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y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的赏析是文学作品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历年来各地中考的考查热点之一。综观近六年的中考试卷,中考对古诗词的考查已转向多元化。其命题的基本特点是:(1)选择“浅易”的古代诗歌作为鉴赏材料。(2)注重对诗歌本身的理解。从中可以看出,试题是从鉴赏的角度出的,但其基本的出发点是对诗歌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作一定程度的鉴赏(以鉴赏形象、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为重点)。如果考生不能正确理解诗歌内容的话,那么,诗歌的赏析和鉴赏是无从谈起的。因此,如何去把握诗歌内容,是我们揭开诗歌神秘面纱的第一步,也是举足轻重的一步。结合平时的诗歌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教会学生如何把握诗歌内容。
  一、看题目,明内容,析情感。
  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是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有些标题就显示或暗示了诗歌的内容或诗人主要思想感情。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就要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归纳总结出各类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其类别大体如下:
  1、边塞诗的思想内容:
  ⑴描写边塞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体现边塞风光的自然之美。
  ⑵表现战士們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思想内容。
  (3)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郁闷之情。
  2、别离诗的思想内容:
  ⑴表达离愁别绪,多迷恋、伤感。
  ⑵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
  ⑶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
  ⑷表达自己的志向。
  3、贬谪诗的思想内容:
  ⑴流露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的情感。
  ⑵表达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⑶表现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4、思乡怀人诗的思想内容
  ⑴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⑵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
  ⑶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5、咏物抒怀诗的思想内容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3)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6、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
  ⑴通过描写壮美山河,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美,表达热爱生活、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
  ⑵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厌恶和鄙视黑暗社会的思想感情。
  ⑶通过对景物描写和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自身处境的感叹.
  二、看作者,知风格,懂情感。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因此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能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一般试题中选取的古诗词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注意到这一点,对诗歌的整体鉴赏很有好处。如果是比较熟悉的诗人的作品,就可以结合诗人的生平和诗风,类推出此诗的思想内容,从而帮助理解。如果是比较陌生的诗人的作品,一般在注释中会提供作者所处的朝代等信息来帮助理解。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授之于渔”,学生掌握了作者特有的风格,分析古诗词时就会得心应手。
  1、古诗词的语言风格
  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
  2、初中常见作家风格有
  李白:想象奇特,雄健奔放,豪迈飘逸
  杜甫:沉郁顿挫 王维:诗情画意
  白居易:通俗易懂 范仲淹:苍凉悲壮、缠绵深婉
  苏轼:豪放旷达、婉约 陆游:雄浑 豪放 悲壮爱国
  辛弃疾:悲壮雄放 文天祥:慷慨悲壮 气贯长虹
  陶渊明:朴素自然 王昌龄:雄健高昂
  杜牧:清健俊爽 李商隐:朦胧隐晦
  温庭筠:绮丽香艳 李清照:缠绵悱恻
  高适:悲壮苍凉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这些特定事物的特定内涵常被称作是诗歌中的意象。所谓“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指导学生把握意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是鉴赏古诗词的重要因素,分析和理解古诗词就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
  初中古诗中的常见意象有:以冰雪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以折柳表惜别;以蝉喻品行高洁;菊花喻坚贞高洁的品质;以梅花喻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以松喻坚贞高洁;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杜鹃鸟(子规)象征凄凉哀伤;以羌笛喻幽怨凄凉,别意与乡情;以梧桐喻凄凉悲伤萧瑟冷寂之情;杨花,随风飘散,使人想到飘零之感;杜鹃是凄凉、哀伤的象征;竹代表虚心、脱俗、孤、刚劲;亭则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掌握了这些意象的特定内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诗歌。
  三、析技巧,品作用、悟情感。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说包括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结构技巧的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及结构技巧,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就要把这些知识点总结给学生,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在鉴赏古诗词时就会如鱼的水。
  总之,掌握了以上的诗歌赏析技巧,再借助于平时丰富的阅读积累,就能真正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一定可以在考试中轻松应答诗歌鉴赏题。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
  [2] 《考王》(2014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3] 《初中基础知识手册》 薛金星主编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通过开展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采用多种多样的提问策略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以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思维得以活跃,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显著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策略  课堂提问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教学技能。合理而恰当的课堂提问能够开启学生的智
期刊
摘 要:小学科学教学中难免出现一些意外和冲突,可能打乱了原有的教学节奏和课堂预设;但是对于一个有经验的教师来说,往往会将这些“意外”和“冲突”转化为重要的课堂资源,抓住教育机会让学生更好地认清错误、转变观念、汲取教训,更好地形成学习思路,掌握学习方法。那么在小学科学课堂上,究竟如何处理意外和冲突,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这是本文探究的重点课题。  关键词:小學科学;课堂教学;意外和冲突  教师无论
期刊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再结合班级学生学习情况,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予以回答并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一定的指导的一个师生互动过程。提问是任何一门学科教学必须的内容,有效的提问不仅仅可以帮助教师新教学思路的开启,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把前后学习内容联系起来,形成更加系统完整的学习体系。本文在研读相关论文的基础上,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从高中数学课堂
期刊
摘 要: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很多的化学知识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不断的具体实验中总结和发现出来的。当前,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化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高中化学来讲,创新实验的教学方式方法,是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实验;策略  创新是高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高中化学教学来讲,实验既是检验学
期刊
摘 要:当前,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更加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广大教育工作者纷纷探索与创新教育方法,以期创建高效的智慧课堂。而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主线,来引导学生实施自主、合作式探究活动,能够充分发挥教学的效应,在初中数学教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本文研究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方案,希望能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运用方案  一、问题教学法理论概述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堂皇、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二、教學流程:  (一) 导入:在第一单元里,我们学习了三篇课文,通过学习这三篇文章,也认识了一些我国著名的作家,他们分别是谁?哪些作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生:《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课文告诉我们,时间匆匆一去
期刊
摘 要:历史是一门较为重要的学科,也是高中教学体系内一门主要的组成科目,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人文素养等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历史教师要积极采用分层化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给予学生人性化的关怀,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历史课堂学有所收得、学有所收获,促进学生共同的发展和提升。本文将就高中历史分层化教学策略开展研究,希望能给众位历史教师的高效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启发和经验借
期刊
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增长才干的“金钥匙”。在历史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教育中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融会贯通,真正把握历史知识的精髓,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第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兴趣,学什么知识都不想学,也不会学好,更谈不上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逐渐深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入了实施间段。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使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自由探讨,并增强学生学习接受新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从而改善课堂内的气氛,有效提高学生成绩;并能促进良好非认知品质的发展。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本一文基于此,对小组合作具体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合作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上通过有效的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还要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意识与习惯,发挥出语文教学的内在价值,促进小学语文课程的进一步改革。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对此展开一番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
期刊