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小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家庭中对孩子的抚养方式也随之变化。本研究以女性对女儿的抚养为研究点,就其抚养中的情感联系、行为控制、经济支持、抚养方式传承、抚养方式认知等问题进行调查。运用科学量表进行评估,着重关注相关行动者对话题的描述和对自己行为的解释,理解其思维的逻辑与行动的意义,以期揭示当时女性抚养子女的心路历程及行动依据,探究出几代女性之间的抚养方式的异同。
关键词:女性;女儿;抚养方式;代际差异
一、引言
生育政策的提出和变化形成了代际之间家庭结构和规模的差异,使得不同孩子在不同年代的教育之间也有了较大的差异,这就是家庭形态和规模带来的差异性。生育政策直接作用和改变家庭的内在结构和规模,对家庭关系和家庭功能等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同时系统地改造了家庭生活的制度环境,对孩子未来的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 。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女性对女儿的抚养为研究点,以奶奶辈、妈妈辈和姐姐辈(已婚有小孩)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就其抚养中的控制程度、亲密程度、培养计划等问题进行调查。运用科学量表进行评估,着重关注相关行动者对话题的描述和对自己行为的解释,理解其思维的逻辑与行动的意义,以期揭示当时女性抚养子女的心路历程及行动依据,探究代际之间的抚养差异。
三、研究依据
计划生育影响了我国家庭变迁的进程,直接造成了家庭人数的下降。家庭规模的缩小就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抚养观念的进步、女性自主意识的提高、学校教育制度的改变、教育服务业的兴盛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女性的抚养方式产生一定影响。前人的研究表明代际教育的差异和传递都是客观存在的,也有许多研究可以支撑计划生育对婚育观念和状况存在客观影响。
四、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抚养方式进行界定。可将母亲抚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和平衡型。关于具体访谈对象,用以下方式划分: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计划生育”、“女性”、“抚养方式”相关研究的资料,初步认识到国内外在计划生育背景下,女性对女儿的抚养方式的现实情况,为本研究提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问卷从被调查者对母亲行为的否定、情感温暖、过分干涉、惩罚、偏爱五个维度进行分析,内容涉及在与母亲日常生活的交谈、行为、人际三方面。
3.深度访谈法
我们参考相关资料拟定访谈大纲,对相关家庭的母亲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更深入的获取她们对女儿的抚养方式。
六、分析框架
借鉴已有的文献积累,本研究采用双重分析框架如下:一是当代女性对女孩的抚养方式是什么样的;二是基于代际差异的视角,探究女性对女儿抚养方式存在什么样的代际差异。此外,本研究具有实证与探索的双重目的:一是探究女性对女儿抚养方式的代际差异,代际差异之间的对比是积极的抑或是消极的;二是通过探索并深入比较女性对女儿抚养方式的代际差异,深入挖掘产生代际差异的可能原因,并为女性抚养观念的转变、抚养策略和机制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七、问卷的信度分析
对问卷的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对其进行描述,一般认为此值大于0.6则认为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尚可。分析结果见下表,从表一中可见问卷整体的信度为0.746,说明问卷的信度尚可,适合对其进行分析。
八、访谈和问卷的分析
问卷和访谈主要分为五个维度:情感联系、行为控制、经济支持、抚养方式传承、抚养方式认知
(一)情感联系
在情感联系上,根据问卷数据可以得到:“我能感到母亲对我的喜爱”(M=3.59),有72.73%的被调查者认为“总是能感到母亲对我的喜爱”,只有4.55%的人对“我能感到母亲对我的喜爱”持反对态度。
这与访谈中母亲“经常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聊天”相互照应,说明母女之间的情感是可以通过陪伴建立起来的。在对女儿的关注程度的问题上,大部分母亲表示她们对女儿只是“适时关注”,并且大部分都是倾向于采用“女儿主动分享→直接询问女儿最近情况→从他人口中了解女儿的情况”的方式关注女儿的情况。并且在全部的访谈中,母亲都表示女儿会主动跟她们分享自己的事情并且认为女儿对自己是很信任的。大部分母亲关注女儿的身心健康、学业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情况;可能这也是对“母亲过分在意我的分数和成绩”的调查中,有36.36%的人持偶尔态度,9.09%的人持经常态度,13.64%的人持总是态度有关系。但是45.45%的女儿表示母亲从不参与我的业余爱好活动,这也与在“我觉得母亲在尽量使我的青春更有意义和丰富多彩(如给我买很多的书,安排我去参加课外活动等)”中的持消极结果想吻合。
