建高职院校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一直是高职教育管理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与难点。笔者主要阐述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创新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
1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阶段高职院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不断增多,但是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水平较为低下,管理模式滞后,显然已无法满足当前高职院校发展需求。
2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为提高高职办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高职教育历史短、生员结构复杂,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还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
2.1如何做到对学生的管理宽严有度。
高职学生入学成绩相对较低,在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如果宽松有余,就容易使相当一部分自立与自主性较差的学生因散漫而荒废学业; 如果过于严格, 又会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潜能发挥。如何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做到对学生的管理宽严有度是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2.2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脱节现象依然存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日常管理、党团活动、社团活动、辅导员工作各自为政的现象还较为普遍。这种脱节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日常管理的理论指导性、各种教育活动的计划性以及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究其原因,既有观念问 题, 如对教育与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应有的认识; 也有体制问题,如相关机构设置不够合理, 不便于部门之间的深层次合作。
2.3继续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任重而道远。
明理诚信、敬业爱岗、吃苦耐劳是高职学生应有的人格品质,而以培养这些品格为己任的高职教育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诚信缺失、官僚腐败等不良社会风气对校园教育的冲击强而有力,提高诚信教育实效性的难度可想而知。面对一直在家长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学校进行吃苦耐劳教育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又有待商榷。
3创新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建议
3.1树立全新的学生教育管理观念
想要全面落实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必须有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观作为管理指导。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先进管理理念,以学生为基本出发点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实现学生教育管理的科学化、人性化,充分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制定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现实,切实为学生解决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建立一种科学、有序、自由、轻松的学生管理模式,真正做到服务于学生。
3.2以辅导员为学生教育管理中心,进一步完善院系两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应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动员教职员工、院校领导、院校党委领导等,都参与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辅导员最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与学生联系、交流最多,经过相关的实践证明,辅导员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以辅导员管理为中心,以心理健康指导、实习指导教师、团总支、班主任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多种方式为辅的多元化学生教育体系。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高校辅导员的配备比应是 1:200,为了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的实效性,高职院校可以结合不同的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根据 1:100 的配备比安排政治辅导员。高职院校可以对辅导员执行聘任制管理,而学工部门负责统一、调配,而且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淘汰制度,确保有进有出,建立一种良性循环机制。该机制可以确保公平公正原则的顺利实现,避免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3.3有机结合学生教育和学生管理,高效整合各部门资源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学生缺乏自主性,自制力低下,因此往往需要进行专门的教育引导,加强组织管理。以往,高职院校的部门合作主要是由某一个主管部门牵头引导,组织其他部门进行协助,这种合作方式并不紧凑,整个合作管理过程比较松散。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行为管理工作较复杂、管理内容较多,必须要求学校各部门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和作用,使各部门之间能够优势互补。例如,学校可将团委部门、学生处、就业指导办公室等部门整合成学工部,这样三个部门可联合工作、共同领导,可更好地统一筹划学生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合理调配校内人力资源,提高学生教育管理效率和效果。
3.4执行素质教育管理学分制度
关于素质教育管理学分制主要以计量学分为主要手段,主要内容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强制性管理、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教育活动等,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教育管理制度主要将教育内容、管理内容进行量化,以具体的学分进行管理,主要包括教育学分和管理学分两大部分。其中教育学分主要是指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入学教育、自律活动、社团活动、人文素质讲座、军训、技能比赛、诚信行为等;管理学分主要是指学生违纪违规情况、日常出勤、文明礼仪、自我管理、行为规范等。在通过考核合格后才可以给学生颁发素质教育合格证书。通过素质教育管理学分制度,有利于帮助学生合理、有效规范在校期间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有利的。
4结束语
随着高职院校建设规模的大幅增加,高职院校招生人数也随之大幅增加,但规模增加就无法保证生源的质量,因此,就出现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差异较大,这对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不利的。并且,就目前来说,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仍较差,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属于滞后的状态,显然已无法满足当前高职院校发展需求。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可以形成教育引领管理,教育融于管理,管理促进教育,管理深化教育,教育與管理互动的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杨程茵. 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南华大学,2013.
[2]温斌. 生本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3]钟毅.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2014.
[4]岳海. 内蒙古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
[5]曹建斌.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5.
[6]黄辉. 高职院校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探析[D].苏州大学,2010.