(二)行为控制
在行为控制上,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大多数母亲是对女儿是没有抚养计划的,并且尤其是妈妈辈的母亲,在收集到的19份访谈中,只有8位,42.1%的母亲对女儿是有培养计划,年龄越大的一代有培养计划的越少,对奶奶辈的访谈者是表示没有相应的培养计划的。并且有培养计划的母亲一般都表示对女儿的要求有时会以身作则,但即使没有培养计划的母亲也是会以身作则的。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不管是妈妈辈还是同辈的母亲表示当女儿不听话时会偶尔打骂,对这个方面代际差异不明显。
(三)經济支持
在教育投资上,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不管是妈妈辈还是同辈,都表示对女儿的教育投资都比较大。但是在奶奶辈普遍认为对吃的方面投资比较大,她们表示那个时候温饱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其中一位奶奶辈的被访谈者被问到“您花在女儿身上的前多吗”则这样表示“以前没怎么花钱。她没怎么花钱,她可怜。她很小的时候就要跟着我们一起干活了,在家又要带弟弟”。而在同辈和妈妈辈则表示在教育方面的支持较大,并且在衣食住行方面也能很好的满足孩子,这可能跟时代进步有关,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现在考虑教育等问题了。 关于兴趣爱好方面,在奶奶辈就不言而喻了,那时候根本顾不上孩子的兴趣爱好。在妈妈辈中,大多数的母亲认为愿意女儿参加补习班而不是兴趣班,但是同辈中的母亲则更加倾向于让女儿参加兴趣班。妈妈辈和同辈的区别的原因可能跟时代的思想有关系,妈妈辈崇尚读书改变命运,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而同辈则意识到这个时代要求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条条道路通罗马,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对于清不清楚女儿兴趣爱好这个问题,在妈妈辈当中,假如只有一个孩子且为女儿的情况下是了解女儿的兴趣爱好的;但是在同辈当中,即使女儿不是独生子女,也会非常清楚女儿的兴趣爱好。这个方面的代际还是有差异的。
(四)抚养方式传承
在有没有专门了解或者学习过怎样抚养孩子的问题上,在收集到24份访谈中,只有8位,33.3%的母亲是有学习过相关的知识的,年龄越大的一代学习相关的知识越少,对奶奶辈的访谈者是表示没有相应的学习的。
受访谈的母亲都表示与父辈的教育方式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占54.16%。
对于针对“父辈的教育方式不希望采取在你孩子身上”这个问题上各持己见,有72.72%受访者认为父辈的教育方式不希望采取在孩子身上,比如陪伴过少,过于顺从,打骂,说一些伤自尊的话语,以及重男轻女等。其中提及最多的就是偏爱男孩的行为,有3个被访谈者提及的这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妈妈辈提及的。同辈没有提及到,说明这种重男轻女行为可能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已经得到改善,或者由于妈妈辈对奶奶辈重男轻女的思想不认可,所以在抚养自己孩子的时候不再采用这种形式,所以被访谈的同辈没有出现这种行为。总的来说,这个方面的代际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五)抚养方式认知
在对“孩子的事情应该由父母来决定吗”这个问题上,不管是奶奶辈、妈妈辈还是同辈,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的母亲都认为“孩子有重要的事情还需父母做决定”,大部分都认为自己属于“民主型”。
针对“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有什么不足需要改进的”这个问题,100%母亲都表示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改正自己教育中急躁的脾气;要多注重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教育孩子不乱消费;多读书把孩子培养的更加优秀等等。
九、总结
总的来说,女性对女儿抚养方式除了在行为控制上无明显差别外,其他方面,如情感联系、经济支持、抚养方式传承以及认知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種差异的原因不仅跟时代的观念有关,还与相关的政策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林晓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家庭变迁:轨迹、逻辑与趋势[J].妇女研究论丛,2018(05):52-69.
关键词:女性;女儿;抚养方式;代际差异
一、引言
生育政策的提出和变化形成了代际之间家庭结构和规模的差异,使得不同孩子在不同年代的教育之间也有了较大的差异,这就是家庭形态和规模带来的差异性。生育政策直接作用和改变家庭的内在结构和规模,对家庭关系和家庭功能等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同时系统地改造了家庭生活的制度环境,对孩子未来的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 。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女性对女儿的抚养为研究点,以奶奶辈、妈妈辈和姐姐辈(已婚有小孩)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就其抚养中的控制程度、亲密程度、培养计划等问题进行调查。运用科学量表进行评估,着重关注相关行动者对话题的描述和对自己行为的解释,理解其思维的逻辑与行动的意义,以期揭示当时女性抚养子女的心路历程及行动依据,探究代际之间的抚养差异。
三、研究依据
计划生育影响了我国家庭变迁的进程,直接造成了家庭人数的下降。家庭规模的缩小就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抚养观念的进步、女性自主意识的提高、学校教育制度的改变、教育服务业的兴盛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女性的抚养方式产生一定影响。前人的研究表明代际教育的差异和传递都是客观存在的,也有许多研究可以支撑计划生育对婚育观念和状况存在客观影响。
四、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抚养方式进行界定。可将母亲抚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和平衡型。关于具体访谈对象,用以下方式划分: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计划生育”、“女性”、“抚养方式”相关研究的资料,初步认识到国内外在计划生育背景下,女性对女儿的抚养方式的现实情况,为本研究提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问卷从被调查者对母亲行为的否定、情感温暖、过分干涉、惩罚、偏爱五个维度进行分析,内容涉及在与母亲日常生活的交谈、行为、人际三方面。
3.深度访谈法
我们参考相关资料拟定访谈大纲,对相关家庭的母亲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更深入的获取她们对女儿的抚养方式。
六、分析框架
借鉴已有的文献积累,本研究采用双重分析框架如下:一是当代女性对女孩的抚养方式是什么样的;二是基于代际差异的视角,探究女性对女儿抚养方式存在什么样的代际差异。此外,本研究具有实证与探索的双重目的:一是探究女性对女儿抚养方式的代际差异,代际差异之间的对比是积极的抑或是消极的;二是通过探索并深入比较女性对女儿抚养方式的代际差异,深入挖掘产生代际差异的可能原因,并为女性抚养观念的转变、抚养策略和机制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七、问卷的信度分析
对问卷的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对其进行描述,一般认为此值大于0.6则认为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尚可。分析结果见下表,从表一中可见问卷整体的信度为0.746,说明问卷的信度尚可,适合对其进行分析。
八、访谈和问卷的分析
问卷和访谈主要分为五个维度:情感联系、行为控制、经济支持、抚养方式传承、抚养方式认知
(一)情感联系
在情感联系上,根据问卷数据可以得到:“我能感到母亲对我的喜爱”(M=3.59),有72.73%的被调查者认为“总是能感到母亲对我的喜爱”,只有4.55%的人对“我能感到母亲对我的喜爱”持反对态度。
这与访谈中母亲“经常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聊天”相互照应,说明母女之间的情感是可以通过陪伴建立起来的。在对女儿的关注程度的问题上,大部分母亲表示她们对女儿只是“适时关注”,并且大部分都是倾向于采用“女儿主动分享→直接询问女儿最近情况→从他人口中了解女儿的情况”的方式关注女儿的情况。并且在全部的访谈中,母亲都表示女儿会主动跟她们分享自己的事情并且认为女儿对自己是很信任的。大部分母亲关注女儿的身心健康、学业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情况;可能这也是对“母亲过分在意我的分数和成绩”的调查中,有36.36%的人持偶尔态度,9.09%的人持经常态度,13.64%的人持总是态度有关系。但是45.45%的女儿表示母亲从不参与我的业余爱好活动,这也与在“我觉得母亲在尽量使我的青春更有意义和丰富多彩(如给我买很多的书,安排我去参加课外活动等)”中的持消极结果想吻合。
(二)行为控制