[7]吕恒喜.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 文学教育(中),2013,08:45-46.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
1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阶段高职院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不断增多,但是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水平较为低下,管理模式滞后,显然已无法满足当前高职院校发展需求。
2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为提高高职办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高职教育历史短、生员结构复杂,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还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
2.1如何做到对学生的管理宽严有度。
高职学生入学成绩相对较低,在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如果宽松有余,就容易使相当一部分自立与自主性较差的学生因散漫而荒废学业; 如果过于严格, 又会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潜能发挥。如何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做到对学生的管理宽严有度是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2.2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脱节现象依然存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日常管理、党团活动、社团活动、辅导员工作各自为政的现象还较为普遍。这种脱节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日常管理的理论指导性、各种教育活动的计划性以及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究其原因,既有观念问 题, 如对教育与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应有的认识; 也有体制问题,如相关机构设置不够合理, 不便于部门之间的深层次合作。
2.3继续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任重而道远。
明理诚信、敬业爱岗、吃苦耐劳是高职学生应有的人格品质,而以培养这些品格为己任的高职教育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诚信缺失、官僚腐败等不良社会风气对校园教育的冲击强而有力,提高诚信教育实效性的难度可想而知。面对一直在家长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学校进行吃苦耐劳教育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又有待商榷。
3创新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建议
3.1树立全新的学生教育管理观念
想要全面落实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必须有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观作为管理指导。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先进管理理念,以学生为基本出发点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实现学生教育管理的科学化、人性化,充分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制定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现实,切实为学生解决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建立一种科学、有序、自由、轻松的学生管理模式,真正做到服务于学生。
3.2以辅导员为学生教育管理中心,进一步完善院系两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应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动员教职员工、院校领导、院校党委领导等,都参与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辅导员最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与学生联系、交流最多,经过相关的实践证明,辅导员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以辅导员管理为中心,以心理健康指导、实习指导教师、团总支、班主任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多种方式为辅的多元化学生教育体系。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高校辅导员的配备比应是 1:200,为了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的实效性,高职院校可以结合不同的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根据 1:100 的配备比安排政治辅导员。高职院校可以对辅导员执行聘任制管理,而学工部门负责统一、调配,而且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淘汰制度,确保有进有出,建立一种良性循环机制。该机制可以确保公平公正原则的顺利实现,避免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3.3有机结合学生教育和学生管理,高效整合各部门资源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学生缺乏自主性,自制力低下,因此往往需要进行专门的教育引导,加强组织管理。以往,高职院校的部门合作主要是由某一个主管部门牵头引导,组织其他部门进行协助,这种合作方式并不紧凑,整个合作管理过程比较松散。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行为管理工作较复杂、管理内容较多,必须要求学校各部门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和作用,使各部门之间能够优势互补。例如,学校可将团委部门、学生处、就业指导办公室等部门整合成学工部,这样三个部门可联合工作、共同领导,可更好地统一筹划学生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合理调配校内人力资源,提高学生教育管理效率和效果。
3.4执行素质教育管理学分制度
关于素质教育管理学分制主要以计量学分为主要手段,主要内容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强制性管理、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教育活动等,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教育管理制度主要将教育内容、管理内容进行量化,以具体的学分进行管理,主要包括教育学分和管理学分两大部分。其中教育学分主要是指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入学教育、自律活动、社团活动、人文素质讲座、军训、技能比赛、诚信行为等;管理学分主要是指学生违纪违规情况、日常出勤、文明礼仪、自我管理、行为规范等。在通过考核合格后才可以给学生颁发素质教育合格证书。通过素质教育管理学分制度,有利于帮助学生合理、有效规范在校期间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有利的。
4结束语
随着高职院校建设规模的大幅增加,高职院校招生人数也随之大幅增加,但规模增加就无法保证生源的质量,因此,就出现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差异较大,这对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不利的。并且,就目前来说,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仍较差,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属于滞后的状态,显然已无法满足当前高职院校发展需求。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可以形成教育引领管理,教育融于管理,管理促进教育,管理深化教育,教育與管理互动的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杨程茵. 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南华大学,2013.
[2]温斌. 生本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3]钟毅.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2014.
[4]岳海. 内蒙古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
[5]曹建斌.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5.
[6]黄辉. 高职院校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探析[D].苏州大学,2010.
[7]吕恒喜.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 文学教育(中),2013,08: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