在行为控制上,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大多数母亲是对女儿是没有抚养计划的,并且尤其是妈妈辈的母亲,在收集到的19份访谈中,只有8位,42.1%的母亲对女儿是有培养计划,年龄越大的一代有培养计划的越少,对奶奶辈的访谈者是表示没有相应的培养计划的。并且有培养计划的母亲一般都表示对女儿的要求有时会以身作则,但即使没有培养计划的母亲也是会以身作则的。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不管是妈妈辈还是同辈的母亲表示当女儿不听话时会偶尔打骂,对这个方面代际差异不明显。
(三)經济支持
在教育投资上,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不管是妈妈辈还是同辈,都表示对女儿的教育投资都比较大。但是在奶奶辈普遍认为对吃的方面投资比较大,她们表示那个时候温饱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其中一位奶奶辈的被访谈者被问到“您花在女儿身上的前多吗”则这样表示“以前没怎么花钱。她没怎么花钱,她可怜。她很小的时候就要跟着我们一起干活了,在家又要带弟弟”。而在同辈和妈妈辈则表示在教育方面的支持较大,并且在衣食住行方面也能很好的满足孩子,这可能跟时代进步有关,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现在考虑教育等问题了。 关于兴趣爱好方面,在奶奶辈就不言而喻了,那时候根本顾不上孩子的兴趣爱好。在妈妈辈中,大多数的母亲认为愿意女儿参加补习班而不是兴趣班,但是同辈中的母亲则更加倾向于让女儿参加兴趣班。妈妈辈和同辈的区别的原因可能跟时代的思想有关系,妈妈辈崇尚读书改变命运,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而同辈则意识到这个时代要求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条条道路通罗马,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对于清不清楚女儿兴趣爱好这个问题,在妈妈辈当中,假如只有一个孩子且为女儿的情况下是了解女儿的兴趣爱好的;但是在同辈当中,即使女儿不是独生子女,也会非常清楚女儿的兴趣爱好。这个方面的代际还是有差异的。
(四)抚养方式传承
在有没有专门了解或者学习过怎样抚养孩子的问题上,在收集到24份访谈中,只有8位,33.3%的母亲是有学习过相关的知识的,年龄越大的一代学习相关的知识越少,对奶奶辈的访谈者是表示没有相应的学习的。
受访谈的母亲都表示与父辈的教育方式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占54.16%。
对于针对“父辈的教育方式不希望采取在你孩子身上”这个问题上各持己见,有72.72%受访者认为父辈的教育方式不希望采取在孩子身上,比如陪伴过少,过于顺从,打骂,说一些伤自尊的话语,以及重男轻女等。其中提及最多的就是偏爱男孩的行为,有3个被访谈者提及的这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妈妈辈提及的。同辈没有提及到,说明这种重男轻女行为可能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已经得到改善,或者由于妈妈辈对奶奶辈重男轻女的思想不认可,所以在抚养自己孩子的时候不再采用这种形式,所以被访谈的同辈没有出现这种行为。总的来说,这个方面的代际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五)抚养方式认知
在对“孩子的事情应该由父母来决定吗”这个问题上,不管是奶奶辈、妈妈辈还是同辈,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的母亲都认为“孩子有重要的事情还需父母做决定”,大部分都认为自己属于“民主型”。
针对“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有什么不足需要改进的”这个问题,100%母亲都表示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改正自己教育中急躁的脾气;要多注重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教育孩子不乱消费;多读书把孩子培养的更加优秀等等。
九、总结
总的来说,女性对女儿抚养方式除了在行为控制上无明显差别外,其他方面,如情感联系、经济支持、抚养方式传承以及认知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種差异的原因不仅跟时代的观念有关,还与相关的政策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林晓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家庭变迁:轨迹、逻辑与趋势[J].妇女研究论丛,2018(05):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